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论

我也评两句

评论:俞兴植主教呼吁「敞开心扉」,以促进朝鲜半岛的和平与修好

查看原文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平均得分: 0 分,共有 0 人参与评分
   网友评论
   
本站网友 匿名
2018-05-20 15:24:28 发表
正定教区董神父咋日下午被政府官员带走下落不明,请众信友祈祷天主平安归来
 
回复  支持[8反对[5]
本站网友 匿名
2018-05-07 15:29:27 发表
学者:李克强明访日 中日关系正式破冰
2018-05-07 林展霆 狮说新语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天起对日本展开正式访问。这是李克强任内首次访日,也是中国总理时隔八年首次访日,被视为中日关系正式破冰的重要信号。

受访学者指出,李克强访日标志着中日高层交流互访恢复,但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主权争议裂痕未修补,中日关系的重建也需要新的战略基础,因此对中日关系的改善谨慎乐观。

李克强昨天率先对印度尼西亚展开访问,明天将续程到日本进行四天访问,期间将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他也将在后天出席第七届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与安倍和韩国总统文在寅会谈。

李克强访日被视为中日关系破冰的重要信号。从2012年起,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主权争议陷入僵局,并因靖国神社、历史教材等长期问题恶化。

近年来,中日高层领导人只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20国集团(G20)峰会等全球或区域场合见面,并没有到对方国家进行正式访问。

不过,中日关系去年底出现回暖迹象,高层领导互访频密。今年1月,日本外长河野太郎访华;三个月后,中国外长王毅也赴日本参加中断了八年的中日高层对话。

李克强或为“习安会”铺路

上周五(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与安倍通电话,就朝鲜半岛局势等课题交换意见。有消息称,习近平可能明年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李克强此趟日本之行有望为“习安会”铺路。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上周五透露,李克强此行将与日本领导人就“增进政治战略互信、加强务实交流合作、妥善管控矛盾分歧、实现中日关系回到正常发展轨道”交换意见。

至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孔铉佑说,三位领导人将不会以讨论朝鲜半岛局势为主,更多是探讨三方之间的地区合作。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李克强访问日本标志着中日高层交流和互访的恢复,对改善中日关系和中日韩合作都具重要意义。

朱锋认为,有三方面的进展值得关注:一、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中的联合搜救协定有待签署,双方是否能就东海合作达致共识;二、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冲击下,中日如何加强经贸合作;三、有利于稳定东海局势的中日海空联络机制是否达成协议。

李克强此行另一焦点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朱锋对中日关系的前景持谨慎乐观。他解释,中日关系确实正在回暖,但眼前仍存在不少障碍,尤其是钓鱼岛争议裂痕未补,仍难找到妥协空间。他说,中日关系重建需要新的战略基础,日本不能对中国持有强烈的“威胁论”,这并不容易实现。

针对如何化解钓鱼岛争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王栋受访时说,第一步是建立危机管控、预防及互信机制,再通过高层领导人会面逐步建立政治互信。他认为,日本在战略层面不应将中国视作假想敌。

时隔两年半再召开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是李克强此行的另一焦点。该会议2015年举行后,因中日领土争端、中韩萨德等问题而停摆。

有消息指,文在寅将向安倍和李克强介绍日前的韩朝峰会成果,并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强三国在朝鲜半岛无核化方面的合作。

王栋认为,李克强如何借助中日韩合作机制,将中日关系放在更大的东北亚合作框架内,也具重要意义。“关键在于日本须做出政治决断,是希望将中国看作崛起中的敌人,或是机遇与伙伴”。

(记者是《联合早报》重庆特派员)
 
