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论

我也评两句

评论:耿庆文:天主教会的去欧洲化

查看原文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平均得分: 0 分,共有 0 人参与评分
   网友评论
   
本站网友 匿名
2014-09-20 14:57:03 发表
教宗方济各访问阿尔巴尼亚,大力促进欧洲一体化
时间:2014-09-19  来源:梵蒂冈电台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将于9月21日访问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最后的准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宗当天上午10点在德肋撒姆姆广场举行的弥撒、下午与其他宗教及基督宗教其他宗派领导人的会晤、与圣职人员和天主教徒的相会,无疑是访问中最重要的几项活动。当地教会宣传主管乔治·梅塔(Gjergj Meta)神父向梵蒂冈电台表示:

“阿尔巴尼亚社会各界都在殷切期待教宗来访,不仅是天主教徒,还有穆斯林和东正教徒。政界和民间组织也在等待教宗的到访。当然,教宗访问的目的在于鼓励这受苦的人民,更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各宗教间、各文化间的相遇文化。此外,阿尔巴尼亚是教宗方济各访问的第一个欧洲国家,所以本次访问十分重要。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促进了阿尔巴尼亚融入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教宗方济各是第二位访问地拉那的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曾于1993年访问该国。梅塔神父对此表示:“许多人还记得那次访问。最近我收到一封朋友的来信,她说:‘乔治神父,我的女儿是否有幸见到教宗?因为我小时候见过若望保禄二世,那次见面对我来说是一个祝福。现在我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得到同样的祝福”。我不清楚这是否可能,或许没有可能,但那些见过若望保禄二世的人都渴望能再次体验恩宠的时刻”。

 
回复  支持[9反对[1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4-09-20 12:56:40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中国时报   论坛   910324 ⊙殷惠敏 (作者为旅美文化评论者)

http://exchristian.hk/forum/viewthread.php?tid=2372

…我的朋友,康乃尔大学出身的农经专家耿庆文博士,以他在拉丁美洲实地服务的亲身经历,觉悟到作为一个天主教徒,只有同贫苦的农人,同社会底层的人站在一起,参与他们的抗争,为争取他们的福利而奋斗,才是真正的救赎之道。因此,他对当地教会有些高层人员只和庄园主打交道,吃喝享乐,很不以为然。他潜心研究解放神学,却被台湾教会的朋友视为离经叛道,使他感到心灰意冷…

这下算是明白了,这耿博士是什么砖家了,原来是经农方面,因为有在拉美的经历,须知,这拉美是解放神学的发源地,怪不得耿博的见的与众不同,别有一翻风味。可惜这解放神学是先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做信理部长的批评过的
 
回复  支持[10反对[6]
本站网友 匿名
2014-09-19 11:06:45 发表
又是这个姓耿的,您是神马博士呢?

您的博士学位,可以“天灵灵地灵灵”地四海通吃呀?

邓晓芒说,刘小枫的博士“算是白学了”,你的也是吧?
 
回复  支持[17反对[16]
本站网友 匿名
2014-09-19 09:59:25 发表
耿文把天主教会的历史割裂、打碎、分解、革命,以为这是在做神学工作。贻害无穷。
 
回复  支持[14反对[15]
本站网友 匿名
2014-09-19 07:04:50 发表
期待“在线”能够“去耿庆文化”
 
回复  支持[17反对[21]
本站网友 匿名
2014-09-18 23:13:03 发表
正谷与加拿大Rowland Seeds有机农场签署合作协议

2012年10月25日09:29 来源:中国商业电讯

…早在2009年,Rowland Seeds有机农场顾问、加拿大联邦农业部研究院资源科学家耿庆文博士就两次到访正谷,了解正谷在中国推进有机农业发展的情况,对正谷在中国传播有机理念、发展有机事业表示赞许。

  张向东董事长表示,正谷致力于全球优势农产品资源的整合,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正谷标准有机农场,努力将更多健康、优质、安全的地域优势食品提供给中国消费者。正谷标准有机农场必须坚持环境友好、生态多元、公平贸易的经营理念,符合正谷优质食品标准并满足当地有机标准,同时符合正谷质量控制体系要求。目前正谷海外优质食品包括:阿拉斯加海鲜、法国红酒、希腊橄榄油、瑞士巧克力、澳洲牛肉等。

  此次访问,正谷与Rowland Seeds有机农场就相关内容达成合作:双方将在有机领域理念和市场动态上保持常态化交流;为中国消费者使用 Rowland Seeds有机农场产品提供机会;通过技术输入和标准控制,努力使Rowland Seeds农场成为正谷标准有机农场之一…
 
回复  支持[9反对[5]
本站网友 匿名
2014-09-18 23:07:10 发表
芥子33期 - 久违了! 好朋友们!(耿庆文)

2010/03/12

回到台北,见到这么多的新旧朋友,感觉真好!

