[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84号 |
读训道篇试谈「虚空」 |
何洁贞
(甲)前言
「刹那的光辉不是永恒」这句话,在某年的一个颁奖会中道出,顿时在演艺界掀起了一些小风波,不管语者当时的心态如何,但此语不无发人深省的地方。人一生不断地追求地位、名利、学问、享受,到最后还是感到一份惆怅空虚,究竟人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有些人说:「人生在世,不在乎成败,也不在乎名誉地位,乃在于 自己曾否作出努力。只要是人努力,世界便会更好。」也有人认为:「人生如梦,为什么要操劳,自找苦恼,尽情享受这短暂的时光好了。」你有什么感受呢?
「虚而又虚,万事皆虚」,当我第一次接触这几个字,感到诧异,为什么圣经中竟然有这麽消极的话语?「生有时,死有时……」更感人的生活是多麽无奈,难道生命就是如此悲观吗?观及宇宙的众生相,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一个一个的问号在心中点燃起来。
「虚而又虚,万事皆虚」,今天再次研读,反覆思量,却迥然不同,发觉以前是误解了。训道篇以这句子作为开始,也成为结语,个中包涵著丰富积极的人生哲理,亦是此书的主题。如果不把全书读一遍,只是抽取其中一节或一段来看,难免会断章取义,将书中的信息误解,有以偏概全的错谬了。
229
(乙)浅谈训这篇
1.训道篇在圣经中的位置
训道篇是智慧书中的一本小书,列于 箴言和雅歌之间,是五卷轴之一,属希伯来的智慧文学。在犹太人每年的五大庆节中,此书是于 帐棚节时隆重宣读的经卷。
2训道篇的内容
训这篇不大重视以色列的历史,而是以个人的经验和观察为出发,提出了智慧的教训,与约伯书相似,都是以理性寻求人生的意义,向传统的说法提出了挑战。此书亦强调信仰的价值及人生的责任,就是享受天主所给予的一切。虽然此书最后并没有寻找出人死亡之谜,却教人持守信念,善用天主的恩典。
3.训道篇的结构
训道篇的结构,分析困难。虽然是一本人生哲学的作品,却缺少哲学的要素一逻辑和系统。不少学者耗费心血研究,也无法精确肯定,发觉都是「虚空」;但按书中的思想,发现有两串平行的发展:其一是本书的主题,范围较广;其二是作者加插的感想,比较一短小,按此理论,可分成六个主要部分:
引言:(一 1~11)书名及命题。
第一段:(一12~二26)论知识与快乐的虚幻。
第二段:(三 1~三22)人一生努力所得,仍不外是一个「空」字,徒劳无益。
第三段:(四1~五8)描述社会上的怪现象。
第四段:(五9~七12)描述钱财的虚幻。
第五段:(七13~九10)是全书的中心。是科厄肋特证明连美德也不能使人有福。
第六段:(九11~十一6)人的天资与奋斗,不能保证人一定会成功。
推理的结论:(十一7~十二8)作者劝人在世应尽力享受人生的幸福,但不要忘了天主的审判。
全书总结:(十二 9一十二14)盛赞科厄肋特的智慧和对后人所加的警语。
230
(丙)细说「空虚」
1.八种「空虚」
「空虚」,原文(Habel),在训道篇中出现价八次之多,此书描写[空虚」,可说是淋漓尽致。按书中记载:一切世间的事物,皆不能满足人的愿望,使人获得真正的幸福;对随心所欲的事,皆属于 过眼烟云,所以追求现世的事物、研究它的智慧、学间,实在毫无意义,是愚昧,是狂妄。现试将此书描述空虚的事情分列,以作警醒。
(1) 智慧的空虚
作者以智慧来寻求人生的意义。考察了太阳下发生的一切,运用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经验去寻求智慧,然而愈研究,愈追求,所得的结果愈令人失望,不得不承认是徒劳无益,所以作者慨叹智慧愈多,烦恼愈多;学问越广,忧虑越深。
(2) 享乐的空虚
智者多方面寻求各种享乐,如建筑美仑美奂的房子,开辟园囿,聚敛各种物资,可是只能达到某一程度的满足,最后还是与愚昧的人一般,难逃一死,因此觉得又是「空虚」。
(3) 劳碌的空虚
从享乐看,不单智者没有比愚人优越,连轫劳也比不上懒惰的好。人终日埋头苦干,天天辛苦经营,省吃俭用,聚积财宝,连夜里也在忧虑,但死时分毫不能带走,所作的一切事功都要留给那未曾劳作的人。假如继承者不成器,挥霍无度,更令人痛心。所以劳碌一生,又是得到一份「空虚」。
(4)竞争的空虚
231
眼看别人的工作顺利成功,便易心生嫉拓,因而引起竞争,以求并驾齐驱或比他人更好,故此试图以不正当的手段,为求达到目的,在嫉火的竞争中,不但没有给人带来喜乐,反给人带来痛苦悲一伤,酿成人生的不幸,岂不是空虚吗?
