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20号

《若望福音》的写作团体


穆宏志1
    本文作者根据近代圣经学者的研究成果,向读者介绍《若望福音》写作团体的可能发展状况,尤其是成员的变化及基督论观点的演化。稍微知道一些这类福音写成的背景知识,对阅读并体悟《若望福音》必有助益。
前言
    为正确了解一个作品,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了解它是从什么样的环境中酝酿出来的。因此,为了解《若望福音》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中写成,我们有必要介绍《若望福音》的写作团体,也就是爱徒团体的历史、形成过程等。
    这个团体在历史中虽然并不能清楚地证明它的存在,但在研究圣经的学者中,相当普遍的接受有这么一个团体存在的说法。本文乃根据布朗(Raymond E.Brown)的理论2,向读者介绍这个团体及其发展。
学者将爱徒团体的历史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研究的是:写福音以前,这个团体如何渐渐形成,其中的成员有哪些?
  注1本文作者:穆宏志神父,耶稣会士,罗马宗座圣经学院圣经学硕士、辅大神学院神学博士。现任教于辅大神学院及辅大宗教学系硕士班,教授新约圣经、圣经希腊文、拉丁文等。作品散见《神学论集》等,并着有《宗徒书信主题介绍》。
  注2Raymond E.Brown,The Community of the Beloved Disciple.New York:Paulist Press,1979
—169—
    第二个阶段要研究的是:为福音时的团体,他们在面对不信仰基督和信仰基督的人时,如何认定自己。
    第三个阶段是:爱徒团体在写书信的时候,此时团体发生了什么问题?是在面对那些信仰生活的事项而有了问题。
    第四个阶段是书信写成以后。
    布朗假定若望书信是在福音之后才写的。在这里,读者要注意一件事,书信到底是在福音之前,或同时,或之后写成的,在新约中并没有明显的证据,研究者可以假设,而后再研究求证。传统认为《若望壹书》是《若望福音》的导读。既然如此,书信是写于福音之前的。
    但是,布朗经过研究后,发现书信应是写于福音之后的。理由是因为当时有人懂错了《若望福音》,所以才要写封书信,为引导人们正确《若望福音》。也有其他的学者认为书信是写在福音之前,也举出了一些理由。
    但笔者认为布朗的研究过程很合逻辑,较使人信服。以下就介绍布朗对此主题所提出的看法3
一、爱徒团体的历史
    布朗先假定在教会初期有一个相当独立的团体,传统说是爱徒团体。这个团体保留了对耶稣的信仰,但有其独特、且不同于大教会团体的一些体验。也就是说,这个团体似乎是一个相当独立的基督徒团体。他们和大教会并不是完全没有来往,但关系似乎不密切。在这个团体里渐渐形成具有若望性特色的《若望福音》。其实「对观福音」亦有类似的过程,都是在大
 注3这只是一个假设。Brown(o.c.b7)说,假如人对他所提出的这个假设(指爱徒团体的历史)能接受到百分之六十,他就满意了。
—170—
教会的团体里渐渐形成的,不是某一单独的作者,在其办公室内埋首疾书,自己写出来的。虽然这只是一个假设,然而大部分的人接受这个可能性,因为若非如此,则无法解释《若望福音》显出来的一些神学与文学特点。
    这个团体里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耶稣所爱的门徒」。布朗写此书时,不再称「爱徒」为「载伯德的儿子若望」。虽然在十多年前,他写了两本书来诠释《若望福音》,其中关于作者的身分,也用了相当的篇幅,但是为什么在写爱徒团体时改变他的看法?可惜他没有说明改变看法的理由。
    而笔者认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人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爱徒不是载伯德之子若望,因此,还是不放弃教会传统的看法。
    布朗在本书中肯定「爱徒」是跟随耶稣的门徒,但不在「那十二位」中。
第一阶段的爱徒团体
    这个团体开始时的成员是一些犹太人,他们对于默西亚的观念和期待,与其他犹太人差不多,也就是说,类似「对观福音」中所表现的默西亚观:期待一位政治性的救主,是天主许诺要派遣来的一位。
    稍后,加入了一批新的成员,是讲希腊话的犹太侨民,从国外回来的。他们比较极端一点,在信仰的立场上是反对圣殿的。这批人当中,有一些是皈依了的撒玛黎雅人。由于这些撒玛黎雅人加入了这个团体,使得团体增加了新的成分,而影响了爱徒团体的神学。撒玛黎雅人并没有带来「新。的神学,而是影响了团体,使团体对信仰有更丰富的领悟。
    此时,爱徒团体也渐渐的和犹太人的团体有冲突。后来,团体更开放,因而也接纳了一些非犹太裔的外邦人。爱徒团体从四、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渐渐形成,这个时期大约就是布朗
—171—
所说的福音的第—、二个阶段。在这团体中,耶稣的传统渐渐成形,具有爱徒团体的特性。第二阶段的爱徒团体