我是1971年离开台湾到夏威夷念书的,算算已经三十八年了。其间只回来过三次,第一次是1973年念完硕士,回来找工作,住了将近一个月,那时是一心一意的想要在这个海岛上安身立命,但是未能如愿。于是回美国去继续念博士,谁知这一走竟是十几年。

到了1991年,突然接到了一份邀请,又来到台湾。到台北的第二天,就随着一群人被送进总统府,和李登辉握了个手,隔天在国军英雄馆开了一个什么会,然后就是一周的中南部参观。那一次回台湾最感欣慰的是有机会到敦和家做客,同时见到了久违的小猫,伟瀛和伟特等几位老朋友。除此之外,对台湾的感觉却是似曾相识,又十分陌生了。

第三次到台湾是1999年陪先母的灵柩回来,只停留了三天二夜,公祭、出殡后即匆匆赶到大陆,去执行一个联合国项目。除了这三次加起来不到50天的造访外,过去三十八年来,台湾已成了一个愈漂愈远的回忆。唯一的一点儿联系,就是《心泉》和《芥子》这二本期刊,和其中时而出现的一些熟悉的名字和他们的生活动态。而我也偶尔投稿分享一些生活的感触。因此,有时觉得自己也是 de facto 的小会一份子了。
近十几年来,由于工作的关系,曾去过大陆无数次,几乎走遍了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也结交了许多朋友。但对于大陆上不论物质建设或是精神文明的长足进步,欣佩之余,却少了那种同文同种的激动和共鸣。眼看着一个耀眼的国度掘起,感觉上却像是一个旁观者在见证一块古老土地上的一群古老人类,在成就另一次历史的辉煌。但这种成就感,并不属于我。

一个海岛,日渐遥远;一块大陆,却不是归途。

三十八年来我的心境与许多负笈留学的学子一样,成了一群无主的漂鸟。生活就像一只落单孤飞的加拿大雁,年复一年,随着季节变迁,逐水草而居。只要水草丰腴,就当成家乡 …… .

一年多以前,2007年初,我有意放缓生活的步调,推掉了多个工作合同,趁着价高,卖了我们在加拿大西部刚盖好的房子,举家东迁,落脚在多伦多北边一处僻静的半山社区,整出了一英亩多的土地,准备莳花喂鸟, 过半退休的生活,并能有更多的时间陪陪三个活泼的小女儿,看着她们成长。同时,也购置了一叠线装书,女儿们上了学,我就冲上一壶茶,坐在后院的树荫下,在宋词元曲里面消磨大半天时光,却也悠闲自在!

可惜呀,好景不常!去年七月间,突然来了一群神修小会的会员,其中有好几位三,四十年未见的老朋友。他们来了,又念经,又烤肉,喧喧嚷嚷地,打破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也吹皱了我心里的一池春水,虽然还不至于让我“春心荡漾”,但却勾起了一股强烈地思念台湾的情绪。无巧不巧的,就在小会共融营后的一个多月,早年的一位同事来电,征询我是否有意愿替他们位于加拿大西部Alberta 省的农业公司策划并拓展国际业务。其实,那时我心里也是蠢蠢欲动,早就不安于室了。于是一口答应了下来。重新收拾起旧行囊,又开始了太平洋上空穿梭飞行的生涯。 只是,这次不同的是:原先许多次过门未入的台湾,现在却成了业务规划的首选和必要地点。于是,我回来了! 这只能说是在冥冥中,造物者自有祂奥妙的计划,让我和婆娑之洋,美丽之岛,又有了再续前缘的机会。

谈到缘份,我愿意和各位再分享一段属于私人的心路历程:也是在多伦多共融营后不久,我突然接到了一封电子邮件,发信人是这些年在我心深处一直占有极为特殊位置的一位朋友。1971年的6月3日,这位朋友送我到松山机场。在分别的那一刹那,我们双手紧握,双目凝视,无言地承诺:矢当初誓盟永不辜负。但是那一别,却是三十八年。这期间我们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但一直互无音讯。就在启程来台湾的前一周,她透过电子邮件发给我唐朝李益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喜见外弟又言别”。其中的后六句为:……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我意识到,这次台湾行,会见到阔别三十八年的她。不觉骤然涌起了一股近乡情更却的感觉。只希望我们还能认得出彼此。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天主,在人生的道路上,给我的安排和指引。不仅带领我回到幼年生长的乡土,更将命运\中的悔恨和无奈,谱上完美的句点。“天主是我的牧者,我永远也不孤独,祂带领我来到肥沃的青草地上,祂喂养我的灵魂”,阿门!