(5)贪婪龙空虚
人独居,只顾操劳辛勤,为自己赚取了大批的钱财,但物欲乃无底深渊,填之不满,所以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竭,享用时,已经太晚,所得一切又没有亲人承继,亦是凄惨空虚。
(6) 名誉的空虚
功业转眼会化为乌有。一位出身贫穷,还有坐牢纪录的青年,被拥立为王,跃上国王的宝座,建功立业,深为民众称颂,但是能。够维持多久?一旦死去,一切关于 他的事情,瞬即被人忘掉,名誉。难道不是空虚吗?
(7)钱财的空虚
当富人拥有大批钱财后,仍是不会知足,还会要求更多;钱财增多了,又终日焦虑不安,怕有朝一日生意失败,一切成空,因它连夜间也忧心戚戚,不能睡眠。多赚了不能多享,反而成了财产的。奴隶,徒增烦恼,所以钱财是空虚。
(8) 报偿的空虚
恶人当道,欺凌弱小,一生为非作歹,死后反隆重安葬,被人歌功颂德,大事赞扬;而善人修德立功。却受尽蹂躏,百般折磨,死时却被人忽视作者察见到现世一切发生的事倒行逆施,所以感到空虚。
我们看过了八种「空虚」后顺像训道篇中对一切事物的态度都予以否定,对人的遭遇是无法抗拒,对社会的不正义,人的死亡,好象一切都没有价值似的。其实此书并不是如此消极、悲观,它只是以讥讽的口气,说出人的生命和社会的众生相,它最重要的
232
是鼓励人要怀有信心,勇敢地承受生命,从各种经验中,体会天主所赐的恩典。让我们再看看「空虚」的真谛吧!
2.在「空虚」中寻获「至善」
能「虚」才能「满」。因此「虚」并不只是为了空无一物,而是能够不断地接受新知,在接受新知时,并没有被从前的善知所妨害,所以「空虚J更是为了「充盈」。训道者在努力地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当中,虽然发现了「万事皆虚」,却原来是觅得了「至善」。
训道吉首先从智慧、享乐、勤劳中寻找,希望在天下发生的事情上、在物质和美感下得到隹果,然而死亡来临时,所有的都是徒劳,此时训道耆感到「人除了吃喝和享受自己劳作所得之外,别无更好的事」,但同时他又看透了这原来是「从天主手里来的」,所以他说「离了天主,谁能有吃的,谁能有所享受?」(二24-25)
接看训道者又在世界和人生的秩序当中,发现了万事均有定时:人一生中的思言行为,事业祸福,权力地位,荣誉侮辱,爱慕侩恨,无一不在天主的计划下完成,没有甚麽不是与天主有著密切的关系。所以训道者说「天主赏赐人财产和富裕,叫人能享用,能取得应有的一份,能享受劳碌所得的快乐,实是天主的恩赐」,「因为天主以喜乐充满他的心」。(五 18、19)
随著发现天主的恩赐以後,顿时又觉得生命短促和能力有限,训道育试在道德伦理上找寻幸福,但发觉世事有诈多矛盾:善人受苦,恶人享福,就好像没有正义一般。因此又不能以成败得失来肯定是否为天主所宠爱或唾素。事实上支配成败,除了自己努力外,还有许多因素,在生命的极限,实在无法找到适当的答案。既在深思中,无法打开这个结,训道者只能向高深莫测的天主作出惊叹。人在她面前是软弱无能,不能以任何方法琛知一切的奥秘,所以他说「纵然智考以为知道了,仍是一无所知」;「我面对天主的一切
233
作为,发觉人决不能知道在太阳下所发生的一切事,人虽然努力研;究,终归无法得知」(八17)。训道者只能知道无论智者、愚者、义人、恶人,完全在天主的照顾下生活,「他们的行为,都在天主手里」(九1)。
