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90号

圣依纳爵使徒工作的眼光——宏观


高欲刚
一、前言:耶稣会的创立人及其首任总会长
    今年(1991年)四月廿二日,耶稣会以喜乐感恩之情在全世界庆祝修会成立四百五十周年纪念。圣依纳爵与他的同伴在一五四一年的四月廿二日,遵照教宗保禄三世的诏书,在圣保禄大殿誓发圣愿,一个新修会——耶稣会——诞生了。
    在那一年几天以前的四月十九日,为依纳爵而言,是个痛苦的日子,因为他在那天接受了总会长的职务。回顾他皈依后的许多年月,天主曾以人性和精神性的不凡经验引领他。当他在邦布罗那战役中受伤,回到罗耀拉故居时,他已年届三十,天主开始准备连他自己都不认识的未来。他在自传中说天主「像一位老师教导学生一般」带领他。
    一五一二年在茫莱撒的时期,已可预见他的未来,在卡淘纳河边的神视给予他极大的内在光明。不过对于未来计划的认识尚很模糊。他计划组成一个在主内的同伴团体,在耶稣和其门徒曾住过的圣地生活与工作。然而,这并不全是天主对他的计划。
一五三四年在巴黎,在致命山教堂,依纳爵和其伙伴对其未来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发了贫穷、贞洁和去圣地的愿。倘若事与愿违,则按教宗命令前往他所托付的任何地方,他们原本企图前往耶路撒冷,但在一年内均无法成行,遂去罗马把自己献给教宗。天主逐步领他们走上未曾想过道路。
547
    一五三九年,他们见到服从教宗的事实将使他们分裂,遂在罗马聚会要做一项重大决定:是否需有某一种使他们维持团体的锁链,是否需有一位团体的长上,亦即是否要成立一个新修会。他们本来无意创立修会,但现在陷入两难情况。最后所做的决定是清楚而坚定的:在他们所体认受自天主的神恩内,将保持团结,并在服从下生活。
    重新编写新修会的会典纲要,分成五章,教宗保禄三世于一五三九年九月十三日予以口头上的批准,并且说到:「天主圣神在此」。一年之后,即一五四O年九月廿七日,同一教宗颁发「战争教会的体制」上谕,决定性地批准了修会。
    这个团体直到那时尚没有固定的长上,他们每星期轮流执行这项服务。事实上,他们全体都认为依纳爵是这团体的首领和灵魂人物,是他嬴得了他们为基督的国献身工作,他也是全体的精神支柱。而一旦修会被批准,就应有一固定的总会长。
    一五四一年初,六位留在罗马的耶稣会士聚会,召开选举总会长的会议,并将那些未能出席的会士寄回的选票投入投票箱内,其中就有已启程往印度传教的方济沙威的选票。
    开票结果是一致的,所有的人都选了依纳爵,只有一张例外,即依纳爵自己的选票。这结果令依纳爵感到吃惊,表示「由于他过去和现在的许多恶习。缺失、匮乏……」而无法接受这职务,要求重行选举。同伴们虽然都不愿意,仍接纳依纳爵的要求。稍后几天的选举结果与前次完全相同,而依纳爵仍不依顺,尚寻找逃脱的机会,愿意将此交由其告解神父裁夺。他会向那司铎告明自己的罪过与匮乏,而如果他命令他,他才会接受这职务。
他在同月十三日去见告解神父,那是一位方济会士,他跟他办了三天的告解。神父听完告解后,叮嘱他应该接受其同伴的选举,否则「将是相反圣神」。依纳爵此时已无话可说,遂接受这职务。
548
