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论

我也评两句

评论:中梵建交只是空中楼阁

查看原文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平均得分: 0 分,共有 0 人参与评分
   网友评论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22:08:33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如今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虽然没有美国那样的帝国形象,但也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谨慎对待的,中国不会让任何一个国家左右,这是无神论和一党专政近七十年的统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只会愈发加强,不会有丝毫的放弃。

貌似有理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20:37:06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panpeter 的原文:

  看了一下关于传统与现代主义的冲突,我应该是个保守的传统派。十二年前我从新教来到天主教,就是不满意新教的分裂行为,没想到在天主内部也是各种各样不同的冲突观念,以后继续追随传统中的纯正信仰,这样不会让自己被各种世俗化的现代思想所腐蚀。

  中国新教那些没水平的观念就不用理会,简直是一群没文化的垃圾集合。

  不过新教出了一些极为推崇民主观念的名人,而天主教没一个人。比如说以前的王怡,现在的刘仲敬,但他们的逻辑还是有漏洞的,他们的路也不会太长。王怡思想在事实上已经跟不上复杂的政治变局,等于走到了尽头。而刘仲敬还有一段发展后劲,逻辑基础比较好,但是某些思维局限还是有的,这是他的不足之处,所以我认为他的后劲也不会很足,总有一天走到尽头。

  凡是看不出新教根本性错误的人,都是逻辑思维不足的一个证据。

支持,我觉得你有大使命,坚强又正直,非比寻常。

这位兄弟是忠贞教会的栋梁、不可多得的人才、不骄傲加上祈祷跟着圣神的指引!我支持你。

是的,这位兄弟如有神助,以后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这位兄弟指点。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20:20:42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panpeter 的原文:

  看了一下关于传统与现代主义的冲突,我应该是个保守的传统派。十二年前我从新教来到天主教,就是不满意新教的分裂行为,没想到在天主内部也是各种各样不同的冲突观念,以后继续追随传统中的纯正信仰,这样不会让自己被各种世俗化的现代思想所腐蚀。

  中国新教那些没水平的观念就不用理会,简直是一群没文化的垃圾集合。

  不过新教出了一些极为推崇民主观念的名人,而天主教没一个人。比如说以前的王怡,现在的刘仲敬,但他们的逻辑还是有漏洞的,他们的路也不会太长。王怡思想在事实上已经跟不上复杂的政治变局,等于走到了尽头。而刘仲敬还有一段发展后劲,逻辑基础比较好,但是某些思维局限还是有的,这是他的不足之处,所以我认为他的后劲也不会很足,总有一天走到尽头。

  凡是看不出新教根本性错误的人,都是逻辑思维不足的一个证据。

支持,我觉得你有大使命,坚强又正直,非比寻常。

这位兄弟是忠贞教会的栋梁、不可多得的人才、不骄傲加上祈祷跟着圣神的指引!我支持你。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20:09:39 发表
网友 panpeter 的原文:

  看了一下关于传统与现代主义的冲突,我应该是个保守的传统派。十二年前我从新教来到天主教,就是不满意新教的分裂行为,没想到在天主内部也是各种各样不同的冲突观念,以后继续追随传统中的纯正信仰,这样不会让自己被各种世俗化的现代思想所腐蚀。

  中国新教那些没水平的观念就不用理会,简直是一群没文化的垃圾集合。

  不过新教出了一些极为推崇民主观念的名人,而天主教没一个人。比如说以前的王怡,现在的刘仲敬,但他们的逻辑还是有漏洞的,他们的路也不会太长。王怡思想在事实上已经跟不上复杂的政治变局,等于走到了尽头。而刘仲敬还有一段发展后劲,逻辑基础比较好,但是某些思维局限还是有的,这是他的不足之处,所以我认为他的后劲也不会很足,总有一天走到尽头。

  凡是看不出新教根本性错误的人,都是逻辑思维不足的一个证据。

这是时代的必然,妤好信。这个时代波及了全人类。好好信,认识了真理,天主与你同在,你会感受到,天主的甘饴。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9:41:25 发表
网友 panpeter 的原文:

  看了一下关于传统与现代主义的冲突,我应该是个保守的传统派。十二年前我从新教来到天主教,就是不满意新教的分裂行为,没想到在天主内部也是各种各样不同的冲突观念,以后继续追随传统中的纯正信仰,这样不会让自己被各种世俗化的现代思想所腐蚀。

  中国新教那些没水平的观念就不用理会,简直是一群没文化的垃圾集合。

  不过新教出了一些极为推崇民主观念的名人,而天主教没一个人。比如说以前的王怡,现在的刘仲敬,但他们的逻辑还是有漏洞的,他们的路也不会太长。王怡思想在事实上已经跟不上复杂的政治变局,等于走到了尽头。而刘仲敬还有一段发展后劲,逻辑基础比较好,但是某些思维局限还是有的,这是他的不足之处,所以我认为他的后劲也不会很足,总有一天走到尽头。

  凡是看不出新教根本性错误的人,都是逻辑思维不足的一个证据。

支持,我觉得你有大使命,坚强又正直,非比寻常。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9:34:04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panpeter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教会在第四世纪处于亚略异端的危机中,当时90%一99%的正统主教都感染了亚略异端否定了基督的天主性,而且当时教宗又跟这异端鉴署一份和平协议,(后来的教宗召开大公会议判定这份和平协议不合教义且充满异教思想)教会在当时没有停止为教会,唯一,至圣、圣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会一直存留下去,她的三个属性可见的、无玷的、不可错的也会一直留下去。我感谢天主赐给我这个信仰,这教会她是我的母亲和真理的导师,她不可见的部份要比可见部分丰富得多的多,我也求主让我永远存留在她的怀抱中。亚孟。

请教,传统和现代主义怎么调和,你信哪一个?

不敢,不敢,彼此分享而已,你可以找一找我那遍评论《一个敌人己做了这样》那是金口圣若望的讲道辞的节选,圣人讲的是第四世纪教会面临的异教挑战,但莠孑在今日也可以说现代主义,自由主义或相对主义,出现在麦子中。鄙人浅簿地认为:教会只有传统与现在。

谢谢你

  传统肯定是优先,后面的改动不一定好,经常是一点一点的慢慢破坏各种教义原则。

  如果现在耶稣化装成一个普通信徒讲解各种教理,估计教会内的多数人会认为耶稣是个脑筋不开化的老古董。

我觉得你是耶稣化装的,不对,是这个教派来的。

依善神的意志,琐罗亚斯德诞生,其诞生标志着世界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将宣扬该教,率众与黑暗作斗争,抑止恶神。第四阶段(9000~12000 年),琐罗亚斯德教将广传世界,继续斗争。为拯救世人,琐罗亚斯德的第三子将于此阶段末降生,成为“义”的化身,即“救主”,他将彻底清除恶魔,取得最后的胜利,引导人类进入光明、正义与真理之国,此亦即该教之最高理想。这些神话后来被其他宗教继承,如犹太教之救主将降临、建立理想的千年王国有雷同之处。

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E7%90%90%E7%BD%97%E4%BA%9A%E6%96%AF%E5%BE%B7%E6%95%99/1814225?bk_fr=chain_bottom&fromtitle=%E7%A5%86%E6%95%99&fromid=1378957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9:26:36 发表
网友 panpeter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教会在第四世纪处于亚略异端的危机中,当时90%一99%的正统主教都感染了亚略异端否定了基督的天主性,而且当时教宗又跟这异端鉴署一份和平协议,(后来的教宗召开大公会议判定这份和平协议不合教义且充满异教思想)教会在当时没有停止为教会,唯一,至圣、圣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会一直存留下去,她的三个属性可见的、无玷的、不可错的也会一直留下去。我感谢天主赐给我这个信仰,这教会她是我的母亲和真理的导师,她不可见的部份要比可见部分丰富得多的多,我也求主让我永远存留在她的怀抱中。亚孟。

请教,传统和现代主义怎么调和,你信哪一个?

不敢,不敢,彼此分享而已,你可以找一找我那遍评论《一个敌人己做了这样》那是金口圣若望的讲道辞的节选,圣人讲的是第四世纪教会面临的异教挑战,但莠孑在今日也可以说现代主义,自由主义或相对主义,出现在麦子中。鄙人浅簿地认为:教会只有传统与现在。

谢谢你

  传统肯定是优先,后面的改动不一定好,经常是一点一点的慢慢破坏各种教义原则。

  如果现在耶稣化装成一个普通信徒讲解各种教理,估计教会内的多数人会认为耶稣是个脑筋不开化的老古董。

我觉得你是耶稣化装的,不对,是这个教派来的。

依善神的意志,琐罗亚斯德诞生,其诞生标志着世界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将宣扬该教,率众与黑暗作斗争,抑止恶神。第四阶段(9000~12000 年),琐罗亚斯德教将广传世界,继续斗争。为拯救世人,琐罗亚斯德的第三子将于此阶段末降生,成为“义”的化身,即“救主”,他将彻底清除恶魔,取得最后的胜利,引导人类进入光明、正义与真理之国,此亦即该教之最高理想。这些神话后来被其他宗教继承,如犹太教之救主将降临、建立理想的千年王国有雷同之处。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9:04:43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自从8世纪矮子丕平送给教皇一个国家之后,这个教皇国便成为欧洲制衡力量的其中一环。

到了耶稣诞生后第1000年之际,教皇国的权势和影响渐入高峰期,格列高里七世进行了一系列提升教皇地位的努力,并曾逼得德皇亨利四世跪在雪地里三天三夜;乌尔邦二世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挑起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在这个疯狂的年代里成了整个西欧的精神核心。

但将这一切带入登峰造极的,则是号称“万皇之皇”的英诺森三世。

   
英诺森三世原名赛尼·洛泰尔,出生于有德意志血统的罗马贵族世家。

曾学过神学和教会法,写过著作《论人的贫苦条件》,后来凭着他的叔叔——教皇克莱门特三世的关系成为教廷高级人员。38岁时终于当选为罗马精神世界的最高领袖。

他称自己是介于神和人之间的存在,位于神之下,人之上,扮演着神人之间沟通的角色。他说:“教皇是太阳,世俗国王是月亮。”(这句话原话是格里高利七世说的,是中世纪有名的日月论)、“国王如不能诚心侍奉基督的代理人,就不能正确地治理他的国家。”、“国王拥有肉体上的权利,祭司拥有精神上的权利,由于精神统治着肉体,教皇也应高于国王。”

这些言论是英诺森三世向世俗王者开战的檄文,但他并非因此而成为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统治者,类似的言论实际上在他之前已存在过。他被列入《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之中主要是由于他因此付出的雷厉风行的行动。

   
英诺森三世首先在教皇国之内推行中央集权,他利用罗马城和教皇国内的贵族王公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来自德意志的威胁,使他们服从了自己的权威。他调整扩大了教皇的宫廷机构,向各地派遣枢机主教以监督各地教会(在此之前,一直由各地大主教兼任教皇使节的监督职能)。各地主教又必须监督其属下的教区和修院,随时撤换不称职者,使西欧的教会系统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在教皇的掌控之下。

1199年,英诺森三世第一次向整个西欧的教会征税,这个制度后来固定了下来,成为压在人民头上的“十一税”。教皇的腰包鼓了,说话行事也更有底气了。


英诺森三世对基督教最大的贡献在于1215年的“第四次拉特兰宗教会议”。

这是继君士坦丁时代尼西亚会议以来最重要的宗教会议之一,对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所应遵守的规范作了许多解释,其中最重要的是规定了七项基督教圣礼,包括洗礼、成年坚信礼、婚礼、弥撒、忏悔、神职叙任礼和临终涂圣油礼。每个教徒每年至少应向神父忏悔一次,做弥撒一次。
像他的前辈一样,英诺森三世也积极介入德意志事务,作为一个手中没有军队的政客,他的武器除了开除敌手的教籍之外,更重要的是利用外交手腕,拉拢一方打击另一方,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英诺森三世初登大位之时,正赶上德意志的霍亨斯陶芬家族和韦尔夫家族激烈争夺王位之际,由于霍亨斯陶芬家族在南意大利拥有领地,出于阻止南意大利同德意志统一在同一君主之下的目的,英诺森三世支持了韦尔夫家族。在这场长达12年的战争中,真正的大赢家是这位幕后的教皇,他利用双方的许诺,夺取了斯波莱托、安科纳等地,使教皇国北达波河下游,南抵那不勒斯边境,可谓盛极一时。

但当英诺森支持的韦尔夫家族的奥托四世登上皇位之后,新皇帝立即翻脸,不承认教皇在战争中获得的好处,甚至准备兵戎相见。于是,英诺森抬出了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孤儿、已被他收为教子的腓特烈(后称皇帝腓特烈二世),并让其与法国国王腓力二世结盟,终于在布汶战役中歼灭了背信弃义的奥托四世。腓特烈二世在向教皇许诺放弃西西里王位和进行十字军东征之后,在英诺森的支持下登上了皇帝宝座。

