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06号

牧灵神学面面观(上)


简惠美编译
(仁慈圣母会修女,台湾牧灵中心教师)
壹、耶稣的牧职(1)
根据现代圣经研究,福音不是耶稣的传记,而是初期教会对耶稣复活,并在其光照下的信仰见证:天主已将「耶稣立为主,立为默西亚了。」(宗二36)
一、耶稣实践牧职的模式
    复活的耶稣是信仰的对象。四部福音里耶稣的许多头衔:基督、默西亚、主、救主、人子等,都被应用在礼仪和教理中。但有危险将历史中的耶稣摆在次要位置。同样,在牧灵上能强调历史中的耶稣,忽视巴斯卦事件。事实上,该是两者并重,不可轻忽任何一方。
    现在我们要从耶稣的言行探讨他的牧灵模式。先应牢记:耶稣的形象不受具体的框架所限,就像伯勒特(Ch.Perrot)说的:「当我们想已捉摸到历史中的耶稣时,他已溜出我们的掌握。」(2)不过,我们可以揣摩出他的些许特徵。
    (一)耶稣不是圣殿的「司祭」
犹太法律——托辣——由司祭负责维护、诠释,後来,经师也
595
加入。大司祭是法律和圣殿的守护者,高高在上,坐拥财富(圣殿的收入)。在耶稣时代,大司祭臣属罗马统治者,这职位是为撒杜塞派所独占。司祭长们辅佐大司祭行祭礼,维修圣殿和理财。既然,大司祭被这类人及其亲朋簇拥环绕,自然不得人心。司祭职是家族世袭。
    在公开生活中,耶稣鲜与司祭接触,唯独在地生命末期,即苦难时刻不得不与之周旋。他多次嘲讽司祭。善心的撒玛黎雅人(路十30)、「洁净」圣殿,四部福音都有记载。(谷十一15—19;玛廿一12—17;路十九45—48和若二13—22)。耶稣驱逐圣殿交易者的举动使当权者惊愕,圣殿的存在受到质疑。耶稣在荒野。山园中祈祷,他没有圣、俗的空间区分,对他来说,全都是圣的,因为一切都是天主创造的。新圣殿是复活的人类,由於其本质是天国的正义。
    新经中只有希伯来书信给基督冠上司祭或大司祭头衔,然而,基督这位大司祭绝对不同於其他司祭,他独具两个特质:他不是犹太司祭後裔,而是个凡夫俗子(七13—14);他不借重外表仪式行敬礼,而是「以心神、以真理朝拜」(若四23—24),因他为了全人类的好处「自我献出了」(希五7—10)。耶稣实践司祭职的双重要素:通传给人天主的话和呈献给天主人类的祭品,即他在服务世人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耶稣的司祭职独树一帜,犹如他的祭品是举世无双的。总之,耶稣是大司祭在於他不仅成了受苦人中的一个,而且拥抱正义而死,忠诚地自我奉献於天主。
为此,基督徒不依靠制度,也不靠外表行礼如仪;基督徒信靠的是基督的十字架,它启示天主的爱,并使人与天主和好。天主不要人受苦,要人相爱;不要人死亡,要人得生命。基督信徒的礼仪不应简化为教堂中的仪式,而该涵盖全部生活,以心神以真理度投
596
身於服务弟兄姐妹的生活,唯有在此透视下才能真正领悟耶稣的司祭职。
    (二)耶稣不是曲解法律的「经师」
    耶稣时代的经师或法学士专门讲解法律,负责督导,身兼神学家与法学家的角色。先知时期结束後,经师自认为传承人,直到末世时期默西亚到来为止。
    为作经师需要长时间钻研法律和口传,学成已届不惑之年。他们的装饰特殊,在任何聚会中坐首席,备受百姓尊敬和重视,必定出席各种会议、法庭和公议会。他们大多是法利塞人,为百姓的精神领袖,促进他们信仰天主,藉著遵守取洁礼规承行地的旨意。如此,即使百姓无法履行朝觐圣殿,奉献昂贵祭品,也可接近天主。为此,公元70年圣殿摧毁,司祭消失,顺理成章地,经师或拉比成了犹太宗教的领袖。
    依据雷翁·杜富(X.León—Dufour),耶稣以经师姿态出现,到会堂施教,聚集门徒施教,好像各学派一样(3)。的确,福音记载耶稣「教导」门徒和群众,然而,耶稣并非经师之一,既使有人称他为拉比,他仍「缺乏经师必备条件之一:读神学」,正如耶肋米亚(J.Jeremias)所言(4)。耶稣不只在会堂施教,而且走遍各地,在室外、广场、海边,他的听众包括妇女和幼童、罪犯和税吏、农夫和渔民,都是些纯朴人。耶稣以犹太智慧传统方式教导,应用比喻、警语、教训和辩论。
事实上,耶稣未曾接受经师培育,当时人也不把他当经师看待,他的听众认为他大异於经师。「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威似的,不像经师们一样」(谷一22)。他自有权威,不是传自圣祖。福音指出耶稣与犹太法律之间有距离,按照马尔谷福音,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玛窦将耶稣比做「新托辣」,是新导师,地教诲人,给人
597
定规范(玛廿八19—20);路加称耶稣为首席权威。犹太人视法律为神律,乃是许多法规、谕旨。命令和条例的汇编,是以民的良心、实践。行为和信仰的依据,为梅瑟所制定。玛加伯时代许多犹太人因维护法律而丧生,尤其是当希腊、罗马人禁止守安息日、割礼和保藏圣经。孔沙雷兹·发伍斯(Gonzdlez Fans)说。「耶稣不是一个与法律作对的人,而是法律前的自由人。」5同山中圣训,耶稣不更改法律,而是宣报自由及爱的新诫命(若十三14)。归根柢底,耶稣是神恩性导师,具有权威。
    (三)耶稣是天国的先知
    第一世纪犹太宗教称先知是天主的代言人,在以民中从事「宗教觉醒」运动的领导人。耶稣时代先知形象与革新和宗教复兴(谷木兰〔Qumurán〕)相连,也与期待释放和全国性宗教自主的政治默西亚相接。按照犹太宗教,天主的神附在先知身上。
新经中只有四部福音称耶稣为先知,是群众口中的先知(谷六15;玛廿一11、46;路七16;廿四19;若四19;六14;七40)。虽然宗徒们含糊地说他是先知,耶稣的言语和表情确实具备先知特质,例如真福八端、受洗和显圣容。事实上,他是因假先知的罪名被逮捕判刑。耶稣表示自己拥有圣神(谷三29),等於间接地接受先知的称呼。显然,耶稣既不是民族主义者的先知,也不在世界未口行列中。他是未世性先知,受排挤。迫害,他宣报天国来临了。综合说来,「他是先知,因为他忠实履行使命,坦荡自由,宣报天主彻底的要求,对个人和社会事件了若指掌。」6
二、耶稣实践牧职的内容
    (一)耶稣和天主的国
释经学家一致认为,耶稣的讯息和行动的核心是天国业已来临了,要求人悔改。「时期已满,天主的国临近了,你们悔改,信从
598
福音罢!」(谷一15)耶稣的言行集中於天国,对马尔谷来说,他就是「福音」或「好消息」,因为天国到来,人类,尤其穷人、罪人和病人要得救恩,耶稣的使命即传报这好消息。