    在这个时期,爱徒团体面对几种信仰情况不同的人,第一类是不相信基督的人,其中又分为:一般不信基督的外邦人、犹太人、洗者若翰的门徒。第二类是相信基督的人,其中又分为:不敢承认信仰基督的犹太人、不在会堂的犹太基督徒(尚未完全了解耶稣)、由那十二位所带领的其他基督徒。
    爱徒团体对十二位门徒所建立的团体似乎不太满意,认为他们的神学太差,对他们的「基督论」不甚满意,认为不够发挥对基督的了解。爱徒团体在这方面发展得较快。
第三阶段的爱徒团体
    接着下来,我们描写团体进入第三阶段的状况。《若望福音》此时可以说是全体共同的文件,大家接受这福音所记载的,认为其中保存、并表达出了爱徒团体的信仰。他们对于其他的基督徒团体已有一致的态度。就在这个时候,团体内有了问题。问题的状况是什么呢?由于团体对耶稣的肯定愈来愈高,强调耶稣的天主性几乎到了抹杀其人性的地步。爱徒团体和「对观福音」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强调耶稣就是天主。
    读者或许认为四部福音都强调耶稣是天主,然而,只有《若望福音》清楚地强调耶稣的先存性,它是自天降下的那位,因此,复活升天也是必然的事。这在「对观福音」中并不那么清楚。信友常常是藉着《若望福音》中的降生观念去了解「对观福音」的叙述。
      举例来说,《路加福音》中天使向玛利亚报告,说她要怀的是至高者的儿子。我们一般的了解是天主子要藉着玛利亚获得肉身,成为一个具有神性的人。其中,天主子是自起初就已
—172—
存在的,或是在玛利亚成胎时才存在的呢?《若望福音》的立场很清楚,天主子自起初就已存在,它降生成人。如果没有《若望福音》的这个概念,我们也可能懂成天主子是在玛利亚成胎时才有。
    然而,爱徒团体里的人在强调这个层面时,有些人太过于极端,以至于将耶稣懂成是天主子暂时性的肉身,好像复活升天以后,肉身就不再有意义,可以丢弃了。而耶稣在世的时候,肉身也只是一个形体,不受人性的种种限制与影响。此时,爱徒团体里有一些长老(非爱徒)认为应保留原有的传统:耶稣是人,也是真天主,具有完全的人性和天主性,以反驳某些人太极端强调耶稣天主性的一面,而不提人性的层面。
    这个分裂在团体里愈来愈严重,以致大部分的人离开了爱徒团体。长老们很难过,因而《若望贰书》、《若望叁书》也寄给在附近的其他若望基督徒团体,以免信友被这些忽略耶稣人性层面的人所影响。
第四阶段的爱徒团体
    爱徒团体在若望书信之后的时代,情况如何呢?历史上并没有留下明显的文件记录,学者只能从第二世纪的一些现象来推敲当时的发展。到了第二世纪,爱徒团体似乎消失了。布朗提出的理论可以解释这个现象,他认为爱徒团体在当时有内在的分裂,他们当中有些人根本不接受训导权。那些人对耶稣的了解愈来愈强调它的天主性。这样发展以后,很容易走到诺斯派的路线。他们只承认圣神会在他们心里做判断。他们发展他们自己的思路。这个状况可以解释为什么《若望福音》很早在诺斯派出现。
    长老们发现在团体中没有类似训导权不行,因而慢慢走到与大团体教会类似的模式。团体中必须有人有权力能决定我们
—173—
的信仰道理,应该如何正确的了解信仰。这个讯息在《若望参书》已经出现了。爱徒团体慢慢接近大教会,渐渐地,爱徒团体溶入了大教会内,爱徒团体也就消失了。这个团体带来了《若望福音》,也带来了书信。大教会的人一读《若望福音》,就有人有误解,因而要读《若望壹书》。书信是《若望福音》的导读,如此可以免于错误的了解《若望福音》。
二、爱徒团体的基督论发展
    爱徒团体对耶稣的认识和了解,与「对观福音」有些不同。在若一 15和 30节,若翰说「他先我而有」。这是肯定耶稣的先存性,然而这个看法在「对观福音」中未出现过,因此推论,这样的了解是在团体晚期才达成的。
    第二个不同点是:「对观福音。记录耶稣召叫的首批门徒是伯多禄和安德肋,雅各伯和若望。而《若望福音》记的是安德肋和伯多禄,斐理伯和纳塔乃尔。不过这是在他们跟了耶稣三天三夜之后才发生的,门徒们此刻所认识的耶稣是法律和先知所记载的那位,是天主子,是以色列的君王。在「对观福音」中有的从未出现如此的称呼(谷),有的是藉由伯多禄的领悟发生的(玛)。这种对耶稣的身分和职务的领悟,似乎是团体发展一段时间之后的结果。
    既然如此,我们将爱徒团体几个发展阶段中,对耶稣的洞察(也就是基督论的演变),做一些阶段性的分析,看爱徒团体的基督论有什么样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都是属于爱徒团体第一阶段的变化。
    (一)爱徒团体的初期和初阶的基督论
    首先谈的是爱徒团体最初开始的阶段。此时爱徒团体和「对观福音」的大教会团体没有很明显的差别。我们要是比对
—174—
路廿四44(耶稣复活后的显现所说的话)和若一45(耶稣召叫门徒时,斐理伯向纳塔乃尔所说的话),会发现两者是类似的,好像「对观福音」的结束,正是《若望福音》的起点,此后,爱徒团体对基督的理解渐渐发展它自有的特性。这个初期阶段保留了耶稣的传统,耶稣所行的奇迹和言论,这些和「对观福音」类似。本着这些传统材料爱徒团体继续发挥,且呈现一致的协调。
爱徒的角色
    我们上一段描写了.爱徒团体开始时的状况,接着我们要说明「爱徒」在这个初期团体中的角色。《若望福音》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耶稣所爱的门徒」,许多学者研究认为,这位爱徒可能是若一 3 5—40中的那位无名的门徒。所以爱徒原先是洗者若翰的门徒,后来跟随了耶稣,是一位耶稣公开生活的目击证人。