那一日是一五四一年四月十九日,复活八日庆期内的星期二。三天之后,四月廿二日,大家都在新任总会长主持的感恩祭中誓发了圣愿。
依纳爵自此成为首任总会长,这是他昔日从未想过或愿意的,而天主逐步为了这时刻、这新的责任与服务来准备他。
二、圣依纳爵的管理方式
    依纳爵和其同伴自一五四一年二月即租了Camilo Astelli房子住。一五四四年九月迁到几间「小房间」里,靠著「道路圣母」教堂,让他们在此从事牧灵工作。
    依纳爵在此度过他十五年的总长任期,几乎未离开罗马。那几间小房间保存至今,供人参观,在这里保存了一位深具使徒宏观及宽大心胸的伟人的秘密与纪念。房间只有二米六高,一间卧室,一间工作房和一间圣堂,圣人在此举行感恩祭,也在此领受深刻的神秘性经验,如同在其灵修日记中所记述的。
    天主无疑地事先准备他,为能在这些年中治理整个耶稣会,此时正是修会初迈步履,逐渐向全世界拓展的时期。在初期仅是十二位同伴的小团体,他们也是依纳爵给予使命的对象。十五年后,在他逝世时,他已看到九百卅八位耶稣会士,他在主内的伙伴,分散在全世界,从美洲到日本,自英格兰到衣索匹亚。
在探讨他担任总长职务的行事方式之前,可简短回顾圣人在罗马总院的每日作息,他日常活动已透露其使徒宏观。
A 培育
首先,他非常关心请求入耶稣会者的培育。他是初学导师,他愿新成员清楚了解其圣召及其蒙召所要度的新生活。为分辨那些圣召,并在修会新生活方式的特有神恩内培育他们,依纳爵手中有一良好的工具,就是「神操」。天主曾在他皈依之初和在茫莱撒期
549
间,以那些经验亲自培育了他。领导属于耶稣会士特有工作的神操,要求许多时间与投身,而依纳爵即使在任总长期间也一直在履行。
B 编写会宪
这是需要花许多心血,专心致力且费时的工作。有几位同伴帮助他,特别是他的秘书Polanco神父。但全部会宪都经过他的反省、祈祷与编纂。依纳爵对其中细节的关注令人惊奇。从灵修日记可以看到他在分辨耶稣会的神贫时,他的反省和举行感恩祭时长时间的祈祷。神贫是他生活及使徒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主题。
C 派遣
应教宗的请求,或其他教会与政界人士,如当时的天主教国王或行政首长的要求,依纳爵一直负担沉重,须派遣耶稣会士前往世界各地。由于总长所拥有的人力与物力有限,而对要求的人又不得不交代,致使接受与否常很困难棘手。十六世纪的情况与今日完全不同,大部分的使徒事业是新创立的,耶稣会尚未有传统与经验,依纳爵自己将慢慢塑造,指出其「行事方式」。同时,派人前往新发现的美洲大陆,前往旅程艰险而陌生的日本,前往受新教徒冲击的地区,协助主教及神学家等等。 
D 人际来往
耶稣会尚未被所有的人了解与接纳,依纳爵由于管理修会的原因,必须与某些人往来。此外,各阶层的人视依纳爵为一天主的人,有丰富的分辨经验,也来探访他,要求劝言与灵修指导。
E 书信
      这项个人性的使徒工作较少为人知,成千的书信出自他手,寄于各样的人,后面将再论及这主题。
 三、圣依纳爵使徒工作的原则
550
    在探讨依纳爵任总长期间的使徒眼光与活动之前,可以先纵观耶稣会在这十五年间于全世界拓展的情况。
    在这短短的几年中,长途跋涉旅行还相当危险,又常须经过在战争中的国家。耶稣会士仍分在约七十所会院、学校和传教区中,有些会院只是暂时性的,有些则由其他的取代?
