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14号 |
台港澳三地教会初探(二)神学反省及对台湾教会的期待 |
梁锦文1
本文作者以「基督奥体」教会学为经,以上期政治社会学角度所给台、港、澳三地天主教会分析出的外在环境因素、及内部结构问题为纬,做了初步的神学反省,并诚恳地提出对台湾教会的期待。本文的前篇在 113期,315—337页。
前言
笔者于上期以政治社会学的架构,对台港澳三地教会,作出分析2。然而,这种客观因素的分析,如果没有神学反省,对我们教会的发展,贡献甚微。职是之故,本文继续从信仰的角度,对三地教会作神学反省。并愿以台湾教会一分子的身分,表达些许期待。
本文除前言与结论外,共分六节。首先笔者从神学角度提
注1本文作者:梁锦文先生,平信徒,在澳门出生,大学以前在澳门接受教育,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博士,辅大神学院教友神学课程学员,目前任职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教会服务方面,是台北总教区古亭耶稣圣心堂、圣心礼仪团资深团员,对教会事务非常心。文章散见《教友生活周刊》、《见证》等教会刊物。
2拙著,《台港澳三地教会初探(一):政治社会学的分析)《神学论集》113期(1997年秋),315—337页。该文先后承蒙张春申神父、胡国桢神父、罗国辉神父、高兴邦先生、吴汉霖先生与杨素娥小姐惠赐卓见,特此致谢。
463
出本文反省的基础,然后根据这些反省的基础,对台港澳三地教会作出反省。最后,缘着这些反省,提出期待。
一、反省的基础
对台港澳三地教会所作的神学反省,可以从许多方面着眼,然而,笔者认为最适当的角度,便是教会学。以下笔者将先确认教会是甚么;具备那些特性。这些便构成本文反省的基础。
(一)教会是基督的奥体
教会的图像大致可分为:天主子民、圣神的宫殿、信者的共融与基督的身体四种3。但是,笔者认为最值得作神学反省的图像,便是保禄神学一再强调的「教会是基督身体」的图像。
简单而言,教会是基督身体的意思是:基督是整个身体的元首,由主内的兄弟姊妹构成这个身体的肢体。整个身体由元首基督的带领,执行司祭(敬礼)、先知(宣讲)与王者(爱德服务)的职务,参与天主的救恩工程4
(二)基督奥体的特性
既然本文订定以基督奥体的角度作为反省台港澳三地教会的基础,因此,甚么是基督奥体的特性?笔者根据人类身体的特性,认为基督奥体的特性有独立位格、生命、共融与新陈代谢四种。
1.独立位格
「身体是人,是在世界中与各方面联系的人,人在身体中
注3张春申着,《基督的教会》(台北:光启,19引年),47一78页。
4《天主教教理》(台北:天主教教务协进会出版社,1996年),775、776、1070 。
464
自我出现成为交往的中心」5。换言之,人本身有其独立位格(Personality),据之与别人交往。在这独立位格中,人有其独立判断的能力,不受别人的影响。纵使所选择的结果与他人相同,也是经过本身慎密思考才决定的。
作为基督奥体的教会也一样,也有其独立的位格,绝不依附于外在的位格如国家机关(State)6、政党、族群等而存在。教会本身的任何决定,是经过独立的思考判断而来。或许教会本身所作的决定,是与国家机关、政党、族群等相同,但不应由它们影响,甚至作为这些位格主体的附庸,而是以天主旨意为依归,经过一番思考所作的判断。
2.生命
基督奥体的第二个特性,便是生命。正如每个身体一般,基督奥体在整个外在环境中生活与成长。因此,必须是活在俗世的环境当中,不能遗世独立。所有思、言、行为,都要与外在环境产生互动。
旅途中的教会也相同,它是活在人类社会当中。透过互动,无论这个社会的历史、地理、经济、人口、政治、文化与教育等,都会对教会本身产生影响;相对的是,教会的言行理念,亦会影响到社会。教会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只有在元首基督的旨意下,利用各肢体加以因应,而非忽视社会的存在。
注5张舂申着,前引书,68页。
