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20号

意乱情迷在中年


蒋范华 1
    本文简单描绘中年修会会士及铎职人员的「意乱情迷」人际关系的情况,并提出灵修辅导的一些原则。
    玛利是一位发愿廿八年的修女,她与我分享她和其工作地点的一位老主顾唐之间的友谊。她认为自己现在活得比任何时候都灿烂。她与唐非常亲密,彼此了解、关怀与支持。他们每天都有机会见面或谈话;而玛利目前是独居。她告诉我「她不会让任何事干扰她与唐的关系」,而同时,她不明白我为什么要为她担心。
    最近几年,我由于身兼心理分析师、会长、修会培育顾问数职,所以意识到有为数不少的男女修道人及教区神父都身处上述案例的景况中。这种关系,最好将它形容成:常有性爱感觉相随的意乱情迷。愿顺从这种感觉的人,会陷入反伦常的关系,并使界限受到干扰。有些则因此而离开了铎职或修道生活,去追求一个他们所谓的成熟及充满爱情的人际关系;通常他们都是初尝禁果。对另一些人,当关系结束时,留给单方或双方的是许多有待整理、五味俱陈的复杂情绪。但同时,对许多人而言,在逐步经验人际关系是他们爱情及贞洁生活的中心的历程中,意乱情迷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使他们活得更圆满、更诚实 
注1本文译自:Lynn M.Levo,C.S.J.Ph.D, “Midlife Infatuations,”Human DeveloPment 19(1998)4,PP14—18 .译者:蒋范华,伯利斯仁慈圣母传教会修女,罗马额我略大学心理学硕士,目前在各地大修院教授牧灵心理学,并从事灵修辅导工作。
265
的门。
    我们不要忽视、摒除意乱情迷的关系或对它作出冲动的答覆。相反,这种关系的性质、目标、所带来的危险及恩典,均需以默观及了解的心态来面对。这种经验邀请我们重新领悟个人及团体所蒙召的身分。在定义及探索意乱情迷关系的特征之际,可以问一问:为何男女修道人及教区神父,特别是中年人,在这类关系上会如此脆弱?在评估它可能产生的负面结果,又可以是对成长的邀请与良机的同时,它可唤醒我们所活的生命,以及生命的根本:因爱而蒙召,并将自己看作是可爱的事实。
一、承认迷恋关系
    迷恋,常被看成导向亲密关系的预告、前奏或开端2。它通常被看成是消极的,并且常与生理的反应相联。这种初期印象是可理解的,因它涉及一些性爱的急迫感、幻想,及伴随这种关系的某些秘密。实际上,迷恋关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泰瑞(Tyrrell)形容它有四重构造:
    个人的贫乏与饥渴、罗曼蒂克的幻想,及不断的失望与退缩;伴随而至的是极强烈的尴尬感及疏离。陷于迷恋中人,急切渴望由人生旅途上所经验的强烈孤独感中释放出来……寻求与他人之间有温暖、被接受的关系;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亲密关系。它并非出于某人的选择……而是在迷恋中的当事人,常在经验中所不期而遇的。
注2请参阅:T.J.Tyrrell,Urgent Longings(Mystic.Connecticut:Twenty-Third Pub 1994); E&J Whitehead,A Sense of Sextlality: Christian LoveIntimacy(N.Y.:Doubleday,1989)。
266
二、意乱情迷的记号
    (害相思病的心理分析家 )3的作者  Stuart W.Twemlow,M.D.及Glen O.Gabbard,M.D.描画出下列几项基本特征及迷恋关系中隐含的动力:
1.情感的依附
    当一个人觉得被爱时,常会很强烈地感到需要他人,当事人在他所心仪的那位面前,几乎愿付出任何代价,在所不惜;切望的程度可媲美酒鬼对酒精的依恋。基本上,在这种关系里,强烈的情感依附可谓独领风骚。如果这些强烈的感觉来自双方,那么个人所感到的欢快感,会到了飘飘欲仙的境界。如果这种感觉并非双向的,或其中一方体会到轻微的被拒,那么他/她可能会觉得沮丧,甚至自己伤害自己或自杀。重要的是,这类关系不一定必须涉及生理的互动。如果这类关系是在同性间发生的,那么情感依附的推动力则大于同性间的正常关系。
2.不完整感
    与情感依附息息相关的是,当事人如果缺了对方,就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换句话说,个体在别人身上寻求一种融合感,并且解释是对方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于是,每天通电话或会面,是家常便饭,它可使当事人在个人及经济上所费不赀。
3.情人眼里出西施
    陷于迷恋中的人,会有将对方理想化的倾向,甚至将对方某些消极的特质当做是积极的,并且还会用诸如此类的话为对方辩解:「他/她并非有意如此无理,只不过是太累了」;而
注3“The Lovesick Therapist”,in Sexuaal Exploitaiton in Professional Rebtionships(G.Gabbard ed,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1989).
