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92号 |
葡萄园工(玛二十1—16) |
林伯来(Jan Lambrecht)
假设有一个住在我们这个工业化世界的基督徒商人,或者一个大学经济系学生问你——一位神学家——该怎样从诠释学、伦理学的立场;解释葡萄园工这一个比喻,你会怎样做?印象中,经济和伦理处处呈现在这个比喻中,诸如缺乏工人、失业、定额工资、发放工资、劳资会商等。但是这个比喻震撼现代读者的原因,却是因为它与健全的人间逻辑,与人人都接受的金科玉律「同工同酬」背道而驰。那麽,这一个比喻能否应用在现代人社会的和经济上的往来与反省上呢?它能否感动基督徒雇主和雇员的态度呢?这个比喻又是否仅是一个古代的传奇故事呢?
葡萄园工的比喻可以在玛窦福音二十章1—16节找到。今日大多数人的意见都是,圣史玛窦在公元75—90年写作他的福音,即是说,距离耶稣逝世之日(大抵在三O年代),己经有五十个年头了。大部分释经学者都假定,玛窦写作福音时,采用了马尔谷和那所谓「语录」(Q)。但是只有玛窦一人拥有这个比喻,因此,有人说它属於第三种源流,这种源流包含口传的或书面的传统,它为玛窦所独有,是他的Sondergut(S)。
我们的分析采用三个步骤。首先,我们会细心地阅读这段经文,尝试对它的问题达到一个通盘的了解。然后,我们探索耶稣这个比喻的目的。第三个阶段会集中在玛窦对这个比喻的理解和应用上。最后结论时,我们会整理出三点考虑,注意投身在商业和经济中的现代人和现代世界。
159
I、初读
以下是玛二十1—16的中文翻译:
1.天国好像一个家主清晨出去为自己的葡萄园雇工人,
2.他与工人议定一天一个德纳,就派他们到葡萄园去了。
3.约在第三时辰,又出去,看见另有些人在街市上闲立著,
4.就对他们说:你们也到我的葡萄园去吧,凡照公义该给的,我必给你们。
5.他们就去了,约在第六和第九时辰,他又出去,也照样作了。
6.约在第十一时辰,他又出去,看见还有些人站在那里,就对他什说:你们为什麽站在这里整天闲著?
7.他们对他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他给他们说,你们也到我的葡萄园里去吧!
8.到了晚上,葡萄园的主人对他的管事人说:你叫工人来,分给他们工资,由最后的开始,直到最先的。
9.那些约在第十一时辰来的人,每人领了一个德纳。
10、那些最先雇的前来,心想自己必会多领,但他们也只领了一个德纳。
11.他们一领了,就抱怨家主,
12.说:这些最后雇的人,不过工作了一个时辰,而你竟把他们与
我们这整天受苦受热的,同等看待。13.他答覆其中一个说:朋友,我并没有亏负你,你不是和我议定 了一个德纳吗?
14.a.拿你的走吧!
b.我愿意给这最后来的和给你的一样,
15.a.难道不许我拿我所有的财物,行我所愿意的吗?
b.或是因为我好,你就眼红吗?