6政治学上有关「国家」的概念有三:Nation是指血统与文化相同者;Country是指地理上相同;而 State则指同受一个统治机关统制者。三者的范围有重叠,但不必然相同。例如在华的外籍神父,是Nation不同而 Country相同;而海外华人则是 Nation相同,Country与 State都不同。参阅萨孟武着,《政治学》,增订新版,(台北:三民,1982年),5—9、15—34页。
465
3.共融
身体内的肢体与元首之间,或是肢体与肢体之间出现问题,或肢体本身丧失功能,身体便出现病征,也就是一个病态的身体。
同样,作为基督奥体的教会也必须由主内兄弟姊妹在元首基督的带领下,合作共融,各司其职,才能发挥整个教会的力量,才不是一个恹恹疼病的教会。所以,一个健全的教会并不是一个神职全能、越俎代庖的教会,也不是平信徒自废武功、不担任福传工作的教会,更不是一个各自为政的教会。
4.新陈代谢
身体必需透过新陈代谢的功能,将与体质不符的物质排出体外,同时也自环境中吸收养分,作为身体存在与成长之用。
同样,教会本身亦需要不断反省,将与体质不符的思想观念排出体外,更要吸收新观念,作为成长发展之用。纵使这些旧观念在历史多么重要,一旦成为福传阻力,吾人亦应加以排除。
二、从独立位格的角度反省
作为基督奥体的教会,既有独立位格的特性,吾人便先以该特性来对台港澳三地教会作出反省。
独立位格在三地教会的反省,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每个地方教会都是本身独有的生命发展而成,其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属于该土地的教会。
林瑞琪先生曾分析大陆、香港与台湾三地教会时,精辟地提出了「复印」的观念,认为三地教会都是在不断「复印」的
466
过程中,也就是说三地仍未走上一个属于本地的教会7。
容或地方教会在设立之初,需有其它地方教会的协助,但也应积极地成长,以建立一个属于该地方的教会。正如未成年人必须有父母之抚养培育,然而,成年以后则必须独立生活。因此,如何建立一个真正属于当地的教会,而不是「复印」其它地方教会,实是台港澳三地教会的主要方向。这是教会作为独立位格的首要层面。
独立位格的第二个层面,便是教会与国家机关以及族群间的关系。显而易见的是,台湾、澳门两地教会由于历史与政治因素,位格的独立性并不完整8。
澳门教会的保教权问题,本意并不坏。福传工作是每位基督徒的使命,由国家机关以政治力量作福传工作,原本无可厚非,相信也是任何一位基督徒乐见的事。不过,问题出于「过犹不及」。原本福传是以教会为主,国家机关为辅,但保教权实际执行的结果,出现了雀巢鸠占、尾大不掉的现象。教会逐渐为政治力量所牵制,教会本身的独立位格也受到一定的戕害。此外,澳门教会过分重视人口只占3.7%的土生葡人,形成对华人教会发展的障碍,也是教会受到族群过分影响,丧失本身独立位格的明证9。
台湾教会也因为要配合国府的「反共复国」政策,以及外省教友「大陆情怀」的期望,位格的独立性也深受影响。无庸置疑的是,台湾教会之所以有这种现象,除了配合国民政府与
注7林瑞琪著,(海峡两岸三地教会互动的神学反省)《神学论集》113期(1997秋),398—411页。
81997年8月 25日下午,笔者于香港岭南学院访问梁洁芬修女时,她认为1966年澳门的「一二、三事件」,左派华人策动暴动,与中国大陆的文化大革命唱和,使教会当局不太敢发展华人教会,仍以葡人为主,切断了梵二精神在澳门地方教会之落实。
9拙著,前引文,7、8、13、15、19页。
467
外省族群的需要外,教会当局本身代表全中国的「中国主教团」。的自我定位,亦扮演催化的作用。
相较之下,香港教会与国家机关的关系没有那么深,且所照顾的族群并非少数的英籍统治族群,而是占香港总人口88.7%以上的华人族群。这种不受国家机关与统治族群影响,以其独立位格关照大多数的香港市民,使得香港教会在三地教会中,成长得较为蓬勃。
三、从生命的角度反省
旅途中的教会并不是遗世独立的,它本身就是活在这个尘世中,因此,这个尘世的许多客观因素,多少对教会都有所影响。有人谓教会主要的目的,是追求天主的事,而非尘世的事。但对当时当地所发生的客观事件,不闻不问,岂非掩耳盗铃?