267
不会承认对方的确无理或有时对人实在粗鲁或不尊重。
4.失控的遐思
    意乱情迷的人,通常会发现自己满脑子想的,除了对方之外,没有别的了。而大部分清醒的时间都被这类的思想所占据。内容通常包括将对方理想化了的一些幻想,否定一些重要的事实,或将自己所渴望拥有的特质投射在所爱的人身上。其中一方会将对方看成一个善解人意的人;而实际上,体贴与善解人意都是双方所渴求,但却很少经验到。
5.身体的感觉
    迷恋关系会唤醒我们的各种感官,因此,会经验到各式各样身体的感觉;甚至只要想到对方,这种感觉就会随之而来。「飘飘欲仙」是常见的感觉,它常伴随着脉搏加速、口乾舌躁、手脚发颤,甚至晕眩,举凡所有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关系的现象都有。
6.魂不守舍
    迷恋中的人会有魂不守舍、似梦似真的经验。他们会觉得进入一种罗曼蒂克的意识中,有些人还会有一些异常的行为。
7.作决定的能力受损
    一向谨慎、理性,甚至有控制力的人,在意乱情迷时,会暂停他们日常的判断力,做出一些担特别风险而又不具特色的决定。典型的反应包括在关键的时刻做出冲动的决定(例如,与另一半的相处重于工作上的责任)、向对方作出承诺、离开铎职或修会,尤其当这种关系不论受到有地位的人或权威的威胁时。
8.对他人的反应廿冒风险
    对某些人而言,当社会不接受他们的关系时,反而会促使他们愿承担更大的风险,并强化他们对彼此的激情及投身。如果其中一方已婚、或是有愿在身的修女或是神父,当受到一位
268
朋友或长上对这种没有出路的友谊提出质疑或威胁时,他们在体验到是禁忌的同时,也会有强化友谊的渴望。
三、为何如此脆弱
    我们的文化是极其讲求实用的文化,人际之间是疏离而缺乏亲密性的,所以大多数的人都有陷入意乱情迷的危险。虽然下列因素呈现在今天许多人的生活中,但有愿在身的修道人及神职人员更是高危险群。因为许多因素更呈现于处在现代不同文化的修道生活与铎职中。1.对他们成长的历程缺乏意识
    特别由于在孩提时代没有感觉到被需要,或没有受到应得的关爱,许多在会或晋升铎职者,就会不断寻求他人的肯定、被爱及被认同,并且渴望别人告诉他们,他们是独一无二的。这些通常都是为弥补他们在孩提时代所欠缺的4,但当人对自己在早期生活中所欠缺的(意即,他们可能没有被肯定及被爱的经验)浑然无知时,则不可能将别人当作另一个个体;反而将自己与别人混为一谈,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类人不善于与人有相互的交往,也不善于维持个人及专业的界限。《在禁区中的性》(Sex in the Forbithten Zone)一书的作者PeterRutter M.D,认为他们双方较可发展的关系是同病相怜,而非相互疼惜(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但不照单全收对方的信念与感觉)的关系。
2.在面对困难时,有否定人性需要而将它们神修化的倾向
    尽管西方文化强调自我,仍然有数目惊人的修道男女及神职人员正度着一种失衡的生活。他们经常过分强调工作,而不参与像亲密关系(有能力做自己、不戴面具、与人有相互的关 
注4请参阅:Alice Miner,The Drama of the Gifted Child.