    大部分释经学家将希腊字basileia译成reinado(acción dereinar),这一个西班牙文「王国」名词含有行动意味,来代替只具国土疆域的「王国](reino),这样比较贴切表达天国的动态性,天主的统治权或统治行动。其实,中文的「王」字可作动词,如辞源里说:「『王』音旺,君临也,诗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另外也含「往」、「盛」的意思。辞汇则简单地说:「旧称有天下叫王,王天下。」
   「天主的王国」(reinado)经常出现於对观福音中(61次),但若望福音只有两次,保禄书信却难得一见,因他以基督替代天国;耶稣宣讲的天国到基督徒团体时,已被耶稣救主所取代。救恩一词(希腊化犹太基督徒团体专用)则顶替了王国一词(巴勒斯坦犹太基督徒团体专用)。
    为了解耶稣宣讲的天国,必须明白在耶稣以前犹太传统中天国的涵义。天主是国王的思想老早存在於以色列民族中,且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王室出现之前就存在(参阅撒上八5)。虽然五个世纪以後君主政体消失,以民仍然期待天主亲自降临,以正义统治他们。如此,以色列将获得自由与独立,度和平、繁荣和忠於天主的生活。耶稣时代,对以民来说,天国一方面是脱离罗马的压迫,得到政治自由,另一方面是建立正义、和平和富裕的社会。最後,是忠於天主,唯一的主,是他统治百姓。
总之,天国的关键要素是天主王国的正义,不同於罗马人所谓按照法律给每个人他的一份。天国的正义是保护受迫害的人、穷人、被剥削的人和无知的人。为此,天国成了「绊脚石」,凡剥削
599
他人者、势利眼者不得其门而入。宣讲天国是特别对穷人、受苦的人、被迫害的人。为人役的人。是以,耶稣宣示天国时(玛五1—11;路六20—23),称这些人为「有福的人」或「真福的人」。
    耶稣宣讲的天国,一方面已临在,耶稣说:「天主的国就在你们中间。」(路十七21)但不是一般所说的 「在你们心里」,而是在人的实况、精神。身躯与物质中。为表达天国已临在,耶稣展开一连串的释放行动,推动友爱团结,并且与人聚餐。另一方面,天国尚未完成,当有罪的世界结束时(路十七26—30),天国才得以完全实现。届时,再没有痛苦(玛十一5),也没有死亡(路廿36)。天国是此世又是将来,横跨两个阶段,现在和末了;但既不在地球外也不在时间外,因为它已临在;不过,蕴藏於历史现实中,隐而不彰。
    最後,天国既是最高价值,故要求价值观的改变。耶稣宣讲悔改是天国来到的条件,不只是理智或思想转变,而是全人度福音生活。这是皈依或自我改变(除去自我依恃及自恋),与他人关系的改变(摒除自私自利或控制他人),社会政治结构的改变(消除权势和特权)和对大自然界的改变(停止滥垦)。天国是耶稣带来的,为转化人类,促使社会改观。
    (二)耶稣与他的门徒
(1)耶稣拣选了十二人,称他们为「宗徒」(路六13),为宣扬天国。他们肩负双重使命:与他形成一个友爱的团体(共餐的团体)和以他的名传福音(宣讲与驱魔)(谷三13—18;路六12—16)。「十二」(圆满数目)宗徒是新以色列的象徵,按照路加,宗徒(被派遣者)只有十二位,他们蒙受历史中的耶稣之召唤,接受他的派遣,分担他的职务,作他复活的见证人。按照保
600
禄,「宗徒」的意义广泛,凡是复活的见证人都是宗徒,全是在耶稣基督内蒙天主召叫承行使命,包括向外邦人传福音。广义说来,宗徒是复活基督的使者,在他们身上建立教会。在团体中,这些人拥有权威(非优越感):行牧灵服务的权威。
   (2)第二组人是七十门徒,有些版本写七十二。不论七十或七十二,两个数目都指向圆满和完美。这些门徒是边缘人,由耶稣亲自选定(路十1),他们之中有「一些妇女」(路八2—3)。後来,在希腊化犹太团体出现「七」的专有名称,来指他们之中形成了的团体。
    耶稣培育的「复活前」的门徒团体,是新天主子民的基本模型。首先是基於耶稣的召叫,面对传统礼规,耶稣给他们充分的自由,面对默西亚主义,耶稣纠正他们的野心、偏差,并且启示他们与天主父的关系,与公义的天国的关系,又指出穷人、边缘人是天国宠爱的儿女。同时,被拣选的门徒承认耶稣是主(信者),他们围绕师傅,跟随他,与他共享同一命运(跟随者),以及改变生活或价值观。彼此友爱、坦诚、分享财物、服务等(皈依者)。
    其次,加入此团体的条件是「跟随」(谷一16—20。玛四18一22;路五1—11)。要成为耶稣门徒团体的成员是不容易的,要求彻底的跟随:放弃家庭。职业和财产,还应在宣讲天国的使命上随时待命,承担痛苦和十字架。新团体的宪章是真福八端。门徒的同义词不是学生而是跟随者,意即,皈依的信者;紧密结合於基督,以致因爱交付生命。富家少年是与门徒成对比的典型人物(谷十17一22)。
第三,跟随耶稣的门徒组成一个团体。他们两个两个地蒙召(玛四18—22),作天主的新子民,天主圣神与他们同在。如同导师一样,耶稣的门徒要解救不正义的世界。
601
    (三)耶稣与天主
    现代基督论一致肯定纳匝肋人耶稣的教导与作为建基於两个中心事实:天国,他全部行动的肇因,和阿爸或父(谷十四36),他对天主的昵称,两者不可分。天国没有天主是不可理解的,基督徒的天主没有天国也是难能领会的。为此,在世上,耶稣是天父的圣事,即他是天国在世的显身。
耶稣深切意识到自己的「子格」,他的存在及所有全来自天主也归向天主。因此他切望全人类跟天主也有相似的体认。新约的中心讯息就在於启示天主的慈父心肠,期盼我们度兄弟姐妹般的生活,当我们这样实行时,启示就通达人情,释放人身。
三、耶稣牧灵实践的行动
    根据马尔谷福音,人们肯定耶稣的作为:「他所做的一切都好!」(谷七37)宗徒大事录叙述纳匝肋人耶稣「巡行各处;施恩行善」(宗十38):治愈病人、驱魔、赦罪,并且与穷人、罪人和门徒同桌共食。我们主要看耶稣的三项作为:奇迹、赦罪和共餐,三者是天国与救恩的记号。
    (一)奇迹
    耶稣对病人和附魔的人作了不少好事,令当代人惊讶、诧异。他的仇敌斥之为魔鬼行径,相反,他的门徒归因於天主的德能,耶稣的奇迹是善行,释放人,出自天主白白的恩赐,表示他拥有源於天主的合法权威。福音不使用希腊字thanma,意奇术、魔术来讲耶稣的奇迹,而是采用「记号」,「具有能力的行动」或「工程」等字眼。
福音记载卅四个奇迹,激起人们不同的反应。首先是接纳。不论今昔,纯朴的人容易相信天主奇迹式的干预,他们认为大自然是开放的系统,容许非凡的事件发生。理所当然,在人类历史中天主
602
可任意行使非常的干预。曾有几世纪之久,护教学利用福音的奇迹记载证明耶稣的神性,或作信仰天主的佐证。
