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09号

教友职务的现象及一般的了解


詹德隆
教友职务(LAY  MINISTRIES)或非圣秩职务 (NONORDAINE  MINISTRIES)是新观念,也是普世教会内二十年来的新现象。本篇只愿意介绍此新现象,为后面的文章铺路。第一节介绍美国和法国的现况,第二节讨论名词翻译的问题,第三节提出神学上的解释和争议,第四节列出教会法典已承认的职务,第五节讨论教友职务的培育方式。
—、教友职务的现象:举例说明
    一九九二年时,美国全国牧灵生活中心完成了一次全国性堂区内教友职务的研究l。一万九千个堂区中有一半堂区以全职的方式(每周二十小时以上)雇用教友(含修女)从事不同的职务。总人数为二万左右,这还不包括工友及附属堂区的学校工作人员。
    在这些堂区任教友职务者,百分之八十五为女性2,其中十分之四为修女,一半以上持有硕士学位。修女的年龄较大,其中百分之四十在六十岁以上,而平信徒当中超过六十岁的服务者只有百分之八。此现象显示出将来从事教友职务的平信徒之比例会继续增加。
 1 Murnion,Philip J.New Parish Ministers. Laity and Religious on Parish Staffs. New York:National Pastoral Life Center,165p.
 2请看本研习会中,黄淑美及李秀华两位女士的经验分享 「女性担负职务的独特面」。
311
    从事教友职务的人员都受过相当的神学与牧灵训练,但他们还希望更深入了解伦理神学、圣经、礼仪;他们还渴望加强辅导技术和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
    堂区开始雇用教友以全职的方式服务之后,教友对堂区事务的关心和实际投入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此外,专职的教友也努力培养义工。
    在职务的分类方面,最普遍的职务是「宗教教育」,占全部职务的百分之四十。其次是「一般堂区牧灵」,也称作「牧灵助理」;他们人数一直成长,现在为百分之二十七,再其次是「音乐职务」(7.8%)、’青年牧灵」(7.5%)「礼仪职务」(5%)、「慕道班带领者」(5%);还有的从事老人工作、病人服务、社会关怀、灵修辅导、福传工作等。小部分人是代替司铎做堂区行政主任(l%)3
    从事各类教友职务的这些人对自己的工作相当满意。别人对他们的工作也表示满意,无论是本堂神父、其它神父、终身执事及教友们。他们来了以后,堂区的主日学、礼仪生活、社会工作都改进了。堂区更能够与教友沟通,特别是针对堂区内的妇女。困难较多的工作者是青年辅导;他们的年龄较小,流动性也较大,专业训练不够。
    薪水方面,月薪为台币三万到四万五千元。以美国的水准来讲,这是相当低的薪水,无论是平信徒或会士,都认为这是一个问题,也可能最影响到是否愿意长期继续在堂区服务的意愿4
3请看蔡碧兰和马玉洁两位修女的经验分享 「堂区牧灵负责人」。 
4请看陈明清先生与吴伟立神父的文章「教友职务常见的三种问题」:专任或义务、经济幅度、与神父的合作。
312
    堂区开始请教友接专任职务以后,逐渐发现堂区牧灵工作有了强烈的「教友幅度」。妇女的幅度特别清楚:工作人员中有妇女,堂区内妇女的牧灵需求更受到重视。教友到堂区工作,大部分是堂区请他们的,平常不是教区的事情。另外,大家发现堂区牧灵不只是神父和会士的事。在人事制度上需要努力使之成为更完善,同时也必须提供更好的薪水。
    在法国方面,有几千位教友专任于堂区和其它机构的牧灵工作,如医院牧灵5和监狱牧灵。这是从梵二大公会议之后开始的发展,大部分主教支持。在薪水方面,大家认为情况不理想,并影响教友职务的继续发展。