与此同时,英格兰国王约翰(即无地王)在多件事情上明目张胆地违抗教皇,特别是在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任命权上冲突激烈。于是,教皇在1207年将无地王开除了教籍,还将英格兰排除出基督教区长达6年之久。英诺森还准备支持法王腓力二世进攻英格兰,无地王终于被迫屈服,接受了教皇的大主教人选,并向教皇称臣纳贡。

   
英诺森三世奠定的西欧政治格局早已被历史的后浪所淹没了,但他开创的对异教徒的迫害政策及由此形成的传统则长久地在历史上发挥影响。在仁慈的上帝的旗帜下,英诺森三世干尽了不仁慈的勾当。

最典型的是他对法国南部的“清洁派”(也称阿比尔派)的迫害。清洁派是信奉善恶二元论的基督教苦行派,当他们被定性为异端之后,就遭到了灭顶之灾。教皇组织的圣战军团攻克了清洁派的中心贝济耶城,随即展开了大屠杀,有两万多人遭到杀害。在米内尔瓦,100多位清洁派领袖被烧死在火刑台上。

在英诺森三世死后不久,他的侄子、继任教皇的格列高里九世就创办了宗教裁判所,并宣称迫害异教徒是教廷的职责之一。而英诺森三世创立的用火刑烧死异教徒的做法也被沿袭了下来,火刑柱后来成为无数坚持真理不盲从教廷的志士的殉难标志。

1202年,英诺森三世发动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这是历次十字军东征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一次,十字军没有到达圣地与异教徒作战,而是在君士坦丁堡奸淫掳掠了自己的基督教兄弟。致使拜占庭帝国中断了57年之久。他还组织了“儿童十字军东征”,结果使3万多个小孩成为北非奴隶市场上的新货。

英诺森三世在政治上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离岸平衡手的君主,而他的教皇身份使他对历史有着比世俗君主更深一层的影响。鉴于他给基督教留下的众多或好或恶的遗产,他无疑应在《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中占有一席之位。

英诺森三世能够在历史上发挥巨大的影响力,除了通过教会改革加强教皇的权力外,他的主要武器是煽动宗教狂热、使用“开除教籍”之权,以及利用世俗君主间的矛盾,巧妙地发挥作用,坐收最大的渔利。实际上,在中世纪欧洲政治秩序纷繁错乱的情况下,一个有实力能发挥制衡作用的教皇的存在,还是很具有合理性的。

又发一堆,人能看吗?

蛇精病呀?

又刺激到你了?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9:02:21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自从8世纪矮子丕平送给教皇一个国家之后,这个教皇国便成为欧洲制衡力量的其中一环。

到了耶稣诞生后第1000年之际,教皇国的权势和影响渐入高峰期,格列高里七世进行了一系列提升教皇地位的努力,并曾逼得德皇亨利四世跪在雪地里三天三夜;乌尔邦二世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挑起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在这个疯狂的年代里成了整个西欧的精神核心。

但将这一切带入登峰造极的,则是号称“万皇之皇”的英诺森三世。

   
英诺森三世原名赛尼·洛泰尔,出生于有德意志血统的罗马贵族世家。

曾学过神学和教会法,写过著作《论人的贫苦条件》,后来凭着他的叔叔——教皇克莱门特三世的关系成为教廷高级人员。38岁时终于当选为罗马精神世界的最高领袖。

他称自己是介于神和人之间的存在,位于神之下,人之上,扮演着神人之间沟通的角色。他说:“教皇是太阳,世俗国王是月亮。”(这句话原话是格里高利七世说的,是中世纪有名的日月论)、“国王如不能诚心侍奉基督的代理人,就不能正确地治理他的国家。”、“国王拥有肉体上的权利,祭司拥有精神上的权利,由于精神统治着肉体,教皇也应高于国王。”

这些言论是英诺森三世向世俗王者开战的檄文,但他并非因此而成为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统治者,类似的言论实际上在他之前已存在过。他被列入《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之中主要是由于他因此付出的雷厉风行的行动。

   
英诺森三世首先在教皇国之内推行中央集权,他利用罗马城和教皇国内的贵族王公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来自德意志的威胁,使他们服从了自己的权威。他调整扩大了教皇的宫廷机构,向各地派遣枢机主教以监督各地教会(在此之前,一直由各地大主教兼任教皇使节的监督职能)。各地主教又必须监督其属下的教区和修院,随时撤换不称职者,使西欧的教会系统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在教皇的掌控之下。

1199年,英诺森三世第一次向整个西欧的教会征税,这个制度后来固定了下来,成为压在人民头上的“十一税”。教皇的腰包鼓了,说话行事也更有底气了。


英诺森三世对基督教最大的贡献在于1215年的“第四次拉特兰宗教会议”。

这是继君士坦丁时代尼西亚会议以来最重要的宗教会议之一,对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所应遵守的规范作了许多解释,其中最重要的是规定了七项基督教圣礼,包括洗礼、成年坚信礼、婚礼、弥撒、忏悔、神职叙任礼和临终涂圣油礼。每个教徒每年至少应向神父忏悔一次,做弥撒一次。
像他的前辈一样,英诺森三世也积极介入德意志事务,作为一个手中没有军队的政客,他的武器除了开除敌手的教籍之外,更重要的是利用外交手腕,拉拢一方打击另一方,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英诺森三世初登大位之时,正赶上德意志的霍亨斯陶芬家族和韦尔夫家族激烈争夺王位之际,由于霍亨斯陶芬家族在南意大利拥有领地,出于阻止南意大利同德意志统一在同一君主之下的目的,英诺森三世支持了韦尔夫家族。在这场长达12年的战争中,真正的大赢家是这位幕后的教皇,他利用双方的许诺,夺取了斯波莱托、安科纳等地,使教皇国北达波河下游,南抵那不勒斯边境,可谓盛极一时。

但当英诺森支持的韦尔夫家族的奥托四世登上皇位之后,新皇帝立即翻脸,不承认教皇在战争中获得的好处,甚至准备兵戎相见。于是,英诺森抬出了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孤儿、已被他收为教子的腓特烈(后称皇帝腓特烈二世),并让其与法国国王腓力二世结盟,终于在布汶战役中歼灭了背信弃义的奥托四世。腓特烈二世在向教皇许诺放弃西西里王位和进行十字军东征之后,在英诺森的支持下登上了皇帝宝座。

与此同时,英格兰国王约翰(即无地王)在多件事情上明目张胆地违抗教皇,特别是在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任命权上冲突激烈。于是,教皇在1207年将无地王开除了教籍,还将英格兰排除出基督教区长达6年之久。英诺森还准备支持法王腓力二世进攻英格兰,无地王终于被迫屈服,接受了教皇的大主教人选,并向教皇称臣纳贡。

   
英诺森三世奠定的西欧政治格局早已被历史的后浪所淹没了,但他开创的对异教徒的迫害政策及由此形成的传统则长久地在历史上发挥影响。在仁慈的上帝的旗帜下,英诺森三世干尽了不仁慈的勾当。

最典型的是他对法国南部的“清洁派”(也称阿比尔派)的迫害。清洁派是信奉善恶二元论的基督教苦行派,当他们被定性为异端之后,就遭到了灭顶之灾。教皇组织的圣战军团攻克了清洁派的中心贝济耶城,随即展开了大屠杀,有两万多人遭到杀害。在米内尔瓦,100多位清洁派领袖被烧死在火刑台上。

在英诺森三世死后不久,他的侄子、继任教皇的格列高里九世就创办了宗教裁判所,并宣称迫害异教徒是教廷的职责之一。而英诺森三世创立的用火刑烧死异教徒的做法也被沿袭了下来,火刑柱后来成为无数坚持真理不盲从教廷的志士的殉难标志。

1202年,英诺森三世发动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这是历次十字军东征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一次,十字军没有到达圣地与异教徒作战,而是在君士坦丁堡奸淫掳掠了自己的基督教兄弟。致使拜占庭帝国中断了57年之久。他还组织了“儿童十字军东征”,结果使3万多个小孩成为北非奴隶市场上的新货。

英诺森三世在政治上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离岸平衡手的君主,而他的教皇身份使他对历史有着比世俗君主更深一层的影响。鉴于他给基督教留下的众多或好或恶的遗产,他无疑应在《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中占有一席之位。

英诺森三世能够在历史上发挥巨大的影响力,除了通过教会改革加强教皇的权力外,他的主要武器是煽动宗教狂热、使用“开除教籍”之权,以及利用世俗君主间的矛盾,巧妙地发挥作用,坐收最大的渔利。实际上,在中世纪欧洲政治秩序纷繁错乱的情况下,一个有实力能发挥制衡作用的教皇的存在,还是很具有合理性的。

又发一堆,人能看吗?

蛇精病呀?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panpeter
2017-02-13 18:51:54 发表
  看了一下关于传统与现代主义的冲突,我应该是个保守的传统派。十二年前我从新教来到天主教,就是不满意新教的分裂行为,没想到在天主内部也是各种各样不同的冲突观念,以后继续追随传统中的纯正信仰,这样不会让自己被各种世俗化的现代思想所腐蚀。

  中国新教那些没水平的观念就不用理会,简直是一群没文化的垃圾集合。

  不过新教出了一些极为推崇民主观念的名人,而天主教没一个人。比如说以前的王怡,现在的刘仲敬,但他们的逻辑还是有漏洞的,他们的路也不会太长。王怡思想在事实上已经跟不上复杂的政治变局,等于走到了尽头。而刘仲敬还有一段发展后劲,逻辑基础比较好,但是某些思维局限还是有的,这是他的不足之处,所以我认为他的后劲也不会很足,总有一天走到尽头。

  凡是看不出新教根本性错误的人,都是逻辑思维不足的一个证据。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panpeter
2017-02-13 18:26:08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教会在第四世纪处于亚略异端的危机中,当时90%一99%的正统主教都感染了亚略异端否定了基督的天主性,而且当时教宗又跟这异端鉴署一份和平协议,(后来的教宗召开大公会议判定这份和平协议不合教义且充满异教思想)教会在当时没有停止为教会,唯一,至圣、圣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会一直存留下去,她的三个属性可见的、无玷的、不可错的也会一直留下去。我感谢天主赐给我这个信仰,这教会她是我的母亲和真理的导师,她不可见的部份要比可见部分丰富得多的多,我也求主让我永远存留在她的怀抱中。亚孟。

请教,传统和现代主义怎么调和,你信哪一个?

不敢,不敢,彼此分享而已,你可以找一找我那遍评论《一个敌人己做了这样》那是金口圣若望的讲道辞的节选,圣人讲的是第四世纪教会面临的异教挑战,但莠孑在今日也可以说现代主义,自由主义或相对主义,出现在麦子中。鄙人浅簿地认为:教会只有传统与现在。

谢谢你

  传统肯定是优先,后面的改动不一定好,经常是一点一点的慢慢破坏各种教义原则。

  如果现在耶稣化装成一个普通信徒讲解各种教理,估计教会内的多数人会认为耶稣是个脑筋不开化的老古董。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7:06:52 发表
自从8世纪矮子丕平送给教皇一个国家之后,这个教皇国便成为欧洲制衡力量的其中一环。

到了耶稣诞生后第1000年之际,教皇国的权势和影响渐入高峰期,格列高里七世进行了一系列提升教皇地位的努力,并曾逼得德皇亨利四世跪在雪地里三天三夜;乌尔邦二世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挑起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在这个疯狂的年代里成了整个西欧的精神核心。

但将这一切带入登峰造极的,则是号称“万皇之皇”的英诺森三世。

   
英诺森三世原名赛尼·洛泰尔,出生于有德意志血统的罗马贵族世家。

曾学过神学和教会法,写过著作《论人的贫苦条件》,后来凭着他的叔叔——教皇克莱门特三世的关系成为教廷高级人员。38岁时终于当选为罗马精神世界的最高领袖。

他称自己是介于神和人之间的存在,位于神之下,人之上,扮演着神人之间沟通的角色。他说:“教皇是太阳,世俗国王是月亮。”(这句话原话是格里高利七世说的,是中世纪有名的日月论)、“国王如不能诚心侍奉基督的代理人,就不能正确地治理他的国家。”、“国王拥有肉体上的权利,祭司拥有精神上的权利,由于精神统治着肉体,教皇也应高于国王。”

这些言论是英诺森三世向世俗王者开战的檄文,但他并非因此而成为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统治者,类似的言论实际上在他之前已存在过。他被列入《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之中主要是由于他因此付出的雷厉风行的行动。

   
英诺森三世首先在教皇国之内推行中央集权,他利用罗马城和教皇国内的贵族王公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来自德意志的威胁,使他们服从了自己的权威。他调整扩大了教皇的宫廷机构,向各地派遣枢机主教以监督各地教会(在此之前,一直由各地大主教兼任教皇使节的监督职能)。各地主教又必须监督其属下的教区和修院,随时撤换不称职者,使西欧的教会系统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在教皇的掌控之下。