160
16.这样,最后的将成成为最先的,最先的将会成为最后的。
结构:
这个比喻包含两部分:1-7节;8-16节。第一部分讲述雇请工人:葡萄园主清晨出去(直译:「和清晨一起出去」,与工人议定正常的工资:一天工作十二小时,一个德纳。一个德纳大概是一个工人第二天可以维持家庭开支的钱。大约第三,第六,和第九个时辰,他又出去,在市集之处,他见到更多人站著,就派他们到葡萄园去,说:「我会给你合理的工资」(4)。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出去时是第十一个时辰。另一些人又站在那里。他问他们:「为什麽你们荒废整日,无所事事?」(6)他们回答:「因为没有人雇用我们。」他也打发这些人到葡萄园去。
第二部分叙述黄昏时候工作完毕,发放工资。管事人受命支付工钱,从那些最后被雇的开始。人人都拿到一个德纳,先来的还以为他们可以多领,便埋怨雇主。他们不能接受同等对待:别人只工作一个钟头,而我们却在炎炎夏日之下镇日工作。在13—15节,主人反驳,辩护自己的政策:我没有亏待你,我有权随我的喜好处理我的金钱,难道你因为我慷慨大方就眼红吗?16节是一句结论用的成语:最后的要成为最先的,最先的要成为最后的。
结论的句子并不太适合这个比喻。固然,第8节说:「由最后的开始,直到最先的。」但这个比喻并非真正处理次序的逆转问题。因为人人都领受了同样的工资,先来的并不是由於他们后发工资而生气。第8节所提供的资讯在整个故事中有它专门的作用:它让先来的看到后来的领到多少工钱。关於这句结论,还有一点补充的:葡萄园工前面的富少年的故事(十九6一30),以几乎同样的话结束:「有许多在先的要成为在后的,在后的要成为在先的」(30)。许多释经学家以为:是圣史玛窦,而不是在世的耶稣,以这句重覆的话来包围著这个比喻。因此,第16节并不属於原来的比
161
喻。
同样,在导言句中:「天国好像一个人(家主)」是玛窦福音常用的子句,参十三24,31,33,44,45,47;十八23;廿二2;廿五1风格也是典型的玛窦式(对这个 「人」进一步的描述,参十三45,52,十八23;廿二2),连词汇也泄漏了他的底蕴「天国」、「好像」、和「家主」。这句导言在比中喻中也不是配合得很好,我们可否说,天国好像一个家主如何如何……呢?很可能,这个比喻开始时没有导言,直指故事本身:「有一个人清晨出去……」(或诸如此类)。
因此,我们不得不把耶稣的比喻限制於1b—15节。两部分分别是1b—7(日间雇用工人)及8—15(傍晚支付工资)。玛窦加上导言(la)和结论(16),当然,他也把这个比喻安插在他的福音中,在一个他小心选择好的上下文里。
上下文
玛二十17—19(紧接著这个比喻)是第三次预言受难,很明显是一个新的开始,与上下文关系不算密切。在比喻之前十九6—30,则是富少年的故事。玛窦从马尔谷之手接受了它。在十九22,我们读到:少年人一听这话,就忧闷的走了,因为他拥有许多产业。然后,是一句令人不安的话:「我实在告诉你们,富人难进天国。」以及「我再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孔,比富人进天国还容易。」(十九23及24)门徒非常惊异,遂问道:「这样,谁还能得救呢?」耶稣回答:「为人这是不可能的,但为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十九25及26)直到现在为止,玛窦是相当忠实地跟随了马尔谷的源流。
然后,在谷十28—30,我们读到以下的话:「伯多禄开口对他说:看,我们舍弃了一切,而跟随了你。」耶稣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了我,为了福音,而舍弃了房屋、或兄弟、或姊
162
妹、或母亲、或父亲、或儿女、或田地,没有不在今时就得百倍的房屋、兄弟、姊妹、母亲、儿女、田地—一连迫害也在内,并在来世获得永生的。」马尔谷的耶稣在回答时首先讨论「今时」,再论「来世」。
玛窦完全更改了这一段。他首先注意「末世」:「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些跟随我的人,在重生的世代,人子坐在自己光荣的宝座上时,你们也要坐在十二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支派。」(十九28)当万事万物都要接受更新时,即是说,在今世结束之时,十二宗徒与人子都要审判以色列的十二支派。在第29节,玛窦同样极端地改写马尔谷:「并且凡为我的名,舍弃了房屋、或兄弟、或姊妹、或父亲、或母亲、或妻子、或儿女、或田地的,必要领取百倍的赏报,并承受永生。」为玛窦来说,百倍赏报不再(如同谷十30那样)属於今生,它现在已经与「永生」连接在一起。再者,不仅十二宗徒,就连「凡舍弃了房屋……」都会领受百倍赏报。然后紧接著第30节:[有许多在先的要成为在后的,在后的要成为在先的。」在玛窦的上下文中,「在先的」似乎是指富人,那些依据世界的标准强大的和重要的人,而「在后的」则是耶稣的门徒,那些舍弃了一切,在这个世界上无关紧要的人。
一些问题
乍读之下,我们已经可以整理出一些有助於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我们只提出三个中心难题。
(1)首先,也是关於那句结论的16节。读者一定注意到玛窦中的耶稣并没有一字一句地重复十九30的两句说法:「有许多在先的要成为在后的,在后的要成为在先的」(十九30)变成了「最后的将成为最先的,最先的将会成为最后的」(二十16)。在这第一句中,先说出「最后的」,「许多」二字不见了,而文法上的主词「先的」「后的」现在加上了冠词,它现在是指整个在先或在后的等
163
级。我们必须问自己的是,这些改变的意义何在?而玛窦在比喻之后(二十16)所说的「先的」、「后的」,是否仍是指十九30中的那一类人?