    教友职务可分两大类:「合作」与「弥补」。「合作」的职务较属于圣言的宣讲,如初传、信仰的培育、圣经入门、培育义工、加深教友的信仰、带领圣道礼仪。他们多半由教会正式派遣(主教或堂区主任),工作范围和责任也被指定清楚。另一种职务本应由司铎担任,但司铎人数缺乏,所以请教友「弥补」。当然教友不能担任那些需要圣秩圣事的职务,如主持弥撒或赦罪。在许多地方教友就领导一些没有神父的主日聚会;或在医院里听病人内心的分享,很接近司铎听告解的职务。这些情况中,教友所从事的特殊职务多少是「牧者」的职务,在一般教友心目中这位带领者逐渐被看做是一位牧者。这现象与梵二大公会议的思想不合,因为大公会议特别注意司铎的牧者身分。如果代替司铎的教友们的专业训练不够,他们更容易歪曲牧者的职务;司铎们也不得不集中于圣事的工作而忽略其它牧灵活动。另一问题是:某些教友接受了职务,但因他们的使命意识不太深,易流于公务人员的心态。
 5请看刘胜利先生的经验分享 「医院牧灵职务」。
313
    在法国地区,最先注意到教文职务的神学家是CONGAR神父。他对教友职务的定义:「在地方教会内,设立的一种具体、长期性的服务,为教会生活很重要,并赋予当事人真正的责任6。」
二、中文翻译的问题
      「教友职务」是翻译英文的 LAY MINISTRIES。外文有时用另一说法 NON-ORIDAINED MINISTRWS,就是 「未受圣秩的职务」,意思是不需要领受圣秩圣事的职务。教会官方文件用以上两种说法7。LAY可译成「平信徒」或「教友」;我们选择了「教友」,因为大家较习惯。这儿的「教友」,应该包括修女及终身修士。他们常担任各种「教友职务」。
    MINISTRY 一字为什么翻成「教友职务」呢?MINISTRY的原意似乎较接近「牧职」,而不是「一般职务」。 MINISTRY有明显的宗教意味,而F职务」不一定;但「教友职务」就有宗教意味了。MINISTRY又有服务意味,但「职务」不一定;所以有人建议用「服务职」。MINISTRY一字与MINISTER很近,而MINISTER与PASTOR(牧者)常通用。因此应该可以译作「牧职」。香
6 CONGAR的话被引用于 Duperray,Georges.“Ministeres laies.Une  nouvelle tradition.Etudes379(1993):63-74.本讲有关法国情况,大部分也是参考这篇文章。 
7不少国家设有终身执事。他们都是男性,多半已婚,有自己的职业。他们过的是「教友」的生活方式,所执行的晨务大部分与一般「教友职务」一样。但他们领了圣秩圣事(圣秩圣事分三级:主教、司铎、执事)。因此,终身执事不能列为「未受圣秩职务」范围之内,他们是圣职人员。
314
港教区近几年来就用「教友牧职」8 。其实,在教友职务当中,有些职务具有很明显的牧灵或牧民内容;但另有一些职务不一定带有这层意义,如「教区总务主任」或教区法院的「豫审官」。
    教宗若望保绿二世于一九九四年的谈话中,提到MINISTRY一字近年来的意义已经扩大了,除了牧者因圣秩圣事所领受的职务以外,也包括一般信徒国圣洗圣事所领受的职务9。教宗接箸说:「教友所执行的服务和职务,严格而论,总不是“PASTORAL”(牧灵性的),包括他们代替牧者的某些行为和意向时。」同样地,教宗认为MINISTRY的圆满意义表现在圣秩圣事。教友们在执行教友职务时(包括弥补司铎的那些职务)并不会因此而变成牧者。
    我们所用的中文说法「教友职务」,较不直接牵扯到  「牧灵」、「牧者」,因此不会引起误会。
    无论如何,罗马的专家还在研究这个问题。早在一九七二年,教宗保录六世最先把MINISTRY一字用在教友身上。那时,他颁发了一篇 「 自劝劝谕」 MINISERIAQUAEDAM 「有些职务」),其中把原来保留给圣职人员的辅祭和读经职(MINISTAIES)开放给教友,而且许可主教团申请设立其它职务。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一九八七年世界主教会议后,成立了一个小组来修正「有些职务自劝劝说」的制度,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具体结果。是否因为问题很难澄清?