1199年,英诺森三世第一次向整个西欧的教会征税,这个制度后来固定了下来,成为压在人民头上的“十一税”。教皇的腰包鼓了,说话行事也更有底气了。


英诺森三世对基督教最大的贡献在于1215年的“第四次拉特兰宗教会议”。

这是继君士坦丁时代尼西亚会议以来最重要的宗教会议之一,对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所应遵守的规范作了许多解释,其中最重要的是规定了七项基督教圣礼,包括洗礼、成年坚信礼、婚礼、弥撒、忏悔、神职叙任礼和临终涂圣油礼。每个教徒每年至少应向神父忏悔一次,做弥撒一次。
像他的前辈一样,英诺森三世也积极介入德意志事务,作为一个手中没有军队的政客,他的武器除了开除敌手的教籍之外,更重要的是利用外交手腕,拉拢一方打击另一方,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英诺森三世初登大位之时,正赶上德意志的霍亨斯陶芬家族和韦尔夫家族激烈争夺王位之际,由于霍亨斯陶芬家族在南意大利拥有领地,出于阻止南意大利同德意志统一在同一君主之下的目的,英诺森三世支持了韦尔夫家族。在这场长达12年的战争中,真正的大赢家是这位幕后的教皇,他利用双方的许诺,夺取了斯波莱托、安科纳等地,使教皇国北达波河下游,南抵那不勒斯边境,可谓盛极一时。

但当英诺森支持的韦尔夫家族的奥托四世登上皇位之后,新皇帝立即翻脸,不承认教皇在战争中获得的好处,甚至准备兵戎相见。于是,英诺森抬出了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孤儿、已被他收为教子的腓特烈(后称皇帝腓特烈二世),并让其与法国国王腓力二世结盟,终于在布汶战役中歼灭了背信弃义的奥托四世。腓特烈二世在向教皇许诺放弃西西里王位和进行十字军东征之后,在英诺森的支持下登上了皇帝宝座。

与此同时,英格兰国王约翰(即无地王)在多件事情上明目张胆地违抗教皇,特别是在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任命权上冲突激烈。于是,教皇在1207年将无地王开除了教籍,还将英格兰排除出基督教区长达6年之久。英诺森还准备支持法王腓力二世进攻英格兰,无地王终于被迫屈服,接受了教皇的大主教人选,并向教皇称臣纳贡。

   
英诺森三世奠定的西欧政治格局早已被历史的后浪所淹没了,但他开创的对异教徒的迫害政策及由此形成的传统则长久地在历史上发挥影响。在仁慈的上帝的旗帜下,英诺森三世干尽了不仁慈的勾当。

最典型的是他对法国南部的“清洁派”(也称阿比尔派)的迫害。清洁派是信奉善恶二元论的基督教苦行派,当他们被定性为异端之后,就遭到了灭顶之灾。教皇组织的圣战军团攻克了清洁派的中心贝济耶城,随即展开了大屠杀,有两万多人遭到杀害。在米内尔瓦,100多位清洁派领袖被烧死在火刑台上。

在英诺森三世死后不久,他的侄子、继任教皇的格列高里九世就创办了宗教裁判所,并宣称迫害异教徒是教廷的职责之一。而英诺森三世创立的用火刑烧死异教徒的做法也被沿袭了下来,火刑柱后来成为无数坚持真理不盲从教廷的志士的殉难标志。

1202年,英诺森三世发动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这是历次十字军东征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一次,十字军没有到达圣地与异教徒作战,而是在君士坦丁堡奸淫掳掠了自己的基督教兄弟。致使拜占庭帝国中断了57年之久。他还组织了“儿童十字军东征”,结果使3万多个小孩成为北非奴隶市场上的新货。

英诺森三世在政治上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离岸平衡手的君主,而他的教皇身份使他对历史有着比世俗君主更深一层的影响。鉴于他给基督教留下的众多或好或恶的遗产,他无疑应在《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中占有一席之位。

英诺森三世能够在历史上发挥巨大的影响力,除了通过教会改革加强教皇的权力外,他的主要武器是煽动宗教狂热、使用“开除教籍”之权,以及利用世俗君主间的矛盾,巧妙地发挥作用,坐收最大的渔利。实际上,在中世纪欧洲政治秩序纷繁错乱的情况下,一个有实力能发挥制衡作用的教皇的存在,还是很具有合理性的。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7:02:58 发表
英诺森三世,罗马教皇。原名吉奥瓦尼·罗塔里奥·德·康提。
意大利阿纳尼城特拉西蒙伯爵之子。
曾先后在巴黎和波洛尼亚攻读神学和教会法。
1190年任枢机主教。
1198年当选为教皇后,承袭格列高利七世的教权观点,认为教皇是上帝在世上的代表,皇帝和国王应臣属于教皇,并由教皇授予世俗权力。他致力于建立欧洲基督教封建神权的大一统帝国。

1210年,他利用霍亨斯陶芬家族和韦尔夫家族争夺皇位之机,在德意志挑起内战,排斥了德意志在意大利的势力,收复了过去为德意志和意大利封建主所占的教皇辖地,巩固了教皇在辖地内的统治。

他利用西西里王霍亨斯陶芬家族腓特烈二世年幼,以监护人身份统治西西里王国;他干预英法间的关系,乘英格兰诸侯反对国王约翰之机,迫使约翰向教皇称臣,并缴纳年贡。

英诺森三世又是多次十字军的发起者。1207年他组织十字军镇压阿尔比派,开教廷用武力镇压异端之先例。

在教会事务方面,他制定了教皇大权独揽的神职人员任免制度。

1215年,他主持召开第四次拉特兰公会议,颁布了圣餐变体说教义和一系列教会改革条规。

在英诺森的扶植下,天主教内出现标榜清贫的托钵僧团,主要派别有方济各会和多明我会。他还加强异端裁判所,并命多明我会士主持。

英诺森三世统治时期是教皇权势的鼎盛时代,教廷势力在当时的欧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4:25:20 发表
旧约中的天主一肚子坏水
 
回复  支持[0反对[1]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2:00:50 发表
二、阶级冲突与政治地位。
虽然传统主义意识形态的根子在于神学现代主义所引出的问题、在于天主教的完整主义遗产、在于产生于“梵二”改革的矛盾感,但是传统主义异见的起因还包括天主教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教会内角色关系的变化所产生的冲突。在这方面,天主教传统主义作为一个宗教运动,表达了思想与社会阶级利益之间的选择性亲和力。

专业主义、官僚主义的传播和新兴知识阶级在教会行政管理结构中的影响给天主教的权威结构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天主教右翼在“梵二”之后的不满基本上都是针对这些压力的。不论是天主教保守派,还是天主教传统主义,都把“普通教徒”和“民众天主教”与麻木不仁的自由派“官僚暴君”和“专业精英”对立起来,抨击这些“专家”对教会决策和天主教公共形象的影响。

然而,传统主义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社会运动之所以能够兴起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那就是“梵二”以后普通教徒和神职人员之间的阶级关系和角色关系发生了变化。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许多后“梵二”保守的天主教徒利益集团是在普通教徒的推动下形成的,而所有大型传统主义组织都是由神职人员发起建立的。神职人员在传统主义运动内把持着关键的权力和权威位置,而且也是其首要的理论家和辩护士。

神职人员还构成传统主义组织管理结构的核心,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勒菲弗大主教及其神甫队伍。此外,传统主义的神甫们始终坚持传统主义运动的中心目标,鼓吹“梵二”以前的教会结构和圣礼仪式是拯救灵魂和鉴别真正教会的惟一正确方式。

神职人员在传统主义运动中的突出地位一方面反映了普通教徒与神职人员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模式,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神职人员利益集团的议程,这个利益议程是在他们因仪式改革而丧失自己的地位之后产生的。在前“梵二”天主教社会结构中,神甫被普遍看成精神知识分子。他们的社会地位很高,但他们的地位并不是来自个人的魅力,而是来自他们的角色,因为他们专门掌管信仰团体。[24] 神甫们垄断着“主持”弥撒的权力,垄断着把饼和酒“变成”基督的身体和血的权力,权力的垄断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地位。除了个别民族之外,普通教徒与神职人员之间的关系都有专门的规范,双方之间保持着社会距离,普通教徒对神职人员毕恭毕敬。在天主教徒的意识中,神甫们掌管着通向启示真理、通向圣物崇拜本身的通路,这也加强了神职人员的地位。社会角色与仪式之间的这种结合还表现在教会的问答式教学中,教会总是教导教徒们,尊敬和崇敬神甫就是“尊敬和崇敬基督本人,因为准确地说神甫就是另一个基督”。[25]

作为原教旨主义的传统主义如同新教原教旨主义一样,天主教传统主义也是一种反现代主义的世界观,其根子在于继续坚持那些在体制和学术调整变化之后已失去了其基本依据和特权地位的宗教范畴和认识论范畴。传统主义和新教原教旨主义有一个共同的倾向,那就是高度认知性的教义虔诚,其标志是客观主义的、教条主义的、教法主义的和两分法的认识模式。传统主义表现出的原教旨主义倾向,是将宗教的各种认识特征绝对化和将宗教身份的基本象征具体化。宗教领域的客观性被当作一个封闭的注释循环,不搀杂任何人类的干预。传统主义还遵循着这样一个原教旨主义模式,即认为神学自由主义或神学现代主义绝不可能适应“真正的信仰”,自由主义与基督教有着天生的区别,自由主义绝不可能是正统的,打着正统的旗号推行自由主义的人只是想从内部颠覆教会。[26]

如同新教原教旨主义一样,天主教传统主义也具有如下特征:好斗、排他、坚持“教会反对世界”的教会学理论、具有分裂主义倾向、以阴谋一末世论解释社会变化,等等。不论在新教传统中还是在罗马天主教传统中,一个自觉的原教旨主义运动的兴起都让人们注意到一种社会学知识体系抵制被另一种社会学知识体系所取代的问题,让人们注意到构筑社会现实的方式在本质上是辨证的,让人们注意到现代化和世俗化对当代文化及宗教敏感性的许多负面影响。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尽管传统主义的神学倾向是反现代主义的,与整个社会的关系也是高度紧张的,但是传统主义中的宗派主义冲动并未妨碍传统主义运动使用许多现代的官僚组织手段和大众媒体沟通技术来加强其组织努力。另外一点值得重申的是,传统主义如同原教旨主义一样,一方面对于范围广泛的天主教经验有选择地加以坚持,另一方面则根据他们所选择的传统进行意识形态创新。

天主教传统主义的起因与新教原教旨主义的起因也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更早的神学倾向的延伸,是针对大力渗透到传统中的新的认识论和注释学理论的反应,是针对导致宗教身份和宗教纪律丧失的广泛的社会文化危机的反应,是针对传统的权威形式遭到侵蚀的反应,是针对由于各自体制内的战略精英将神圣现实相对化而引起的信仰危机的反应。

尽管天主教传统主义与新教原教旨主义在内容上和起因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二者的形式和结构却是不一样的。新教原教旨主义运动是以一种逐渐弥散的方式在基督教“福音派”内部发展起来的,而天主教传统主义则是由于一个特殊事件——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骤然兴起的。天主教传统主义还比新教原教旨主义更关心合法化问题。传统主义更看重仪式而不是经文,这也是其突出的特征。

相比之下,传统主义作为一种原教旨主义现象是一种更激进的倾向。它在试图垄断整个宗教机体的过程中,让天主教的教义、教规和宗教特征僵硬起来。保守的天主教徒推崇的是一个权威的和等级森严的教会,而传统主义者想要的则是一个反革命的教会,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勒菲弗大主教对法国大革命的遗产和整个现代经验的猛烈抨击之中。天主教传统主义就这样显露出其本来的宗派主义的特质。也许更应该把这种原教旨主义视为一种更激进、更异化的保守主义,而不是一种根本不同的宗教倾向。哈里 · 埃默森 · 福斯迪克曾说,原教旨主义者其实就是“狂热的保守派”,这个论断似乎是恰当的。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2:00:30 发表
传统主义与政治的关系

一、右翼政治。
与新教原教旨主义初始阶段的情形一样,后“梵二”传统主义也是一个主要与权力和权威之争有关、与宗教观之争有关的运动,而不是一个改造世界的宗派主义。因此,传统主义运动在公共政策问题上并非令人瞩目,在政治领域也不是一个有组织的力量。传统主义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立场基本上就是倡导虔诚,鼓励积极斗争,主张在精神上讨伐时代的罪恶。在美国,传统主义天主教徒显然更是“残余信徒”,而不是精神上的多数。然而,在法国,勒菲弗大主教的支持者公开赞同法国的君主制主义和民族主义倾向,甚至赞同勒庞的反动运动。[20]