美洲:(墨西哥)、巴西(3)。
欧洲:(爱尔兰)、(英格兰)德国(7)、法国(2)、西班牙(22)、葡萄牙(6)、意大利(22)
非洲:(依索匹亚)
亚洲:日本(2)、印度(5)、果阿、(麻六甲)
前面列在括弧内的国家是曾派遣。或准备派遣传教士前往的地区。尚有其他国家未被提及,因为这需较详细的研究。然而,在这麽短的时间内,这庞大使徒活动的核心是那住在小房间内的矮小的依纳爵,他拥有伟大的眼光与宽阔的心胸。
面对耶稣会当时的全貌,可以问:在依纳爵的思想与心灵中,是什麽使他如此安排了新修会的使徒工作?是什麽使他给予众多的耶稣会士使命?他的准则及实行使徒工作的愿望又是什麽?他的宏观为何,
若从根源去探究,不难发现其思想及实现使命的根由,乃基於他不凡的神操经验,从内在光照他的心智,鼓舞推动他的心灵。认识神操是为认识依纳爵及耶稣会所不可或缺的。
为耶稣会士而言,神操比会宪更为重要,後者最好的诠释是在神操内,神操是耶稣会的灵魂。目前不拟介绍神操的精神,只著重它对依纳爵的思想及观点的影响。
在神操中可以找到引导他的原则:
·工作的目的:愈显主荣(原则与基础)。
551
    ·基本的态度:心灵的自由及慷慨大方(他所用的词汇是平心、中立)(原则与基础)一亦即今日所谓的随时待命(availability)
    ·基督神国的迫切计划,应该为之毫无保留地完全奉献和服务。
    ·耶稣的榜样,他是天主,但也和我们人一样,奔波于加里肋亚地区,并派遣宗徒前世界各地。
    ·耶稣会士应设法与受苦与牺牲的耶稣认同。
    ·神操是分辨神类的良好工具。
在会宪,在他个人,和受其光照的初期耶稣会士伙伴的行事方式上,以及在他丰富的书信中,都可见到上述的这些原则,兹分别详述。
A 愈显主荣
    依纳爵是一位充满伟大理想与崇高思想的人。早在他皈依之前,处身于宫廷中时,便时而喜欢停下来思考,如他自己所说的,为嬴得心目中高雅贵妇的青睐,能做什麽英勇事迹呢?在邦布罗那受伤,回到故乡罗耀拉疗养的皈依时期,虽然当时对灵修生活毫无认识,仍常自问能为基督做什麽,如同大圣人,圣道明和圣方济等等所做的:「如果他们能够做…我为何不能?」这是他分辨神类的经验,他也愿意开始度彻底贫穷的生活。
    依纳爵有著坚强的意志,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麽。在神操中为每一个默想有一特别的祈求:“id guod volo”,即祈求所希望获得的思虑。
有此背景,当他计划耶稣会的使徒工作时,遂以原则与基础为前提:「愈显主荣」。这是会宪中最常重覆的一句话,其内涵并非是要做大事,而是在分辨及选择愈显主荣的原则,并非只在分辨好或不好,而在于是否能奉献最好的。另一句相似的话是:「为人灵
552
更大的益处」。这一切指出依纳爵向所有的使徒工作开放,犹如在神操中,无论或生或死,都向天主的旨意开放。因此,耶稣会没有特定的使徒工作,不像某些其他修会,然而在可做的使徒工作中仍有其优先次序。
B 在宗座领导之下
    此一基本原则完全导向为教会服务,承担各式的牧灵职务,特别是依纳爵所称的:「传教区的使命」
    ·首批耶稣会士于一五三六年在巴黎致命山教堂发愿时,已许诺在无法前往耶路撒冷的情况时,将奉献自己给教宗,听凭他安排。
    ·如果真是如此,他们遂于一五三八年将自己奉献于教宗。
    ·虽然相反有些人的看法,耶稣会却一直认为:应对教宗完全的忠诫与服从。虽所有的基督徒均应服从敉宗,而依纳爵愿意以彻底的方式:不惧危难,前往世界的任何地方;毫无条件或请求,接纳其托付的一切职务。
    在神操中[与圣教会思想一致」(352—370)亦可看出这态度。唯应注意其写成的背景正是面对路德裂教,并在教会内有重大神学矛盾对立的时期。