重视天主旨意,并不表示排拒尘世的事,而是以信仰天主的角度,作为吾人面对尘世事情的标准。尘世事情或有龌龊污秽,似乎与天主的国度相距甚远。但笔者却认为这才是基督徒背起十字架,实行基督精神使命所在。
香港教会在1950、1960年代,有感大陆移民将会成为香港社会的问题所在,于是主动地以这些后来成为香港社会的主流人口为服务对象,奠定香港教会日后发展的基础10。
同样,台湾教会在国民政府播迁来台时,亦感到外省同胞的颠沛飘零,而对他们加以服务。这些服务,确是洒甘霖于旱地,解困厄于倒悬。然而,由于人口结构的不同,台港两地同样的作法,却产生不同的结果。
注10陆鸿基著,(香港教区历史简述),收在香港教区一百五十周年庆典特刊工作小组编,《香港天主教会一百五十周年纪念特刊》(香港:编者自刊,1991年),38页;田英杰编着,游丽清译,《香港天主教掌故》(香港:圣神研究中心,1983年),256-260页。
468
1950、1960年代的移民成为香港人口的主流,但跟随国民政府来台的人士,只占了台湾人口的14%,相对地忽略了占人口 74%的闽南人士。吾人固然不应只重视「量」而忽略「质」的存在,例如我们不会因原住民人口只占 1%,便对其生活水准的低落置若罔闻。但忽略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族群,似也有「过犹不及」之嫌。况且,这74%的闽南人,也有贫穷、有需要的人士。
此外,正如生命一般,一个人绝不能活另一个人的生命。因此,在台湾的「中国主教团」一直认定自身是「中国教会」的正统,将中国大陆与香港纳入「统治」的范围内,似也「有越俎代庖」之嫌。教会的生命是与所处的社会息息相关,所遇到的问题也是当地地方教会所要背的十字架,也是基督徒使命之所在。台湾的「中国主教团」。只处于台、澎、金、马,并不活在香港与中国大陆。或许台湾教会基于兄弟姊妹的情谊,应该关心香港与大陆教会,但总不能活他们的生命。
四、从共融的角度反省
基督奥体的共融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各个肢体应能发挥本身的功能;第二层意义是:肢体与肢体间的配合与协调。倘若其中一层意义出现问题,则这个基督奥体便会陷于病弱的状态。
台港澳三地教会共有的毛病,就是教友鲜少真正屡行普通司祭职的使命11,这一现象在台湾与澳门两地教会尤其严重。之所以有此现象,最重要的就是「神职主义」的结果。我们不会否定公务司祭职的神职人员的重要性,而大多数神职人员亦深为我们敬重。不过,作为普通司祭职的平信徒,本身也有不
注11 参阅:梵二《教会宪章》10-11号。
469
容取代的身分与使命。平信徒的身分与使命,来自本身生活的方式与体验、与神职人员有所不同。
「神职主义。存在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平信徒的怠惰,将本身的职务完全推给神职人员。就像身体内的肢体不是丧失功能,就是由另一个肢体去取代其功能,这都不是一个正常、健康的身体所应有的现象。
「神职主义」的另一个问题,便是不重视专业。我们肯定许多神职人员学养俱佳,但心脏总不能发挥毛孔的功能。况且,不重视专业,在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种「歧视」,因为心脏「歧视」毛孔。
坦白而言,台港澳三地教会其实做了不少社会福利与教育等事情。但是,由于太重视神职人员的意见,使得专业水准无法提高,这也是今天许多教会机构在面对崭新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的原因。许多时候当社会要听教会对某些问题的意见时,教会机构的决策者因缺乏对问题的深切了解,提出的意见无法一矢中的,无法把问题作精辟的分析,也无法对社会提出有建设性而可行之对策。久而久之,社会大众对天主教的声音便不再重视,福传工作也因而产生负面的效果。
此外,由于不重视专业,再加上教会机构的决策者都是神职人员,因此,也造成一批「教会马屁虫」,终日以取悦有决策权的神职人员,作为获取教会机构内职务的基石。
基督奥体的共融,还有肢体与元首间、肢体与肢体间的关系。三地教会在肢体与元首间的关系,相信并没有多大问题,因为笔者相信每位基督徒都以其本身的方式与基督建立某种关系。况且,我们也不可能真正了解天主给予另一个人独有的使命,是故,我们也不能贸然地指责他人没有与元首基督建立关系。
就肢体与肢体间的关系而论,教会机构间「各自为政」的
470
现象,则较为严重。从管理学来说,「各自为政」是浪费资源而效果甚差的管理方式。然而,「各自为政」又岂是「同一身体」的现象?
肢体与肢体间有所谓「授」、「受」问题。从「授」来说,倘若肢体不把如血液般的体液,给予其它肢体,它本身便会出现「淤血」。若从「受」来说,倘若接收不到这些体液,或是拒绝这些体液,肢体便会「坏死」。教会内「各自为政」的结果,不是出现「淤血」便是出现「坏死」,这又是甚么正常健康的身体?