    其次是排斥。不容许奇迹为非常事件,来打破或改变人们熟悉的自然法则。也有信者作如是想,史其勒贝克斯(Schillebeecks)说:「耶稣没有显任何福音所提及的奇迹,他本身就是奇迹,是人不配得到的爱和宽恕的奇迹,这是奇迹传说故事所表达的。」
    第三种态度的特点是新评价。奇迹都有打断自然律的事实,同时是一个「记号」,唯有信德能洞悉其真正意义是建立天国。耶稣的奇迹表示默西亚已到人间,天国来临了。奇迹是信仰的记号和非凡的工程,显示耶稣与天父联手从事新创造工程。
    (二)赦罪
    天国带给穷人正义,给罪人仁慈。耶稣的宽赦行动跟奇迹一样出自天国。在耶稣时代,犹太宗教认为有两种罪人:轻视天主诫命操贱业的人(投机者、放高利贷者、税吏、牧童)或不道德的人(妓女)。玛窦福音用两个名称:税吏和妓女(玛廿一31)总括犹太世界的罪人,这些人被摒弃於社会边缘。
    耶稣向有罪的世界宣报好消息。世界有罪不是由於否定天主(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都相信天主),而是因为拒绝天国。当人接受天国时,罪就蒙赦免了。
    (三)共餐的团体
犹太人的共餐意义深邃,等於在表明他们是兄弟姐妹,是与天主同在的团体,但也影射著罪人被隔离於外。然而,耶稣认为聚餐是合一的所在,而将天国比做筵席或婚宴。耶稣实践这理念的方式是时常与门徒共餐(友爱),与穷人(正义)和罪人(仁慈)同桌共食。耶稣在世的最後作为就是举办惜别宴,以东道主的身分「擘
603
饼分施」,大不同於若翰的「不吃也不喝」,耶稣「吃喝」,甚至被讥讽为「贪吃嗜酒的人、税吏和罪人的朋友!」(玛十一18)福音不少次记载耶稣与罪人同席,这是犹太宗教禁止的举动。这样,被排斥於法利塞人洁礼之外的人,全被邀请到天主和人同在的餐桌上。耶稣在应邀的筵席中归化了肋未和罪妇。
    尚有耶稣是东道主的餐会,例如增饼,四部福音都记述了(玛十四14一21;路九11b一17;谷八1一9;若六1一15),方式如出一辙:耶稣祝福面包,擘开,分施给人。根据史氏,此叙述的核心不在面包的暴增,而在耶稣邀请人共餐(8),特别是与那些一无所有的人共餐。
最後,路加(廿四28—31)和若望(廿一12—13)两部福音分别记述复活的主与门徒,与厄玛乌二徒,以及在海边共餐。耶稣革新了复活前的共餐团体,建立天国。总之,基督徒的共融是基督奥体内的共融(格前十16—17),是兄弟姐妹的共融,彼此服务。
四、耶稣实践的准则
    耶稣没有勾划出团体组织的完美模式,留传给门徒的是可因时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即实行天国,建立於教会的共同生活。耶稣的实践可以分三个层次:经济、政治和社会,与三超德对称:经济对爱德,政治对望德,社会对信德。
    (一)爱德(经济层次)
第一个层次,耶稣透过双手实行:治愈病人和分施面包给穷人。换句话说,他协助百姓得到基本民生物质需要。百姓受到耶稣的作为的震撼,不禁问到:「怎麽藉他的手行这样的奇能?」(谷六2)第一层面的默西亚行动是有关具体生活的经济层面,为出产与财物流通层次。面对个人或家庭的爱屯积,耶稣赠予,在团体中分施,与穷人共融。具体的,他分施食物,转化躯体。耶稣以身作
604
则教导门徒以普爱宇宙的广阔胸襟,尽情给予(路六27—38)。这种团结共融的行径打破主导的经济体系,是救恩的爱之实践,传统上称之为「爱德」。他自我交付的浓缩标记就是共享的面包,即他自己:共享的饼维持人的生命。教会是兄弟姐妹的团体,在其内,因基督共享一切。
    (二)望德(政治层次)
    第二个层次用双脚来实现,耶稣的跟随者,门徒们四处奔走,走向希望之路。四部福音叙述耶稣的活动,沿著往上走的路线,即从加里肋亚上耶路撒冷,特别是路加福音明指耶稣面朝耶路撒冷走去(九51),作了匠心安排。在此层面,耶稣刻意表达权威是为了服务,底下蕴含著人人平等和真正的权威是基於正义与公道的服务,与此相违就是权势和控制。耶稣劝告他的门徒不要如同外邦首领一样主宰、管辖人,而该作众人的奴仆并交出自己的性命(谷十42一46),因为他们彼此是兄弟姐妹(玛廿三8—9)。耶稣严厉地指控当权者,在他的概念中,迫近的天国意味著控制以色列的外来势力的末日,但也唾弃民族主义者统治他国的欲望。耶稣宣报的天国是给被世人所摒除的人。教会是服侍人者的团体。
    (三)信德(伦理——社会层次)
第三个层次关系著双眼或眼光,与伦理——社会举止相连。以信德的眼光看,就等於悔改或改变价值观。耶稣提示门徒们人性尊严,公道的资源分配,与穷人和受压迫者团结,尊重他人的自由,随时服务,包容冲突,以及超越人间所有区分的普世爱。他以自由克服畏惧,以信心制胜害怕,以慷慨大方对付自私自利。教会是相信耶稣及其福音者的团体。
 
贰、新约初期教会的牧灵事工(9)
605
    认识初期教会的牧灵情况需先翻阅新约,尤其宗徒大事录和使徒书信,其中以保禄书信为主。同时,应注意初世纪的巴勒斯坦犹太宗教、希腊化社会与宗教气氛,以及当时的罗马帝国。
    宗徒大事录尽情地报导教会的拓展,也穿插神学解释。使徒书,信是以保禄书信为主轴,侧重基督宗教教义内涵,但并不忽视教义一与具体牧灵环境的关系。尽管不乏原始资料,遗憾的是保禄书信写於公元五、六十年间,宗徒大事录更晚,因此公元三十到五十年间,初期基督徒培育的重要时段情况如何,对我们来说,模糊不清。
在这里,我们不广泛地察视基督宗教的起源,只探讨与福传使命(圣言的服务)、礼仪庆祝(圣事的服务)、教会团体(共融的服务)和基督徒在社会中(投身的服务)相关的牧灵事工。不过,进入初期基督徒的牧灵行动以前,得先鸟瞰教会萌芽时的世界。
一、初期教会的历史时段和人文状况
    (一)历史时段
      多数释经学家认为绝大部分新约是在最後一位宗徒逝世以後著手编纂的,换句话说,新约著作时间长於宗徒教会时期,因此很难断定初期教会的确切时段。根据霍夫曼(J.Hoffmann),「从耶路撒冷第一个基督徒团体创立,到最後一些圣经著作成书,此段期间颇富弹性,可以延长到第二世纪开头几位教父。」(10)综合来说,惯常将这时段划分为三期:纳匝肋人耶稣时期(公元前6年一公元後30年)、地方教会建立时期(公元30—70年)和新经纂辑时期(公元70—100年)。此外,耶路撒冷公会议在公元50年间,保禄书信写於公元51—63年。公元70年圣殿摧毁,开始编写四部福音和其他非保禄书信。公元135年发生一椿新暴动,罗马人藉故残杀
606
犹太居民,此时,基督徒已遍地中海区域。以上这个关键性历史时段构成了新约牧灵准则的部分见证?