8参考:赖煜清(牧民助理:教友牧职新方向)<<神思>> 18期(1993年8月),73~80。 
9 john Paul  I I,“Do Laity Share in the Priest’s  Pastoral  Ministry?” Origins 24(June 2,1994),40-42。
315
三、神学解释
    从名词和翻译的问题,我们已发现这题目引起一些神学上的讨论。一般来讲,教友的职务是以圣洗和坚振圣事为基础,不是以圣秩圣事。教会训导当局近几年来也多次加以说明。在教会内接受派遣,开始执行任何教友职务,这是发挥领洗时所接受的基本使命。
    某些神学家指出:部分教友职务,尤其是弥补司铎缺乏的职务,容易歪曲教会观而导致一些神学观念的改变10 。某些例外的情况普遍化了之后,教会团体就会产生思想上的转变。
    我们已提过的例子:没有司铎的主日聚会,包括圣道礼和领圣体礼,与主日弥撒很相似;主礼是一位教友,有时是女教友;台湾又没有终身执事主持这种聚会;结果,在一般教友心目中,主持人(比如义务使徒)逐渐扮演司铎的角色,教友们逐渐也不那么觉得需要一位神父牧养他们了。在台东地区,据一位原住民义务使徒说,有些教友已叫她「小神父」了。
    在台湾,已经有主教把某些堂区的堂务责任交给修女了。台北教区狄总主教也有意请更多有能力的修女来接这项职务,因为神父太少了。这样,教友们可能会把「本堂修女」看作他们真正的牧者,而把主日来主持弥撒的神父看作一位客人,或分发圣事的人,而不是牧者。
    准备教友领受圣事的工作人员,包括入门三圣事、婚姻圣事、和好圣事、病人傅油圣事,如果都不是神父,那么神父本人的牧灵关系逐渐消失,而落在未领受圣秩圣事的人员手中。连圣事的施行人也多次由教友(包括修女)接过来,包括
 10如法国神学家 Sesboue,B.“Les Animateurs Pastoraus Laics.Une Prospctive Theologique.”Etudes 377(1992),253-265.
316
洗礼、婚姻、病人傅油(在南美)、追思礼仪(虽然不是圣事,但在教友意识中是极重要的礼仪……,以上这些人都是主教正式派遣的。
    我们可以问:他们与司铎牧者还有什么分别?在教会团体和教友实际经验上,他们可能快成为未经圣秩圣事授职的司铎了。按照梵二大公会议的思想,教友最主要的职务是把福音带到世俗当中,使福音改造社会。由主教派遣的牧尽职务,主要是属于司铎的范围内。但现在有一些教友已从事这些职务,他们将来是否也会接受圣秩圣事?这是一个真实的问题,但我们还无法预知其答案11
    神学反省的主要根源之一是圣经。新约里有关教会组织的资料并不多,当时还无法区分 「教友」和 「圣职人员」,圣秩圣事的概念也还不是很清楚。在耶稣身上用「平信徒」「主教」、「司铎」这类名词,也没有多大意义。但我们可以详细探讨「门徒」的观念及门徒与耶稣的关系,以了解今日的司铎和从事教会职务的教友该用何种态度为众人服务,并且该如何与耶稣基督建立关系12
    在教会历史中,一般牧灵职务的承担人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这研究有助于了解目前的情况,而且可以提供神学反省的方向。有学者仔细研究过这个历史的发展13。在新约时代的 
11请看张春申神父的文章「教友职务的神学分析」。张神父的介绍是很正面的,不讨论有争议的问题。
12请看黄岛秋女士的文章 「新约中教友职务的基础」。
13Osborne,Kenan B.“The Meaning of Lay,Laity and Lay Ministry in  the Christian Theology of the Church.”Antonianum 63(1988),227~258.Osborne,Kenan B. Ministry.Lay Ministry in the Roman
317