最后,训道者愿意作出一个结论:人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竭力尽心地追求幸福,结果是使人失望,因为世间的事物都无法满足人的心灵,只有在无限的天主内,才会觉得心满意足,所以鼓励人要及时行乐,莫负青春;对天主所赐的,开怀享用;在世时及早纪念造主,只要不离开他,生命就充实和有意义了。因此训道者在寻找的过程中,觉得一切是「虚空」是「捕风」,但却深深体验到天主临在于 宇宙中,虽然没有找到生命以后的谜,却获得了至善至美的天主。
(丁)「虚空」的反省
1.「虚空」是一个利益
生命是宝物,虽然是脆弱的赖著一口气息而活,但却是神圣的,人以不懈的希望追求生命,实在是天主神圣的恩惠。训道者对追求生命的意义,不遗馀力,面对人世间的智慧、劳碌、享乐、荣誉、财宝……人生命的终结,感到一切原来是虚空,在虚空的时刻,使他顿悟了天主的作为,而对秘感恩和赞颂,且开怀地接受享用。
人生活就是不断的经验死亡一人的限度。训道者在各方面寻找时,觉悟到虚空的时候,就是他经验一次死亡的时刻,在「死亡」的刹那,他转向了天主,选择了天主,积极地生活下去,这不是在死亡中找到生命吗?因此经验「虚空」其实是一个利益。何必面临挫折便自找末路呢?
234
2.求知的态度
训道者在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中,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尽心竭力地求取,当遭遇到虚空时,并不气馁,且再努力地在另一管道去寻找。训道者的求知精神,正好是我们生活和求学问的借镜。朝向理想,并不是只有一个管道,重要的还是需要我们以恒心和毅力,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因为人是满溢天主的恩宠,能与天主的恩宠合作,就是在同一的事情上,也需要以不同的知识层面来表达,作出适当的贡献。
3.生命的盈虚
我们的生命,需具备二个质素,好能为天主服务:这就是盈和虚。「虚」是为了「盈」,而盈又是为了虚,换句话说:我们需承认自己的渺小、有限,才能让天主美好的能力:爱、恩宠倾注在这「虚」中,在充满天主爱的同时,又自然地让这充盈的爱流溢到需要的地方去。如此虚盈相替,生生不息,使人类趋向圆满的实现。
(戊)结语
「虚宴」在训道篇中是一工具。在书中不断的重覆,是吸引读者对它的关注,原来 「虚空」就是生命中许多无法找到答案的具体生活体验。在人的有限中,对高深莫测的天主计划,需要以积极的心态,才能接受、感激和领会这是天主的赐予,在享用的时候,需把东西当做东西用,否则便会把东西误作主人,便辜负了天主的恩赐了。
(本文作者为本神学院教义系三年级学生,宝血会修女)
参考书目:
1、 圣经,香港思高圣经学会。
2.圣经研究(3),杨牧谷译,香港种打出版社,1979年11月再版。
235
3.训道篇释义,韩承良著,思高圣经学会,1981年8月初版。
4.现代中文圣经注释,古乐人等译,种籽出版社。
5.圣经辞典,No. 1593训道篇,思高圣经学会。
6 景风季刊92期,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198 7年12月。
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