(2)做事中有一些奇怪的地方。比喻的第一部分包括五组工人,但是第二部分却只说最后的和最先的。中间的三组难道只是故事的填充物吗?也许!但是我们应该承认,他们至少显示出有一批工作在匆忙中赶著完成,他们也组成从第一个时辰到第十一个时辰,从第一组到最后一组的桥梁,他们为最后的高潮作准备。再者,雇主在第4节这样回答:「凡照公义该给的,我必给你们」,这句话让读者期待:这些工人(以及第十一个时辰来的那一批)将会领受少於固定给第一组人的一个德纳的工资,因而增加了8—9节发工资时的惊讶。在第二部分,说故事的人只把两个极端,最先的和最后的,第一个时辰和第十一个时辰的人对立起来。对其馀的人就连一句话也没有了。
奇怪的是主人在第十一个时辰还会雇用工人。这样,说故事的人就能强迫这个故事达成他在第二个部分所想说明的事了。
还有一点奇怪的就是,第8节突然提起管事人来,反之,在第一部分,却是主人自己出去雇用工人的。这位主人在第1节称为oikodeopotês,直译「屋主],但第8节却改称他为葡萄园「主」(Kyrios)。
最后,这位主人亲自对工人说话,而且,虽是责备的口气,却用很礼貌的「朋友」一辞(13),相反,埋怨的工人却没有用名号来称呼主人(12)。
(3)还有第三个困难。我们曾经考虑过,la和16当是玛窦加上去的,因为不仅风格(la),和重复(16),还有这两句经节和比喻本身之间的张力在在都证实这个结论。然而有人正确地指出,整个比喻的用词和风格都是全盘地玛窦的。因此有些释经学家主张,这
164
个比喻本身纯属玛窦的创作。但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经文和架构之间的张力,我们很有理由相信,玛窦手上拥有这个比喻早存的书面源流或口头传统,他只是以自己的风格和词汇重写这个比喻罢了。再者,这个比喻的讯息透露出,它很可能可以追溯到耶稣自己。
因此,为了方法论的原故;我们必须分开耶稣的叙述和玛窦的讲法,并且分别讨论它们。关於耶稣和玛窦中间的传统阶段,我们一点都不知道。
II、耶稣
要把握耶稣讲述葡萄园工这个比喻的目的,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我们从玛二十1b—15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故事开始。作为一个故事;它的意义何在呢?故事的意义
比喻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藉此,说故事的人想澄清真实生活中的某些面貌。因此,听众必须正确地聆听它。
约在公元325年,辣彼Ze’era在给已过世的辣彼Bun Bar Hijja准备的殡葬演辞之首,记载了一则比喻。下面是耶肋米亚斯(Joachim Jeremias)的意译:
…… 情况好像一个国王雇用许多工人。工作开始复两小时,国王巡视工人。他看见其中一人在勤奋和技能上都超越他人。他便牵著他的手,和他一起上上下下步行到傍晚。当工人来领取他们的工资时,每人都和其他人一样领受同样的工资。然后,他们埋怨说:「我们工作整日,而这个人只两个钟头,但你却支付他整天的工资。」国王回答:「我并没亏待你,这个工人在两个钟头中比你们工作整日所做的还要多。」殡葬演辞这样结束:同样,辣彼BunBar Hijja在他在二十八岁的短暂人生中所完成,比许多白发学者在一百年中所做的还要多。(比喻,页138)
165
在短暂的岁月中,成就了同样的工作,故此同等的报酬。辣比Ze’era把这个比喻应用到同僚短暂而有价值的一生。耶肋米亚斯把这个故事和耶稣的比喻比较,然后这样结论说:「两个世界:功绩的世界,和恩宠的世界,法律与福音对立。」这个后来的辣比比喻显然与玛窦福音中耶稣的比喻不同。