    在第一章时,他并没有被标明为「爱徒」,学者解释认为,在开始跟随耶稣时,对耶稣的认识和地的职务的洞察并不深,所以还没有资格称为爱徒,然而经过与耶稣的相处,目击它的一些作为与言论,而对耶稣有相当深刻的领会,因而成了耶稣所爱的门徒。
    由《若望福音》中可以看出,「爱徒」似乎不是「那十二位」中的一位。布朗在写此书时改变了他原先的态度,他赞同学者 Cullmann的看法,认为我们无法确定爱徒的名字,只能由福音推测出爱徒原先是洗者若翰的门徒,当耶稣来受若翰的洗时,跟随了耶稣,耶稣留在耶路撒冷的最后一段日子,爱徒随侍在侧。大司祭认识他,因而他可以领伯多禄进入大司祭的庭院。
    他和耶稣的关系不同于伯多禄(宗徒之长)和耶稣的关系。在十字架旁,其他的门徒都离开了,爱徒没有离开。耶稣
—175—
复活后,他比伯多禄先跑到坟墓旁,先相信了。甚至在《若望福音》第廿一章,耶稣显现时,他先认出「是主」,伯多禄才束上外衣,跳入海里。耶稣召叫怕多禄跟随它,并将羊群托给伯多禄,耶稣并没有特别对爱徒说什么,然而爱徒一直跟随着。这一些描述似乎有意将爱徒与伯多禄对比。意思是爱徒与耶稣的关系不会比伯多禄差,因此爱徒领导的团体也不比以伯多禄称首的大教会团体差。
(二)、第二批成员和高阶的基督论
    《若望福音》第二、三章的内容,在「对观福音。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材料,而从第四章开始,有了一些与对观福音显着不同的记载。在若四4-42中,耶稣途经撒玛黎雅,众多撒玛黎雅人信从了他,承认它是世界的救主。然而我们比对其他的福音发现,在耶稣公开生活的时日里,耶稣曾禁止门徒们进到撒玛黎雅人的城(玛十5)。《路加福音》(十七l—11)虽然记载了一位好心的撒玛黎雅人,但一般说来,撒玛黎雅人对耶稣和门徒们并不友善(路九 52—55)。我们由《宗徒大事录》(宗八)知道,耶稣复活几年以后,才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犹太基督徒斐理伯,将基督的信仰传到撒玛黎雅。因此《若望福音》第四章,耶稣皈化许多的撒玛黎雅人,可能是在复活以后,宗徒们传播信仰事迹的一个投射,将之置于耶稣公开行使职务的时代。
1.第二批成员的描写
    第二批进入爱徒团体的人当中,包括一些撒玛黎雅人,但是这些人并不是藉着第一批团体的人而皈化的。《若望福音》  第四章记载,耶稣和撒玛黎雅妇人对话时,门徒们都不在,因  为他们去买吃的东西去了。门徒们回来之后,很惊讶,也就是  不太高兴。耶稣向门徒们解释之后,门徒们才稍微宽解。而后
—176—
城里的撒玛黎雅人来到耶稣这里,也不是因了那些门徒的关系,而是因为那位妇人的作证,最后许多撒玛黎雅人信从了耶稣,承认它是世界的救主。在这里,撒玛黎雅人和十二门徒有一些对比,至少很清楚的是,这些撒玛黎雅人不是因为那十二位门徒而皈依基督的。
    耶稣和撒玛黎雅妇人谈论到最后的一个要点,是关于应该在哪里朝拜天主。妇人说:我们的祖先一向在这座山上朝拜天主,你们却说,应该朝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耶稣回答说:到了时候,你们将不在这座山(否定撒玛黎雅人的信仰道理),也不在耶路撒冷朝拜父(否定犹太人的基本道理)。这代表谁的思想?在耶稣的门徒中,谁能够传这样的思想?我们看《宗徒大事录》可以比较明了。《宗徒大事录》第六章中,十二宗徒选了七位门徒协助宗徒们处理日常事务,这七位都有希腊名字,他们都是希腊化的犹太人。这七个人中有一位是斯德望,他被乱石砸死,是因为他宣报耶稣要回来毁灭圣殿。好像斯德望是一位反对圣殿的希腊化犹太人。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犹太人开始迫害教会,除了宗徒外,众人都逃到犹太和撒玛黎雅乡间(宗八)。
    这里可以看出来,犹太人勉强可以接受宗徒们,虽然他们承认耶稣就是默西亚,但还可以忍受。然而犹太人无法接受那些反对圣殿的希腊化犹太人,所以将他们赶走。于是斐理伯到了撒玛黎雅。斐理伯就是那七个人之—。许多人因斐理伯的宣讲而信从了基督,宗徒们才派遣伯多禄和若望去探视他们。
    布朗根据《宗徒大事录》和《若望福音》,推测第二批进入爱徒团体的人很可能就是这些有反对圣殿倾向的希腊化犹太基督徒,还有一些因他们的宣讲而皈化的撒玛黎雅人。这样的推测很能符合《若望福音》第四章的作者的立场。一方面否定撒玛黎雅的传统信仰,一方面否定圣殿的传统,然而却又保留
—177—
了犹太人的独特地位,因为第四章中有一句话说:「我们朝拜我们所认识的,因为救恩是出自犹太人。」
    这些人反对圣殿,但并不反对犹太人的其他传统。布朗认为这批人的进入,给爱徒团体一个机会,发展较高层次的基督论。这一批人犹如团体的催化剂,使团体发展出新的基督论的看法,而不只是原先二者的融合而已。
2.与犹太人的冲突
    犹太人和撒玛黎雅人有历史上的恩怨,他们彼此间一向不太友善。我们看若四那位撒玛黎雅妇人说:「你既是个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黎雅妇人要水喝呢?」《若望福音》从第四章出现撒玛黎雅人皈依基督之后,第五章起就有许多记载着和  「犹太人」冲突的事情。如果爱徒团体的成员中出现了撒玛黎雅人,这对犹太人会造成一些争端。于是到了第八章,不只是有冲突,而且犹太人向耶稣说:「我们说你是个撒玛黎雅人,并附有魔鬼,岂不正对吗?怎么会出现一句这样的话呢?也许这是写福音的时候,犹太人对爱徒团体所说的话。