回复  支持[6反对[7]
本站网友 匿名
2018-05-06 07:50:07 发表
【焦点】两韩启示 蔡习会先要民族认同
2018-05-05 中时电子报

南北韩日前举行第三度领导人峰会,南韩总统文在寅与北韩领导人金正恩共同签署了《板门店宣言》,宣示要共同开启和平的新时代。朝鲜半岛由战争走向和平,局势快速缓和,人们开始问同样的问题,两韩可以,两岸为何不行?蔡英文趁机提出「蔡习会」的意愿,却引起大陆《环球时报》的冷嘲热讽。



其实,两岸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远非两韩所能及,两韩至今还在商量重启离散亲人重聚的问题,两岸之间早已实现了大三通,人员往来畅通无阻,经贸互动不断提升,两岸同胞的命运共同体也在逐步建构之中。从这个角度看,两岸应该迈向民族统一的更高台阶,但现实上,两韩在政治、军事层面的互信正快速累积,两岸的大门一度在「马习会」打开,现在却又重新关上。

蔡英文看起来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面对提问,她轻描淡写指出,只要不设前提和对等,她也期待蔡习会的上演。显然,蔡英文对两韩和解似乎存有相当多的误解,因为两韩领导人的会面并非没有前提。恰恰相反,在韩战阴影笼罩下,在意识形态、制度与战略利益上南辕北辙的两韩,领导人互动是不可想像的。而且半岛局势因北韩不断试爆核武、试飞远程飞弹而不断恶化,甚至大有难以收场之势。「文金会」能够顺利举行,答案其实很简单,文在寅将半岛和平与民族统一视为核心价值,愿意为此穿梭中、美之间,北韩也感受到他的诚意,及时调整政策,接过了文在寅的橄榄枝,原本被视为东北亚火药库的半岛问题,在南北双方「心灵契合」下发生了逆转。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在此之前南北韩势同水火,但双方在核心问题上并无衝突,那就是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朝鲜民族的一部分,并致力于实现终极统一。解决的路径则在于「民族命运自决的自主原则」,潜台词就是摆脱冷战格局和大国博弈的枷锁。这次双方签署的《板门店宣言》再度对上述原则做了清楚明确的宣示。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一核心原则正是当前两岸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虽然两岸交流愈发紧密,但台湾的政客却还在「去中国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青年世代在独派论述长期洗脑下,将大陆视为外国,过去不成问题的民族认同问题,如今却成了最为难解的问题,并构成两岸和解的最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执政者,到底是听之任之,还是拨乱反正,就已经变成重大的战略抉择问题。试问,如果蔡政府不在「去中国化」上倒行逆施,大陆怎么会对蔡政府充满不信任?如果蔡总统能够公开宣示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愿意尊重、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及两岸歷史连结,两岸心理距离又岂会愈拉愈远?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台湾人与大陆的心理距离不断拉开的始作俑者,应该是大陆的打压,这显然混淆了因果关系。看看南北韩即可知道,双方并没有因为彼此的军事对立而改变民族认同。也就是说,两岸的政治分歧及现实矛盾并不构成追求台独和去中国化的理由。民族情怀即便是在当今追求个体价值的时代,也丝毫不会过时。

面对东北亚局势的歷史性巨变,我们诚挚呼吁蔡英文,能够真正承担起领导人的责任,为台湾人的幸福未来,勇敢迈出两岸和解的第一步,公开宣示「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在中华民族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互信互赖。如果蔡英文能够做此宣示,不仅在台湾可以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而且可以在对岸极大提升台湾的正面形象,也让大陆民眾对台湾的反感烟消云散。

蔡政府不必担心,宣示两岸一家就是自我矮化,也不必认为这会降低台湾的谈判筹码。两岸的政治分歧,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一如半岛局势也并非今时今日所能解决。但最重要的是,两岸应该迈开和解的第一步,也需要重新走上互信累积的进程,在政治现实上,和解对台湾最有利。

两岸交流走了30年,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过错误的教训,但问题终归需要解决。蔡英文若要争取有利的局面,就应记取经验,改弦更张,「蔡习会」就有实现的可能。
 
回复  支持[4反对[7]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也评两句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还没有注册?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