    (二)人文状况
    耶稣活动的空间局限于巴勒斯坦,新生的基督宗教延伸全地中海地带,特别在柬部沿岸与环绕此地的内路国家。初期基督宗教发迹的两种媒介文化:犹太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虽然,首批门徒是讲阿拉美语度闪族文化生活的犹太人,很快地,在罗马强势控制下,漂泊的犹太人和外邦人,带著他们已希腊化的语言与文化加入信徒的行列,在当地商业都市核心建立教会,相继在叙利亚、安提约基雅、厄弗所。格林多、罗马,且扩展到埃及。
    (1)希腊一罗马文化世界:
    基督宗教初创时,正值罗马帝国统治全地中海地域,势力扩张到欧、亚、非三洲内陆许多地区。罗马百姓中有许多庶民和奴隶,他们是主人的附属物。帝国操纵於元老院议员手中,这批人任由「神化」的皇帝随意指派或革职。长久以来,朝拜皇帝是犹太宗教与新生教会和罗马帝国持续冲突的肇因。
    不同的哲学潮流风起云涌。教会新兴之初,四周尚保有专司生殖、庇佑神的占老宗教,向众神献祭的神圣地点、圣所,以及数不清的节日。傅统的祭礼仪式掺杂著形形色色的迷信行为,藉以反抗命运。神秘宗教也大行其道,经出入门仪式约束信徒恪守秘密。
    (2)巴勒斯坦犹太世界:
    公元一世纪,人们称呼以色列土地为犹太,公元135年以後改称叙利亚巴勒斯坦,最後则直呼两者为巴勒斯坦。耶稣时代,巴勒斯坦是由犹太、撒玛黎雅。加里肋亚和伯肋亚所组成,自公元前63年起受罗马帝国军事统治,交由黑落德家族掌管,後者为百姓所痛恨。虽然犹太统治者隶属叙利亚使节,但在其辖区内享有治理全则直呼两者为巴勒斯坦。耶稣时代,巴勒斯坦是由犹太、撒玛黎雅、加里肋亚和伯肋亚所组成,自公元前63年起受罗马帝国军事统治,交由黑落德家族掌管,後者为百姓所痛恨。虽然犹太统治者隶属叙利亚使节,但在其辖区内享有治理全
607
权。公议会总管司法,唯独死刑判决权保留给总督。税吏负责向百姓徵税,税款悉数缴纳罗马。罗马当局尊重犹太法律、圣殿与敬礼仪式、公议会,以及割损礼。犹太百姓经常因为硬币上的罗马皇帝图像、纳税和进贡问题引发争执。骨子里,罗马人感受到犹太人对他们的轻蔑与畏惧,不信任与憎恨,这些全然流露於罗马权势与犹太民族主义、农村与都市、穷苦庶民与富裕贵族,以及严谨犹太教与希腊化外教之间的紧张对峙中。
    巴勒斯坦是一个小国,以农耕维生,人口过剩,有种族混血问题存在。位居三洲战略要地:非洲埃及诸国、美索不达米亚和地中海地域,以及提庇黎雅湖沿岸平原。山脉的交界点。犹太神权政体具有根深柢固的阶级统治,社会阶层分明,虽然不像罗马保有奴隶。财富全集中於黑落德贵族世家、司祭大家族和撒杜塞人手中。百姓大半生活贫寒,谋生困难,工作低贱,工资微薄,入不敷出,还需变卖家当缴纳税款。土地分配不均,极不公义。当圣殿竣工,耶路撒冷道路铺成,工人大量失业,造成两次严重的饥荒,分别在大黑落德和喀劳狄掌权之时。
    妇女地位远比男人低落,她们被摒除於公开生活之外,不能参加敬礼,也不可以在诉讼中当证人。将她们与孩童及奴隶并列,只配终日持守家务。
不拘住在巴勒斯坦或散居国外,犹太世界是由不同的社团组成的。弗拉维欧约瑟夫(Flavio Josefo)将它们区分为法利塞、撒杜塞和厄色尼三个宗教派别,主控领导阶层的意识型态。法利塞人是自负的法学家,经常出入圣殿,死守法律,影响人民,与撒杜塞人对立,相信复活和等待默西亚。他们是中间阶层自由派。撤杜塞人的宗教与文化趋於保守,但为了固守他们的社会生活地位,屈从入侵的罗马人,迁就希腊习俗。他们集中全副精力於圣殿——朝拜
608
和买卖的所在地。他们是既得利益的代表。厄色尼人是被四部福音忽视的一群人,他们属於先知运动者,反对圣殿和司祭,专门劝人悔改,合乎条件的人才准加入他们之中,他们度团体生活,期待默西亚来临。
    此外,在默西亚运动人群中,有推动民族主义者,例如热诚派人士,为狂热的教派分子,反抗罗马的统治,敌视那些亲近侵略者的人。他们引燃了公元66—70年间犹太人与罗马人的战火。另有一群「宗教觉醒」运动者,例如洗礼派人士,期待救恩。在圣殿摧毁以前,以色列人民形成许多不同的运动派别。
    公元70—135年间,犹太宗教大大地同质化。圣殿和司祭消失,逐渐转变为以法学士为主,梅瑟五书为重的犹太宗教。换句话说,会堂取代了圣殿,在百姓生活中极具影响力。每个犹太团体拥有自己的会堂,它是面朝耶路撒冷的长方形建筑物,其内的圣龛盒中保存经书。「长老们」选出堂长主导聚会仪式,类似圣经颁祷礼。会堂在以民宗教与国民生活中占居重要角色。犹太礼仪年度以安息日开始也以安息日结束,中间穿插几个重大节日,逾越节、五旬节和帐棚节。此外,强调人人应祈祷、施舍和守斋。明显地,割损是隶属犹太宗教的识别记号。
    (三)四散的犹大人
    我们不容易清楚知道犹太人四散各处的缘由,但必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被驱逐流放,宗教与社会变迁,人口过剩和通商。在东方,犹太用语是阿拉美语,在西方则希腊语占优势。虽然在各地处境困难,犹太人仍享有宗教自主;罗马帝国时代,犹太宗教是合法的。事实上,他们围绕於祈祷与法律研读所在地聚会;假使没有建筑物,就露天聚会。
犹太宗教强调皈依,经常以灵修见证引人悔改。它是一个既没
609
有祭献也没有偶像的宗教;具有崇高的伦理与绝对的一神观,信徒友爱,常相团聚。然而,令人不解的,世间存有一股反犹太的心态,或许是犹太民族主义,封闭性的团结和经济地位造成的。他们因割损、守安息日和饭前取洁规矩备受批评,这些因素为评价在罗马帝国的基督徒是很重要的,因为起初他们被误认为犹太教派之一。同时,也是犹太教徒与基督教,或者两个初期基督徒团体,即犹太基督徒和希腊化犹太基督徒之间冲突的因素。
二、福传使命(圣言的服务)
    (一)信仰初传
    耶稣死後,门徒开始体验复活信仰,继而成为耶稣复活的信徒、见证人和福传者。从圣周五耶稣被钉到主日早晨,纳匝肋人耶稣的门徒经历了一段悔改的过程:他们在圣经光照下,贯穿苦难始末内涵,反覆思索耶稣的一言一行,进而肯定耶稣的确死而复活了,大胆地宣信:「基督照经上记载的,为我们的罪死了,被埋葬了,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现给刻法,以後显现给那十二位。」(格前十五3一5)保禄接受并传递这讯息,称它为「初传]或福音,意即好消息。门徒们到处传报天主在耶稣基督身上成就了的救恩事件。初傅形成的时间早於复活记载,圣史马尔谷将纳匝肋人耶稣的生平与巴斯卦奥迹贯连记述,劈头就写:「耶稣基督的福音。」(一1)意谓著,他所传报的基督讯息不仅源於逾越信仰,而且是纳匝肋人耶稣的全部生活史,只不过核心事件是耶稣复活。
    (二)讯息的宣讲