    同样的,《若望福音》中「犹太人」的用法之一,含有「他们」的意思。然而这样的用法是很奇怪的,因为耶稣是犹太人,他的门徒是犹太人,群众也是犹太人,那怎么会用「犹太人」,表示「他们」的意思呢?这有点像在台北市的东区指着一群人说「看那些中国人来了」。我们试想,在爱徒团体中有一些撒玛黎雅人,他们既然与犹太人素有仇怨,所以称「犹太人」自然有「他们」的意思。「犹太人的法律」,「犹太人的会堂」,这样的称呼都是以撒玛黎雅人的立场说出来的。
3.较深的基督论
    以上解释了《若望福音》第四章以后,出现与「犹太人。的冲突,其背后可能的原因。接着要谈第二批人入团以后所引发的较高层次的基督论包括那些内容上的变化。
—178—
    犹太人传统对默西亚的概念中,并不包括「先存在的」「与天主同等」,而比较是「达味的后裔」、「国王」。虽然不是全部的犹太人都如此,但至少主流思想是等待一位国王的后裔。其他如谷木兰团体等待的是一位「大司祭」,另外一些较边际的团体,等待的是能净化他们的那位(《匝加利亚先知书》提到的)。而撒玛黎雅人,他们根本不用默西亚这个称呼,直到第十六世纪才使用。这个原因很容易了解,在《列王纪上》记载着北国和犹太分裂,他们分裂时有一个口号说:「我们和叶瑟的儿子(达味)有什么相干,以色列,回到你的帐棚」就这样,北国和犹太分裂了。北国撒玛黎雅存在,是为了反对达味,他们当然不会等待达味的后裔为默西亚,这是很自然的。所以,耶稣和撒玛黎雅妇人谈话时,妇人说:「我知道默西亚要来」,她说的一定不是指达味的后裔,以君王的姿态出现的默西亚。她所期待的是「必会告诉我们一切」的一位启示者、一位先知,而耶稣说:「同你说话的我就是」!这妇人也不会将耶稣懂为「世界的救主」。妇人后来向其他的村民宣报说:「有一个人说出了我所作过的一切事!莫非他就是默西亚吗?」这句话足以印证上面我们所说的,这妇人所具有的默西亚观念是一位先知,或是一位教导者,而她也将耶稣懂为这样的人。
    撒玛黎雅人的重要思想是从旧约来的。他们的重要人物是梅瑟(北部、厄罗亨典的传统),然而对犹大地区来说,重要的人物是祖先和达味(南部,雅威典的传统)。这是在耶稣前第七、八世纪已经有的现象,北国对梅瑟比较有兴趣,自然而然的,他们将默西亚懂为梅瑟的样子,或是梅瑟回来了。而梅瑟做的就是给他们法律,教导他们,撒玛黎雅人只接受旧约中的梅瑟五书,不接受历史书,因为历史书中都在歌颂达味的丰功伟迹。而先知们一直都支持达味王朝,他们说默西亚是达味
—179—
的后裔,所以撒玛黎雅人也不接受先知书。他们看重梅瑟,梅瑟是启示者、教导者和法律。
    撒玛黎雅人的信仰历史中,梅瑟是重要人物,而他们等待的默西亚将会做类似于梅瑟的工作,然而那位将是一位Taheb,意思是「回来者」。如果撒玛黎雅人将耶稣按他们的默西亚观来了解,那么耶稣就是 「回来者」,既是回来者,那么它必先存在,否则如何算是「回来」呢?但回来的并不是以前存在过的,而是真正要来的那位。为什么要「回来」呢?因为已经先有了,本来已经存在的。这个Taheb(回来者)的概念可能成为「由上而下」的基督论的出发点,至少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如果他们期待的是「后裔」,他们就不容易想到是「先存在」的。
4.若望神学的推论
    在《若望福音》第六章中有一句话说:「并不是梅瑟赐给了你们那从天上来的食粮,而是我父现今赐给你们从天上来的真正的食粮。」这样的概念几乎是一个全新的发展,因为这个全新的概念并不承接以往传统的因素,耶稣并不是梅瑟二世,在这里,梅瑟的角色已被否定,真正的主角是耶稣。它不是新达味,也不是新梅瑟,该来的就是这位。
    所以,在《若望福音》中达味的地位很低,几乎没有提到他。「对观福音」中耶里哥的瞎子呼喊说:「达味之子,可怜我们吧」,或是在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时,群众欢呼说:「贺三纳于达味之子」,这些资料在《若望福音》都没有出现。《若望福音》将达味和梅瑟放在有限的地方,而突显耶稣基督的地位,这是不同于撒玛黎雅和犹大传统的新思想,这个新思想的催化剂就是布朗所说的第二批进入爱徒团体的新成员带来的刺激,这些成员就是反对圣殿的希腊化犹太人和一些撒玛黎雅人。
—180—
    许多跟随耶稣的门徒在耶稣升天之后,仍常常留在圣殿祈祷(路廿四 53;宗三 1),然而第二批进入爱徒团体的人当中,有反对圣殿的人,如果他们说也不在撒玛黎雅人的山,也不在耶路撒冷祈祷,那么该在什么地方,又用什么形式祈祷呢?团体势必要发展另外一些新的方式,以「代替」以前传统的习惯,于是在《若望福音》中可以看到许多与「代替」的主题有关的材料。他们不再过犹太人的庆节,不再守犹太人的制度,因为团体里有撒玛黎雅人,这些现实的因素和新的思想出现使得整个爱徒团体更有力量发挥一个较高深的基督论。
    耶稣复活对于对观传统的信友而言是一件全新的事实,因为一般人都死了,而耶稣复活了,复活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因而门徒们不得不解释这件事,于是他们开始反省,而了解到耶稣不只是默西亚,也是义人,是天主的仆人,是天主子,他是主。
