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14号

基督与教会的时代性


张春申1
    本文作者以神学角度分析:「昨天、今天、直到永远,常是一样」的耶稣基督,对每个时代都有其时代意义;教会作为信仰基督的团体,也应如同基督一样,具有时代性。
 
公元2000年人类将要回顾耶稣对历史的划时代影响,大概也会问:走向第三个千年,他又有什么新的意义呢?因此本文处理的问题是势在必有的。然而作为基督信徒好像又有何必多此一问之感,因为「耶稣基督昨天、今天、直到永远,常是一样」(希十三8)。不过,即使信徒值此世纪之末,也有必要澄清耶稣基督「常是一样」的意义,它又有甚么特殊、甚至唯一无二的意义。当然这也是耶稣创立的教会生存的意义。基本上,本文分为:一、基督的时代性,二、教会的时代性。
一、基督的时代性
    本文虽然要写两部分,但是第一部分是主,所以应当比第二部分长,后者仅是前者的延伸而已。第一部分处理的方法具有溯源倾向,即根据新约圣经的资料内容,逐步接近耶稣基督身,但是并无历史批判的意向;分为四个子题:
1.  耶稣基督人类唯一的救主;2.耶稣基督救恩的独特意
1本文作者:张春申神父,罗马额我略大学神学博士,前耶稣会中华省会长,在本神学院任教信理神学课程数十年,并曾担任院长职务多年,神学作品丰富,脍炙人口。
520
义;3.耶稣基督在他自己的时代中的与众不同。这样溯源形式的处理配合在希十三8的信仰上,为我们看来已是提供基督的时代性。所以我们加上:4.基督的时代性。
1.耶稣基督人类唯一的救主:
虽然当代神学把这信念弄得似乎动荡不安,不过教会训导方面的立场是非常明晰的。伯铎五旬节后的宣讲,予人十分坚定的印象2。其次,弟前二 5也肯定天人之间唯一的中保。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也排除与耶稣平行,或补充他的任何其它中保3。而且,不论保禄或若望的从上而下的基督论4,都为基督唯一性的信仰毫无保留地予以肯定。至于当代基督论多方向的解释,本文不拟介入。
2.耶稣基督救恩的独特意义
    基督唯一救主假定天主只有一个5,它藉唯一中保耶稣基督救援人类。这里更加具体地探讨耶稣怎样救援人类;由他通传的救恩又有什么特殊意义。新约圣经二位重量级的作者,一致集中在钉死十字架上的事件。下面依次介绍保禄与若望对于十字架救恩意义的肯定。  (1)保禄在格林多前书之初,强力表示基督宗教异于其它宗教的焦点是十字架。犹太人与外邦希腊人代表所有宗教,前者要求的是奇迹,亦即德能;后者要求的是智慧。为他们,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或是绊脚石,亦即懦弱;或是愚蠢。但是保禄自己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被钉死十字架上的基督(二2);这是他宣讲的内容,「为拯救那些相信的 
1参阅:宗四12。 
2参阅:《救主的使命》通谕,5号4节。 
3参阅:斐二5-10;哥一15-20;若一1-18。 
4参阅:弟前二5。
521
人(一21)。继而,他以辩证的形式,肯定被钉十字架上的基督,为蒙召的人却是天主的智慧和德能。天主的智慧虽为希腊人视为愚妄,但比希腊的智慧更为明智,天主的德能虽为犹太人视为懦弱,但比犹太德能更为坚强(一22—25)
(2)若望福音以「完成了」(十九 30)作为被钉十字架上耶稣的最后一句话。完成的是天主的旨意,他「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三16),注释家已在这节经文中,见出亚巴郎祭献儿子依撒格的故事。无论如何,在这节经文之前,若望以他的方式提出耶稣十字架上的钉死。「人子也照样被举起来,使凡信的人在他内得永生」(三 14—19)。基督的救援是在十字架上完成的。虽然若望著作不采保禄一般与其它宗教比较。不过在他的圣言基督论背景上,独特的救恩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天主把自己的独生子,打发到世界上来,好使我们藉着他得到生命」(若壹四9)
根据保禄与若望,基督救恩的独特意义与十字架密不可分。但是耶稣时代钉死十字架上的人不只他一个,其实与他同时被钉的,尚有左右二个,因此必须探索耶稣钉死十字架上有什么特殊意义。保禄说被钉十字架的基督是天主的奥迹,今世的权威没有认识他,否则绝不会钉死耶稣(格前二6—8)。这个奥迹天主借着圣神启示给信者,唯有属于神的人始能领悟(二10—16)。虽然如此,信者仍须寻找了解,因此下面继续追溯耶稣为什么钉死十字架上。
3.究竟谁把耶稣处死的?为什麽要把他处死?