初传或初期教会的宣讲内容是以宣信形式表达:纳匝肋人耶稣被钉十字架,死而复活了。换句话说,圣经所预言的亡者复活,已经在被钉的纳匝肋人耶稣身上应验了。但这不是死者复苏,回到尘世生命,而是耶稣的死开启了新生命,迈向天国的新创造。耶稣宣
610
报天国来临,宗徒们宣讲耶稣的死与复活本身启示了天主的救恩。
    门徒们诚信耶稣带来并且显示了的好消息,积极投入宣讲,常有记号伴随。宗徒大事录记载福传使命扩展三阶段:「耶路撒冷」(三~七章),「犹太和撒玛黎雅」(八 ~ 十三章)和「地极」(十三 ~ 廿八章)。伯多禄是第一。二阶段的主导人物,最耀眼醒目的是多次记述他的「讲道词」(二14一36;三12一26;四8—12;五29—32;十34—43),第十章还详细描述第一个外教人皈依基督宗教。保禄是第三阶段的灵魂人物。
   「使命」(mistón)一词源自动词「派遣](apostellein)或主词「使徒」(〔被派遣者〕apostollos)。宗徒们被复活的基督派遣作「见证人」(宗一8),好使福音传到地极。这行动本身用动词「宣报」(anumciar)和 「宣讲」(proclamar)来定名。耶稣的初步公开行动在对观福音中各以「宣讲」(proclamar「马尔谷」),「教导」(enseñar「玛窦」)和「作证」(testimoniar「路加,宗徒大事录」)表达。在古老的宗教世界,话是极为重要的,常经由传报员、宣讲者、先知和有神能者传达。在基督宗教,起初,保禄选择宣讲的地点是会堂,显然,这是发言的场所,後来也在希腊的广场ágora,公开聚会所在地。另一方面,当时是期待救恩的宗教世界,话传给人救恩,保禄禁不住要与依撒意亚一样赞叹说:「传布福音者的脚步是多麽美丽啊!」(罗十15)
三、礼仪庆祝(圣事的服务)
(一)敬礼是聚会
初期基督徒认为信徒的首要事情是大家密切团聚在一起,这是敬礼的特点,也是我们称呼「礼仪」或「庆祝」的由来。有一群人相聚才能庆祝。新约使用「聚会」(reunion)一词,避免引用 「敬礼」、「牺牲」和「司祭」,因为主要的基督表徵是聚会中友爱
611
的共餐(11),是耶稣基督在世时常行的。新约也顾虑到「敬礼」一词来自外教或犹太人,将它弃而不用。无论如何,「以心神以真理」朝拜(若四20—24),自我完全交付至死是耶稣活出的敬礼真谛,基督徒全部生活理都该如此。礼仪是天主的作为,是天主临在於地的子民一信仰的会众一中间,服务他们,总之,基督宗教的首要圣事是团体,特别是大家「聚在一起」庆祝时。「教会在基督内,好像一件圣事,就是说教会与天主亲密结合,以及全人类彼此团结的记号和工具。」(梵二教会宪章第1号)
    有些诠释宗徒大事录的人指出,敬礼和祈祷为初期基督徒团体和信仰成熟极为重要。路加福音重视耶稣的祈祷和圣体圣事,在逾越记述上作了匠心安排(廿二7—38),也将耶稣的话穿插於礼仪中。在格林多前书,保禄肯定路加思想,强调圣洗和圣体二圣事的重要性,警告人说:礼仪与生活是一件事,圣体圣事和与穷人团结一起是一回事。
    (二)主的晚餐
    原本,保禄称圣体圣事为「主的晚餐」(格前十一20),路加为「擘饼」(宗二42)。圣体圣事是因耶稣的名信徒聚会进餐,具有双重意义:友爱聚餐共享所有和在圣体礼仪中达到基督内的真实共融。
基督宗教初兴时,一星期的第一天前夕在信徒家中(宗二46)聚餐,行圣体礼。起初,他们并没有中断与会堂的关系,但当他们被逐出犹太宗教後,自行聚会,诵读法律书、先知书,也加诵福音成书前身耶稣生平记述。很可能他们也唱「圣咏、诗词及属神的歌曲」(弗五19),将原属犹太人的颂谢祷词予以扩充,「为一切人恳求、祈祷、转求和谢恩。」(弟前二1—2)以及纪念耶稣的最後晚餐。公元55年,保禄写道:「从主所领受的传授」(格前十一23)
612
是圣体圣事。时光流逝,不知何故,主的晚餐和友爱聚餐分道扬镳了。约略揣测到的一些原因:新外教文化中聚餐已不具巴勒斯坦犹太氛围的涵义、富人与穷人共餐的张力,或者,纯粹是因为共食者众多,无法配合两者同时举行。
    希腊——罗马世界聚餐,即使性质神圣,仍然很容易陷入毫无节制的纵酒狂欢作乐,保禄警觉到格林多教会易受外教感染,富贵人不与贫穷人共餐,忘却基督徒圣体聚餐的意义与要求。晚餐前的读经只激起昙花一现的感动,瞬间,将贫穷人的需要抛到九霄云外。总之,初期教会从来不把圣体圣事与耶稣的言行一分为二;参与圣体圣事就是立志服务穷人,履行正义,呼求天国的来临。
    (三)洗礼
    凡听了宗徒的宣讲而皈依的人,领受洗礼(宗二41),加入教会,初期教会的福传旨在引人受洗;洗礼是进入教会的门槛。然而,虽然耶稣受了若翰的洗,付洗从来不是他的表徵。耶稣一心一意以言以行宣讲天国,不给人付洗。其实,若翰去世後,「洗礼」一词只出现两次:耶稣暗示他将受十字架血洗(谷十38)和他自我交付的洗礼(路十二50)。严格说来,耶稣整个的生活就是一受洗行为,洗礼具有深度的基督意义。
显然,圣保禄将洗礼置於次要地位,强调福传而非施洗。或许他藉此表明洗礼不是因他的名而行,或者叫人明白他不愿搞小圈子(格前一14—17)。确切的是,保禄认为洗礼是一个重大事件,死而复活的基督经过洗礼转化领洗者的人格。若要洗礼不流於形式,常先应该宣讲好消息,接受讯息,皈依而「信主](宗五14)或「加入会众」(宗二47)。吉耶(J.Guillet)写道:「洗礼既不能勉强也不是暂时的,而是个人接纳福音,与基督形成新的关系;是心灵得罪赦受净化,耶稣的门徒因而连结在一起。」(12)为此,自
613
始,洗礼是「因耶稣基督的名字」(宗二38)而行的,後来才使用圣三格式。虽然我们没有准确资料,初次悔改和洗礼之间可能有一段准备期。
    依据新约,洗礼与圣神相连;虽然两者的关系宗徒大事录和保禄的解释有些微出入,宗徒大事录论洗礼,不常将它与圣神相提并论,但却息息关,被斐理伯付洗的撒玛黎雅人很快就蒙受伯多禄和若望覆手,领受圣神(宗八14—17)。还有,保禄在厄弗所给那些受苦翰的洗的人付洗并覆手(宗十九5—6)。如此,新约中不同的洗礼仪式取得一致,使人清楚洗礼是透过相关举动:水洗和覆手,赋予圣神思典。
    (四)赦诸罪
    洗礼赦诸罪是初期教会著作的一致肯定,事实上,在洗礼中表达「诸罪得赦」。但是初期教会并没有因此简化说,只有洗礼赦诸罪。在四部福音中,赦罪占首要地位,多次引伸饶富意味的记述:匝凯、罪妇、西满家中的妓女、浪子回头。悔改(metanoia)是耶稣与全部新约的中心讯息。宗徒大事录开端记述伯多禄宣讲,他直截了当呼求听者悔改。受洗,好赦免罪过(二37—38)
    领洗以後再犯罪的基督徒尚可再度悔改。教会不是圣人的教会而是罪人的教会,有时也陷於重罪。为得罪赦该当悔改、告罪、补赎。关於初期教会行和好圣事的资料很少。弗格尔(C  Vogel)说:「在真正礼仪祈祷(plegaria)以前必须先告解,这是在基督徒团体聚会举行感恩圣事前作的。」回至於轻微的过失只需一般痛悔就足够了,无需个人告罪。犯大罪者与团体隔离,直到作了相称的补赎。早期的和好是回归团体。