    然而,为爱徒团体来说,他们的基督论是由上而下的,所以,耶稣复活是本来应该发生的事。为一位由上而来的基督,它复活而升天是不足为奇的,要奇怪的反而是它降生为人的这件事。应该要解释为什么那一位也能过一个人的生活。一位早已存在的,在某一个时刻降生成人,这是一个新的事件,就是在这样的时刻,人们看见它的光荣。「天主成了血肉,居住在我们中间,我们见了他的光荣,正如父独生者的光荣,满溢恩宠和真理」(若一 14)。
    爱徒团体看耶稣的光荣,不是在复活这件事,而是在于它的诞生。他们很能懂耶稣的复活这件事,懂到什么地步呢?懂到在耶稣受苦难之时,已经看见它的光荣。他们在描写,在解释耶稣的受难时,已经同时在描写耶稣的胜利。耶稣的光荣不是从复活才开始,而是从受死开始,在那时,它已经发光,所以,耶稣的苦难已经是「光荣的时刻」。
—181—
    有了由上而下的基督论观点,很快的可以有这样的直觉:耶稣从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从开始就是那位「先有的」。我们要附带提一下,爱徒团体并没有参加尼西亚大公会议(主历325年),他们没有读过「与圣父同性同体,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天主的真天主」等等,这些信理是尼西亚大公会议的推论。不过,他们懂得尼西亚大公会议所能推论出来的因素,因而在后来教会举行的尼西亚大公会议才能有此推论说:它是先有的,降生成人,与天主同在,向着天父。
5.新旧阶段相融不背
    团体虽然对耶稣有了新的了解,然而并没有因而与较早的了解对立。《若望福音》里面保留了新旧两种领会。布朗在他的理论中说:爱徒团体并没有因为有新的成员加入,带来新的领会,而使得团体关系紧张。反而这样的发展相当的平安。新的思想是由全体成员慢慢发挥出来的,而不是某一部分人对抗另一些思想不同的人。爱徒团体内在的分裂不是这个时刻,是更以后才发生的。此时全团体的人都以同样的态度面对外面的人,或是世界,或是其他的基督徒。
    正因为爱徒团体里面,不同的成员和新旧思想和平共存,因而在《若望福音》里面也看出这样的现象,有比较发挥的基督论章节,也有比较保守而较浅的看法。
    我们以默西亚为例:《若望福音》的目的是:「为叫你们信耶稣是默西亚,天主子」(若廿 31),在第一章中,安德肋  说:「我们找到了默西亚」(若一 41),可是作者认为这样的  一句话不够好,在若一50又说:「你要看见比这更大的事」。好像在41节说的并不完全表达清楚,要在后来的第四章中,才发挥得够清楚。在《若望福音》中,同时保存了初阶的和较高层次的基督论,并不是某一个取代另一个,而使其中一个消失无踪。
—182—
    伴随着初阶的基督论,《若望福音》中有一个「已实现的末世观」。「对观福音」中有记载,在耶稣受审判时,地说:「你们将要看见人子坐在大能者的右边,乘着天上的云彩降来」(玛廿六64);在《若望福音》中,耶稣来不是为了审判,而是为了拯救:「那信从他的,不受审判;那不信的,已受了审判」(若三 18)。审判在「对观福音」中,是将来的事,然而在《若望福音》中,审判已经在进行。
    在传统的末世思想中,耶稣来的时候会使人复活(见:得后),可是在《若望福音》中说:「时候要到,且现在就是,死者要听见天主子的声音,凡听从的,就必生存」(若五25)。虽然《若望福音》与「对观福音」比较起来,「已实现的末世观」比较清楚,然而在《若望福音》中并不是只有这个单一的末世观,而是「将来的」和「已实现的」末世观并存,例如在若五 25之后,就出现了将来的末世观(若五 28—29),另外还有若六39—40,44,54及十二48,都提到了将来的末世。
    除了末世观点外,《若望福音》还有另外一种张力,就是并没有具体的记载耶稣在什么时候建立了什么圣事。可是《若望福音》显示出对团体的圣事生活相当关心。这也是一种讯息的表达。意思是说,耶稣整个人和全部的生活都是圣事,所以不用再具体地描写地的某一个动作建立了某一件圣事。如果信友们只强调耶稣的某些举动建立某些圣事,那么,这还只停留在较低的基督论观点。
    《若望福音》强调与耶稣结合,根植于耶稣的日常生活中,这是较高的基督论看法,而与耶稣结合,正是圣事的意义。因此在爱徒团体中能保留,也接受圣事的现象,但并不具体地描写圣事的举动。
    我们从第一章开始,就讨论《若望福音》的某些现象,例如:有「已经实现。的末世观和「将来」的末世观同时存在,
—183—
或者,在《若望福音》中没有具体建立圣事的章节,或说《若望福音》没有教会论的内容,因为强调个人和耶稣的关系等。
    这些主题在《若望福音》中呈现出某种张力,使后世的读者不太明了为什么是这样的。于是许多学者研究,而提出许多种解释。布朗在此提出他的看法,认为《若望福音》是在爱徒团体里写出来的,福音中的某些现象反映出此团体的发展过程。就是因为《若望福音》是爱徒团体的作品,因而出现作品中的现象t我们将这些现象放回团体形成的过程中来理解,就可以相当清楚这些现象所代表的含意,笔者认为布朗的这个理论相当合理,最能解释《若望福音》的特性,也不需要臆测某些思想来源是否来自希腊思想,或是一些神秘宗教,也不需要创造出一个教会的编辑者,是他将所有不能解释的章节和现象私自加入《若望福音》中,为了使当时的大教会接受等等。这一切在犹太的团体里(但不是主流的犹太思想)就可以发生,不需要牵扯太远。
6.外邦人