我们都同意,耶稣比喻的主题不是公平工资的问题;耶稣讲比喻的目的,也不是要攻击失业的不幸,或要求足够的薪津。比喻的某些细节会把我们的注意力导引到这些社会经济问题,但是仔细分析文末的对话(11—15),我们可以找出这个故事原来的真正意义。在这里,我们找到工人的埋怨和主人的辩解。发放工资从最后的一组开始,他们诧异地领受了一个德纳。最早来的看到管事人所做的,很自然会希望领到多一点,但是他们也是一个德纳。因此,他们失望;他们忿怒;他们埋怨(11—12)。为他们(也为我们)来说,这种平等其实就是不平等,这样不是公平,不是正当;十二个钟头工作与一个钟头!况且,在烈日下曝晒整日,与在阴凉的傍晚工作又怎能相提并论!他们说出他们的不满,他们的理论是根据那不成文的经济法:论工计酬,同工同酬,多工多酬。他们的理论完全是符合人性的,连听众也心有戚戚然。B.B.Scott说:「工人说出听众心中的不满。为什麽这个比喻要这样做呢?」(页282),又说:「听众把自己与先前的雇员的期待认同」(页285)。如此平等工资的做法与一般的期待相抵触,尤其是比喻只字不提第十一个时辰的工人是特别贫穷的一群,这个德纳不是慈善布施。
主人的回答最好分为三个步骤:
1、首先,主人论述对错的问题:「朋友,我并没有亏负你。」一个德纳是大家都同意的,支付工资时没有不正义的行为发生。「拿你的走吧!」(13—14)
166
2.然后,他讲到自己和他拥有的金钱:「难道不许我拿我所有的财物,行我所愿意的吗?」他再次强调他举动的目的:给最后来的和最先来的一样(14b—15a)。
现代人不会满意于第一个答案。第一个时辰来的工人当然应得更公平的工资。现代人或许会从私人财物及其绝对使用权的背景来理解第二个步骤,然而,他们最后也会发现第二种推理方法不合理而且非常形式化。我们都不喜欢会导致差别待遇的乱来和武断,但是,这种至上的自由显然不是胡乱的行为,它显出主人的慷慨。
3.第三个步骤直接攻击该位「朋友]。字面翻译如下:「难道因为我好,你的眼就会生病吗?」(15b)意思是:难道因为我好你就忿怒、妒忌,及终至坏了吗?这样,这个最后的问题便将工人与主人对立起来,坏抵触了好。藉此,主人揭发了那些埋怨的工人内在的态度:是不是因为我好你就妒忌反抗呢?你是否不能忍受我,还有我为你的邻人所呈现的慷慨?
在我们离开形象,进而找寻意含的实体之前,在我们询问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意义之前,我们已经细心地聆听故事本身的内在含义了。说故事的人谴责因为别人受到好处而心生忿怒的事实,该种好处并不与严格的正义相反,它超越正义。人的期待受到欺骗,这样常常会引发那些没有接受这份礼物的人的失望情绪。
一个正式的比喻
直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分析还未完成。在形象背后 还有实体。再者,凡是处理比喻的人都必须充分地考虑文学类型的问题,特别是考虑用比喻说话的问题,严格的similitude和严格的parable之间的区别不是没有深意的?
严格的Similitude是一个扩大的比较。除了比较之外,它还包含应用的部分,例如在亡羊的Similitude中:「我告诉你们,对於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欢乐,甚於对那九十九个无须悔改的
167
义人」(路十五7)。因而Similitude包括[象徵的一半」和一个应用,第二半是关於被比较的东西的部分。耶稣大都从大自然或从每日的家庭或社会生活中(发芽的无花果或遗失的钱币)得到他Similitude的形象,人可以一而再地「观察」这些形象。藉者一个容易明白的Similitude,讲者想证明,他想澄清事实。Similitude首先是为理智,也因此,它大都相当冷酷,主要是提供资讯。应用部分把什麽东西都弄清楚了,它期待听众的同意。但是听众依然是相当被动的。
正式的parable(严格的比喻)却不同。它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多数用过去时态写成,所讲的事只发生一次。正式的parable不需要导言公式,它直接来到要点:一个人出外撒种,一个父亲有两个儿子。再者,比喻没有明显的应用。比喻纯属虚构,整个都是形象。说故事的人期待听众自己从形象过渡到实际生活。听众必须侦察出应用。因此在听故事的时候,他必须十分主动。
能干的讲者必须小心让故事「接上」听众的世界,因为讲者都有一套设计周到的战略,他希望听众判断,同时同意虚构的行动过程:是的,荡子父亲的行为是很人性的。然而透过夸张的情节;故事同时激起听众的心智行为。在这过程中可以分别出(却不可以分离)三个阶段:
(1)最开始是疏远的阶段:读者被搅糊涂了:讲这个故事有什麽目的?这件奇怪的事件有什麽意思?为何出现这些过渡夸大的情节?