五、从新陈代谢的角度反省
身体固然有新陈代谢的功能,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有些肢体是不能「代谢」的。例如纵使有最好的义肢,手足也不能被「代谢」掉。在教会内也一般,有些机构(如神学院等,为了福传服务、或教会本身的成长而存在的)似乎在自养方面的能力较为羸弱,但它们确实是构成教会的一个必要机构。对于这些机构,不是把它「裁撤」,而是想办法将之「活起来」!
笔者所言的新陈代谢,最重要的是指观念问题。许多时候听到教会人士说由于时代改变了,人心不古,因此福传事业十分困难。我们不会否认目前福传事业有其困难,但是有时「危机就是转机」。目前教会人士的思想模式及建立起的既存组织架构,还是以农村社会的形态为本,与当今工业社会之间已出现了很大的差距。更遑论教会还在使用农业社会的工具,来处理工业社会中的事情,例如,教会传递消息时,总会让人感觉似乎舍「网际网路」不用,而采「马拉松接力」的方式。
台港澳三地的情况都一样,许多人都不想「听道理」。考其原因,并不是他们不需要宗教信仰,而是觉得天主教会许多
471
的观念与方式,都是十分「落后」。固然,我们也不要远离天主的哗众取宠,但是,如何在一个高度工业化,甚至资讯化的社会作福传工作,应是我们多加思考反省的问题!
福传工作的另一层障碍,也来自神职人员和热心教友。许多神职人员与热心教友总认为自己得天独厚,「自以为是,自以为义」地去待人处事,未能真正地将基督徒爱心表现出来,造成许多怨怼,对福传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12。
更有甚者,许多神职人员的言行举止,不只缺乏爱心,更显得心胸偏狭,也令人「敬鬼神而远之」,又如何对福传有利?
因此,不论从福传观念或个人言行举止而言,如何落实新陈代谢,对教会或自己作出反省,始是发挥这个基督奥体功能的最佳方式!
六、对台湾教会的期待
对台港澳三地教会作出神学反省之后,笔者从澳门来台落地生根,以自家人的心情,对台湾教会提出下列几点期待:
(一)放弃代表全中国的主教团心态
无庸置疑的是,台湾区「中国主教团」是从中国大陆迁移到台湾,其代表性应涵盖了整个中国。但是,基于教会的生命是要与当地社会息息相关,也就是活出当地社会的生命,现在台湾区「中国主教团」根本没法活出大陆与港、澳地区的生命来,若还坚持自己的代表范围确实涵盖三地的教会,而设法大力影响「全中国」的教务,实在是「隔靴搔痒」况且,现在大陆有「忠贞会」与「爱国会」,而港澳本身
注12拙著,(最危险的罪愆?)《教友生活周刊》,1996年 4月 28日,第五版。
472
也建立属于该社会的当地教会,台湾区「中国主教团」若还坚持代表性涵盖了这些地方,徒增姊妹教会间的猜疑与争执!
笔者认为台湾区「中国主教团」应承认目前两岸四地教会的分立与分治,并在这个基础上互相观摩、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发挥桥梁教会或姊妹教会的功能13。这并不表示对全中国教会的合一不予关怀,而是希望在整个中国社会都能分享同一生命时,才谈合一14。否则,在两岸四地没有同一生命、各自独立的地方教会中妄谈统一,除了表示一点「沙文主义」外,根本没有注意姊妹教会的真正需要15。
(二)注重台湾本土的需要
放弃代表全中国的「中国主教团」,应该更以本土的需要多作一点努力,也就是说,除对外省人与原住民的关顾外,多花一点资源用在包括闽南与客家两大本省族群上。
闽南与客家两大族群是台湾本省占人数最多的族群,放弃对他们作福传工作,对牧灵工作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对这两大本省族群的福传,才可以真正的把基督精神「渗透」(Diffuse)到台湾的社会内。
注 13张春申著,(桥梁教会的基本态度)、(桥梁教会与姊妹教会),载于氏著,《中国大陆天主教:牧灵与神学反省》(台北:上智,1997),3—15、125—127页。
14「虽然张春申神父认为「教会性」与「政治性」不同,但笔者却认为承认台海两岸目前的分立分治,然后透过平等、互谅、互惠的交流与合作,达成统一的最终目的,途径却是两者皆同。有关张神父之言论,可参阅张春申著,(咫尺天涯话交流—关怀「两岸教会」座谈会),收在氏著,前引书,25页。而笔者对中国统一的观点,可参阅拙著,《自德国模式研究中国统一问题》(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年),127—139页。
15张春申著,(教宗职务与至公教会的共融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与中国教会的合一),载于氏著,前引书,65—80、113—124页。
473
或许有谓较诸原住民,本省人士较为富裕,不是福传的重点。但笔者要指出的是,目前仍有不少本省人士生活在贫困当中,况且,神贫与财富并没有很大的正相关,甚至「骆驼穿过针眼,比富有的人进天主的国还容易」(玛十25)。笔者亟待不久将来在台湾的天主教会,是一个既非外省教会,也非本省教会,而是属于基督、属于台湾这块土地生命的大公教会!