    先从第二个问题开始。
按照三部对照福音,耶稣以言以行,传报的是旧约以色列
522
民族期待的许诺时期已经来临,天主崭新的统治正在逐渐出现,他要求大家信从他宣言的喜讯,洗心革面接受决定性的救恩6,路加福音更是记下耶稣指出自己为此传报而有的信证7。三部福音中,耶稣所指的天国临近,基本上即是若望福音中耶稣所说的:「我来,却是为叫他们获得生命,且获得更丰富的生命」(若十10)。
    耶稣的讯息并不排斥任何人,但是对贫穷人、患病人、税吏与娼妓、罪人与无能为力的人,更是显露天主的仁慈怜悯。他又以象征天国已临人间的奇迹,为自己言行作证8。然而他同时宣告所谓天国的大宪章(玛五一七),指出信从福音所得的真福,以及应有的行径。的确,他的出现震撼了加利肋亚,令人感受到焕然一新的精神和与众不同的权威9。其根源该是他与天主之间的特殊关系10,他首创以 「阿爸!父啊」来称呼天主。它的正义、仁爱、真理、和平之国的来临是耶稣全力以赴而传报的讯息,为的是使人类向天父臣服,同时发现自己的尊严、自由与责任,成为天国的子民。然而,却正为此缘故,耶稣在自己时代中遭遇围困。这也显出他的独特意义。
马尔谷福音很早便指出敌对耶稣的各个方面(三6)。这里可以集在一起叙述不同派别。首先,他们如同所有犹太人,无法忍受罗马帝国的统治,都在等待默西亚来复国。然而碍于时势,各具对策。撒杜塞派多属司祭阶层,所以是当代宗教领袖。他们与罗马政权妥协,从中得利;但是基本上,也敢怒不敢言地忍受外邦统治。他们的信念是严守法律,为能邀得天主 
注6参阅:谷15;玛四12--17。 
7参阅:路四14-21。 
8参阅:玛十二28 。 
9参阅:谷一26--28。 
10参阅:玛十一25—27
523
的救恩。法利塞派多属经师,他们墨守梅瑟传统,散居民间,为大众注解法律。他们同样对默西亚热烈期待,以为谨守传统是准备之道。他们阳奉阴违地面对罗马政权,有些听天由命的态度。热诚派则是革命分子,耶稣门徒之一来自该派。他们对抗罗马政权的方法是武力。凭着暗杀肇事,促使默西亚时代来临。关于他们的事迹,新约中也有记录11。最后,在死海附近遁居,自命清高的厄色尼派,认为附和与属于罗马政权的人已经腐败。他们度着严谨与类似隐修的生活,期待正义的师傅来,一举推翻外邦统治。
    耶稣在自己的时代中,的确特树一帜。他传报「时期已满,天主的国临近了,你们悔改,信从福音」(谷一5)。天主的统治是他唯一的依赖。他不是法律主义,因此「安息日是为人立的,并不是人为了安息日」(谷二27),这与撒社塞人格格不入。他会责斥法利塞人拘守先人的传授,废除天主的话12。他的非暴力主义使热诚派兴奋一时的幻想消失13。他不是隐修派,又吃又喝,甚至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14
    一位现代神学家曾说,耶稣比撒社塞人更加重视法律,比法利塞人更加回溯传统,比热诚派人更加彻底革命,比厄色尼人更加超越清高,因为他宣讲与谨守的是天主的统治,奉行天主的旨意。但是也因此招来司祭长与经师强力抗拒,酝酿杀机。
耶稣并非一位直接向罗马帝国主义挑战的政治人物,但是他宣讲的天主统治,已经相对化了任何极权政治。甚至我们可说,天主统治的实现,将使一切相反正义与和平的政权站立不住,人的尊严与平等得到保障。这在若望福音写下的耶稣与罗
注 11参阅:宗五34-39。
12参阅:谷七 l-13。 
13参阅:若六 15/
14参阅:玛十一16-19。
524
马总督比拉多对话中,已可测量出来15。所以效忠罗马皇帝的比拉多,是绝不能容忍他的。
    至此,我们可以回答究竟谁把耶稣处死的问题。是代表宗教的司祭长与经师,以及代表政权的罗马总督比拉多联手判决耶稣钉死十字架上的。
那又为什么要把他处死呢?耶稣宣讲天国业已来临,他全人投身天父救恩洪流,以他的旨意作为自己绝对的标准,视众人的生命、丰富生命,为自己献身的唯一目标。因此,与时代中的意识型态无法苟同。死守法律如撒杜塞人认为他越界,保守传统如法利塞人不满他的自由。热诚派不满他拒绝动武。厄色尼派人不问不闻他的作为。最后,司祭长肯定耶稣是个危险分子,必须为了民族的苟存而牺牲他的性命。由于耶稣不承认任何政权为至高无上,比拉多为了安全起见,轻易地判他死刑。接受天父派遣的耶稣,在那个历史环境中,钉死十字架上该是势必遭遇到的结局。虽然最后一刻,他也感觉恐慌,但甘心接受16。这是基督在自己时代中的意义。
4.基督的时代性