(2)然后,突然地,许多次不无震惊,意义从形象中突破出来。读者明白了,他穿透了形象,并且看到它后面的真正事实,因而也认出了讲者的目的。
(3)但拥有这种识见还不是最后的阶段。就在听众明白过来之际,他也同时发觉人必须以整个存有去赞许比喻的内容。同意不能
168
一直保留在纯理智的层面,比喻必须在听者的生命中,在他具体的景况里产生影响力。因而,同意也是改变。严格的比喻不仅是一种修辞上的技巧,它是一种语言事件,属於行为言语的范围。比喻含有一个挑战。关於比喻,有人很正确地说:不是我诠释比喻,而是比喻诠释我,一个结构佳妙,正确道来的比喻把听众颠倒过来。
在耶稣说葡萄园工的比喻时,他期待听众作出何种改变呢?这个比喻又指出真实生活中的什麽面貌呢?它怎样充当言语事件?聆听耶稣的巴肋斯坦人可以很容易想像出典型东方人处理农作物收成的方式,他可以想像出主人怎样雇请工人,又怎样在傍晚时分支付他们。象徵的一半(形象)连上当日的社会经济生活。
(1)然而;也许经过某种抗拒之后,言语事件开始了。因为这个故事并不缺少奇怪的因素。奇怪的也许不在主人自己出现在市场,也不在黄昏时他吩咐管事人支付工资这件事,而是五度雇请工人,以及后来他自己公开规定要从最后的开始发工资(8)。而最讶异的还是第十一个时辰的工人也领到一个德纳。所有这些情节都攫住耶稣听众的心,也激怒了他们。听者感到疑惑不解,他们被逼作出反省,去找寻比较的对象。
(2)突然间,他们省觉到这个故事原来指向耶稣眼中口中的天主,指向那位显现在圣子耶稣,也透过他在地上工作的天主父。耶稣在这里以形象讲述的,竟然日日都出现在他牧灵的工作上。耶稣带来天主的仁慈,他带出天主自己—— 一个处理帐目的天主,一个给予的天主,而他所给予的远远超於人在一个时辰的工作所应得的。这个天主与人世间一切观念所能表达的竟是这样地不同,他成功地突破人类「什麽才是正义」的思维,藉著自由的给予,他提升人类,让他们超过自己狭窄的。自我主义的限度。
(3)这种天主形象必定吸引人。耶稣的听众差不多自发地赞同这种形象。现在,同样突然地,这个比喻向听众的态度和行为提出挑
169
战,问他们:你们是不是也因为我对你的邻人好就妒忌了呢?藉著这个问题,他们面对了要容许这样的一个天主进入他们的生命中的挑战:这是一个宗教的。存在的选择。我们清楚看见:Similitude给予资讯,正式的Parable改变人。
耶稣的终极目的
即使分析出比喻是一件言语事件,片面仍是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注意耶稣自己。只有耶稣才有资格这样讲述天主。看来,葡萄园工这个比喻提供给我们一幅这位耶稣的三面画像。
当然,我们不应轻视比喻的第一个幅度:耶稣的「教训」。因为藉著葡萄园工,耶稣给我们讲述天主—— 一个照顾人类的天主。聆听这一种讯息,知道它,默想它,是极端有安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第一面耶稣画像因而便是一位权威教师的画像,他把他对天主父的观感告诉我们。
按照玛窦圣史的讲法,耶稣给门徒讲述这个比喻(玛十九23)。在富少年和葡萄园工两段经文之间,听众没有改变。可是,许多释经学家却以为耶稣自己是在大庭广众中间讲述这个比喻的。他很可能把这个比喻用作对付敌人的武器;他们就好像隐藏在第一组工人中间,他们埋怨耶稣,不同意他对天主的看法(二十11—12)。二十15那句责备的问题是特别向他们说的:「难道因为我好,你们就眼红吗?」很有可能,这些敌人是法律主义的犹太人,他们夸耀自己的正义,对分施恩惠,原谅罪人的天主心生忿怒(参阅路十五1—2法利塞人和经师们的埋怨)。敌人拒绝接受那位以如此意外,如此清楚而真实的方式显现在耶稣身上的天主。耶肋米亚斯适当地写道:
耶稣在批评者面前为福音作辩。在这里,我们清楚地发现原来的历史背景。我们突然间转移到福音经常描述的那种在耶稣一生中的具体情况。一次又一次地我们听到对耶稣的控告,说他是被轻视者、
170
被遗弃者的朋友,我们也知道有些人不喜欢福音。一次又一次地耶稣被迫为他的行为,也为福音作辩。在这里也一样,他说:天主就是这样,如此良善,如此怜爱穷人,怎么你们竟敢诽谤他(比喻,页 38)