    教宗们曾多次表达他们对此奉献的真实感:他们要求神学家,要求耶稣会派遣会士到新的传教区,或创办复杂的事业,如办大学,今日与无神主义相抗衡等等。
    在前任总会长雅鲁贝神父任内的最后几年,好像对于效忠教宗有所质疑。当教宗改变耶稣会的正常管理方式时,雅鲁贝神父要求所有耶稣会士对教宗完全的忠诚,大家亦都服从,直到恢复正常的情况为止。
依纳爵解释其彻底服从教宗这思想的原因时说明,教宗是领导教会的最高元首,有圣神特别的临在:他认为——教宗——「更知道什
553
麽为整个教会有益」。
C 随时待命
    紧接著愈显主荣和对教宗服从这两原则的另一耶稣会特徵是「随时待命」,此指对无论什麽事都具有很大的心灵自由,一种相当机动的态度。
    ·耶稣会士应准备好在不论任何地方,不论任何条件,从事一切职务。
    ·耶稣会士固然在某一确定地点,在一个省会内发愿,但并非固定在某一国家内工作,也并不永久居住在某一省,而常为愈显主荣前往被派遣的地方。
    ·基于在耶稣会内多元性的职务,会士们常准备好接受或放弃,不论是重要或卑微的职务,不论是在同一国籍或在一国际性的团体。
    这是所有耶稣会土和耶稣会整体应有的态度。这一点在默观基督神国瞻想中非常明显,在慷慨奉献自我为从事最艰难工作的对祷中也突显出来。
    历史学家Tellechea论及依纳爵时说到,圣人有许多的「是」和很少的「不」。对所有的使徒工作说「是」,但在他认为阻碍这属于修会神恩的机动性时说「不」,这没有讨论的余地。他有些「不」是大家所熟悉了解的,例如不让某牧职固定一位会士的服务,尽管这是一项好的服务。因著同一理由,也不许会士永久性地照管堂区;不接受主教的职务,没有像传统的团体生活一样咏唱日课,与长时间的礼仪等等。
由这随时待命与机动性,可以解释何以耶稣会在创立之初,得以如此迅速拓展。
D 服从
前述的机动性要求成员与首领之间有非常密切的速系,否则这
554
新成立的修会将很容易解散,或有相反的方向。这连系是服从,以及依纳爵在会宪第八章所提的心灵的团结。
    依纳爵赋予总会长、省会长及所有长上很大的权力,不过要求他们有一不断分辨的态度与明智。要求他们领导时,先实行他们所要求的,但是他们同时应注意具体的环境,并决定如何实际应用所给的指示。他亦要求各级会士在服从上出类拔萃,达到他所谓的盲目服从的境界。
    一个人进入耶稣会时,不得附带条件。他必须是负责的,对要做的决定仔细考虑且有所准备。不过,做决定是长上的责任。
    最近几十年,有一项决定影响了许多在中国、在台湾的耶稣会士。总会长命令所有的一千位自中国被驱逐的传教士尽可能留在远东,隶属于他的一位代表权下。不只一位耶稣会士在飞机场、在一道走廊、或是透过一通电话,被派遣到一新的工作地点。
为认识耶稣会特有行事方式的人而言;这不是不合人性的。为使会士易于服从,在修会内有所谓的诉心的规则,这有助于服从,管理以及个人的好处。这也是耶稣会士培育的重要部分。
四、使徒工作
在依纳爵的思想与观点中有几项具体的服务,现今仅略提一二。
A 神操(避静)
    讲授神操是首要服务,自修会成立就非常重视。人们认识首批的耶稣会士就是藉著神操,并丝毫不怀疑其正统性,因为耶稣会是藉著神操而诞生。
依纳爵一生都在讲授神操,即使在总会长任内会务繁忙时亦未放弃。会典纲要第一段就提到这项服务。他向所有被派遣至各地的会士,包括他派往参加特利腾大公会议的神学家们要求,在其他许
555
多职务中务必要讲授神操。历史学家记载,在圣人一生中有七千五百人跟他做过神操:六千名男士、一千五百名妇女。看此数字时应注意当时的人口数目不像今日,耶稣会士也很少,神操通常是个别式指导。目前,在耶稣会所有省会中都有避静院。
    什麽是他如此关心这项服务的原因?