    (五)病人傅油
在新约中,疾病占突出的位置,与天国形成敌对的势力。耶稣
614
多次奋战疾病,每当他赦免病患的罪,同时也切断了罪与疾病的纠缠。他经由驱魔和治病开启天国。玛窦福音第八章17节表明,耶稣爱的行动实现依撒意亚先知的预言:「他受了创伤,我们便得了痊愈」(五三5)。面对罪与疾病、人类的不幸,耶稣要人悔改、治愈人。这样,天主的救恩经由来到人间的天国施予人。
    耶稣的门徒遵从师傅的命令(谷十六15—18),宣讲天国的好消息(耶稣已克服死亡)和治愈各种痛苦与疾病(天国已在人间)。然而,治病不是行奇术,总是先要求人发信德或承认耶稣是主,再以天主的德能治病。这乃是复活的主基督主动的临在,是天主的国临显於人间。自始教会就有「治病的奇恩」(格前十二9),但很难说出它的确切意思,只能肯定从教会初期就存在服侍病人的职务。
    雅各伯书信(五13—16)提到团体长老因主的名给病人傅油,这是教会特别设立服务病人职务的由来。耶稣嘱咐门徒治病与雅各伯督促长老们以爱德服侍病患,同样都可作为病人傅油的基础。犹太宗教探视病人常行祈祷,他们认为疾病是罪罚,治愈表示得宽恕。雅各伯书暗示祈祷比傅油来得有效。
关於痛苦与疾病,初期基督教会有两种情况:第一,有关宗徒教会治病的记述比四部福音少。第二,从服务角度来看,团体中的病人是重要的服务对象,自然,教会团体产生服务病人的职务。这职务排除外教怪力乱神,不标榜治病神恩,纯粹是出於爱德的服务;不寻求身体奇迹式的治愈,所期望的是基督临在的康泰。总之,基督徒陪伴病人走苦路,想使患者的痛苦经历化为信仰经验,增加望德和操练爱德。
四、教会团体(共融的服务)
(-)主的教会
615
    犹太人称以色列民族为qahal  Yahveh,或集合举行敬礼的天主的会众。公元前第三世纪,希腊文古经七十贤士本将它译为ekklesia,意即天主子民的「神圣召集」。不过,犹太人宁愿称呼他们的集会为会堂(sinagoga)。在希腊世界,ekklesia是指「公民集会」,集合在一起选举代表和通过法律。基督徒为了与犹太人划清界线,强调他们是普世性的新会众,是在耶稣基督内天主所召集成的,自称为ekklesia。根据初期教会历史学者记载,希腊语基督徒团体意识到他们是新子民,被派遣宣报天国,就引用这个名词。
    教会具有两个幅度:经由耶稣基督,天主召叫人;给救恩和蒙召者的团体共享救恩利益。另一方面,ekklesia涵盖三个事实:一是礼仪会众,集合在一起举行圣言和新盟约的敬礼,二是地方团体,是一群基督徒生活在某一定点。三是普世教会,包括分布於全世界各地的信徒团体。本质上,教会是巴斯卦信仰的产物,是基督死而复活後因信仰集合而成的团体,是主基督和圣神的恩赐。教会成员自认是天主的神圣子民,故自称「被祝圣者」(格前六2),「被拣选者」(罗八33)和「蒙召唤者」(罗一6;伯前一1)。然而,通用名称是「基督徒](宗十一26)。安提约基雅的教外人最先称门徒为「基督徒」,视他们为一群信仰基督的人。
    (二)第一个基督徒团体
        霍夫曼写说:「教会存在於一个具体的地方,哪里有人接受福音是得救恩的好消息,那里就有教会存在了,他们聚集庆祝,分享和作证福音。」14新约并没有清晰有序地写出这样的一个教会,而是将其实况零星分散在新经中,因为有关教会的资料是个别团体写作汇编而成的。虽然如此,宗徒大事录算是比较完整的一部经书,其中三段:二42—47,四32一35和五12—14撮要描述耶路撒冷第一
616
个理想的团体。根据这些记载,初兴团体生活的特点包括宗徒的训诲、友爱的共融和擘饼与祈祷。
    (1)徒的训诲:
    「训诲」(didaje)一词在这里(宗二42)指向教会内的人讲解教义(在信徒家中),虽然,也可以包括(宗五28)向外人宣讲(在圣殿中)。路加使用「宗徒的训诲」来表达第一个教会—一还有各个教会—一与目击证人,即,具有权威传授主言行的人之间的关系。别忘了,在耶路撒冷团体中,十二门徒是领导人,整侗团体需要服务性权威的协调。鼓舞和增进合一。总之,话激励人,启发信德,也光照人。
    (2)共融(koinonia):
    「共融」源自动词「共有」或「共享」,具有多种意思,其中重要的一环是与财物相关,但也用於灵性的,指彼此在信仰中合一、相通。进一步说,心灵的结合要求财物互通,或者,在特殊情况中财物共享。按照宗二44一45,第一个团体不是要每人变卖全部财物,形成公共财产,个人荡然无存,而是个别将自己的财富提供众人使用,使人不致匮乏,这是反贫穷。基督徒团体不仅应该没有穷人,而且理应奋战贫穷。
    (3)擘饼:
宗徒大事录第二章42节应用「擘饼」这日常用语,来表达首批基督徒轮流在各家中时常举行的礼仪。犹太人的面包是图大而扁平的,习惯上,食用前先由一家之长父亲祝圣,擘开,分发给每一个人。耶稣在增饼、最後晚餐和复活与厄玛乌二徒晚餐时都照作不误。宗徒大事录记载的擘饼已不指聚餐,而是圣体礼,极可能是在聚餐中举行的。在家中圣体圣事和爱宴(agape)表示团体人数大约与一个家庭成员数目不相上下,这样的人数方便人际交往和互
617
助。有些诠释者认为这类形式的庆祝是每周一次而非每日举行。
    (4)祈祷:
    这里提到的祈祷是仿效犹太传统的礼仪祈祷,特别是圣咏。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常常「成群结队地前往圣殿」(宗二46;三1;十六16),对他们来说,圣殿是祈祷的场所,不是祭献地点。他们忠实地履行犹太人的时辰祈祷,但很快地,他们形成了纯基督徒式的祈祷,起初的宣信词、诗词和圣歌令人一目了然。天主经是基督宗教与犹太传统的祈祷迥异的标记。
    (三)初期团体运动的特徵
    (1)与耶稣相关的民间先知性运动:
    早期基督徒运动是使徒们到处宣讲活动造成的。公元30年,耶稣复活後,巴勒斯坦出现「耶稣运动」,要求革新。这个先知运动与洗者运动结盟。五年以後,斯德望强烈批评圣殿、司祭和祭献,招致砸死。公元70年起,耶稣的门徒被逐出会堂,流散各地,基督宗教起了大变化。
    初期基督徒运动具有社会学上所谓的「小团体」特徵,也类似基层民间运动。基督宗教初创时,罗马帝国的希腊人、罗马人盛行不同的「志愿社团」。有些社会研究学者迫不及待地将现代的「教派」(secta)特徵套在第一个基督徒团体上15。的确,早期基督宗教与民间要求革新的先知运动有些相似特点:社会危机时期在边缘人中产生,先由一位先知性人物领导反抗社会,拒绝硬套加上的体制,企图彻底改变结构。他们彼此平等对待,同桌共食,以及要求成员献身到底。
初兴教会建基於它的主基督耶稣身上,迅速地,它的成员被称为「基督徒」。耶稣的门徒所寄望的是天国,一个崭新的局面,需要全人类戮力合作,由天主自己予以完成。