尽管传统主义基本上是一个宗教异见运动,但传统主义的意识形态显然渗透着右翼的社会政治色彩,包括对同性恋、色情、堕胎、女权主义、社会主义、摇滚乐等的谴责。传统主义还抨击美国最高法院就校内祈祷问题所做出的裁决,抨击现代社会内的其他“道德败坏行为”。尽管传统主义文献和公开言论中没有救世民族主义的论述,但却充斥着反共和冷战的内容。传统主义者甚至还抨击解放神学,反对参与“梵二”所激起的争取和平和社会正义的活动,批评天主教的人权主张,认为这些都是“现代主义色彩”,把拯救灵魂与“经济社会福利”混为一谈。[21]

在勒菲弗大主教的文章和言论中,反动的右翼观点特别鲜明,如强调权威、社会等级和服从,谴责自由主义和民主,抨击来自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人权”观,责难主张现代自由民主的政治和文化思潮。勒菲弗认为,所有这些价值都是天主教的敌人。[22] 勒菲弗的社会议程呼吁恢复“基督的社会秩序”,即在社会、文化和学术领域重新建立天主教的领导权。[23] “梵二”神学肯定教会的朝圣者性质,鼓励宽容和集体领导,因此遭到传统主义者的否定。传统主义者在道德层面上否定个人主义和放纵主义,在政治层面上否定自由主义;希望宗教价值主宰各个生活领域,否认存在着一个特殊的“世俗的”思想或行动领域。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1:57:08 发表
五、行动取向。

传统主义还是一种具有行动倾向的意识形态,它不仅寻求在天主教传统框架内陈述教会学,而且还诋毁和排斥所有其他教会学的立场。在传统主义的辩论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是关于精神战争和使命的论述。拯救“真正教会”的运动被宣扬成“圣战”,从而把传统主义的事业放到了为真理和正义而战这样一个更大的框架之内。传统主义天主教徒是真正的“基督的战士”,他们与神学现代派进行斗争,与当代的灾祸进行斗争,与现在占据着教会的权力和权威位置的邪恶势力进行斗争。作为一个神圣事业的斗士,传统主义者坚信他们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得到上帝的帮助。虽然使用圣战的象征并不是传统主义运动内一个明确的理论体系,但传统主义者的确把使用圣战的象征当作一个重要手段,借此统一他们对天主教会内部危机和文化危机的认识,动员起来与“黑暗势力”进行战斗。既然传统主义的实质是反对现代主义,那么传统主义抨击当代“污染”天主教神学和教会学的形形色色的“主义”(如自由主义、自然主义、存在主义、主观主义等)也就不足为怪了。更值得关注的一种倾向是,传统主义反对和谴责天主教会内部所有犯错误的人,其中包括与他们同属一个教派的保守分子和在教廷权力结构中占据高位的人。

六、“针对上帝和人类的阴谋”。

传统主义意识形态最后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热衷于阴谋和颠覆的理论。在传统主义的文献、说教和公开言论中,有一个不厌其烦的主题,那就是“教会内部有敌人”,[17]天主教的后“梵二”病痛是“基督的敌人蓄意颠覆”的结果,他们企图“消灭基督的教会”。[18]

保守的天主教徒圈子内有一种看法,认为后“梵二”的改革和出现的紧张是教会官僚造反和新神学现代主义分子施展诡计的结果。传统主义者虽然赞同这样的看法,但是他们对“更新”的解释更为极端、更倾向于阴谋论,并浸透着天启的比喻。天主教徒对后“梵二”冲突和紧张的社会学解释受到传统主义者的讥笑,认为这样的解释太世俗、太平庸,反映了“世俗的”偏见,看不到教会内部善恶之争的末世学意义。正如芬顿所说:“的确,一个更合乎逻辑的解释是,我们今天正在见证的教会毁灭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计划的。这是敌人干的。依我看,毫无疑问,罗马天主教会此时此刻正处于有计划毁灭的一个高级阶段。”[19]

一般来说,在“梵二”召开的时候,保守派并不怎么谈论阴谋和颠覆的话题,只是担心教会统治集团在其自由派神学顾问的影响下屈从于死灰复燃的新现代主义。然而,随着天主教身份的传统式样和象征遭到破坏,随着传统主义者激进的反“梵二”思想越来越孤立、越来越边缘化,阴谋论就成了攻击教皇、攻击“梵二”、攻击新弥撒的突出特征。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1:55:18 发表
四、精英主义和排他主义。

传统主义意识形态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精英主义和排他主义的倾向,其标志就是将教会截然分成“真正的”教会和“虚假的”教会,宣称天主教是“真正的教会”,否定所有“危害”天主教这一地位的泛基督教倡议或努力。在恢复“基督秩序”的旗帜下,像勒菲弗大主教这样的传统主义辩护士们呼吁维护天主教对整个社会和政治领域的领导权。

展现传统主义自我理解的形象化描述,基本上都是自我贬斥与追求神圣和呼唤精神英雄主义的结合。这样的主题被安置在一个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情境中。传统主义者把自己描绘为受到围攻的“残余教徒”,在一个普遍叛教和遭受“神罚”的时刻坚持着纯洁无暇的信仰。他们是“上帝的小民”,他们虔诚地维护“真正的弥撒”,旨在拯救真正的教会。正如芬顿神父所说:“尽管我们所剩无几,但我们受到无限的保佑;尽管我们微不足道,但我们充当了上帝的人力工具,保持和捍卫着我们的神圣信仰。”[14]

传统主义分子中的精英主义和排他主义倾向还表现为他们决意要垄断所有的宗教现实。因此,传统主义者并不把自己的事业当作一个多元论的天主教教会学之内的一个选择,而是当作惟一可以取代现代主义“梵二”教会的罗马天主教会。传统主义的身份常常是在后“梵二”教会的“错误和背离”的衬托下加以确定的;传统主义者把信仰遗产视为某种纯正的和没有受到腐蚀的东西 也就是说,只有传统主义者才保持着与那个真正教会的连续性。在这样一个精英主义一排他主义的框架内发生作用的,是一个双选理论:天主教是一个真正的宗教;传统主义者是绝无仅有的真正的天主教徒。

精英主义和排他主义的冲动还表现在传统主义对所有泛基督教主张和各种宗教对话运动的憎恶态度上。[15] 传统主义辩护士反复抨击“梵二”接受宗教自由原则是“伪泛基督教主义”,是兜售“假宗教”和腐蚀天主教的“战斗精神”的“丑行”。泛基督教主义者主张并呼吁与其他宗教的人民合作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被认为有损天主教的排他主义主张,与教会以前在这一问题上的教导相抵触。[16]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1:52:37 发表
三、客观主义。

除了一个高度认知性的教义取向之外,传统主义的宗教自我理解还有一个标志,那就是极端的宗教客观主义倾向和高度的超自然主义感。宗教领域的这种极端客观性,意味着人把宗教当作“身外之物”——永恒的真理以脱离任何其他宗教源泉的形式贮存着。永恒的真理是附加的、具体化的、成文的、固定的,完全不受历史或文化的影响。在新教的原教旨主义中,《圣经》就是最切实和最具权威的源泉。《圣经》没有错误,没有缺陷,是神圣真理的“惟一真正的见证”。由于《圣经》是客观的、没有中介、是附加的,因此是一个封闭的注释循环。《圣经》自己解释自己。这一取向中所隐含的认知是,信仰是一个认识对象(而不是信任的对象),在宗教问题上,人不是“世界缔造者”。[12]

天主教的传统主义也有相似的客观主义倾向,具体表现就是天主教传统主义把教会视为一个基本上不受人的经验影响的、因此“不可能发生变化”的机构。传统主义认为,信仰对于天主教徒来说是实在的、客观的,不受人的主观影响;信仰是个只需要人“顺从”的东西。在神学论述中,真理不是由人的头脑产生的,而是“来自外部世界”的东西。勒菲弗大主教认为,人没有建设或创造真理,人只不过是“接受真理”罢了。[13] 传统主义对信仰“宝藏”的表述是:一个完全脱离主观性、历史背景或社会文化环境的“事实”——这与后“梵二”教会的教会学和神学中弥漫的“主观主义”和“自然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超自然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和附加的领域,主宰着所有生命,通过奇迹和异常事件发生着作用。

这种高度客观化的倾向在仪式之争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再次表明了这一问题在对传统主义运动的病因分析中占有中心位置。传统主义言论把“特兰托弥撒”当作一个基本上不受主观因素或文化因素影响的仪式,认为“特兰托弥撒”是“永恒的弥撒”。相反,新的仪式则是“人为制造”的,是一个“水平的”而不是垂直的礼拜方式。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1:49:45 发表
一、作为传统主义先驱的完整主义。

天主教传统主义是在“梵二”之后以分散的和分隔的方式发展起来的。传统主义运动不像“天主教灵恩复兴运动”那样有一条统一的发展路线,而且也不能简单地归因于一个单一的历史事件或社会事件,尽管传统主义运动的兴起显然与“梵二”及其改革所引起的危机有关。与处于形成阶段的新教原教旨主义一样,传统主义的动因是:寻找失去的宗教认同,对于迅速发生的社会和宗教变迁高度不安,与天主教传统失去联系,以及对信仰和道德的坚定信念遭到侵蚀。

传统主义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是一个宗教抗议运动,是对所谓虚假教义的传播的一种反应。因此,传统主义既表明了天主教在现代文化中的危机状态,同时也是针对这一危机的一种有组织的、一致的反应。具体地说,传统主义突出强调从前的宗教身份和宗教方向的支撑力量,从前的宗教身份和宗教方向是当时许多天主教徒所习以为常的。从这一点来看,其最显著的形式与2O世纪初天主教的完整主义十分相似。[10]

后“梵二”传统主义充分利用完整主义的遗产,对教会中的任何自由主义和现代主义苗头大加挞伐,以一种静态的、无视历史的方式对待传统,将教廷的某些文告绝对化,反对泛基督教主义,倡导独尊各种流派的经院神学和社会保守主义。完整主义派大肆宣扬教会内部存在着颠覆和阴谋,这也为传统主义天主教徒解释“梵二”后出现的负面发展提供了一个现成的和明确的说辞。

二、“正确信念”。

不管公众的感觉如何,天主教传统主义并不是一个因留恋过去的繁琐仪式而发起的运动,也不是一场围绕着如何处置异见教士及其支持者的问题而展开的斗争。天主教传统主义既非纪律或法律问题,也不是一种天真或无知的形式,而是一种激进的、自觉的和反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然而,天主教传统主义所蕴涵的原教旨主义动力不能只在其反现代主义的《圣经》注释学内涵中去寻找,而是还要从“正确信念”在传统主义的自我理解中的突出地位以及保持和理解“正确信念”的方式中去寻找。

“正确信念”在传统主义宗教自我理解中的优先地位以及由此导致的与虚假教义的斗争,是传统主义运动向教廷权力机构宣战的真正原因。“正确信念”在传统主义宗教自我理解中的优先地位,也体现在围绕着仪式改革和实行新的弥撒仪式所展开的争论上。传统主义派认为,新弥撒从教义上讲是错误的。他们声称,新弥撒是危险的、恶劣的,因为从神学的角度来说新弥撒遭到了污染,是一个“新教”的仪式、“杂种”的仪式,已经不再传达特兰托大公会所确立的天主教圣餐教义。按照“祈祷法代表信仰法”这一神学格言,新的弥撒仪式应该被加以拒绝,因为它代表了一种不同的信仰,一种异教的信仰。[11]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1:47:08 发表
传统主义的意识形态特征

尽管天主教传统主义是一种与现代主义神学相对立的世界观,但却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意识形态。在“梵二”、教皇的权威、新的弥撒仪式等问题上,并非所有自称为传统主义者的天主教徒都持相同的立场。在各种问题上的严重分歧使得传统主义者四分五裂,无法有效地利用他们的组织资源,而且也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国际性运动。此外,不同的传统主义团体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动机,这往往体现在它们各自不同的关注和方向上。同时,还必须把传统主义意识形态看成是动态的,并且是在以一种辨证的、越来越激进化的方式发展着的。实际上,传统主义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和宗教变迁的回应,是对教会当局对传统主义运动的反应的回应,而且也是对组织需要的回应。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1:45:49 发表
一、传统主义运动的规模。

当今的天主教传统主义是一个国际性的、分散的、组织松散的蒙太奇。尽管传统主义的规模不像“天主教灵恩复兴”等其他后“梵二”运动的规模那么大,但传统主义的势力在20世纪最后25年里稳步发展。据梵蒂冈估计,全世界的传统主义活跃分子大约有6—8万人。[4] 可以说,这个数字估得低了,而且没有把许多未加入传统主义团体但却同情和支持传统主义的天主教徒计算在内。再有就是人们普遍认为,传统主义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要比在美国规模更大,而且也更为活跃。美国罗马天主教传统主义的活跃分子大约有1—1.5万人。[5]

关于传统主义运动规模的线索还有一条,那就是勒菲弗大主教的神甫团的规模,这个神甫团是最大的、备受媒体关注的传统主义组织。截止1986年,勒菲弗共任命了250名传统主义神甫。他的“圣庇护十世修会”掌握着一个遍布世界(23个国家)的组织网络,有学校、小修道院和宗教基金会等,其中包括339个教堂和分别设在瑞士、西德、美国、法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的6所神学院,为当神甫而就学的学生超过了250名。[6]