(三)发展出一个适合现代社会的教会
台港澳三地业已走向工商业社会,甚至是资讯社会。倘若教会仍维持昔日以农村为基础教会的形态,恐怕真的不合时宜。现代工商业社会有其特有的生活方式,也有它独有的问题,如何去因应这些生活方式与问题,是当前教会必须思考的议题之一。
工商业社会最大的问题在于人的「疏离」,都市内住同楝公寓的人,可以「相见不相识」。教会可以在此发挥「社区中心」的功能,成为真正的「民众服务处」。
况且,工商业社会中有关法律、医疗、理财、亲子、教育、关怀社会等,都是现代人所必须,教会可利用本身的公信力,举办相关的活动,使民众愿意到这个「社区中心」汲取新知16。
此外,教会机构尽可能「法人化」。虽然教会机构在台湾社会享有甚高的声誉,社会大众对天主教会甚具信心,但是,在一个工商业社会中,将教会机构登记成「财团法人」或「社团法人」,更能配合社会的形态,对教会日后的募款、举办福传活动都有助益。
注16笔者曾向教会内颇负盛名的文教机构建议举办法律讲座,俾一般民众了解生活所需之法律,却遭主事者以该机构以办理「文艺」为目的,受教育部管辖,不得跑越。惟据笔者了解,教育部主管文教组织的社会教育司,并不需要以「文艺」为主,只须符合「社会教育」便可。该文教机构主事者只是将教育部的法令自我从严解释,自缚手脚。
(四)建立平信徒的资讯档
以电脑连线的方式,建立一个全台湾的平信徒资讯档。目前平信徒因迁移等问题,使得教会当局对平信徒的动向难于掌握。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可以了解平信徒各方面人才的所在,方便教会寻找人才,另方面也可根据这些人才的聚落,举办适合他们的活动。
或许有人认为这种调查一方面「劳民伤财」,他方面似乎是「考核」传教业绩,不予支持。研究中国历代政治史的人都了解,治乱之道虽多,但与户籍之良窳成正比17,因此,这种「劳民伤财」的调查有其必要。再者,这种调查虽然令许多堂区因教友人数较少而觉得难堪,但我们也知道,教友的流失有时是「非战之罪」,而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倘若大家都能开诚布公地对平信徒加以调查,长远而言,对教区或堂区的规划有其助益?
(五)打破目前「各自为政」的藩篱,整合教会内资源
目前教会内的资源因「各自为政」现象而分割得非常厉害,应将这些资源统筹运用,以免浪费。笔者庆幸主教团业已进行「博爱基金会」的筹募工作,希望借着基金会的成立,将全台湾的社会福利事业完全统筹,整体发展,以达到香港「明爱」在当地社会上的声誉,成为教会福传的大纛18。
此外,在教友培育的课程上,也有城乡的差别。在如台北市的城市中,教友培育的课程不只重叠性强,且「政出多门」;但在乡间,却连传道员也都不够了,更遑论这些传道员是否活
注17有关中国历代户籍与政治兴衰的研究,参阅萨孟武着,《中国社会政治史》,增订新版,(台北:三民,1975年)。
18有关香港明爱的组成过程及其影响力,可参阅拙著,(台港澳三地教会初探(一):政治社会学的分析),332页。
475
在梵二精神中了!因此,笔者认为在城市,尤其是北部城市间的教友培育课程应加以合并,而将部分力量投注在乡间传道员的培训,至少也要将之投入中南部的城市,始对全台湾的福传工作有周延性的发展。
(六)落实平信徒的福传使命
尽量鼓励、培养平信徒主动积极地参与教会事务,神职人员退居指导性的地位,尤其要培育传道员与送圣体员,以便培育慕道者,以及代表教会探访教友。
这些人员的培育时间不必太长,但务必要观念正确,否则传道员所讲的仍是梵二之前的观念,对福传工作仍是得不偿失。或许可以用「边做边学」的方式,一方面可使这些人员尽早投入服务,鼓励士气,另方面也可以把真实碰到的问题,在课堂中加以解决,成为观摩的题材。
(七)更新福传观念