    爱徒团体里因为成员的变动而影响整个团体的神学观点,在以上的章节中已经表达了。然而《若望福音》中,很明显可以看出还有另一种成员,不在以上的范围内,因为《若望福音》在提到「默西亚」和「拉比」等字眼时,中断了叙述的词句,停下来解释这些字的含意。很明显的,有些读者不知道这些字的含意,因而需要解释。
    布朗认为若十二20一23给了一个很好的提示,那就是:很可能此时有外邦人加入了爱徒团体。《若望福音》将这几节和逐出会堂的主题写在一起(若十二42),引人推想,可能是爱徒团体中犹太裔的成员,自从因公开表明信仰耶稣而被逐出会堂后,不再自视为「犹太人」(有权势并反对耶稣者),因而较容易接受外人(希腊人)进入团体。这一批新的成员加入团
—184—
体,在《若望福音》的经文上似乎没有出现什么张力,布朗的推测是,此团体已经有接受外人(撒玛黎雅人)的经验,因此,对团体的思潮没有产生冲击。
三、福音组成时爱徒团体的成员
    我们在前面探讨了《若望福音》写作以前,爱徒团体的情况,团体成员的组成等等。现在要进入团体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写福音时(60—100年之间)爱徒团体的情况。
    我们从《若望福音》的经文中看不出当时团体里有什么问题存在。似乎这个促成《若望福音》的团体,彼此相爱,团结,生活在光明中。他们的挑战比较是面对外面的人。
    写《若望福音》的目的大致有二:一方面是肯定他们的团体,肯定他们的经验和生活,也多多少少描述他们的过程和组成;另一方面是面对外面的人。因为在肯定自己的时候,也是在自我保护,强调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因此也有一点辩论。爱徒团体到底面对哪些外在的压力呢?我们先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相信耶稣的人,另一类是相信耶稣,但不属于爱徒团体的成员。
(一)团体面对外面的人
    在不相信耶稣的人当中又分为三组,第一组是世界,第二组是犹太人,第三组是若翰洗者的门徒。
1.世界与犹太人
    「世界」这个字在《若望福音》中应用甚多。但在若十—、十二章,「世界」常常和「犹太人」在一起应用,指的是反对耶稣的人,特别是犹太当权者的态度。
    在第一世纪时,巴勒斯坦属罗马帝国管辖。罗马有自己的宗教,但在这方面仍相当开放,让所属的各民族自治,保有自
—185—
己的信仰。基督徒如果仍留在会堂里,意思是仍隶属于原来的犹太教,那尚不成问题,但是基督徒一离开会堂,就没有法律的保护了。因为基督徒开始信一个新的宗教。此宗教尚未向罗马当局登记,所以仍是非法的,犹太人藉此名义攻击他们,向罗马当局告发他们。我们从《若望默示录》可以看到,当时团体对罗马当局的态度是相当负面的。
   《若望默示录》是第一世纪末年,爱徒团体的作品,此时正有罗马皇帝的宗教迫害,这和着作所记的内容可以配合。但是在写福音时,看来对罗马当局尚无反对之意,看比拉多的态度就可以知道。写福音时和写《若望默示录》时的态度不同,那时只有一些区域性的麻烦,而不是全面的迫害。
    到了写福音的后期,也就是在若十四一十七章,反对者已不再用 「犹太人」代表「世界」,而直接指「世界」。此时,「世界」的含意较广,可能是因为有外邦人加入,爱徒团体也接触到不愿接受信仰的外邦人,他们的态度和「犹太人」不相上下。团体体验到天主愿意救这个世界,开始宣讲福音,但是,他们发现世界并不接受基督,世界并不是一个中立的团体,世界已被世俗之王子所控制。他们对世界感到失望,因而态度开始改变。
    爱徒团体既受犹太人的反对,又受到外邦人(世界)的冷漠对待,很自然的便会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态度产生,于是会有一种「堡垒神学」的意味出现。外界的反对声浪越强,主体的保护意识也相对的增高,思想就会越强硬。也就是说,正因为爱徒团体遇到许多反对的态度,使得他们更坚持自己所体验到的,也更不放弃自己对基督的直觉。
    我们从《若望福音》中对犹太人的态度来看,此福音的目  的应该不是想要向犹太人宣传基督的信仰,因为语气、态度等  等都不会让犹太人产生好感,自然不是为了吸引他们。对爱徒
—186—
团体来说,他们已经放弃犹太人,因为犹太人根本不接受基督,所以爱徒团体对犹太人没有宣讲的意思。甚至于,爱徒团体非常强调犹太人原来的信仰有什么不足之处,有什么缺点,为的是防止一些已经相信基督的犹太人又走回原来的犹太信仰。在爱徒团体所肯定的道理中,有一个重要的要点,就是肯定基督的天主性。因为爱徒团体之所以受犹太人排挤,主要就是因为他们肯定耶稣就是天主。这样的肯定对犹太的传统信仰是一种很大的背离,因为「以色列,请听,上主,你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既然是唯一的,只有一位,那么,爱徒团体说耶稣是天主,自然就违反了犹太传统的信仰,自然是不可以容忍的了。
2.若翰的门徒
    《若望福音》对洗者若翰的态度非常有趣,一方面非常称赞他,另一方面又有很多消极的态度,说「他不是那光,他不是厄里亚,不是先知,不是默西亚,不是新郎,他没有做过什么奇迹」等等。大概在他们的团体里仍有人信仰洗者若翰。爱徒团体最早期应包括了一些洗者若翰的门徒,因此在写福音的时期特别要强调若翰的不足,「他不是那光,耶稣才是光;他不是新郎,耶稣才是新郎」。在强调了若翰的不足之处以后,还是保留了若翰的特殊长处,反正,他们有些做过若翰的门徒,知道他的特点,只是不能将若翰绝对化。