二、传统主义在美国的表现形式。

美国的罗马天主教传统主义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梵二”以后形成的传统主义教区,有许多起初是设在家里、宾馆里或者会所里,后来才找到了合适的场所。然而,这些教区的神甫不加入任何正式的传统主义组织。虽然这些神甫有的离职休假,有的被当地主教停了职,但依然在积极履行神甫的职务,属下教民从几十个到几百个不等,成为传统主义的支持基础。

在美国,雨果·凯尔纳、劳伦斯·布里、威廉·F·斯特罗吉、索朗热·赫兹等都是最著名的传统主义辩护士,他们出版了大量反对“梵二”的刊物,就天主教理论、仪式改革、捍卫“特兰托仪式”等各种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7] 由瓦尔特·马特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出版的刊物《残余》是美国最老的传统主义刊物,在“梵二”之后的10年中,《残余》杂志在把美国新兴的传统主义运动与欧洲的传统主义运动联合起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马特的刊物不属于任何传统主义组织,但在勒菲弗大主教在美国建立起自己的总部和刊物之前却逐步发展成勒菲弗大主教非正式的代言人。[8] 尽管马特显然支持传统主义的事业,但他一直保持着独立的地位,并在传统主义运动内保持温和的声音,但也反对传统主义者对教皇进行尖锐的抨击。

除了独立的小教堂和反对“梵二”的刊物之外,美国天主教传统主义的诉求还体现在一些准教会组织的活动之中。这些准教会组织包括“天主教传统主义运动”、“正统罗马天主教运动”、“传统天主教徒”、“美国罗马天主教徒”、“美国传统天主教徒”、“天主教特兰托联盟”、“圣庇护五世修会”、“天主教传统主义者联盟”、勒菲弗大主教的“圣庇护十世修会”等。[9] 其中的“天主教传统主义运动”和“正统罗马天主教运动”是美国最早动员起传统主义不满情绪的团体,而且曾发挥过关键作用。这两个组织以及勒菲弗大主教的“圣庇护十世修会”都是最引人注目的传统主义组织,尽管前两个组织不如后一个组织那么显眼。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1:43:32 发表
罗马天主教中的传统主义

本文来自《国际资料信息》2005年第11期;徐力源 曾强 译
本文摘译自美国芝加哥大学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有关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大型系列丛书之一《对原教旨主义的观察》,作者劳威廉·D·丁格斯系美国天主教大学神学及宗教研究学院副教授,1983年获美国堪萨斯大学美国研究博士学位。

1962-1965年期间召开的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以下简称“梵二”)导致罗马天主教内部出现严重的分裂,传统主义者指责教廷“变节”和“不公正”,已经向“自由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犹太复国主义”的影响投降,并且正在“摧毁”罗马天主教的信仰。传统主义的天主教徒与罗马教廷之间的对抗常常被媒体描绘成一个旨在挽救“旧弥撒”的怀旧运动。[1] 尽管媒体如此轻描淡写,但事实上这一冲突的性质复杂且深刻——既是对“梵二”的意义和有效性的挑战,也是对定义天主教性质的权力和权威的挑战。同时,“传统主义”也是一种抗议,抗议天主教迷失自己的认同,丧失了自己在社会、文化和政治领域中的主导权。


罗马天主教传统主义运动的缘起

随着“梵二”所主张的改革的深入展开,对于许多保守的天主教徒来说,“更新”(aggiornamento)一词的意思就是根本地和“带着矛盾的心情”背离原来被认为构成罗马天主教之精髓的许多理论、教规和精神生活信条。伴随着改革(特别是仪式方面的改革)而出现的“矫枉过正”现象和“梵二”后出现的冲突、对立及体制紊乱,进一步加剧了这些人对“更新”具有危险的忧虑。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天主教徒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地下教会”。这些团体拥有人数众多的反叛教徒和“野猫”(wildcat)教区,顽固地坚持传统的圣礼形式和信仰行为,坚持“纯洁的”、“原装的”理论和教义,坚持被他们视为天主教核心圣礼仪式的“拉丁特兰托基督献身弥撒”。到了70年代中期,传统主义运动已成为一个全世界范围的现象。天主教改革派指责传统主义分子拒绝放弃“旧弥撒”就是“渴望分离”。[2]教皇保罗六世也亲自宣布,传统主义的天主教徒公然以坚持“梵二”前的崇拜形式反叛教会并且顽固抵制“更新”,他们“不再服从彼得的继承人,不再与彼得的继承人交往,因此也就置身于教会之外了”。[3]

1988年6月30日,83岁的法国大主教马塞尔·勒菲弗在瑞士的埃科内为4位神甫主持了授予他们罗马天主教主教职位的仪式。这次未经教廷批准的授职仪式致使勒菲弗、他授职的新主教和他的“圣庇护十世修会”的全体成员都被开除了教籍,从而引发了罗马天主教会的一次大分裂。埃科内这次富有戏剧性的授职仪式绝非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个自称“罗马天主教传统主义”的运动与罗马教廷之间长达20年之久对抗的一个高潮,同时也表明了后“梵二”时代这场分裂天主教徒的冲突范围有多么的广泛。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0:56:00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教会在第四世纪处于亚略异端的危机中,当时90%一99%的正统主教都感染了亚略异端否定了基督的天主性,而且当时教宗又跟这异端鉴署一份和平协议,(后来的教宗召开大公会议判定这份和平协议不合教义且充满异教思想)教会在当时没有停止为教会,唯一,至圣、圣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会一直存留下去,她的三个属性可见的、无玷的、不可错的也会一直留下去。我感谢天主赐给我这个信仰,这教会她是我的母亲和真理的导师,她不可见的部份要比可见部分丰富得多的多,我也求主让我永远存留在她的怀抱中。亚孟。

请教,传统和现代主义怎么调和,你信哪一个?

不敢,不敢,彼此分享而已,你可以找一找我那遍评论《一个敌人己做了这样》那是金口圣若望的讲道辞的节选,圣人讲的是第四世纪教会面临的异教挑战,但莠孑在今日也可以说现代主义,自由主义或相对主义,出现在麦子中。鄙人浅簿地认为:教会只有传统与现在。

谢谢你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0:51:19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教会在第四世纪处于亚略异端的危机中,当时90%一99%的正统主教都感染了亚略异端否定了基督的天主性,而且当时教宗又跟这异端鉴署一份和平协议,(后来的教宗召开大公会议判定这份和平协议不合教义且充满异教思想)教会在当时没有停止为教会,唯一,至圣、圣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会一直存留下去,她的三个属性可见的、无玷的、不可错的也会一直留下去。我感谢天主赐给我这个信仰,这教会她是我的母亲和真理的导师,她不可见的部份要比可见部分丰富得多的多,我也求主让我永远存留在她的怀抱中。亚孟。

请教,传统和现代主义怎么调和,你信哪一个?

不敢,不敢,彼此分享而已,你可以找一找我那遍评论《一个敌人己做了这样》那是金口圣若望的讲道辞的节选,圣人讲的是第四世纪教会面临的异教挑战,但莠孑在今日也可以说现代主义,自由主义或相对主义,出现在麦子中。鄙人浅簿地认为:教会只有传统与现在。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0:23:00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教会在第四世纪处于亚略异端的危机中,当时90%一99%的正统主教都感染了亚略异端否定了基督的天主性,而且当时教宗又跟这异端鉴署一份和平协议,(后来的教宗召开大公会议判定这份和平协议不合教义且充满异教思想)教会在当时没有停止为教会,唯一,至圣、圣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会一直存留下去,她的三个属性可见的、无玷的、不可错的也会一直留下去。我感谢天主赐给我这个信仰,这教会她是我的母亲和真理的导师,她不可见的部份要比可见部分丰富得多的多,我也求主让我永远存留在她的怀抱中。亚孟。

梵二前,按照忠于圣转和传统的,以及信理的正统性,教会里大概有三大派。
第一,保守派,代表人物为当时信理部部长奥托维阿尼枢机等,以及后来引导了传统主义运动的马赛尔勒费伯总主教,他们的立场就是教会的教导是永恒的,是不受世俗世界变化影响的,一切从前被遵守的,被肯定的现在仍然应被传承,现代主义是一切异端的根源。
第二,自由派。他们基本上相信主要的信理,但不一定包含全部,特别是对与传统和纪律方面认为教会因外界社会而制定,因此也可随新时代而改变,因此它们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第三,异端。他们对教会教导和信理持有异端的观点,他们和当时的自由派有相似之处,不过可能反对更基本的信理,比如变体说等。

梵二可以称作是是教会里的法国大革命,它革新了整个天主教文化,习俗。因此它之后新出现的派别与之前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一,传统派。他们就是当年保守派的直接传承,他们在教会已经压制旧的礼仪和纪律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之前的传统,因为他们认为既然这些都是永恒的,因此改变它们的法令为无效,因此在英语世界里把旧弥撒称作“永恒的弥撒”(Mass of All Ages)。最初他们是极小的一部分,但随着众多的新问题,比如西方世界严重的世俗化,教会里宗教热情的减弱,礼仪的流弊,出现新的“年轻派传统派”,他们出生在梵二后,但是在信理,礼仪,传统,纪律上跟随传统主义者,出现了新的年轻一代的传统主义团体比如八九十年代才成立的圣伯多禄司铎兄弟会,基督至尊君王司铎会等等。

现在的传统派里又可以根据对梵二和服从的理解,细分为三个类别。
第一类,承认梵二和庇护十二世以后的教皇陛下,并拥有合法的地位。他们代表是圣伯多禄司铎兄弟会(FSSP),伯克枢机领导的欧洲复古团体基督至尊君王司铎会(ICRSS), 以及一些小的团体。同时一些老修会的部分开始用旧礼仪,比如部分道明会士的道明礼,方济各会分会无染原罪会士,一些严规本笃会等等。

第二类,称为梵二为一个真实的,但是公然指出其问题,和承认庇护十二世以后的教皇的合法性,但给予批判的,同时也是最大的传统主义司铎团,也是传统主义运动的启蒙人勒费伯总主教创立的圣庇护十世司铎会(SSPX) 。目前他们拥有超越其他司铎会总和的司铎和修生,最多的修院,堂口和教友。是传统三大派(加上以上两个)中最大的。其教会法地位为“教会法层面上非常态”-本笃十六世。

第三类,宗座从缺主义者。其大致可以为三个团体所代表,第一为对庇护十二世以后的教皇的合法性持待确定态度,诸如圣庇护五世司铎会(SSPV);完全确定在位教皇为伪教皇,梵二完全异端,如无沾原罪圣母母皇会;同时这两个团体使用比传统主义运动中普遍使用的1962弥撒经书,也是本笃十六世在他的“历代教皇”诏书中钦定的更老的版本,通常为1955,1945版本。1945版本基本保持了与脱利腾大公会议圣庇护五世钦定的经书一模一样。而1962的区别在于圣周部分有了改动,有部分司铎会比如基督至尊君王司铎会会在圣周部分使用1945经书,平时使用1962这种结合方式。最后一种团体为另立教皇派,主要集中在西班牙。
宗座从缺论的根据是梵二后的各种丑闻和危机,以及教皇本身的问题,比如若望保禄二世的亚西西合一祈祷事件等,因此他们的结论是真的圣伯多禄继承人不可能出现如此错误,以及得出他们是异端的结论,因此他们自动失去基督在世代表的宝座。

http://tieba.baidu.com/p/4819552448
该信哪一个?由衷请教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10:14:26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教会在第四世纪处于亚略异端的危机中,当时90%一99%的正统主教都感染了亚略异端否定了基督的天主性,而且当时教宗又跟这异端鉴署一份和平协议,(后来的教宗召开大公会议判定这份和平协议不合教义且充满异教思想)教会在当时没有停止为教会,唯一,至圣、圣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会一直存留下去,她的三个属性可见的、无玷的、不可错的也会一直留下去。我感谢天主赐给我这个信仰,这教会她是我的母亲和真理的导师,她不可见的部份要比可见部分丰富得多的多,我也求主让我永远存留在她的怀抱中。亚孟。