618
    (2)采纳友爱的家庭结构:
    保禄团体和大多数地方团体聚会地点是在私人家中。希伯来语和希腊语跟绝大部分语言一样,「家」是指住宅和家庭。犹太宗教的家庭是传递信仰和举行一些宗教仪式的场所,尤其是巴斯卦聚餐。我们可以说,家宅是会堂的小细胞。其实,罗马人也有家神及家中敬礼。
    初期基督徒以家庭为基础结构,是首批信徒唯一聚会的场所,自然形成家庭式的团体。惯常,集合在一所住宅内,环桌而坐,犹如「兄弟姐妹」一般,承认彼此是同一天父的「子女」。友爱是团体运作的关键基础。由於受到场地、交谈和擘饼等的容量限制,一般来说,聚会人数不超过五、六十人。
    (3)接纳各类皈依者,穷人优先:
    耶路撒冷团体的核心成员是移居该城的加里肋亚工人,不久,立即有希腊化犹太人加入。後者属於社会中等阶级,经济情况比较良好。其他的团体有城市无产阶级者和贵族妇女。整体来说,包括男人与女人、外教人与四散的犹太人、知识分子与未受教育者;大部分是生活简陋的纯朴人,其中不乏奴隶。雷吉德(M。Legido)断言:「基督徒团体是普世、大公的友爱团体,他们彼此是兄弟姐妹,以敞开的胸襟迎接所有的人有如自家人。团体居住在贫困人中,成员大都是穷人。团体的首要对象是穷人,他们成为领先服务、建立教会及彻底瓦解世界现况的人。」16
    (4)张力与冲突之苦:
首先,信徒使用两种语言造成隔阂,後来介入多元的文化,致使团体不易融合。假使财物公用是困难,那麽共度福音生活的难行不亚於财物的分享。希伯来人固守犹太传统,但希腊化犹太人却伸展双臂迎接外邦人皈依主。具体的,有些犹太基督徒团体发生了冲
619
突,因为他们勉强外邦人守法律和行割损。另有几次,因领导人物理念相异导致紧张的对立。保禄曾为他的宗徒权柄受到质疑(格前九1)。在格林多城,阿颇罗能言善道,他与保禄两人的随员之间起了争执。总之,张力有多种:穷人与富人,犹太人和外邦人,希腊人与野蛮人,奴隶与自由人,强者与弱者,知识分子与无知的人,以及男人和女人。
    (四)初期团体的一致与多样
    我们只列举三个团体为例。
    (1)耶路撒冷团体:
宗徒大事录有三段(二42—47;四32—35和五12—16)撮要记载理想化的耶路撒冷团体,使之成为後代教会的楷模。耶城团体是第一个基督徒团体,其前身为犹太团体。起初,它的成员参与圣殿祈祷,尽管在家中有他们自行的聚会(宗二46)。外表看来,这个新团体被误以为是犹太教分支,因而称之为「纳匝肋教派」(宗廿四5、14;廿八22)。事实上,这团体是很传统的,固守圣殿和法律,不论割损或食物禁忌均谨守奉行,为此,不轻易允许外邦人科尔乃略入教。他们自外於耶城其他的犹太人,心想唯独他们拥有天主的「新」圣神。凡加入者必须经过「因耶稣之名」的关卡,参与全程的家庭式聚会,并诵念建立圣体的叙述。耶稣是团体的主、默西亚。虽然团体中,十二宗徒的身分不明确,但居显要地位,伯多禄尤为突出,若望也不逊色。然而,团体负责人是雅各伯,「主的兄弟」,朴素严谨,在黑落德阿格里帕迫害中被处死。他们三位被誉为 「教会的柱石」(迦二9)。很可能,耶路撒冷宗徒会议後,伯多禄离开耶路撒冷,若望往他处传福音,因为与後者相关的团体并不包括犹太首都。耶路撒冷团体保留会堂式的「长老制」(宗十一30;十五2、4、6、22、23),影响後来全部教会。犹太战争爆
621
发前不久,此团体移居约旦地区。
    (2)安提约基雅团体:
    安提约基雅是叙利亚首都,东西方交会处,隶属罗马帝国第三大城,仅次於罗马和亚历山大。安城有一个重要的犹太人侨居地,富於希腊文化色彩,但在这通俗文化外衣下散布东方神秘崇拜仪式,城中的开明气氛与耶路撒冷民族主义封闭思想形成鲜明的对比。安提约基雅团体是巴勒斯坦以外的第一个团体,公元37年,基督徒因斯德望事件(宗十一19)引起的迫害避居此地。他们不再前往会堂,转向「希腊人讲道,宣传主耶稣的福音」(宗十一20)大有斩获。此教会的建立人打破犹太宗教及其规范。安城信徒最先被称为基督徒,不再被视为「纳匝肋教派」。老信徒是犹太基督徒,新加入者是自外邦皈依的基督徒。这团体是典型的福传团体,居福传先锋。除了「使徒」外,尚有「先知和教师」(宗十三1),他们是福传人员和教义讲授员。
    在安提约基雅有好些个家庭团体时常相聚,形成了地方团体,他们的共同基础是扎实的信德。事实上,他们比耶路撒冷团体来得真实,是名副其实的基督徒。此团体的信仰核心不是期待默西亚,而是宣报被钉十字架,为天主所复活的基督。他们的敬礼焕然一新,丝毫不受犹太圣殿的影响,皈依的人与日俱增。虽然,他们不共产,但他们普遍无私的爱德在公元41和54年间,喀劳狄在位时,耶城大饥荒中(宗十一29—30),表现在大量捐献给耶路撒冷的弟兄姐妹身上。捐款由巴尔纳伯和扫禄转送(宗十27—30)。
    (3)格林多团体:
    格林多是罗马帝国阿哈雅省省会,交通要道,繁荣的商港,奢侈堕落的城市。阿弗罗狄达(Afrodita)神殿一神妓所在一就在此城,故以不道德丑闻见称。公元50或51年,保禄从雅典来到此城,
621
避居在两个犹太基督徒家中,即阿奎拉和普里斯拉的工厂当织布工,後来以一年半的时间全力投入福传。保禄试图利用安息日在会堂宣讲,却与犹太人扯破脸,愤而转向皈化贫苦的外邦人。这团体的成员出身贫穷阶层,但神恩丰沛(格前一5;十二8)。他们有分党分派情形,伤害合一:刻法、保禄和阿颇罗三位的跟随者彼此水火不容。在主的晚餐中怠慢穷人。公元56年春,在厄弗所,保禄多次写信给他们,苦口婆心,谆谆劝导他们行善,履行传统教导,生活有序。
五、基督徒在社会中(转化的服务)
    天主创造的世界已走样了,不正义结构的社会违背了袖的原意。基督徒跟耶稣一样,与谎言。愤恨、不义。迫害和自私的世界誓不两立。福音既不摧毁也不提供世界具体改革方案,而是人生态度的取舍抉择。今日我们强调社会参与,同样,初期基督徒在团体中活出此幅度,具有个人与团体的「博爱」意识,实际帮助各类需要的人,包括仇敌在内。
    (一)首次本位化
    尽管福传的主要对象是耶路撒冷的犹太人,然而因此城的国际性特色,也指向城中希腊语犹太人和同情犹太宗教的外邦人。为此;第一个形成的教会已包括不同的族群:
    首先,严谨的犹太基督徒讲阿拉美语或希伯来语,主要出生地是巴勒斯坦。他们意识到以色列是末世时期的天主子民,忠诚信守犹太宗教的一些礼规:祈祷时辰、历法节庆、进食与守斋规诫、会堂礼仪和割损。雅各伯是典型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义人」。
其次,适应了的基督徒,以四散的犹太人为主。领受了洗礼的人不再死守法律规范,不行割损,只遵守一些食物和纪律规诫。伯多禄是耶路撒冷宗徒会议以前的代表人物。
622