    ·精神的重要性;倘若没有精神,一切服务将不会有效果。
    ·神操是分辨司铎圣召、修会圣召或天主其他召唤的良好工具。
    ·为各式各样的人都是内在革新的泉源。
    ·培养改变世界、为天国投身的人。
    ·在中国自传教之初即实行这项服务,徐光启即曾做过神操。
    这项服务要求所有的耶稣会士,无论从事那种职业,都应准备好讲授神操。B 教育
    在依纳爵思想中另一重要服务是教育。教育方式因时代变迁而有所改变,而依纳爵自始即非常注重信德的教育,从他去世时学校的分布图即足以证明。他要求所有以较固定方式被派往任何地区的耶稣会士,要在这方面多努力工作,所以增加了许多学校,以照顾学生的灵修生活。会宪第四编极详细地陈述了教育计划,此教育延伸至大学。至于在中国,澳门的一位历史学家Teixeira神父记载,耶稣会士于一五七二年即在城里创办了一所学校,一五九四年创办第一所当代的大学。
虽无法详述,但依纳爵和其弟子对教育的重视相当明显。当共党驱逐传教士时,耶稣会在中国已有两所大学,五十所以上的学校在这称为智育的使徒工作园地中,耶稣会一直非常投身。
C 派遣传教士
传教区在依纳爵眼中常受到特别的重视,从圣人逝世时修会拓
556
展于五大洲的地图即可证明。
    依纳爵和其同伴虽不曾想要创立一个专门为传教区的修会,然而传教士的数目和其成员分布之广,实在很显著。在各省会尚未由本地圣召组成以前,传教士很多时候几乎占了四分之一。
   传教区在当时是指大部分人尚未认识福音的地区,或是教会本身尚未稳固,在主要的层面尚无法自给自足。那情形较今日更普遍。
    为了担负那些职务,新修会必须有机动性、服从和慷慨大方的精神,甚至甘冒旅途艰险,有不少人在前往其传教区途中丧亡。这传教的宏观把许多耶稣会士带往受誓反教影响的北欧、拉丁美洲、非洲、近东、印度、麻六甲、日本。而在依纳爵的时代;方济沙威就已死在中国的沿海地区。
    耶稣会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与特殊。早在依纳爵时代,于一五五五年,即有两位耶稣会士Belchiior Barreto神父和Fernao Mendes Pluto修士途经澳门。方济沙威于一五五二年死在中国沿岸的上川岛,时年四十六岁。他逝世的消息直到一五五六年,依纳爵逝世前几个月才抵达罗马。一五六五年耶稣会士在澳门已有一所会院。
    到传教区的圣召属于所有的耶稣会士,所有会省都有责任帮助传教区,尽管为答覆自己会省需要的圣召不敷所需,仍勉力派遣。目前某些会省协助中华省即是一例。依纳爵对传教区的关切,曾使他渴望奉献自己,前往艰苦的依索匹亚传教。当然,他无法如愿实行。
依纳爵在给予传教士的规则中,已注意到文化的差异,指示他们要本位化。利玛窦神父虽未见过依纳爵本人,但他在Macerata诞生时,依纳爵尚健在。这位神父在耶稣会初期,关于本位化方面的贡献极大。
557
D 时代信号的需要
    依纳爵在总长任内的思想和其对使徒工作的计划与实现,一直持有分辨的态度,为辨明迫切的使徒需要,即今日所谓的「注意时代的信号」。他要耶稣会常准备好答覆这些迫切及突如其来的召唤。
    时代信号召叫人去做未曾事先预定的服务。依纳爵在罗马面对饥饿、孤儿和瘟疫时,他愿倾全力照顾,提供人力和会院来答覆那些需要。他也在罗马为沦为娼妓的妇女成立收容所。在德国与英国,裂教萌芽之际,他随即派会士前往,有了丰硕成果。也派遣会士参与大公会议,协助向他请求帮助的主教们。在今日有关正义这主题,虽尚未被人了解,以及对难民和劳工的关怀与服务等等,都成了耶稣会的服务项目之一。