请教,传统和现代主义怎么调和,你信哪一个?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09:39:08 发表
教会在第四世纪处于亚略异端的危机中,当时90%一99%的正统主教都感染了亚略异端否定了基督的天主性,而且当时教宗又跟这异端鉴署一份和平协议,(后来的教宗召开大公会议判定这份和平协议不合教义且充满异教思想)教会在当时没有停止为教会,唯一,至圣、圣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会一直存留下去,她的三个属性可见的、无玷的、不可错的也会一直留下去。我感谢天主赐给我这个信仰,这教会她是我的母亲和真理的导师,她不可见的部份要比可见部分丰富得多的多,我也求主让我永远存留在她的怀抱中。亚孟。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08:04:19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换句话说,过去远古人类的行为模式可能维持几万年不变,但对现代智人来说,只要十几二十年,就可能改变整个社会结构、人际交往关系和经济活动。像是有一位曾住在柏林的老太太,她出生于1900年,总共活了100岁。她童年的时候,是活在腓特烈·威廉二世的霍亨佐伦帝国(Hohenzollern Empire);等她成年,还经历了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还有民主德国(东德);等到她过世的时候,则是统一后的德国的公民。虽然她的基因从未改变,她却经历过了五种非常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这正是智人成功的关键。如果是一对一单挑,尼安德特人应该能把智人揍扁。但如果是上百人的对立,尼安德特人就绝无获胜的可能。尼安德特人虽然能够分享关于狮子在哪的信息,却大概没办法传颂(和改写)关于部落守护灵的故事。而一旦没有这种建构虚幻故事的能力,尼安德特人就无法有效大规模合作,也就无法因应快速改变的挑战,调整社会行为。

虽然我们没办法进到尼安德特人的脑子里,搞清楚他们的思考方式,但我们还是有些间接证据,证明他们和竞争对手智人之间的认知能力差异与极限。考古学家在欧洲内陆挖掘3万年前的智人遗址,有时候会发现来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贝壳。几乎可以确定,这些贝壳是因为不同智人部落之间的远距贸易,才传到了大陆内部。然而,尼安德特人的遗址就找不到任何此类贸易的证据,每个部落都只用自己当地的材料,制造出自己的工具。

另一个例子来自南太平洋。在新几内亚以北的新爱尔兰岛曾经住着一些智人,他们会使用一种叫作黑曜石的火山晶体,制造出特别坚硬且尖锐的工具。然而,新爱尔兰岛其实并不产黑曜石。化验结果显示,他们用的黑曜石来自超过400公里远的新不列颠岛。所以,这些岛上一定有某些居民是老练的水手,能够进行长距离的岛对岛交易。

乍看之下,可能觉得贸易这件事再实际不过,并不需要什么虚构的故事当作基础。然而,事实就是所有动物只有智人能够进行贸易,而所有我们有详细证据证明存在的贸易网络都明显以虚构故事为基础。例如,如果没有信任,就不可能有贸易,而要相信陌生人又是件很困难的事。今天之所以能有全球贸易网络,正是因为我们相信着一些虚拟实体,像是美元、联邦储备银行,还有企业的商标。而在部落社会里,如果两个陌生人想要交易,往往也得先借助共同的神明、传说中的祖先或图腾动物建立信任。

如果相信这些事的远古智人要交易贝壳和黑曜石,顺道交易一些信息应该也十分合理;这样一来,比起尼安德特人或其他远古人类物种,智人就有了更深更广的知识。

从狩猎技术也能够看出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差异。尼安德特人狩猎时通常是独自出猎,或是只有一小群人合作。但另一方面,智人就发展出了需要几十个人甚至不同部落合作的狩猎技巧。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就是将野马之类的整个动物群给围起来,赶进某个狭窄的峡谷,这样很容易一网打尽。如果一切计划顺利进行,只要合作一个下午,这几个部落就能得到上吨的鲜肉、脂肪和兽皮,除了可以饱食一顿,也可以风干、烟熏或冰冻,留待日后使用。考古学家已经发现多处遗址,都曾用这种方式屠杀了整个兽群。甚至还有遗址发现了栅栏和障碍物,作为陷阱和屠宰场之用。

我们可以想象,尼安德特人看到自己过去的猎场成了受智人控制的屠宰场,心里应该很不是滋味。然而,一旦这两个物种发生冲突,尼安德特人的情势可能不比野马好到哪去。尼安德特人可能会用他们传统的方式来合作,集结50人前往攻击智人,但创新而又灵活的智人却能集结起500人来同心协力,于是输赢早已预定。而且,就算智人输了第一战,他们也会快速找出新的策略,在下一战讨回来。

智人发明出了许许多多的想象现实,也因而发展出许许多多的行为模式,而这正是我们所谓“文化”的主要成分。等到文化出现,就再也无法停止改变和发展,这些无法阻挡的变化,就成了我们说的“历史”。

于是,认知革命正是历史从生物学中脱离而独立存在的起点。在这之前,所有人类的行为都只称得上是生物学的范畴,也有人喜欢称为“史前史”(但我倾向避免用这个词汇,因为这种说法暗示着即使在认知革命之前,人类也是自成一格,与其他动物不同)。认知革命之后,我们要解释智人的发展,依赖的主要工具就不再是生物学理论,而改用历史叙事。就像是如果要理解为何儒家或共产主义能在中国传播,光知道基因、荷尔蒙和有机体这些还不够,另外也得考虑到各种想法、图像和幻想的互动才行。

然而,这并不代表智人从此就不再遵守生物法则。我们仍然是动物,我们的身体、情感和认知能力仍然是由DNA所形塑。而我们的社会建构其实也和尼安德特人或黑猩猩相同,我们越深入研究其中的成分(像是种种知觉、情感、家庭关系),就越会发现我们和其他猿类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然而,比较时不能光从个体或家庭的层次来比较。像是如果一对一,甚至十对十的时候,人类还是比不过黑猩猩。我们和黑猩猩的不同,是要在超过了150人的门槛之后才开始显现,而等这个数字到了一千或两千,差异就已经是天壤之别。如果我们把几千只黑猩猩放到纽约股票交易所、职业棒球赛场、国会山或是联合国总部,绝对会乱得一塌糊涂。但相较之下,我们智人在这些地方常常有数千人的集会。智人创造了秩序井然的模式,像是贸易网络、大规模庆祝活动、政治体制;而这些如果只有个人,是绝对做不到的。人类和黑猩猩之间真正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那些虚构的故事,它像胶水一样把千千万万的个人、家庭和群体结合在一起。这种胶水,让我们成了万物的主宰。

当然,人类还是需要其他技能,像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然而,光是制造工具的影响力还不够,制造工具之后还得结合众人之力才行。究竟为什么,我们现在有洲际弹道导弹,而3万年前还只有顶头带有燧石的矛?从那时候到现在,人类生理上制作工具的能力并没有显著改变。如果要爱因斯坦模拟远古人狩猎或采集的敏捷灵巧程度,前者还必定是远远不及。然而,我们和远古人类的不同处就在于与大量陌生人合作的技术有了大幅提升。远古要做出一把燧石矛,只要有一个人靠着几位亲近的朋友提供建议和协助,就能在几分钟内完成。但现代要做出导弹,需要全世界上百万个互不相识的人互相合作,有的是矿工,得开采位于地底深处的铀矿,还有的是理论物理学家,要写出长串的数学公式来描述亚原子粒子的互动。

智人发明出了许许多多的想象现实,也因而发展出许许多多的行为模式,而这正是我们所谓“文化”的主要成分。等到文化出现,就再也无法停止改变和发展,这些无法阻挡的变化,就成了我们说的“历史”。

于是,认知革命正是历史从生物学中脱离而独立存在的起点。在这之前,所有人类的行为都只称得上是生物学的范畴,也有人喜欢称为“史前史”(但我倾向避免用这个词汇,因为这种说法暗示着即使在认知革命之前,人类也是自成一格,与其他动物不同)。认知革命之后,我们要解释智人的发展,依赖的主要工具就不再是生物学理论,而改用历史叙事。就像是如果要理解为何儒家或共产主义能在中国传播,光知道基因、荷尔蒙和有机体这些还不够,另外也得考虑到各种想法、图像和幻想的互动才行。

等到文化出现,就再也无法停止改变和发展。这就是天主教无法从一而终,而不断变化的原因。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07:54:46 发表
支持方济各下台。不要再另主的教会蒙羞。支持流放怕罗琳,至于韩得利之流的小人,直接赐安乐死算了。
 
回复  支持[1反对[1]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07:35:58 发表
对于现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主义者来说,中共执政者修正的多了。他们把国际共运的暴力阶级斗争隐藏的更严密了,更多的宗教信仰也被“特色”修正的体无完肤了。
 
回复  支持[1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06:30:01 发表
换句话说,过去远古人类的行为模式可能维持几万年不变,但对现代智人来说,只要十几二十年,就可能改变整个社会结构、人际交往关系和经济活动。像是有一位曾住在柏林的老太太,她出生于1900年,总共活了100岁。她童年的时候,是活在腓特烈·威廉二世的霍亨佐伦帝国(Hohenzollern Empire);等她成年,还经历了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还有民主德国(东德);等到她过世的时候,则是统一后的德国的公民。虽然她的基因从未改变,她却经历过了五种非常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这正是智人成功的关键。如果是一对一单挑,尼安德特人应该能把智人揍扁。但如果是上百人的对立,尼安德特人就绝无获胜的可能。尼安德特人虽然能够分享关于狮子在哪的信息,却大概没办法传颂(和改写)关于部落守护灵的故事。而一旦没有这种建构虚幻故事的能力,尼安德特人就无法有效大规模合作,也就无法因应快速改变的挑战,调整社会行为。

虽然我们没办法进到尼安德特人的脑子里,搞清楚他们的思考方式,但我们还是有些间接证据,证明他们和竞争对手智人之间的认知能力差异与极限。考古学家在欧洲内陆挖掘3万年前的智人遗址,有时候会发现来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贝壳。几乎可以确定,这些贝壳是因为不同智人部落之间的远距贸易,才传到了大陆内部。然而,尼安德特人的遗址就找不到任何此类贸易的证据,每个部落都只用自己当地的材料,制造出自己的工具。

另一个例子来自南太平洋。在新几内亚以北的新爱尔兰岛曾经住着一些智人,他们会使用一种叫作黑曜石的火山晶体,制造出特别坚硬且尖锐的工具。然而,新爱尔兰岛其实并不产黑曜石。化验结果显示,他们用的黑曜石来自超过400公里远的新不列颠岛。所以,这些岛上一定有某些居民是老练的水手,能够进行长距离的岛对岛交易。

乍看之下,可能觉得贸易这件事再实际不过,并不需要什么虚构的故事当作基础。然而,事实就是所有动物只有智人能够进行贸易,而所有我们有详细证据证明存在的贸易网络都明显以虚构故事为基础。例如,如果没有信任,就不可能有贸易,而要相信陌生人又是件很困难的事。今天之所以能有全球贸易网络,正是因为我们相信着一些虚拟实体,像是美元、联邦储备银行,还有企业的商标。而在部落社会里,如果两个陌生人想要交易,往往也得先借助共同的神明、传说中的祖先或图腾动物建立信任。

如果相信这些事的远古智人要交易贝壳和黑曜石,顺道交易一些信息应该也十分合理;这样一来,比起尼安德特人或其他远古人类物种,智人就有了更深更广的知识。

从狩猎技术也能够看出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差异。尼安德特人狩猎时通常是独自出猎,或是只有一小群人合作。但另一方面,智人就发展出了需要几十个人甚至不同部落合作的狩猎技巧。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就是将野马之类的整个动物群给围起来,赶进某个狭窄的峡谷,这样很容易一网打尽。如果一切计划顺利进行,只要合作一个下午,这几个部落就能得到上吨的鲜肉、脂肪和兽皮,除了可以饱食一顿,也可以风干、烟熏或冰冻,留待日后使用。考古学家已经发现多处遗址,都曾用这种方式屠杀了整个兽群。甚至还有遗址发现了栅栏和障碍物,作为陷阱和屠宰场之用。

我们可以想象,尼安德特人看到自己过去的猎场成了受智人控制的屠宰场,心里应该很不是滋味。然而,一旦这两个物种发生冲突,尼安德特人的情势可能不比野马好到哪去。尼安德特人可能会用他们传统的方式来合作,集结50人前往攻击智人,但创新而又灵活的智人却能集结起500人来同心协力,于是输赢早已预定。而且,就算智人输了第一战,他们也会快速找出新的策略,在下一战讨回来。

智人发明出了许许多多的想象现实,也因而发展出许许多多的行为模式,而这正是我们所谓“文化”的主要成分。等到文化出现,就再也无法停止改变和发展,这些无法阻挡的变化,就成了我们说的“历史”。

于是,认知革命正是历史从生物学中脱离而独立存在的起点。在这之前,所有人类的行为都只称得上是生物学的范畴,也有人喜欢称为“史前史”(但我倾向避免用这个词汇,因为这种说法暗示着即使在认知革命之前,人类也是自成一格,与其他动物不同)。认知革命之后,我们要解释智人的发展,依赖的主要工具就不再是生物学理论,而改用历史叙事。就像是如果要理解为何儒家或共产主义能在中国传播,光知道基因、荷尔蒙和有机体这些还不够,另外也得考虑到各种想法、图像和幻想的互动才行。