按照这种看法,这个比喻不仅是教训,它也是耶稣的辩护,是他的自我辩解。藉著该比喻,耶稣为他的宣讲和行动方式辩护。他指向天父,因为父这样,子也如此。耶稣的证据来自那位天主——他的唯一证人。耶稣不仅是一位安静的、和平的教师,我们必须也视他为受逼害的、受排斥的,最后死於十字架上的天主之子。
然而还有第三种幅度。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比喻提供有关天主的教导,它也是受迫害的默西亚的辩护。抑有甚者,比喻的结论警告我们;从这比喻没有发出一个确定的谴责。我们必定已经注意到:耶稣(比喻的讲者)并没有讲述工人如何回答主人的最后问题。但这个问题却不是修辞学的问题,因此,不是这个工人,而是耶稣的听众,他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回答这个问题,而且不是在故事中,而是在具体生活里,在比喻所指的宗教实在体之内回答。这样,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开放的比喻。耶稣诉诸这个比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想说服,想嬴取他的敌人。人人都必须放下妒忌之心,同意耶稣,同意他的天主,作为他的追随者,他们必须宣讲这样的一位天主。因此,比喻尤其是一项挑战,它邀请人悔改。
在整个在世生活期间,耶稣一直忠於他的派遣,忠於他宗徒的使命。当然,他是位不能比拟的权威老师,他也是天主的独特使者,被逼为自己辩护。但是,远远超於其他描述语之上的是:他就是连压破的芦苇都不折断的默西亚,他(还)没有谴责他的敌人。他来拯救要丧亡的人。关於天主无上仁慈的讯息,葡萄园工的比喻与荡子回头并无不同。诸如此类的比喻不仅是一种理性上的资讯,
171
或自我的辩解。它们对听众提出挑战,如此,它们构成真正的行为言语。
III、玛窦
我们不知道耶稣在什麽时候什麽地方讲葡萄园工这个比喻。但是,大概在五十年后,圣史玛窦把这个比喻安插在他福音一个特别的上下文中。我们必须承认,由於这一安插,比喻有点儿失去了它的独立性,它现在在整个玛窦的作品中间发生效用。在这上下文中,它到底有什麽意义呢?
玛窦的编辑工作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回忆一下玛窦编辑活动的最主要因素。我们提出四点:
玛窦给比喻提供一个导言:「天国好像一个家主……」(1)。从此以后,葡萄园工这个比喻成了玛窦天国的比喻之一。我们已经说过,很有可能是玛窦把葡萄园的主人写成一位家主(oikodespotês)。
玛窦在比喻的最后加上一句普遍化的说话:「最后的将成为最先的,最先的将会成为最后的」(16)。这句话以稍为改变的方式重复十九30。可是我们仍可以称十九30和二十16为比喻的「框架」。
在这些扩大的部分中间,有两个字一定不能被忽略:la的「因为」和16的「这样」。玛窦认为这个比喻无疑是十九30的解释。「因为」给予动机而「这样」肯定及给予结论。藉此编辑工作,这个比喻现在得以牢固地扣紧它的上下文。
在富少年的篇章中(十九16—30),当这个人出去之后,耶稣对门徒说话(十九23及十九28)。我们必须假定的是,按照玛窦的看法,耶稣在二十1—16继续给他的门徒讲述葡萄园工这个比喻。
我们不能排除(虽然也很难去证实)的是,在比喻正文之中,
172
玛窦除了重写之外,还加进其他内容上的改变。然而上面所提到的已经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去假设,圣史自己对这个比喻有一套特别的诠释。
玛窦的诠释
我们已经看过,在十九28—29玛窦强调将来。他相信,在末日的时候,十二宗徒将与人子一起审判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耶稣的门徒,而不是那些富人,将会成为在先的,即是有权威的。因此在末日,次次会颠倒过来:「有许多在先的要成为在后的,在后的要成为在先的」(十九30)。