    以上说的是爱徒团体面对非信徒,也就是「世界」、「犹太人」和「若翰洗者的门徒」的态度,这些态度在福音中都相当明显。
    接下来要谈的是福音中,爱徒团体所面对的(除了自己团体以外)其他基督徒。
—187—
(二)团体面对其他基督徒
1.隐藏的基督徒
    首先谈的是「隐藏的基督徒」,也就是不敢公开承认信仰基督的那些人。若十二北一心记载着:「有许多人信从了耶稣,只为了法利塞人而不敢明认,免得被逐出会堂,因为他们喜爱世人的光荣,胜过天主的光荣」。很可能在当时,只要不清楚地明讲耶稣是天主子,不明认耶稣是默西亚,把这信仰当成是生活的中心,那么,犹太人就不会来麻烦你。
    面对当时的信仰环境,自然出现了不同的态度,而爱徒团体就是很明显的表达了自己的信仰:如果犹太人要赶走我们,我们就走,我们对自己所选择的负起责任和后果。《若望福音》第九章的记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位瞎子针对的不只是法利塞人,其实,也是对那些不敢公开承认信仰基督的人。第22—23节记载瞎子的父母因为害怕犹太人,所以不敢做证。爱徒团体认为那些隐藏的基督徒和瞎子的父母一样,他们不敢说自己信仰耶稣,不敢接受承认信仰以后的结果。爱徒团体便用瞎子的表现来介绍另外一种态度。瞎子敢说:「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一个罪人,我只知道,天主不俯听罪人,假如他是一个罪人,他什么都不能做」,他表达得非常清楚,法利塞人说不过他,只得把他赶走。后来他遇到耶稣,耶稣问他说:「你信人子吗?」瞎子问说:「是谁,好使我信他呢?」耶稣说:「和你讲话的就是!」瞎子立刻俯伏朝拜了耶稣(若九)。
    也许那些隐藏的基督徒认为,其实不必表现得那么极端。有些人要明显的承认信仰耶稣,结果被赶走,那就让他们吧!可是如果全部的基督徒都这样做,谁还能在会堂中偶尔替耶稣的真道说几句辩解的话?谁还能在犹太人中起一些作用呢?我们介绍尼苛德摩的例子以做说明,虽然这例子并不是最合适
—188—
的。尼苛德摩是在「晚上」去拜访耶稣的。「晚上」比较容易隐藏行踪。他和耶稣对谈以后,并没有了解耶稣为他解说的事。然而这场对谈在以后出现了效果。看若七51法利塞人在争论是否捉拿耶稣,此时,尼苛德摩说话了:「如果不先听取人的口供,和查明他所作的事,难道我们的法律就许定他的罪吗?」
    这也许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因为有这位隐藏的基督徒在犹太人中间,所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有所作用。对隐藏的基督徒来说,爱徒团体因为明确表明信仰立场,以致成为被犹太团体所排斥的边缘小团体。从外表看来,他们似乎是信仰耶稣的英雄人物。但是在犹太人中,仍是只有这些隐藏的基督徒能为耶稣说话、辩解。
    由尼苛德摩在《若望福音》第七章的表现看来,他隐身在犹太人中,似乎是相当对的做法。然而爱徒团体在福音第十九章继续描写尼苛德摩时,他在耶稣死后,不再隐藏自己,公开带着没药及沉香调和的香料,埋葬了耶稣。意思是,这些隐藏的基督徒到了一个时刻,终究要明显地表达自己的信仰。
    在这个过程中,爱徒团体想要表达什么呢?隐藏的基督徒之所以不公开表明信仰,可能在于他们对耶稣身分的认定程度不同。这些人可能对耶稣相当敬仰、佩服,相信他是天主派来的,或更甚者,相信他是默西亚,但还没有到相信他是天主子的地步。爱徒团体对这些隐藏的基督徒有更大的期望,正如第一章中说的:「你要看见更大的事」(若一50)。
2.信仰不纯正的犹太基督教会
    除了「隐藏的基督徒」,《若望福音》中还有另一种基督徒,那就是「信仰不纯正的犹太基督教会」。这些人基本上是基督徒,在信仰耶稣是默西亚这方面或许不成问题,但仍不是完全的信仰。在若六60—66节中,有些门徒听到耶稣讲圣体圣事的道理,他们无法接受。认为耶稣这一番话太生硬了,于是
—189—
离开了,不再同他往来。而67—72节中,耶稣问「那十二位」说:「你们也要走吗?」伯多禄说:「主,惟你有永生的话,我们去投奔谁呢?我们相信,而且已知道你是天主的圣者。」伯多禄在此代表那十二位做了一个信仰的肯定。意思是,在跟随耶稣的人当中,有一些人不敢完全接受全部的信仰道理。
    另外一个例子是若七3—5。在那里,耶稣的亲戚们似乎不太相信地,他们要耶稣去耶路撒冷宣讲,不要只停留在加里肋亚。这些亲戚到后来也不见了,作者注意到这件事。在加纳的婚宴里,耶稣的母亲似乎有一件事做得不太恰当,她干涉了她所不应该干涉的。而耶稣的反应就是,认为她说的话不太适合。后来福音谈耶稣在加纳显示了自己的光荣,「他的门徒们就信从了他」,而不是亲戚相信了它。
    虽然在下一节,作者说耶稣和他的母亲,弟兄及门徒下到葛法翁,好像这批人是一样的。然而到了最后,福音作者将耶稣的母亲和亲戚们分别开来,在耶稣死亡的时刻,耶稣的母亲留在十字架下。那时,耶稣的母亲被承认为门徒,而且,将她委托给耶稣所爱的门徒。这些亲戚和某些门徒一样,跟随耶稣到某个程度,然而一听到什么不能接受的道理之后,就走了。然而,耶稣的母亲的态度是不同于其他亲戚的。