然而,这并不代表智人从此就不再遵守生物法则。我们仍然是动物,我们的身体、情感和认知能力仍然是由DNA所形塑。而我们的社会建构其实也和尼安德特人或黑猩猩相同,我们越深入研究其中的成分(像是种种知觉、情感、家庭关系),就越会发现我们和其他猿类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然而,比较时不能光从个体或家庭的层次来比较。像是如果一对一,甚至十对十的时候,人类还是比不过黑猩猩。我们和黑猩猩的不同,是要在超过了150人的门槛之后才开始显现,而等这个数字到了一千或两千,差异就已经是天壤之别。如果我们把几千只黑猩猩放到纽约股票交易所、职业棒球赛场、国会山或是联合国总部,绝对会乱得一塌糊涂。但相较之下,我们智人在这些地方常常有数千人的集会。智人创造了秩序井然的模式,像是贸易网络、大规模庆祝活动、政治体制;而这些如果只有个人,是绝对做不到的。人类和黑猩猩之间真正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那些虚构的故事,它像胶水一样把千千万万的个人、家庭和群体结合在一起。这种胶水,让我们成了万物的主宰。

当然,人类还是需要其他技能,像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然而,光是制造工具的影响力还不够,制造工具之后还得结合众人之力才行。究竟为什么,我们现在有洲际弹道导弹,而3万年前还只有顶头带有燧石的矛?从那时候到现在,人类生理上制作工具的能力并没有显著改变。如果要爱因斯坦模拟远古人狩猎或采集的敏捷灵巧程度,前者还必定是远远不及。然而,我们和远古人类的不同处就在于与大量陌生人合作的技术有了大幅提升。远古要做出一把燧石矛,只要有一个人靠着几位亲近的朋友提供建议和协助,就能在几分钟内完成。但现代要做出导弹,需要全世界上百万个互不相识的人互相合作,有的是矿工,得开采位于地底深处的铀矿,还有的是理论物理学家,要写出长串的数学公式来描述亚原子粒子的互动。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3 06:25:27 发表
绕过基因组的快速道路

通过文字创造出想象的现实,就能让大批互不相识的人有效合作,而且效果还不只如此。正由于大规模的人类合作是以虚构的故事作为基础,只要改变所讲的故事,就能改变人类合作的方式。只要在对的情境之下,这些故事就能迅速改变。例如在1789年,法国人几乎是在一夕之间,相信的故事就从“天赋君权”转成“人民做主”。因此,自从认知革命之后,智人就能依据不断变化的需求迅速调整行为。这等于开启了一条采用“文化演化”的快速道路,而不再停留在“基因演化”这条总是堵车的道路上。走上这条快速道路之后,智人合作的能力一日千里,很快就远远甩掉了其他所有人类和动物物种。

其他同样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它们的行为有相当程度都是出于基因。但DNA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环境影响以及个体的特殊之处。然而,在特定的环境中,同一物种的动物也倾向表现出类似的行为模式。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它们的社会行为就不会有显著的改变。举例来说,黑猩猩天生就会形成阶层井然的团体,由某个雄性首领领导。然而,倭黑猩猩(bonobo,与黑猩猩极为相似)的团体就较为平等,而且通常由雌性担任首领。雌黑猩猩无法向倭黑猩猩这种算是近亲的物种学习,发动一场女权主义革命。相较之下,雄性黑猩猩也不可能召开猩民大会推翻首领,再宣布从现在起所有黑猩猩生而平等。像这样的剧烈改变,对黑猩猩来说就只有DNA改变才可能发生。

出于类似的原因,远古人类也没有什么革命性的改变。据我们所知,过去想要改变社会结构、发明新科技或是移居到新的地点,多半是因为基因突变、环境压力,而不常是因为文化的理由。正因如此,人类才得花上几十万年走到这一步。两百万年前,就是因为基因突变,才让“直立人”这种新的人类物种出现。而直立人出现后,也发展出新的石器技术,现在公认为是这个物种的定义特征。而只要直立人没有进一步的基因改变,他们的石器也就维持不变,就这样过了两百万年!

与此相反的是,在认知革命之后,虽然智人的基因和环境都没什么改变,但智人还是能够迅速改变行为,并将新的行为方式传给下一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类社会总会出现不生育的精英阶层,像是天主教的神父、佛教的高僧,还有中国的太监。这些精英阶层虽然手中握有权力,但却自愿放弃生育,于是他们的存在根本就直接抵触了自然选择的最大原则。看看黑猩猩,它们的雄性首领会无所不用其极,尽可能和所有母猩猩交配,这样才能让群体中多数的年轻猩猩都归自己所有——但天主教的首领却是选择完全禁欲、无子无女。而且,他们禁欲并不是因为环境因素,像是严重缺乏食物、严重缺少对象等等,也不是因为有了什么古怪的基因突变。天主教会至今已存在上千年,它靠的不是把什么“禁欲基因”从这个教宗传到下一个教宗,而是靠着把《圣经·新约》和教律所营造出的故事代代相传。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2 22:27:29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的一部重磅作品。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自己?我们曾经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加快乐吗?我们知道金钱和宗教从何而来,为何产生吗?人类创建的帝国为何一个个衰亡又兴起?为什么地球上几乎每一个社会都有男尊女卑的观念?为何一神教成为最为广泛接受的宗教?科学和资本主义如何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信条?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国家、信贷等产生的根源。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
他擅长世界历史和宏观历史进程研究。在学术领域和大众出版领域都有很大的兴趣。
他的《人类简史》一书让他一举成名,成为以色列超级畅销书,这本书已授20多个国家版权,在历史学之外,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领域的知识信手拈来,根据图书改编的课程上传YOUTUBE后风靡全球,拥有大批青年粉丝。写书,视频课程之外,他还开设有专栏。

看了这本书就明白了,不会执着不会痛苦了。

这本书这么受欢迎,看来其中观点深得人心,世界大势。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2 21:31:43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的一部重磅作品。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自己?我们曾经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加快乐吗?我们知道金钱和宗教从何而来,为何产生吗?人类创建的帝国为何一个个衰亡又兴起?为什么地球上几乎每一个社会都有男尊女卑的观念?为何一神教成为最为广泛接受的宗教?科学和资本主义如何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信条?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国家、信贷等产生的根源。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
他擅长世界历史和宏观历史进程研究。在学术领域和大众出版领域都有很大的兴趣。
他的《人类简史》一书让他一举成名,成为以色列超级畅销书,这本书已授20多个国家版权,在历史学之外,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领域的知识信手拈来,根据图书改编的课程上传YOUTUBE后风靡全球,拥有大批青年粉丝。写书,视频课程之外,他还开设有专栏。

看了这本书就明白了,不会执着不会痛苦了。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2 21:30:21 发表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的一部重磅作品。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自己?我们曾经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加快乐吗?我们知道金钱和宗教从何而来,为何产生吗?人类创建的帝国为何一个个衰亡又兴起?为什么地球上几乎每一个社会都有男尊女卑的观念?为何一神教成为最为广泛接受的宗教?科学和资本主义如何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信条?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国家、信贷等产生的根源。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
他擅长世界历史和宏观历史进程研究。在学术领域和大众出版领域都有很大的兴趣。
他的《人类简史》一书让他一举成名,成为以色列超级畅销书,这本书已授20多个国家版权,在历史学之外,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领域的知识信手拈来,根据图书改编的课程上传YOUTUBE后风靡全球,拥有大批青年粉丝。写书,视频课程之外,他还开设有专栏。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2 21:28:13 发表
网友 panpeter 的原文:


    警惕:远离中梵意向协议里通奸而私生的“怪胎主教”
      ——教友panpeter

  关于将来教廷与中共通过分享教权协议而被选立出来的主教,因为他们从源头上根本不是被选择于天主的神圣意志之中,所以永远是属于不合法的怪胎主教,永远是属于不神圣的怪胎主教。即使教廷强行祝圣了他们,也改变不了这一层借着与外人分享教权而通奸孕育的恶性怪胎关系。因为这种怪胎主教在选择源头上并不是出生于天主的神圣意志,所以他们不可能成为天主的神圣主教,只能作那永远被天主厌恶的怪胎。

  他们只是出于教廷违反神意后私自越权分割教权给敌基督者——并且又与世俗权力通奸结合私孕的怪胎私生子,出于他们的敌基督意志来源,根本不配享有神圣的教会主教地位。中梵意向协议中的这种主教,其法理身份与地位就是一个通奸而生的流着敌基督意志血缘的怪胎主教。

  这种互相分享对方权力意志的协议关系已经不再是单方面的被强奸,而绝对是教廷要背离天主意愿主动去与敌基督的中共权力通奸。

  以前的教会从来不愿意分享教权给中共,那时中共就强行的单方面自圣了很多非法主教,并强行安排这些单方面私圣的非法主教去控制地上教会,这种单方面强制行为在实质意义只是一种强奸。

  但是,现在教廷要主动把天主不允许外人染指的教权私自分享给教外人一起使用,双方共同使用内部教权去选立主教,这就等于是教廷背着天主的意愿私自与中共通奸。因为这是一种双方互相同意的非法分享行为,所以是通奸。而强奸只是单方强制行为,另一方是不同意。

  记住,被强奸者永远是无辜的人,他们是无罪的,他们的灵魂与精神仍是洁净的,只要被强奸者认识到强奸行为是非法及罪恶的。所以,这种被强奸而生的主教,只要在意志上不愿意主动与中共发生关系,只要是愿意真心忏悔就有可能得到完全净化。然后,可以再度从头去有效的接受神召,并从头得到只属于教会内部有效的单方面神权祝圣。

  对应的说,就算是那些通奸而生的怪胎主教,只要他们不愿意主动接受教廷与中共的选立及授权意愿,并且他们愿意主动放弃这种“怪胎主教”身份,那也可以算是无辜的,本身仍然是无罪洁净的。关键是必须认定通过中梵协议分享教权是非法及罪恶的,绝对不可接受教廷这种分享神权的使用权给敌基督者的非法卖权行为。

  对于中梵双方意向协议通奸后所生下来的怪胎主教,那只是不属于天主血缘的非法私生子。他们只是借由敌基督的无神论政治意志而生于教廷手中的非法主教,再试图借由教廷强行祝圣而变成具有天主名份的内部儿子,试想一下:天主岂会接受敌基督的无神论意志所选择的主教?当今教廷真是一群废物领导,他们的神学教导应该是废弃不用了,教会主教是属于神圣救恩的灵魂牧人,岂能出于敌基督者的选择意志?

  将来,要是有这种以双方协议通奸关系选立出来的主教真正进入中国教会掌权,我会严肃表示绝不会承认,并表示抗议,就算教廷公开命令我去承认并支持他们,我也不会服从。

  有良心有信德的人都要当心了,不要与这种“怪胎主教”发生任何身份联系,如果他们掌管哪个教区,就永远离开他们,可以到地下教会去独自过信仰生活。如果本教区找不到地下教会就单独过信仰生活,告解可以找其它教区,如果整个中国都是这种怪胎主教,又没有地下教会的神父帮忙办告解,那就当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信徒,只要真心实意忏悔就行,天主自会宽恕。不要理会教廷要求我们承认这些怪胎主教的命令,因为教廷的这种指令只是出于一种非法分享教权给敌基督者的越权行为,天主不会把我们的抗命行为当成有罪,反而还是一种见证并彰显信德的好行为。

  记住圣经说的:凡是坚持信心到底的必定得救。当然,也不能搞任何分裂行为,教廷就算犯错了,但仍然是耶稣基督所确立的教会合法代表,在末日审判来临之前,无论是绵羊还是山羊,在名份上都是同属于一个普世教会之内。

  (补充):还有一点也很关键,双重承认的现有祝圣模式本身仍然是非法及错误的,只有教会内部的单方承认及单方祝圣才是合法纯正的,必须坚持先放弃并拒绝外部权力所承认的祝圣身份,才能去接受纯正合法的由教会内部单方承认的祝圣身份。如果是先被中共祝圣,就要先放弃原有主教身份,才可能再从头去由教会内部自行单方祝圣;如果是先由教会内部单方祝圣以后,然后再非法接受一次中共的承认及祝圣过程,那就是等于破坏掉原有的合法祝圣身份,还是必须要绝对放弃中共的祝圣身份,才可能借着宽恕净化再度恢复原有的内部单方面祝圣身份。

2017.2.12

这就是 双合法 的后果 地上的主教 有几个 不是 这样的 梵蒂冈变了 不可信了
 
回复  支持[1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2 21:16:21 发表
多年来,人类已经编织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故事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像标致公司这种虚构的故事不仅存在,而且力量强大。这种通过故事创造的东西,用学术术语来说就称为“小说”、“社会建构”或者“想象的现实”。然而,所谓想象的现实并不是“谎话”。如果我知道附近的河里没有狮子,我却说有,这叫作谎话。但谎话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像是青猴和黑猩猩也都会说谎。曾有科学家发现,有青猴在附近没有狮子的时候发出了“小心!有狮子!”的叫声,把附近另一只猴子吓跑,好独享某根它看到的香蕉。