由上所述,可大略认识依纳爵在十五年总长任内的看法及思想。他愿意耶稣会士不惜任何代价,真正做耶稣的伙伴。
五、圣依纳爵的书信
    书信的确是依纳爵的一项使徒工作,在书信中可以清楚看到他的原则、观点和行事方式。虽然他的书信为人所知的已有七千封,但他曾写了更多的信函,尤其在任总长期间。然这是圣人较不为人所熟悉的一面。(可参阅Monumenta historica S.J.12 vol)
    他在耶稣会会宪中有一段提到书信对于良好管理的助益(第八编#673):「属下与长上之间的信件往还,多次彼此沟通……大有裨益。」甚至在某些情况提到每周都应有书信的往还。
并非所有的人都了解他这一点,其至他的同伴Nicolas Bobadilla 神父也给他浇冷水,他写信给任总长的依纳爵时说:「您以为所有的人从您的信会得到建树,我很少看也很少念,您信中主要内涵以外多余的话可写成两封信……」依纳爵非常良善谦逊地回覆
558
说,他常有时间看他的信,还加上,请他告诉他应怎样写才能令他喜欢。他在另一封信中还关心究竟有多少蚊子叮他---为知道他厌烦的程度。
依纳爵的书信极具多元性:
·给耶稣会士的信相当多,分布於全世界,自巴西至日本。
·有相当多的比例是写给国王、主教和负管理之职的人物,请求这些人协助拓展教会的  工作,并指出进行的步骤。
    ·写信劝勉要寻求神修指导和忠告的人为天国投身。
    ·给他的朋友,接受其指导、劝勉和忠告的人。
    ·此外尚有一些非常个人性的短篇。
    ·有些信犹如简短的论文,讨论一个神修主题,是写给较多的人。例如两封众所周知写给葡国耶稣会士的信函,讲论成全之德和服从之德。
    依纳爵书信内涵非常丰富与多元,但大部分是神修的信件。在其深处反映出神操的原则和他自己的经验。有些句子是经常重覆的:「愿一切都是为他服务,使他受颂扬……愿天主赏赐我们思宠,为能领悟神的旨意并彻底奉行」等等。
    关於从依纳爵的信件内容来认识圣人的宏观和思想,一位对他很有研究的Iparraguirre神父在BAC 出版的依纳爵书信精选集的序文中指出以下几点:
    ·为所领收的恩惠常感谢天主。(获得圣爱的瞻想)
    ·揭露敌人的具面目:分辨神类。
    ·开於迫害、困难以及天主上智的照顾……十字架是吾主天主的「拜访」。
    ·开於祈祷的经验和在生活及行动中的祈祷,有许多劝告及规诫。其中非常具启发性的是写给Antanio Brandao神父的信。他在访问葡萄牙耶稣会会院时,会士们问他有关祈祷的
559
事。
    ·关于在本位上寻求成全之德,在一切事上爱慕和事奉天主,写给那些肩负重担与责任的人。
    ·写给分散在全世界的耶稣会士有关其行事的方式,例如应如何施舍,如何生活等等。
    ·非常坚持贪穷服从。
    ·关于管理的方式有非常具体的指示,但同时要求会士要分辨,注意每一情况中什么是最合适的,有相当大的弹性。
    ·很自然地答复许多问题和事务。
总之,依纳爵的书信忠实地反映出他曾生活过的灵修经验,以及他在神操和会宪中所表达的思想与所怀有的心情。
560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