葡萄园工的比喻没有特别注意未来。即使傍晚的发工资也没有暗示最后审判之意。但是在二十16玛窦却保留十九30出现过的将来时态:「最后的将成为……」。可见玛窦以最后审判时将发生的事来解释比喻,领受的工资就是末日的赏报,承受永生(十九29),进入天上的王国。
给予最后的工人的意外工资(二十9)与十九28—29的赏报不同。当然,二者显然都是慷慨的报酬:百倍赏报和整日的工资,但是一个更动差不多不可见地发生了。那些工人所领受的德纳不能再被称为 「工资」,而十九29的百倍赏报却肯定是给那些在追随耶稣时极度舍弃的人的酬报。我们发觉,把两篇本来独立的经文放在一起及调和它们的尝试没有完全成功。
现在,门徒既已成了玛窦的耶稣述说比喻的对象,二十11—15的对话当然是指他们了。它难道不包含一个警告?门徒自己也不是免疫的,他们也一样会埋怨,会反对天主的作为,他们也一样会在天主恩赐他人之际,生气或妒忌起来。「跟随天主的旨意和决定天主到底愿意什麽,此二者之间的界线常是细小而脆弱的」(J.RDonahue页83)。除了教训以外,这个比喻在玛窦福音已经成了警告,特别是对基督徒(玛窦同时代的人)的警告。为日后阅读玛
173
窦福音的基督徒而言,十九30及二十16有关末日颠倒的说话始终是一个警告和威胁。这带给我们以下的考虑。
我们能否继续假定,基督徒只属於最后的那组工人呢?大概不能。因为,在基督徒之中,有最早来的,也有最后来的,不是所有基督徒都背负过日间的重担和炎热。更有甚者,不是每一个基督徒都同样的懂得回应,同样的忠信不渝。在玛窦的教会中,除了好的麦子之外,还有莠子;他的团体是一个混合的身体,如此,可能会让热心的基督徒慢慢产生优越感,缺乏忍耐(十三24—30),对天主一直保持仁慈的态度心生忿怒。
然而,从更基本的一方面看,难道所有的基督徒不是(在宗教和伦理的意义上)第十一个时辰的工人吗?一旦明白了这点,妒忌(假若发生在基督徒中)就更不堪了:一个本身领受了无数恩典与仁慈的人又怎能埋怨馈赠者对他人的馈赠呢?很自然地,我们也想到另一个玛窦的比喻:不肯宽恕的仆人(十八23一25)。凡是接受天主宽赦的人必须也宽恕他人。所有接受过天主无数礼物的都应该抗拒嫉妒——因为他人也同样经验到天主仁慈而引发的嫉妒。Donahue写道:「不喜乐於赐与他人的好处,就是把我们自己从已经领受到的好处中切断出来。我们的眼也生病了。」(页85)
最后的和最先的
为玛窦来说,在比喻的最后,是不是还好像十九30那样,是有钱人变成最后的,门徒变成最先的呢?我们以为。这里有一个伦理化的变动,也许,由於玛窦对救恩史的看法,还有更进一步的扩展。上下文会帮助我们清楚看见。
在二十17—19,耶稣告诉门徒他要往耶路撒冷去,在那里,他会被人舍弃,被司祭长和经师定死罪。在二十一章,他进入圣城,清洁圣殿,司祭长和民间的长老询问他有关权柄的问题。然后在廿一28-一廿二14,有三个比喻:二子的比喻,恶园户的比喻,和婚宴
174
的客人的比喻。藉此三部曲,玛窦的耶稣指出:犹太人会被外邦人所取代;天国会从犹太人手中夺去,租给其他异族人民(廿一41,43)。那些先前被请的拒绝参与宴席,国王邀请其他人(外邦人)来赴婚宴(廿二8—10)。
我们很难坚持说,在葡萄园工的比喻(二十1—16)中,玛窦没有想起首先被请的犹太人和后来到达的外邦人之间的对立,因为为玛窦和其他福音作者来说,谴责耶稣把天主的良善仁慈带给那些边缘人士(病人、税吏、淫妇、法律上不洁的群众、罪人)的,正是法利塞人和经师。为玛窦而言,犹太的权威人士正是那些自称正义的、骄矜的人:当天主好的时候,他们的眼睛就坏了。
VI、实在化的结论
我们以三点考虑作结:
(1)在这次演讲中,我们没有避而不谈福音为今日基督徒实在生活的适用性。一般人都同意:玛窦是为了他的教会团体写作他的福音的。他所写的许多关於在世耶稣言行的记述都好像是透明的一样:死於十字架上的耶稣同时就是临在他团体中的复活的、生活的主基督,在世耶稣的门徒也被玛窦等同为复活后的基督徒。这样,玛窦的团体应该投射在复活以前的时候。如果这是一世纪末的圣史和基督徒的情形,为什麽它不能应用在二十世纪末的我们,玛窦福音的读者身上呢?
