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02号

辅仁大学的宗旨与目标浅释一致辅大教师千言书一


亲爱的辅大老师:
天主教辅仁大学在台复校三十多年以来,已栽培出数以万计的青年学子,目前正在国内外从事各行各业的服务人群社会的工作。抚今追昔,不得不感念过去两位校长于斌枢机主教及罗光总主教的政策规划和惨澹经营,以及全校师生三十多年来的通力合作与搭配有方。新校长李振英蒙席于1992年2月上任,在就职演讲中力言辅
600
大教职员工均以千千万万的学生和校友为重,为国家为社会作育英才,扶掖他们与他们同步走入社会、服务人群。
同年10月31日,李校长召开了一次“全校牧灵福传会议”,一百多名代表在野声楼谷欣厅用一整天的功夫讨论了两大议题:“天主教大学的办学理想为何?”及“为达到天主教大学的办学理想能采取那些具体行动?”这次会议的会前准备做得很尽心,很有条理,因此与会者的参与很认真,也很热络,大家感受到一股新气息。当然,会议的落实是一个新的挑战,会中所达成的结论不是结束,而如李校长所说的是一个起步。为追踪并落实十月会议的共识和决策,校长成立了两个委员会,一为“福传牧灵委员会”,一为“使命与特色委员会”。二委员会分头并进,彼此也保持连络。现在呈现于您眼前的便是“辅大使命与特色委员会”经过21次的会议所达致的成果。
宗旨
    辅仁大学之名由《劝学罪言》作者英敛之先生在北平所办“辅仁社”蜕变而来。其意应取自孔子所说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在台复校,于校长作《辅仁大学校歌》,十四句歌词的前六句便是:“辅仁以友,会友以文,吾校之魂,圣美善真。三知是求,明德日新”。可见将真善美圣四字倒过来是出自歌词的需要。我们仍以大家惯用的次序,用积极的人生观,在每一个存有中看到真善美,再以神学或宗教的立场使之超然入圣,作为本校的一贯宗旨。校歌所说的三知是于校长所倡导的知人、知物、知天,现在写入目标后的收尾,把这理想作为宗旨的最后一段。当然,这个“知”字须按孔子的“知我者其天乎”及圣经的一贯用法,懂为知、情、意兼具的大知灼知。
除把校名、校歌与校训的精义列入宗旨之外,本宗旨的其他部分也反映本校迄今努力的方向及今后要努力的前程。“致力于中华文化与基督信仰之交融”是前校长罗光总主教的一生志业,他曾领导的文学院、艺术学院及新设立的医学院确实仍在做著这种交融的
601
工作。“献身于学术研究与弘扬真理”可谓理工学院、外语学院及新成立的民生学院的本色,而“促进社会均衡发展及增进人类福祉”,可归给法学院及管理学院的特别努力。以上引述的三句宗旨里的话,当然是指全校师生而言,他们都要弘扬真理,致力文化与信仰之交融,以增进人类福祉,但分别由文、理、法的范围来看三句话的意义,也能略略体味本校的三一特色:虽由三个单位合办,却是一所大学。正如现任校长李振英蒙席所强调的:辅大是一个全人教育的师生共同体。
    以上由历史和现况所解释的宗旨,可视为摆在本校师生员工眼前的理想:我们一直追求真善美圣,以教学、研究、服务、行政各方面的努力,期望在知人、知物。知天上日有进境。但如何达到这一理想呢?本委员会在拟定本校宗旨后,还设定了七项具体目标,作为达成本校理想的可行和必行之路。宗旨是不变的,具体目标可因时代的要求而有所增减和缓急之分。在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本世纪之未,我们给辅大设定的这些目标可作如下的了解:
    一、前三个目标以个人为基础:先肯定人性的尊严。这里所说的人性是指每个人的人性,无论他是什么种族或地位,是智愚老少或肢障智障,只要是人,都有他的人性尊严,因此每个人都有他的人权。说这人权是天赋的,因为人权不但不是人给的,也不是国家或任何政权给的,连国家和政府也该尊重个人人权,绝不可任意剥夺。一个基本人权是真实的自由,有学术自由,有信仰自由。
      二、每个人的人性既然如此崇高,他自然有责任维护这份人性尊严,不但不容许外界的干扰,自身也该予以敬重和发扬,这就是目标二所说的探讨生命的意义,建立完整的价值体系。在探讨和建立的过程中,生命的意义会越来越清晰,这时自己和他人的道德生活会日益提升,而在多人的合作下可建立各行各业的伦理准则。
三、四年大学的求学时期虽还谈不上研究,但硕士班和博士班  的确已步入研究阶段,而老师们更须在各自学域专精于学术研究,
602
这是在一所大学里实践人生意义不可或缺的专业精神和不断努力的对象。如此朝乾夕惕所追求的既是真知,又是力行,务使理论与实践同步前进,其间所特别留意的是重视科学,但不认为科学是万能的,而同样重视人文精神;在知识爆发时代注重求知,但同时推动知识整合。
    四、后三个目标由个人走向团体:有人性尊严的个人一出生就有其群体性,先是家庭,后进入社会,社会由小而大,以至于整个世界,甚至于古往今来的全体人类大家庭。辅大的师生员工加起来虽有数万人,但在民族国家及世界的幅度下来看,也不过是一小团体。每人以一个家庭成员的身分和态度,平衡发展群己关系,以仁爱忠恕的心彼此有良性的互动。
    五、近一个半世纪以来,我国人民受西方文化之影响不可谓不大。我们的衣食住行、资讯、娱乐、休闲等已和西方国家无多大区别,我们已和世界各地形成一个地球村。这项目标所说的“加强中西之文化交流”是指科技文明之外,须加强人文及精神文化的交流。这一方面可特别在理性的求知生活与情意的信仰生活上建立起交谈,期能体会信仰不但不阻碍理性,且能有所助益,反之,理性也有助于信仰。
    六、本校虽由天主教所创办,但其目的不是传教,而是从事教学、研究,以及探讨人生意义,这可由本《宗旨与目标》看出。在宗旨里一次提到基督信仰:“致力于中华文化与基督信仰之共融。”在目标六另一次说及“鼓励师生了解基督信仰”。这两次提及基督信仰的口吻不是说教式的,而是一种坦诚的自白。本校的创办人及目前的主管单位身受基督信仰之惠,也望本校师生予以了解,加以体会。这绝不妨碍其他宗教的存在及活动,反之,我们积极推动宗教间的交谈、共融与合作。本校的宗教系、宗研所,及神学院可举出许多实例。
七、最后目标七把个人与团体打成一片,在本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把世界分成两大集团的个人主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产
603
主义)之间找到一个平衡:个人的尊严和人权固然该受到尊重和保护,但个人不得以自我为中心,而该向社会负责,为人群服务,正如国父孙中山所说的“人生以服务为目的”,或如基督所说的“我来不是为受人服事,而是为服事人,并交出生命为大众做赎价”上帝的正义和仁爱在耶稣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本校愿步武基督的后尘,在社会和世界上继续予以发挥。
    亲爱的老师们:《天主教辅仁大学宗旨与目标》是本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讨论,十易其稿而修定完成的,其间通过各系所院的研读修改,最后在本年5月12日的校务会议中修定通过。今奉校长之托,将它与本信一同奉上,深盼阁下惠予阅读,在来日的岁月中逐步予以实践。瑞此,敬祝暑安。
1994年6月16日辅大使命与特色委员会敬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