其实福传观念不必更新,因为1960年代梵二以后的观念业已去芜存菁。所必须更新者,就是许多不了解梵二精神的神职人员与平信徒,仍活在梵二以前的观念,福传工作也以此为原则。例如梵二以前十分强调「罪」的观念,在梵二以后已经为「爱」所取代,许多慕道者并非不喜欢基督精神,而是对「罪人」的观念十分反感,形成福传的障碍。
对慕道者之培育,也可以由「单对单」的方式改为 「慕道团」的方式进行,一方面可以减少神父、修女的负担,同时也可培育主动积极的平信徒19。
注19有关慕道团的运作,以及与「单对单」方式的比较,可参阅马若瑟(Josep Martos)著,刘国清译,《圣域门槛一洗礼:生生不息的恩宠与抉择》(香港: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1997年),附录;以及拙著,(信仰培育与教友心态之我见)《见证》,268期,8-10 页。
476
此外,仿效香港教区,与经营电讯的平信徒结合,将每日福音或圣经金句显示在传呼机上;或是与信用卡银行办理回馈教会卡;或是结合计程车业之教友,组成属于教会本身的车行,既可为社会,尤其是女性同胞服务,更可为教会广辟财源,又岂非福传的新观念?
(八)重新检讨庆典式的活动
一直以来,天主教会可能太重视庆典式的「大」活动,近年来如 101布道会、在台北市大安公园公拜苦路、圣家游行等,都吸引了社会大众,尤其是媒体的注意?
不过,庆典式的「大」活动对平信徒动员过多,不只影响他们日常应该关心的爱德服务与再慕道,更容易形成「弹性疲乏」,消弭了他们的福传热情。
况且,这类庆典式「大」活动若缺乏持续性的承接力,只不过是一场「大拜拜」而已。例如101 布道会,原意甚佳,但活动未能真正体认各堂区的意愿与能力,许多堂区无法承接后续的慕道课程,使该活动的效果不彰。又如公拜苦路,由于缺乏用心的规划,虽引起媒体的注意,但呈现在媒体时,只是一场戏剧而已。
此外,教会也应发展出一套外界能懂的「非教会语言」,作为与社会大众沟通的工具 。
(九)重视专业
我们相信许多神职人员都是学养俱佳之士,但他们也非万能,尤其是今天许多工作都需要专业知识,非内行人不能一窥全豹,因此,在教会内亦希望能重视专业知识,例如教区内的财务,就应该由会计师、律师等人士组成,而非由主教们组成,毕竟土地、财产等的管理是一件十分专业的工作,非一般人所能胜任。
477
重视专业还有另一层意义,就是教会机构应以合理的薪资聘请合格的专业人士,而非以低薪或义工来取代正式编制的员工,更非以 「奉献」之名而短发薪资。
(十)筹组「智库」(Think-Tank)式机构
利用台湾良好的学术环境与人才,建立「智库」式机构,为教会提供先知性的研究,并提出方案。当社会需要教会发表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时,教会当局便可以根据这些研究,以极短的时间,一矢中的地提出精辟的分析与建议。
这项建议似乎是「劳民伤财」,但一旦教会的研究十分严谨,而建议既可表达教会立场,又确实可行,则社会必会逐渐重视教会的声音,也是一种福传的方法。
(十一)教会与国家机关的关系
教会完全依赖国家机关,以之为马首是瞻,失去独立的位格,但完全反对国家机关的政策,又是另一种极端。笔者认为要「论件计『筹』」,倘若国家机关的政策,符合基督精神,教会应该戮力支持,否则便反对。前者如推动社区关怀,后者如代理孕母合法化等。
结论
总而言之,教会是基督的奥体,这个基督奥体有其独立的位格,不是其它位格所能剥削或取代。它本身的生命又活在这个尘俗的社会中,社会中任何因素都会对这个基督奥体产生影响。教会是以基督为元首,我们是肢体的方式呈现,因此,与基督以及兄弟姊妹间的共融,是维持这一奥体健康,使之延年益寿的唯一方式。由于外界环境的变迁,以及肢体不断接收到元首的「启示」,便会发生「新陈代谢」。这就是由我们与基督组成的教会!
4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