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01号 | |||||||||||
| “关怀病人”牧灵建议方案 | |||||||||||
| 以泰山方济堂为例                                                 陈琦玲 一、前言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於九二年五月十三日,法蒂玛圣母显现七五周年纪念日,宣布订定每年二月廿一日为 「世界病患日」,即露德圣母节那日。为使我们学习站在十字架下的圣母,与受苦的耶稣基督相结合,即参与基督在苦痛与死亡中所完成的救恩。也就是要整个教会觉醒与服务病患及受苦者的责任,重演基督在世的生命,意识到教会今日为要活出她的使命,其基本面貌乃在於仁爱的接纳每一个人,尤其是病患者。     换言之,使每一次与病患,与受苦者相遇,成为一个深度祈祷与分享的时刻,奉献痛苦为教会的益处,带领众人从病苦的弟兄姊妹身上,认出基督的圣容,这就是救恩的一刻。 本堂切愿回应教宗的呼吁,已於去年成立「病患之友会」。经一番评估後,愿再次邀请堂区内所有的教友积极地回应这份召叫。 二、病患之友会现况     本堂虽已成立病患之友会,但这似乎只是一时的活动,探访病人并未成为经常性的关怀行动,更遑论成为教友生活的一部分。目前仅有二、三位固定每周一次、二小时,在省立医院做志工。其他时候探访病人仅限於堂区教友住院时,团体结伴探访,或在神父的陪同下一起去。一会儿很多人,之後就没人再去。多数教友仍然非常害怕单独去,也不知要如何去探访。457     为此,重新检讨後,本建议案欲从多方面著手,希望更多的教友在个人的时间、工作、家人……等因素之配合下,能具体、落实地找出自己能够投入献身之处。 祈愿对病苦者的关怀,让我们整个堂区共同体现基督“苦难——复活”的逾越。救恩的喜乐。 三、关怀病人小组目标     幽谷伴行     与病苦者同行     与十字架上的基督相遇 与复活的基督结合 四、召募成员 (一)、资格       1.有病痛住院之经验者,能了解病患的心情。            2.有照顾或探访病人之经验者,能了解家属的心情。       3、将来可能住院、愿好好的生病者,可预先体验、认识病痛者的心情。       4.害怕住院生病者,面对自己的害怕,准备自己的心,有一天可能会生病住院。 5对 「关怀病人」有使命感者,愿与病苦的基督结合。 (二)、行动小组及工作内容          458       1.代祷小组:     时间有限,无法去医院探访者,愿以祈祷、念玫瑰经奉献生活中的病苦、忧虑、不悦……等各种方式,与痛苦者结合,为之代祷。     2、探访小组:     除祈祷外,更以实际行动去医院或到患者住处去探访病人。可以个别去,亦可二人或小组一起去。可以积极地定期去探访,也可机动的视紧急需要而去,探访的对象不必以教友为限。     3、圣事小组: 成员包括神父、修女、送圣体员、教友。视病患者的需要、渴望,提供圣事性的服务。如听告解、送圣体,或傅油,或有人准备领洗……等。视情况,可能二、三人同行,不同身分的人一起(教友、神父、修女)表达教会的临在。 五、小组运作流程简介 
 
 
 病人         资料        关怀小组 
  459 六、说 明 (一)、病人 由全体堂区教友提出病苦者,不拘是亲友、邻居、陌生人、在堂区内或堂区外……只要是听说了,有具体的需要代祷的对象即可,使整个堂区一起来关怀病苦者,可在弥撒中提出代祷。 (二)、建立病苦者资料 病患资料由提出之教友提供、填写。资料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消息来源、与填写者关系、联络处、医院病房号码。特殊资料——病情、心情、患者需要、渴望、宗教信仰、特殊代祷意向……等。 (三)、关怀行动     视病人之需要及小组能够配合的情况,给予不同的答覆。例如教友在外地的亲属病了,不能前去探访,只能在祈祷中记念,则交由代祷小组特别负责。又如有教友急性肠胃炎,短期住院,无生命危险,非急需特别探访、送圣体,亦可交由代祷小组即可。       此外,探访小组主动去医院探访,亦能与许多陌生的病患接触  为友。同时也建立病患资料,亦可邀请代祷小组投入关怀,为之代  祷。