初期教会内,有些平信徒接受固定的职务,虽然教会的牧者常是主教和司铎。到了中古世纪,一切牧灵职务都集中于主教及司铎们(领受了圣职圣事)和其它的未授秩的圣职人员。教会内的领导和服务完全「圣职化」了,教友只有服从、跟在后面。直到梵二大公会议,才看到「圣职化」现象的结束14
从梵二的文件开始,教会训导当局很强调教友的地位和他们传福音的明确使命;梵二后不久又开始注意所谓的「教友职务」。最重要的文件如下:
梵二大公会议本身:
<教会宪章>第四章30-38号「论教友」;
<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43号「教会如何透过其子女对人类活动有所补助」;
<教友传教法令>。
梵二大公会议后:
保绿六世,<「有些职务」自劝劝谕>(1972);
保禄六世,<在新世界中传福音>73号「各种服务八1975);
若望保绿二世,<「平信徒」劝谕>21-24号(1988)15
教会法典多处提到教友职务,我们在下一节里将详细介绍。
四、教友职务的正式分类
   教会法典新版于1983年问世,已吸收了梵二以及梵二后有关教友职务的训导。十多年来,教友职务的观念又有一些演
Catholis Church.Its History and Theology.New  York:paulist press,1993,722p. 
14请看胡国桢神父的文章「教友职务在教会历史中的演变过程」
15请看房志荣神父的文章「训导文献中的教友职务」。
318
变,但教会法的基本架构还很适用。我们参考了一位美国华盛顿天主教大学教会法教授Euart修女的研究16
    教友职务可分作「普通职务」及「公众职务」。首先介绍普通职务:适合教友的职务包括爱近人的服务、依个人方式作福传、按个人神恩建立教会的活动。教友努力使天下万民认识并接受天主救世的讯息,特别在非因他们就不能听到福音而认识基督的环境中,此义务尤其迫切(225条1项)。教友负有特殊职责,以福音浸润到现世事物的秩序中,并使之成全(225条2项)。教友又依本圣召度婚姻生活者,藉婚姻及家庭,有致力培育天主子民的特殊职责226条1项)。
    至于公众职务,也就是本文所讲的「教友职务」,可区分为三类(按照大公会议的分法):教导职、圣化职、管理职。
教导职
    堂区教理讲授(776条);
    在传教区担任传道员为教会阐明福音教义的工作(785条);
    在教会最高学术机构教授神学(229条3项)17
    被召与主教及司铎执行圣道职(759条);
    有特别情况或需要时,可在教堂或圣堂讲道(766条)。 
16 Euart,Sister Sharon.“Women and the 1983 Code of Canon Law.”Origins20(Dec.20,1990),452-456.陈俊伟神父帮忙处理本节的资料。 
17请看陈德光先生的文章「教友负起神学教学的职务」。
319
圣化职
    临时被派在礼仪行动中担任读经职;同样,所有教友可以担任释经员、唱歌及其它依法律规定能尽的职务(230条2项);
    男性教友可领受固定的读经及辅祭的职务(230条1项);
    缺乏圣职人员时,教友虽非读经员或辅祭员,亦可担任其职务,主持援仪祈祷,施洗及送圣体(230条3项);
    缺乏司铎及执事时,教区主教先获得主教团赞同和圣座许可,委任教友证婚(1112条1项),有能力给予结婚者训诲(1112条2项);
    有适宜资格的教友可以当圣仪职员18(1168条)。
管理职
    法院职务方面,教友可担任以下的职务:豫审官(1428条2项);推事(1424条);检察官及公设辩护人(1435条);
    行政职务方面,教友可担任教区的秘书长和书记(483条2项);教区总务主任(494条1,2项);堂区牧灵工作负责小组成员(517条2项);主教团秘书处工作人员(451条);