269
系)、爱惜自己等,这类基本的人性要求。失衡的生活通常会将重心放在工作上,它会激发或增添一般中年人会有的身分问题。然而,更加热切地祈祷,并不能取代面对人性需求及对人内心渴求的分辨。
3.二元思想促长了「非此即彼」而非「两者皆是」的思维
    许多人学会靠颈部以上生活,将一切事理性化;因此对和意乱情迷的关系与吸引随之而来的身体感觉毫无准备,不仅不知所措,甚至会感到混乱,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想将这类关系限制在青春期,而不认为它们是成年发展中虽然痛苦,但却是真实的一部分。由于时下将神修与性分开,我们几乎永远无法看出意乱情迷的关系,有可能与灵修及心理成长整合。
4.流动性、改变及缺乏长期固定的关系
    可造成一个人在生活中缺乏亲密感,接踵而至的,是在意乱情迷的关系中继续受伤的经验。通常,改变与流动会使人孤立,使人有「坠入情网」的危险。再者,中年人常遇到的失落关系,特别是对我们深具意义的人(父母、亲友)的过世,容易使我们感到孤寂;而它又是闯入意乱情迷中的第一个感觉。当邀请人并有机会分享这些经验及感觉时,会触及任何人心灵的最深处。
5.缺乏活出一种互动、给予生命的态度所需的个人内在及人际关系的技巧
    许多修道人及神职人员都很忙,很少有时间反省或认识他们自己,以及他们最深的渴望与动机。与自己亲密(包括自我认识、爱、照顾自己)是需要通过反省及行动而发展的。如果一个人在与他人相处时,既想「做他自己」,也能体验与他人的亲密,那么,与自己有亲密的来往,是不可或缺的。可惜甚至今天,某些团体或大修院仍然不使受培育者意识到或提供他们机会学习及演练成年人相互来往的必要技巧(如自我披露、
270
坦诚相见、如何挑战和肯定、如何面对冲突等)。就如 Martin Pable在近期的 Review for Religious提到的,我们应更意识并接受一项事实:为活出健康的贞洁,需要技巧5。我们当今的经验岂不正邀请我们看到禁欲主义将在人际关系发展的领域中占一席之地吗?
四、陷阱与可能性
    是否所有的意乱情迷关系都会导致我们的自我界限混淆,或产生其他具毁灭性的结果?是否所有的意乱情迷关系都会以改变个人的生活方式收场?一种成熟、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否可由意乱情迷的关系作为开端呢?意乱情迷的关系对当事人及他们身处的团体而言,可否成为蒙恩及成长的机会呢?
    让我们不要太天真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剥削别人。当我们越过个人或专业的界限时,它所可能造成的伤害是不容忽视的。显然,有时人并不注意他们在专业或伦理方面的法规,甚至把它们当成不正义或不恰当的压抑。然而,亵渎界限,会留下一个永不磨灭的伤痕,它可能会影响到另一方一生信任他人的能力。
    即使专业界限没有受到侵害,但当意乱情迷的修道人或神职人员不承认、没有检视经验也未由其间汲取教训时,还会造成某些潜在的严重后果,或因此而丧失了成长的机会:
    ·他在自己与他人身上分辨什么是真实的,什么不是真实的能力会减退;包括健康的自尊及人际关系的根本一分辨个人的能力及弱点的自知之明。
    ·由于自己与他人的界限模糊,一个人可能看不到与自己
注5M Pable,“Skills Needed for Celibacy”,Review for Relwioits57(1998)3,pp 275—285
271
的「隐藏我」(荣格所谓的「阴影」)结合的必要。他可能会将自己所需发展与分享的部分在对方身上理想化,或将他/她在别人身上所做的行为怪罪于对方或加在对方身上。
    ·他/她可能由于无法面对独处,会利用对方来解除孤寂,然而,面对自我是发展真正的亲密及互爱的另一个基本的能力。
    ·当一个人坠入情网时,他/她会对蒙召去爱、把自己当成可爱的、在当前生活的型态中(单身、婚姻、修道生活、司铎生活)成长及改变等讯息,会犯「说风就是雨」的错误。然而,一个人可能蒙召在目前的生活中改变生活的方式,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改变生活的型态。
    意乱情迷的关系使我们有机会多了解我们自己及别人,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恐怕也只有藉这类的经验学习了。首先,「爱得发飘」邀请我们信任别人并由经验中学习,同时相信天主的确在我们的生活境域中向我们说话;特别是在他人身上,也藉着他人发言。如果我们相信没有过错,而这种关系又的确邀请我们成为更成全,活出更丰富的人性,又有什么不妥呢?