然而,所谓“想象的现实”指的是某件事人人都相信,而且只要这项共同的信念仍然存在,力量就足以影响世界。施泰德洞穴的艺术家可能真的相信有狮人守护灵的存在。虽然也有些巫师是骗子,但多半都是真诚相信有神与恶魔的存在。至于百万富翁,他们多数也是真诚地相信世界上有金钱和有限公司。而对于活跃的人权主义者来说,他们也多半真诚地相信人权的存在。虽然其实所谓联合国、利比亚和人权都只是我们想象出的概念,但在2011年,我们说联合国要求利比亚政府尊重其公民的人权,并没有人会认为这句话是谎言。

从认知革命以来,智人一直就生活在一种双重的现实之中。一方面,我们有像是河流、树木和狮子这种确实存在的客观现实;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像是神、国家和企业这种想象中的现实。随着时间过去,想象现实也日益强大;时至今日,河流、树木和狮子想要生存,有时候还得仰赖神、国家和企业这些想象现实行行好、放它们一马。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2 21:15:48 发表
该以什么标准,我们才能说标致公司(Peugeot SA)确实存在?虽然路上有很多标致制造的车辆,但显然这些车辆并不代表公司。就算全世界所有的标致汽车同时被回收打成废铁,标致公司也不会消失。标致公司还是能继续制造新的汽车,继续写出新的年度报表。另外,虽然公司有工厂、机器、展示大厅,也雇了技工、会计师和秘书,但就算把这些全部加起来,也不等于就是标致公司。即使来了一场灾难,让标致公司所有员工全部罹难,毁了所有的装配线和办公室,公司还是可以借贷,重新雇用员工,重新盖起工厂,重新购买机器。另外,虽然标致也有经营团队和股东,但这些人也不等于公司。就算解散经营团队,股东也把所有股票售出,公司本身依然存在。

然而,也不是说标致公司无坚不摧、不可能摧毁。只要有个法官下令强制公司解散,虽然公司的工厂仍然存在,员工、会计师、经理和股东也继续活着,但标致公司就这样消失了。简单说来,标致公司与这个世界其实并没有什么实体的链接。它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

标致公司只是我们的一个集体想象,这种想象在法律上称为“法律拟制”(legal fiction)。像是公司,我们没办法明确指着它,它不是一个实体对象,而是以一种法律实体的方式存在。这种法律实体就像你我,会受到所在国家法律的管辖,可以开立银行账户,拥有自己的财产,要纳税,也可能独立于所有拥有者或员工之外而遭到起诉。

标致属于法律拟制的“有限公司”。而在这些公司背后的概念,可以说是人类一项巧妙无比的发明。在这之前,智人虽然已存在许久,却一直没想到这件事。历史上大多数时候,必须是个有血有肉、有两条腿还有个大脑的人类,才能拥有财产。假设在13世纪有个法国人尚恩,开了一个马车制造工作室,那么他本人就是工作室。如果他卖的马车才跑了一个星期就坏了,买家心情不好,告的就是尚恩本人。而如果尚恩借了1000金币成立工作室,而店倒了,他还得要卖掉自己的财产(包括他的房子、他的牛还有他的土地等等),以偿还贷款。甚至孩子都可能会被卖去当奴隶。如果这样还不足以偿还债务,就有可能被国家关进牢里或被债主抓去当奴隶。只要是工作室造成的任何责任,他就得要无上限完全承担。

如果活在那个时代,创业前可能都得思考再三。这种法律规定绝对没有鼓励创业的效果,只会让人不敢投入新业务、承担经济风险。毕竟,如果可能搞得自己家破人亡、家徒四壁,哪能说划算?

正因如此,人类才一起想出了“有限公司”这种概念。在法律上,这种公司是独立的个体,而不等于设立者、投资者或管理者。在过去几世纪间,这种公司已经成为经济主流,我们太习惯于这种概念,而忘了这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有限公司”的英文称为“corporation”,这点颇为讽刺,因为这个字的语源是“corpus”(拉丁文的“身体”),而这正是有限公司所没有的。虽然公司并没有真正的实体,但在法律上我们却将它称为“法人”,好像它真的是有血有肉的人一般。

在1896年的时候,法国的法律就已经是这么认定。当时阿尔芒·标致(Armand Peugeot)继承了父母的铁工厂,做的是弹簧、锯子和脚踏车,但他决定要跨足汽车业。于是,他成立了一家有限公司。虽然公司的名字和他的姓一样,但公司并不等于他本人。如果公司做的某台车出了意外,买家可以告标致公司,但没办法告到阿尔芒·标致本人。如果公司借了几百万而破产了,阿尔芒·标致本人一毛也不用付给公司的债主。

毕竟,那笔贷款给的对象是标致公司,而不是阿尔芒·标致这个人。也因为如此,虽然阿尔芒·标致已经在1915年去世,但标致公司至今仍然生气勃勃。

所以,究竟阿尔芒·标致这个人是怎么创造出标致公司的?其实,这和史上许多祭司和巫师创造神魔的方式殊无二致,而且就算到了现在,许多天主教的教堂每次周日礼拜也是用这一套来创造出基督的身体。说穿了,就是讲故事,再说服听众相信这些故事。以神父主持礼拜为例,这里关键的故事就是天主教会所传颂的基督降生及死亡。根据这个故事,如果天主教神父穿着圣袍,庄重地在对的时间说出对的话语,再平凡不过的面包和葡萄酒,就会变成神的身体和血。神父大声宣告“Hoc est corpus meum!”(拉丁文的“这是我的身体”),一转眼,面包就成了基督的身体。而只要见到神父庄严神圣地遵守完成这些程序,数百万的虔诚天主教徒也会行礼如仪,好像上帝真的现身于这些变得神圣的面包和葡萄酒之中。

至于对标致公司来说,关键的故事就是由法国国会所编写的法律制度。根据法国国会的说法,只要经过认证的律师遵守所有适当的礼仪和仪式,在一张装饰得华华丽丽的纸上写下种种必需的咒语和誓言,再在文件底端龙飞凤舞签上姓名,就在这一分这一秒,新公司注册成立!在1896年,阿尔芒·标致想开一家自己的公司,于是他雇了一位律师,好完成这些神圣的过程。等到律师正确执行了一切的仪式,宣告所有必要的咒语和誓言,千百万奉公守法的法国好公民也就表现得好像标致公司确实是个存在的实体一般。

然而,要说出有效的故事,其实并不容易。难的点不在于讲故事,而在于要让人相信。于是,历史上也就不断围绕着这个问题打转:究竟某个人是如何说服数百万人去相信神、民族或是有限公司这些故事?然而,只要把故事说得成功,就会让智人拥有巨大的力量,因为这能使得数以百万计的陌生人合力行事,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想想看,如果我们的语言只能说些像是河流、树林或狮子之类真正存在的事物,要建立国家、教会或是法律制度可不是难上加难?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2-12 21:11:43 发表
标致汽车的传说

黑猩猩可以说是人类的表亲,而它们通常是几十只生活在一起,形成一个小族群。这些黑猩猩彼此十分亲密,会一起打猎,携手抵抗外面的狒狒、猎豹或是敌对的黑猩猩。它们有一种阶层社会结构,掌权主导的几乎一定是雄性的首领(alpha male)。首领出现时,其他黑猩猩无论公母都会低下头、发出呼噜声,以展现服从;而这与人向皇帝叩首高呼万岁倒也类似。首领会努力维持手下族群的社会和谐。两只黑猩猩吵架的时候,它会介入、制止暴力。而没那么仁慈的一面在于,特别好的食物全部为它所有,而且它还会看着不让地位太低的公猩猩与母猩猩交配。

如果两头公猩猩要争夺首领地位,通常会在族群中不分公母各自寻求支持者、形成集团。集团成员的连接在于每天的亲密接触,像是拥抱、抚摸、接吻、理毛、相互帮助。就像人类在选举的时候得到处握握手、亲亲小婴儿,如果哪只黑猩猩想要争夺首领宝座,也得花上许多时间拥抱、亲吻黑猩猩宝宝,还要拍拍它们的背。很多时候,公猩猩能坐上首领宝座不是因为身体更强壮,而是因为领导的集团更庞大也更稳定。至于集团的作用除了争夺首领位置,更几乎渗透到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同一集团的黑猩猩更常彼此相处、分享食物,并且在碰上麻烦的时候互相帮忙。

以这种方式形成并维持的黑猩猩族群,大小有明确的限度。这种做法要能运作,族群里每只黑猩猩都得十分了解彼此,如果都没碰过面、没打过架、没互相理过毛,两只黑猩猩就不知道能不能互相信赖,对方值不值得帮助,也不知道谁的阶层比较高。在自然情况下,黑猩猩族群一般是由20~50只黑猩猩组成。而随着黑猩猩成员数量渐增,社会秩序就会动摇,最后造成族群分裂,有些成员就会离开另组家园。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曾有动物学家观察到超过100只的黑猩猩族群。至于不同的族群之间,不仅很少合作,而且往往还会为了领地和食物打得死去活来。研究人员就曾记录到,在不同族群之间可能有长时间的对抗,甚至还有一个“种族屠杀”的案例,一群黑猩猩有系统地几乎杀光了邻近的另一群黑猩猩。

类似的模式很有可能也主导了早期各种人类物种的社会生活,其中也包括远古的智人。人类也像黑猩猩一样有着社会本能,让我们的祖先们能够形成友谊和阶层,共同打猎或战斗。然而,人类的社会本能也和黑猩猩没有什么不同,只适用于比较亲近的小团体。等到这个团体过大,社交秩序就会崩坏,使团体分裂。就算有某个山谷特别丰饶,可以养活500个远古的智人,但他们绝对没办法和这么多不够熟悉的人和平共处。他们要怎样才能决定要由谁当首领,谁能在哪里打猎,谁又能和谁交配呢?

等到认知革命之后,智人有了八卦的能力,于是部落规模变得更大,也更稳定。然而,八卦也有限制。社会学研究指出,借由八卦来维持的最大“自然”团体大约是150人。只要超过这个数字,大多数人就无法真正深入了解、八卦所有成员的生活情形。

即使到了今天,人类的团体还是继续受到这个神奇的数字影响。只要在150人以下,不论是社群、公司、社会网络还是军事单位,只要靠着大家都认识、彼此互通消息,就能够运作顺畅,而不需要规定出正式的阶层、职称、规范。不管是30人的一个排,甚至是100人的一个连,几乎不需要有什么正式纪律,就能靠着人际关系而运作正常。正因如此,在某些小单位里,老兵的权力甚至要比士官更大。而如果是一个小的家族企业,就算没有董事会、执行长或会计部门,也能经营得有声有色。

然而,一旦突破了150人的门槛,事情就大不相同。如果是一个师的军队,兵数达到万人,就不能再用带排的方式来领导。而有许多成功的家族企业,也是因为规模越来越大,开始雇用更多人员的时候,就碰上危机,非得彻底重整,才能继续成长下去。

所以,究竟智人是怎么跨过这个门槛值,最后创造出了有数万居民的城市、有上亿人口的帝国?这里的秘密很可能就在于虚构的故事。就算是大批互不相识的人,只要同样相信某个故事,就能共同合作。

无论是现代国家、中世纪的教堂、古老的城市,或者古老的部落,任何大规模人类合作的根基,都在于某种只存在于集体想象中的虚构故事。例如教会的根基就在于宗教故事。像是两个天主教信徒,就算从未谋面,还是能够一起参加十字军东征或是一起筹措资金盖起医院,原因就在于他们同样相信神化身为肉体、让自己被钉在十字架上救赎我们的罪。所谓的国家,也是立基于国家故事。两名互不认识的塞尔维亚人,只要都相信塞尔维亚国家主体、国土、国旗确实存在,就可能冒着生命危险拯救彼此。至于司法制度,也是立基于法律故事。从没见过对方的两位律师,还是能同心协力为另一位完全陌生的人辩护,只因为他们都相信法律、正义、人权确实存在。(当然,他们也相信付的律师费确实存在。)

然而,以上这些东西,其实都只存在人类自己发明并互相讲述的故事里。除了存在于人类共同的想象之外,这个宇宙中根本没有神、没有国家、没有钱、没有人权、没有法律,也没有正义。

如果我们说:原始人因为相信鬼神,每次月圆会一起聚在营火旁跳舞,于是也巩固了他们的社会秩序;这件事人人都觉得不难理解。但我们没看出来的是,其实现代社会运作的机制还是一模一样。以现代商业领域为例,商人和律师其实就是法力强大的巫师。不同于过去部落巫师的地方是现代人的故事还更扯。例如标致汽车(Peugeot)的故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 * *

从巴黎到悉尼,现在许多汽车、卡车、摩托车的车前盖上都有着一个很类似施泰德狮人的“标致”商标。标致汽车是欧洲一个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汽车制造商,起源于法国的瓦朗蒂盖伊村(Valentigney),距离施泰德洞穴只有300公里远。标致一开始只是个小型家族企业,现在却是个跨国企业,全球员工达20万人,而且多半完全互不相识。通过这些陌生人极有效率的合作,2008年标致制造超过150万辆汽车,营收约550亿欧元。
 
回复  支持[0反对[0]

 1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也评两句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还没有注册?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