    谘询作用方面,教友可以出席主教会议及教省会议(443条4项);教区会议(463条);教友可成为教区牧灵委员会委员(512条);教区经济委员会委员(492条);堂区牧灵委员会委员(536条);堂区财政委员会委员(537条);各种委员会或会议的咨议(228条2项)。
      教宗可邀请教友参加大公会议并指定其中的职务(339条2项)。
18 SACRAMENTALIUM  MINISTER 。
320
    教友可接受地方教会定下的不同职责,如教区礼仪主任、堂区宗教教育主任、公教学校校长、堂区婚前辅导员(1063-4条)等。这些职务可列入地方教会法律为官方职务19。
五、献身从事教友职务者的培育
    美国一位牧灵神学家指出:近年来有不少大学刚毕业的教友,愿意奉献几年的时间,从事吸引他们的教友职务,如礼仪服务、推行社会正义、照顾老人、辅导青年人。他们不太考虑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如修道生活,而喜欢选择一种服务,不管是在那种环境中进行的;他们常选择参加某修会所组织的义工团来从事服务。他们关心职务的性质甚于制度化的生活方式(做修士、修女、终身执事……)。这种全职的义工青年人数有五千,与修院内的修士刚好一样多20
    教友职务的培育机构已经很多了。有人研究过接受培育的人之读书动机。最普遍的动机有三个:(1)求个人信仰生活的成长;(2)愿意做准备,为教会和信仰团体服务;(3)求知动机强21
最后我们介绍美国两个标准的教友职务培育中心22。 
19请看王愈荣主教进一步的分析:「教会法与教友职务」。 
20Murnion,Philip,“The Next Steps for the Laity.”Origins 25(May25,1995),28-32.
Utendorft James M.“Reasons for Participation in Roman Catholic Lay Ministry Training Programs.”Reviw of  Religious Research26(1985)281-292.
22有关本地的情况方面,请看杨赞妹女士、萧掷吉先生和谷寒松神父共同准备的报告「台湾义务使徒经验分析」。
321
    第一个是ATLANTA教区为教区内教友所举办的。课程为期两年,星期六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半上课,两年内一共上廿二次。参与者必须已经开始在教会内正式从事某种教友职务。录取时要答应参加全部两年的课程,不请假。课程内容包括神学、灵修学、职务训练。一年级时必须看指定参考书十八本。两年内必须写七篇报告。学费为美金四百元。1995-96学年度,一年级的学员有廿一位。
    第二个培育课程,是由 Rapid City教区所办的。他们每周聚会一个晚上(每年卅二周),课程长达四年。每班只收十到十五名学生,从开始到结束由同一位老师授课。课程很重视学生的互动与聚会前的准备。有一套课本教材:六本书,总共216课,很重视神学,尤其是圣事神学。除了上课以外,每年有两次小避静。每位学员必须请一位神师,定期与神师交谈。学员每日的祈祷常以课本中的圣经章节为材料23
结论
    这篇报告的用意在介绍神学研习会的题目。本期《神学论集》专题式地刊载全部讲题,每讲较详细地发表不同重点。注释中已经提到了每一主题的主讲人,相信读者看完所有文章之后会有较完整的了解24。
    神学院希望继续积极推动教友职务在台湾教会内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也将与其它培育机构密切合作,集中力量。
23有关教友职务的灵修,请看两位姐妹的经验分享:梁桂云女士从婚姻圣召角度谈「教友职务的灵修观」,张瑞云女士则从独身者的经验谈同一主题。 
24赵荣珠女士(台湾牧灵中心主任)的文章「教友职务的重要性及发展」提供很好的综合,并瞻望未来。
3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