    在整个《若望福音》中,我认为最不容易懂的一句话是在第八章31节:「耶稣对那些相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如果固守我的话,就确是我的门徒,也会认识真理,而真理必会使你们获得自由」。令人不懂的是,耶稣为什么要对那些相信它的人说一些「你们如果固守我的话……」的话,好像他们并不完全听从耶稣。
    如果这句话是对法利塞人说的,我们比较容易懂,但这句话是指明了对那些相信它的人说的。如果我们从《若望福音》第六、七、八章的气氛和口气看来,好像爱徒团体在反对一种
—190—
跟随耶稣的不当态度,就是不完全相信耶稣。跟随它一段时间,然后离开了,如同那些亲戚一样。
    有一位雅各伯,是耶稣的亲戚,曾担任过耶路撒冷团体的领袖。他被教会承认为殉道者,同时也被犹太人接受为殉道者。这个人既是犹太人,又是基督徒。可能到了第二世纪,仍有一些犹太人的基督徒团体,而爱徒团体认为他们对基督的了解是太不够。也许可以说他们对耶稣的了解太「犹太」,而不够像基督徒,也就是说,他们太强调「犹太」的一面,而不够强调属于「基督」的这一面。他们不敢,或是不愿意把耶稣承认为天主子。正因为如此,对于若望团体有关圣体圣事的道理,会觉得生硬,刺耳,听不进去。
    如果一位信者,只将圣体当做一种象征,而不是事实,他只能接受耶稣举饼时说:这象征我的身体,而无法接受:「这就是我的身体,你们拿去咬着吃吧!」通常我们只对实体存在的食物用牙齿「咬」,而对象征性的食物只要心神享用即可。所以,不接受耶稣是真正天主子的人,就无法接受它说那面包就是它的身体,当然就会对第六章中的圣体圣事的道理无法接受了。事实上,如果一位信者,不完全接受耶稣为天主子,或者不完全接受耶稣为人,那么,他对《若望福音》第六章53—59节的叙述会有困难接受的。
3.宗徒教会的基督徒
    《若望福音》里面的第三种(除爱徒团体外)基督徒似乎是指着「宗徒教会的基督徒」。按《若望福音》的记载,其中六次提到「爱徒」,然而有五次是和伯多禄对比出现的。而且耶稣所爱的门徒,情况似乎都比伯多禄好。
    例如,在最后晚餐厅,耶稣所爱门徒靠在耶稣胸前,而伯多禄是在较远的位置,他必须透过耶稣所爱的门徒来问耶稣谁要出卖它。
—191—
    第二次,是耶稣所爱的门徒和伯多禄到了大司祭的家,伯多禄不得进入庭院,是耶稣所爱的门徒靠关系才领伯多禄进去的。接着,怕多禄否认认识耶稣,而耶稣所爱的门徒没有否认过。
    第三次,耶稣复活的那天,伯多禄和耶稣所爱的门徒一起跑到坟墓旁,耶稣所爱的门徒跑得快,但没有进入坟墓,伯多禄先进入,但是后来耶稣所爱的门徒进了坟墓,一看就相信了。福音没有说伯多禄相信。
    第四次,他们在捕鱼时,耶稣在海边显现,耶稣的门徒认出它是主,而伯多禄跳入水中,游到耶稣那里,不过,是爱徒先认出是主。所以,以后耶稣问伯多禄三次,你爱我吗?因为伯多绿否认过三次,然而却不必问耶稣所爱的门徒,因为很明显的,他爱耶稣,所以是耶稣所爱的门徒。
    第五次是耶稣叫伯多禄跟随%,而伯多绿问耶稣,「他怎样?」耶稣说:「我如果要他存留直到我来,与你何干?」这里暗示到耶稣所爱的门徒会有一个更长时间的贡献,为教会做较久的服务。
    所以,五次都可以说耶稣所爱的门徒比伯多禄好一些。除了一次,没有比较,因为怕多禄根本不在场。那就是在十字架下的时刻,耶稣所爱的门徒在,而伯多禄不在。在那个特殊的时刻,耶稣所爱的门徒在场,伯多禄却缺席。福音这样对比这两个人是想要表达什么呢?也许这个团体以这样的方式,向以伯多禄为磐石的团体表明一件事,那就是我们爱徒团体的基础  (耶稣所爱的门徒)不会比你们(伯多禄)的差。
    看起来,爱徒团体在福音中的表达,一方面是在肯定自己。但也许另一方面是有意表达伯多禄在看过坟墓之后仍没有相信,而爱徒则是一看就相信了。而那十二位似乎也没有相信,记得在耶稣显现的那晚,门徒们聚在一起,门窗紧闭,因为怕
—192—
犹太人。那时,伯多禄已经看过坟墓,可是他们还是不相信。耶稣来到以后,要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他们才相信。
    然而,他们中还有一位因为当夜不在场,而仍不相信众门徒的报导和见证,那就是多默,他要等到八天以后,耶稣再次显现时才完全相信。看起来,福音有一点点暗示,那些教会相信得太慢了。也许这样的责备并不是说他们不对,而是他们不够对,或是不够快。耶稣所爱的门徒跑得比较快,且相信了。
    爱徒团体以外的团体,好像并不反对爱徒团体的肯定,具体地说,大概是指爱徒团体对耶稣的天主性的肯定,但是仍不肯明确地肯定。《若望福音》的最后一段是多默面对着耶稣,说「我主!我天主!」好像这是爱徒团体在对宗徒教会的团体说:「对,这就是你们应该说,也应该承认的,这样的态度是我们早已肯定的,我们希望你们正像多默一样向耶稣说:我主,我天主。」耶稣对多默回答:「因为你看见了我,才相信吗?那些没有看见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这句话,我们后世的人常常理解为,是对我们这些没有亲眼见到耶稣的人说的,然而,这也能是针对当时的另一批人一爱徒团体一而说的。他们没有看见耶稣显现就相信了,他们是更好、更有福的。
    以上一些站在爱徒团体的角度上来诠释福音的一些看法,也许有人会觉得是想像力太过丰富了,也许,但这样来懂《若望福音》显得更生动、更活泼。至少,布朗认为这是写《若望福音》团体的情况。
—19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