人类中任何尽心活出合乎人性生命的人,为每一时代都有意义,虽然这伟大的人格有限地记录在历史中的一个特定阶段,作为人性的证人。自这观念,耶稣为每一时代的意义已可肯定,虽然他已是二千年前的人物。但是为基督的信徒,由于他是天主派遣来的末代使者,他是天主子17,所以「耶稣基督昨天、今天、直到永远常是一样」(希十三8)有意义。他是每一时代必需的救主。因此,每一代的基督信徒相信他是人类 
15参阅:若十八28一十九11。
 16参阅:谷十四34-36。
17参阅:希一1-2。
525
唯一的救主,宣告十字架的真理,以及在新约圣经中发掘耶稣基督对他们切身的救恩意义,为能活出自己在时代中的意义。
二、教会的时代性
    教会是信仰基督的团体,理论上,它应该如同基督一样的具有时代性。但是,由于信徒并非时时处处团体性地活出基督的面貌,因此它的时代性便不是显而易见地真实。教会历史中,不乏基督面目全非的时代,同时分布各处的地方教会的面貌,也有差异。因此这部分更是随着第一部分的思路,讨论教会怎样能在每一时代中,成为基督的救恩圣事,亦即怎样合乎时代。本文基本上根据梵二大公会议的路线,分为下面三个子题:1.回归根源与认识时代;2.教会自身做起;3.教会在现代世界中。这实是大公会议革新的路线,我们仅是简单地专从基督与教会的角度来发挥而已。
1.回归根源与认识时代:
    这是在梵二《修会生活革新法令》第2号第二、三项中,已有的模式。革新一方面需要对会祖原始精神不只探讨,同时在时代中复兴,另一方面应该了解现代文化。那么教会若要合乎时代,理当回归根源,认同耶稣基督。显然这并非如同圣经学家寻找历史性的基督一样,虽然他们的研究不无帮助,更是渴求生活基督。
耶稣基督是宗教家与心理学上所说的「元型」、基督信仰的「元型」。教会回归根源,即是保录所说的:「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迦二 20)。至于认识时代,大公会议的《牧职宪章》的确做了一番努力,然而,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又有怎样的文化呢?「后现代」这个名词是否成立?究竟它指什么?这该是教会不能不面对的。无论如何,三十多
526
年终该有些变化吧!
不过我们还得从地方教会来观察这个子题,比如关于中国,关于香港或台湾,教会又将面对怎样的文化,又将怎样不使自己「消声匿迹」,而又合乎时代。这诚是非常迫切的课题。
2.教会自身做起:
    教会在梵二大公会议中,自身所做的全面性革新,已可说是使耶稣基督彰显出来。沿着前文的脉络,这里只拟提出一个思想。保禄宣讲被钉十字架上基督的独特性,消极地,他否定渴求德能的犹太人与以智慧自豪的希腊人。
    的确,基督的教会不能不抓住十字架的真理,它与保禄一样,在现代文化中,宣告人类的救恩;它不是代表德能的科技,也非希腊人象征的理性。基督的救恩更非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然而,根据梵二《牧职宪章》的路线,合乎时代的教会,必须与科技及理性交谈,此即福音与文化交谈。这要求教会自身做起,简单地说,现代文化需要一个「不一样」的教会、一个生存与行动彻底合乎福音原则的教会。也就是,教会全面的属神。
3.教会在现代世界中:
    上个子题已在为此铺路;交谈的教会不是遗世独立,而是深入世界。为此,属神是属于天主圣神,他起初即运行大地之上(咏一O四30),包括世界与人文。教会在现代世界中,不只自己根据福音原则属于圣神,同时它有「分辨神类」的能力,尤其面对人间事务,亦即广义的政治。
    教会绝对不是一个享有政权的团体,而且也不去依赖政权。但是它根据自己的信念,常常准备与政权交谈。所谓「凯撒的,就应归还凯撒;天主的,就应归还天主」(玛廿二21)。并非意谓宗教没有发言的责任,或者政权可以为所欲为,不受
527
天主的主宰。在本文第一部分中,我们已经看到耶稣的言行,不论对当时的罗马总督,或司祭长,都有影响而导致他的钉上十字架。
    一个合乎时代的教会,岂能不发言批判藐视人权的政府,站在遭受排斥的弱者一方。这在现代教会中,已非不久前时常引人注意的解放神学的专有思想,当今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还不是也身体力行,择时发表警世的言论。这正是今日教会不争的作风,仅是不同的地方教会具体落实的问题而已。当然,这并不意谓教会不会在重要国家政策上支持政府;不过无论如何,它不应常做应声虫。
这样看来,教会的时代性建基于基督的时代性,基督的时代性经由教会的时代性而彰显出来。
528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