    第三,希腊化犹太基督徒,作风开明,批评法律和圣殿。「七位」执事,尤其斯德望是代表人物。
    第四,出身外邦的基督徒,与犹太传统丝毫不相干。「希伯来」基督徒对「希腊化」犹太基督徒的作风大不以为然,当伯多禄准许外邦人进教(宗十1—48)和保禄加入团体时,紧张情势增高。公元50年耶路撒冷「宗徒公议会」(宗十五1—ZI)促使局势改观;教会趋於开放和普世化,不再勉强皈依的外邦人遵行割损和守犹太法律。此项决定结束了保守犹太基督徒与开明外邦基督徒之间的冲突。但尚得补充一句,此种紧张不全然是文化习俗相异所致,还有「希伯来」基督徒对「希腊化」犹太基督徒经济不平等的对待。
    教会福传工作的进行,应归功於以斯德望为首的希腊化犹太基督徒团体。他们不满犹太法律和圣殿的束缚,不得不外移,於是福音传到撒玛黎雅、叙利亚,以及安提约基雅,从此地扩展到整个地中海东部地区。
    他们足迹所至,百姓热诚款待和权势当局的敌视形成强烈对比。路加著作指出,信徒福音化生活与团结合一的有力见证是团体增长的要素,因此,福音得以迅速传开。此外,闭塞的犹太氛围也造成基督宗教转向外邦人。简单地说,初期教会信仰本位化的初步困难,在於相异的语言和不同的宇宙世界观。
    第二个困难是首批证人消失,世界末日遥遥无期。此时他们明白教会的使命不能操之过急,需耐心等待,谨防异端;必须将信仰融入生活,订出信德规范、圣经纲目和权威运作法则。
第三,诺斯底派(Gnosticismo)出现造成牧灵困难。此派声称救恩仅止於个人自己的经验,只接受可认知的一个外在而超越的世界。「主张基督的身体有表无实;人体不会复活,只灵魂迁移,
623
直至净化。」17它轻蔑物质,敌视世界,否定世界,其影响所及产生幻象论(docetismo),请耶稣并没有真正降生,没有与人相似的身体,故耶稣既不受苦,也不死亡、复活;只是天上下来的幻象,将人自世界和物质中解救出来。安提约基雅的依纳爵强烈反驳谬说。後来,第二世纪末,里昂的依肋乃也加以驳斥。
    (二)初期迫害
默西亚「必须受苦难」(路廿四26),忠於耶稣的门徒也「必须经过许多苦难,才能进入天主的国」(宗十四22)。自始,第一个团体就受到圣殿司祭和撒杜塞贵族的迫害,因为基督徒企图推翻不良的政治—一宗教秩序和基层经济供养体系。团体一方面有内在的紧张,另一面有外来的迫害。公元34年,宗徒们因为宣讲被迫在公议会出庭(宗五2—23)是首次迫害,幸而加玛里耳挺身护卫,方得开释。公元34或35年间迫害增强,「七位执事」之一,斯德望是耶城诸团体之一的领导人,他公开谴责法律和圣殿的不是,被视为颠覆分子惨遭砸死。公元43年,安提帕黑落德将若望的兄弟雅各伯处死,囚禁了怕多禄,後者幸得脱狱。只剩「主的兄弟」雅各伯留守团体,不久,仍不能幸免,公元62年遇难。公元66—70年犹太人起义反抗罗马人,基督徒因而受迫害,死伤无数。其他的希腊化犹太基督徒和外邦基督徒,也因成立不合法的社团和拒绝朝拜皇帝相继受酷刑。遭遇最残酷的是备受喀劳狄暴行的罗马团体。迫害问有停歇,断断续续直到君士坦丁大帝时截止。
结语
初期基督宗教是当时社会的新兴宗教,它既不以暴力,也不以诱人的讯息及时尚,迎合或迷惑时人。相反的,它坚定、勇敢地宣报、庆祝基督十字架的逾越奥迹,以互相服务、平等友爱的共融团
624
体参与社会,扶弱济贫,彰显天国已临到人间,因而吸引人们归向天主。
注解:
1)  Caslano Florlstán,Teología práctlca,Sigueme,Salamanca 1991,31—52.
2)  Ch Perrot,Jesús y la historia,Madrid 1982,119.
3)  X.León-Dufour,Los evangellos y la hlstorla de Jesńs Madrid 1982,372.
4)  J.Jeremlas,Teologla del Nuevo Testamento,I.La predlcaclón de Jesús,Salamauca 1974,98.
5)  J.I. González Faus, La humanidad nueva. Ensayo de cristologia, Santander 1984, 57.
6)  Ch.Duguoc,Jesús hombre fibre.Salamanca 1990,45.
7)  E.Schillebeeckx,Jesús,la historla de un Viviente,Madrid 1981, 164
8)  E.Schillebeeckx,Jesús,o.c,196
9)  取材自:Casiano Floristán, 《Teología, Práctica》,Sigueme,Salamanca 1991,52-80.
10)              J.Hoffmann,La Igksia y su Origen,en Iniciación a La práctica de la Teologia, Madrid  1985,III/2,111.
11)              保禄使用五次“reunirse”(聚在一起)来讲格林多前书十一章17—34节聚会中主的晚餐。
12)              J.Guillet,De Jesús a Los Secramentos,Estella 1987(Cuadernos Biblicos,57),42.
13)              C.Vogel,El pecado y la penitencia,en B.Haring(ed.)Pastoral del pecado,Estella 1966,228.
14)              J.Hoffmann,La Igleslay su orlgen,o.c,123.
625
15)              Cf . Las siete características de la secta según Scraggs,en E.Schusseler Florenza,En memorla de ella.Una Reconstrucción Tedóglco—Feminista de los origenes del cristlanísmo,Bilbao 1989,111.
16)              Cf .M.Legido,Fraternidad en el mundo.Un estudio de eclesiologia paulina,Salamanca 1986;152.
17)              参阅辅大神学著作编译会编,英汉信理神学词汇,光启,民75年,105页。
626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