如有需要,亦请圣事小组投入。 圣事小组对於长期住院之病人,特别是教友,应注意其心灵的  需要,为他送圣体(可由送圣体员服务),与他一起读经、祈祷、分享他生病的经验。如有办告解的需要,需特别告知神父,甚或有手术之需要,或病弱、病危,准备病人领受傅油圣事,助其振作精神,接受病苦,恢复身心健康。 460 (四)、培育       1.关怀小组聚会:     每两周一次,内容如下: (1)分享关怀行动:代祷,探访或圣事的服务中生命的反省,我个人在此行动中经验到什麽?我在哪里?我觉得害怕、挫折、喜悦、平安……等?与我的生命何关?     (2)同理心培养:我能够正确的进入病苦者的心灵吗?他的需要、感觉、担忧、烦恼……是什么?我能够懂他的心、了解他吗?     (3)信仰整合:我个人的信仰与我所关怀的病苦者有关系吗?基督临在於我们中间吗?如何临在?     (4)圣事礼仪:生命的象征如何在我们对病人的关怀、.与病人的互动中展现?在为病人行圣事之中,我们如何经验生命、领受生命?     2.庆祝     每月一次,内容如下:     (1)病友病情有进步,或痊愈出院。     (2)病友领受入门圣事。     (3)病友平安见主。     邀请病友及其家人一起参与庆祝的弥撒或聚会。邀请病友及(或)家人分享这过程中的经历,加入关怀小组。     3、研习:     每年二次,二至三天密集课程培育,内容如下:     (1)CPE训练:自我认识、病患心理、与病人互动等。     (2)关怀病人经验反省:整合个人在关怀小组中的成长、学习、挑战、与信仰的关系等。    (3)临终病人的关怀:面临死亡的历程、临终病人的需要、如何死的有尊严等。     (4)病人傅油圣事:此圣事之意义、对象及实施等。     (5)送圣体员的培员。     (6)其他:面对病患家属、与医护人员的合作等。 研习会预计每年三月及十月举行。 (五)、团体付油圣事庆典     一年举行一次,为病患之友会的活动高峰。     1、时间:     预定每年五月十三日法蒂玛圣母显现纪念日举行,纪念天主父对人的慈爱,不断地在法蒂玛治愈病人;也在今日,在我们当中仍继续彰显他对人的爱,使人痊愈,使人有勇气面对病苦、死亡;更看见有人平安、喜乐地去面见天主……等等。为此当隆重的庆祝,显示逾越的喜悦、欢欣。     2、教友总动员:     青年会、传协会、妇女会……全力配合,考虑病友之需要(轮椅进出走道……)、负责场地布置与安排,邀请附近或邻居之病人、老人,包括长年身体虚弱者。特别邀请年长或病弱的神职人员,也来领受傅油圣事?     3、礼仪的安排:       由关怀小组综合一年的关怀行动、培育……等经验之反省,共同设计、安排、选择、读经、圣言分享、圣歌咏唱、病友及组员或家属的见证等。        4.庆祝庆典的整体安排:    庆典可以简装单隆重,不在过长,使病人吃不消、太累,要考虑其身体之需。除弥撒外,可以配合休息、茶点时间,互相自由交谈、共融、分享经验。此外,亦可安排一些实际有用的保健活动,助益身心,不仅照顾人心灵的需要(圣事),亦助人神形康泰。 5.庆典、团体付油圣事的目的: 462 是整个教会生命的展现,不只是为激励病弱者,也更是为全体教友及参礼者,包括非教友家人,与病弱者一起体验上主与我们同在、他的安慰、医治与关怀。反省自己的人生,自己对病弱者的爱,自己也同时需要被医治。故也同样激励自己对天主的信靠与爱,并对将来永远的福乐,怀抱一份希望。 庆祝不为抹去、免除病苦,更是在同为一个肢体、基督的奥体内,藉着基督,在基督内,互相扶持,更深的经验痛苦及创伤与我们同在。然而,也在彼此间的分享与生命的交流中,互相分担,减轻彼此的伤痛。也能在幽谷中看见曙光,在黑暗中继续前行。 (六)体现基督 没有人喜欢痛苦,更没有人不害怕死亡,但也没有人可以否认在痛苦中,我们才愿真正去面对生命本身,更深入的进入生命的核心。 基督藉着十字架给予我们他的生命、他的爱,如果除去痛苦,恐怕我们亦与他无份。 今日借着病苦的弟兄姊妹,我们对他们的关怀、参与他们的生命、正是在他们的身上与受苦的基督相遇。也渴望借着我们的陪伴,我们受苦的弟兄姊妹的生命得以展现其光辉,更有信心面对朋友。那时我们亦得结合、共融于复活的主基督内。 教会是基督的圣事,我们在基督内,经验爱,也付出爱。 463 4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