2009年2月28日于台北震旦中心

原载芥子第三十三期(2009年6月发行)
 
回复  支持[7反对[6]
本站网友 匿名
2014-09-18 23:00:33 发表
陈日君枢机:天主教媒体该这样“多元化”吗?

刊登日期: 2013. 06. 11

两个月前在台湾以韩德力神父为发行人的《见证》杂志二零一三年的第三期,见到一篇由耿庆文博士撰写的文章,这位“博士先生”竟敢批评荣休的教宗本笃,说他的“八年任期……到头来乏善可陈”。我马上向《见证》的主编提出强烈的抗议,她马上回信道歉说是一时失察刊登了那文章。

这两天在天亚社网上又见到了这位耿先生的文章“梵蒂冈对改革虽有犹豫,但势在必行!”且是天亚社的译文,那大概不是“一时失察”致成的了吧!非常吃惊。这样的文章为稍有信仰感的教友一闻就该闻出它的臭味,怎么会登在我们素来欣赏的天亚社网上呢?难道天亚社换了老板了吗?

耿氏的文章祇能称它是一大篇“胡说八道”。

他从甘伟霖(William Grimm, MM)神父的文章“改革教廷犹如把果冻钉在墙上”讲起。但甘神父的文章很清晰地讨论“改革教廷的行政”,这位耿“博士”却把“教会的训导”和“教廷的运\作”混为一谈,把圣统制和福音及信众的共识对立起来,又把孔汉思(Hans Kung)的谬论和真福若望纽曼(John Henry Newman)及阿伟里.杜莱斯枢机(Avery Dulles)的神学见解放在同一层面。对纽曼和杜莱斯真是莫大的侮辱!

不知道这位兄弟是哪一行的博士?他好像很同意孔汉思的说法“不论有没有教会,人类与世界仍会不断前进”,那么请他快快和教会划清界线吧!

见到《天主教在线》也把这文章转载了;可幸读者多有信仰感,本能地摈弃这垃圾文章。

我们天主教传媒真该多元化到这个地步吗?太浪费我们的时间了!愿兄弟们都站起来抗议!
____________________
撰文:陈日君枢机。
 
回复  支持[20反对[15]
本站网友 匿名
2014-09-18 22:55:56 发表
中国时报   论坛   910324 ⊙殷惠敏 (作者为旅美文化评论者)

http://exchristian.hk/forum/viewthread.php?tid=2372

…我的朋友,康乃尔大学出身的农经专家耿庆文博士,以他在拉丁美洲实地服务的亲身经历,觉悟到作为一个天主教徒,只有同贫苦的农人,同社会底层的人站在一起,参与他们的抗争,为争取他们的福利而奋斗,才是真正的救赎之道。因此,他对当地教会有些高层人员只和庄园主打交道,吃喝享乐,很不以为然。他潜心研究解放神学,却被台湾教会的朋友视为离经叛道,使他感到心灰意冷…
 
回复  支持[11反对[1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4-09-18 19:34:36 发表
一个自命不凡的龌龊说教者!撒泡尿看看自己是什么鬼样:一个拿着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学位,做着加拿大文化观察的所谓“西方学者”,居然在大喊特喊亚洲社会的传统信仰与价值观,你这不是在忽悠老百姓吗!天主教就是天主教,没有什么欧洲化,美洲化,非洲化的,亚洲化,中国化!天主教只有回归正统,才能发扬光大。我坚信:主教神父结婚之日,必将是天主教灭亡之时。西乃山十戒将与天主教会共存亡。
 
回复  支持[20反对[13]
本站网友 睁开眼吧
2014-09-18 19:27:09 发表
耿庆文博士,中国独立自主自办的爱国会早就去欧洲化了!摘掉了洋教的帽子!

建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天主教!

耿庆文,甘伟霖以为如何?

教宗方济各邀请习总去梵蒂冈是不是交流关于肯定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的去欧洲化的成功经验?

我信天主教就是基督建立的教会!不是什么欧洲的,美州的,非洲的,也不是什么亚洲的!更非中国的!我信的是罗马公教!
 
回复  支持[7反对[5]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也评两句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还没有注册?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