    其次,意乱情迷中所体验到的性精力能够是一个邀请:使我们更圆满地意识到我们是关系的存有,蒙召藉着关系,而非经由隔离找到真正的人性。意乱情迷的关系召请我们以他人为中心,它可使我们开始较清楚地了解以耶稣为楷模,蒙召度以关系为中心的神修。再者,这种类型的关系通常会是杂乱、扰人心烦、不可预测,并且充满了身体的觉醒与一系列的感觉。结果呢?有发彪经验的人可更深触及他自己及他人的现实及软弱,并且使他们有发展整合及同情能力的机会。最后,对修会长上及主教们,团体成员及朋友们要说的是,意乱情迷的关系
272
不仅邀请,甚至要求相互的关系。
五、成熟的重要
    到底谁能够伴随,并如何伴随一位陷于迷恋关系的人呢?那一类的意识、态度和技巧会是有用的?伴随是和人交往的一种艺术,相互关系是与人相处的一种方式,它意味着一种能力:以尊敬与理解接受另一个人的现实,并向对方献出另一个现实:你自己。它包括互换(不是单向的交谈),特点为:自我披露、同情、挑战(不只是对质)、对挑战的审查,以及讨论两者如何对待彼此。就如  Poets,Prophets,and Pmpatists的作者Evelyn Woodwar所谓的「你我交心」(You and me talk),在伴随他人时,尤其是当一个人在反省及审视他/她的人际关系时,你来我往不只是有益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方法。
    首先,很重要的是评估是否有任何专业的界限受损?我们需要很快注意到这类的越界,以防患进一步的侵犯与继续滥用;而进入过程既复杂又缓慢的相互关系的机会,也可能会受到限制。当没有涉及专业界限时,相互关系可以是非常有用的。
    评出当事人在意乱情迷关系中的处境,确定他目前所处的阶段及关系架构,对预期未来及如何有效地帮助他而言,是很重要的线索。任何一种关系,尤其是爱得发网的关系,如果当事人有某种自知之明,其中包括他/她的人际关系经验的历程,以及被唤醒了的饥渴,那么在开始的阶段就最容易处理了。
    有关这点,告诉他/她或聆听他/她的经验历程,彼此交心,相互体谅都可以是最有用的。愿意披露自己的人际经历,并以宽容与尊重的心怀聆听,有助于对方很诚实地说出及面对他/她人际的经历,特别是意乱情迷的经验历程。经验的互换
273
有助于他们澄清他们自己是谁,以及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所身处的阶段(就是他们的身分卜并审视他们正在做怎样的选择,而这些选择是否真正与他们的身分符合(他们的整合)。身分与整合是中年期主要的课题,彼此有唇齿相依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身陷意乱情迷之中,沈醉于罗曼蒂克的憧憬,并觉这关系使他活力充沛;然而同时,如果他们也并非很有自知之明,甚至对他们个人的现实茫然无知的话,想要达到相互的分享,即便不是不可能,挑战性也是蛮大的。为了解当事人的感受,我们必须意识到他/她就像一个饿了好一阵子,或许好几年,现在终于有吃的了。当一个人获救时,他会饥不择食的。当事人几乎不可能接受别人告诉他/她:「他/她所正享有的给予生命的经验,对他们而言,是不好或不健康的」 John Money关可在《爱及相思病》6一书中指出,那些试图使当事人对这关系进入分析性对谈的同时,应期待对方抗拒以及无能或不愿检视这关系等反应;他们甚至会被对方拒之于门外,并被当作敌人看待。对愿帮助意乱情迷的人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不被当事人看成是他的对头或敌人,而是他的战友,正与他/她一同关注他/她生命的历程,并在这生命历程中找寻其特殊关系的意义。
    若要使交谈对当事人有所帮助,尊重个人及他/她的心路历程是最基本的原则。就像在挑战他人之前,要先培养相互信任的关系。许多时候,挑战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足以承受挑战所带来的张力的信任关系。使人听得进挑战,并且有所反应,是一个基本的技巧,是一门艺术,是建立任何一种型态的真正的团体所须学习及应用的。
注6J.Money,Love and Love Sckness(Baftmore,Malyland:John Hopklns University Press,1980).
274
    大部分意乱情迷的关系都会无疾而终;火终有熄灭的一天。若要挑战这种关系,将它转化成为「成熟而相互的成人关系」,所涉及的双方当事人均须较意识到他们自己的个体性。因为意乱情迷关系的后半程,通常会有困难的感觉,可能选择结束关系的同时,继续他们迈向个体化的旅程。
    当人处于意乱情迷关系的最后阶段时,他们要处理幻想的破灭或退缩,所以除了尊重、崇敬他们的经历之外,他们最需要帮助与得到支持的是,如何应对他们的羞愧感、罪恶感、尴尬感及消沈感。那些有过亲身经历的过来人,比较有能力以感同身受的心境,在一个人结束意乱倩迷关系之际,伴他走上一程。
    不论当事人处于这种关系旅程中的那一段,对他有耐心与愿意使对方在经验意乱情迷的关系之余,还能从其中走出来,是最基本的心态及深具挑战性的任务。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欢把事情弄得乱七八糟或犯错误,然而,为避开问题及痛苦,仓卒促成关系的结束,不仅会一败涂地并且对当事人以及他/她的历程、他与朋友或帮助者的关系都是有害的。我们和当事人都是在试炼及错误中度生的,难道就不能一起共同寻找如何藉着这些不完美的经验而生活及爱吗?探究我们自己及他人的意乱情迷的经验,有助于我们肯定这种关系,以及伴随此关系的生活的价值。意乱情迷的经验也邀请所有的神职人员、修会成员及长上们彼此挑战:做一个有意识、富于人情味的、活泼、正直、最重要的是会爱的人;因为我们都为此而蒙召。
275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