按照法国著名的哲学家P.Ricoeur的看法,今日的宣讲者必须成功地讲述耶稣的比喻,好让他的听众能够「再次惊讶」!只有如此,码 现代的听众才能真正在他们存有的中心受到感动。当代基督徒也必须认识到,耶稣的父亲是那一种天主,我们也必须发现,他怎样到今天仍然是极端慷慨的给予,而不计算报酬。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的罪,放弃我们反叛式的嫉妒,和法利塞式的愤懑。我们也只
175
是第十一个时辰的工人,丰富地受到天主恩宠的祝福,多次在没有自身的功劳之下受尽原谅和称义。
(2)随著最后一句话,我们到达第二点考虑。这个比喻好像只偶然谈到对错的问题。耶稣把天主自由的。慷慨的赐赠与人类的希望相对。这个比喻也用希腊文的「你的」,及「我的」这类讲法。经济学者以及伦理神学家会很自然地想到在我们今日为分配正义及社会正义所修正的「经济」正义。
但是这些人,如果是基督徒的话,他们是否会发觉到:在新约的其他地方(保禄书信),正义大都拥有另一个不同的意义?保禄在罗马书和迦拉达书时常提起天主的正义,而他所指的是天主称人为义。「正义」是一个法律名词。法官严肃地在他的判决中声明,某一位被告没有罪责—一他就称义了,他宣布无罪者正义。保禄说:天主在基督内称罪人为义,如同说这个比喻的人一样,保禄也相反人的逻辑。保禄的目的不是要说,在审判之日,天主会宣告罪人无罪,不是的,他强调的是:天主,在历史之中,藉耶稣基督救赎了罪人,赐给他们他的友谊和生命。天主称义在於他仁慈,他的救赎正义就是他的良善?
(2)差不多新约中的每一页都强调,蒙宽恕的心,获得称义的罪人在感激的回应中,必须度一种极为伦理的生活。但是福音首先是耶稣关于一位创造的称义的天主的喜讯。伟大的比喻学者A.Jülicher正确地称葡萄园工这个比喻为「喜讯的核心」。它的确包含整个福音的讯息。
(3)我不知道基督徒经济学者对这一则比喻会怎样想?他们是基督徒,因此,我想他们也会全心地同意这类的比喻。他们难道不也是第十一个时辰的工人吗?那些可以以耶稣基督的天主为荣的人是有福的。但是他们也是经济学家。大建筑的法律遵守严格的理性和规则。基督徒的信仰不会削减理性,而把理性放在正确的位置。经
176
济规则必须考虑工作和利润,供应与需求,获利与赔本,否则会自我灭亡。但今日的经济,至少在理论上,看到整个人——雇主和劳工的身体和灵魂——的重要性。有人说,好的经济以一个人性的。社会地健康的社会为目标。
经济学家可以研究葡萄园工的比喻的细节,这个故事告诉他们,尽管很片断地,有关耶稣时代社会经济的习俗和态度。这个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它来自一个特别的文化和经济实在体然而它却不是个奴隶式的影印本,因为比喻是一个仔细思考过的、虚构的故事,它拥有令人不安的、夸大的特性,目的是为制造震撼。更重要的,比喻只是形象,作为形象,它指向一个宗教的实在体。凡此种种,在在都要求经济学者谨记,即使他想把这个比喻应用到他的范畴里,作为一个基督徒,他也必须到达耶稣所计划的透悟,并作出需要的变更。
释经学家相信,耶稣葡萄园工这个比喻所要处理的问题,并不是经济和规则的问题,而是天主什么样令人惊异地显现在耶稣身上以及透过他工作的问题。但是这个讯息也能渗透经济的实在体吗?这一个比喻,也能感动经济学家用对人及对社会的看法吗?这个比喻,作为言语事件,最后能够改变经济学家及其他人吗?
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