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错综复杂的情况表明梵蒂冈的对外政策,是天主教徒的利益先于一切,不管民族事业正确与否。梵蒂冈与所有的法西斯国家签订了协议。但是,法西斯并没有因此而对天主教会心存感激,德国纳粹如此,日本人也是如此。在波恩和科布伦茨档案馆里的德国中央保安局的报告中有许多都揭示了纳粹领袖们对天主教的态度。人们可以从希姆莱和他的主要助手海德里希写的秘密备忘录中发现Ausrotten(绝灭)一词总是同天主教会相联系。在海德里希给他属下传阅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们不要忘记,从长远看罗马教宗是一位比丘吉尔更大的国家社会主义的敌人。”(A.A.Pol III Informationsberichte uber die Politischen Kirchen,1943年5-6月。)只是希姆莱等人看到了这场战争的长期性,因此要求部下采取更微妙的办法,不要像马丁·鲍曼那样粗野——对那些不顺从的主教们简单地枪毙了事。另据德国中央保安局给海德里希的报告中说:“在取胜的日本人中有一股非常强烈的反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感情,他们认为基督教肯定会破坏古老的亚洲文化。他们懂得如果要使真正的新秩序在亚洲出现的话,必须消灭天主教。”这些都说明法西斯与梵蒂冈签订宗教协议或建交完全是出于策略上的暂时考虑,当他们侵略行径得逞,权力巩固之后,就会转而对付天主教会。
对待美英等国的抗议,梵蒂冈不断地进行解释。按国务卿马廖尼枢机主教的解释是:同日本建交的问题可以追溯到1922年,只是到现在日本议会才投票通过。既然现今日本又统治了1800万天主教徒,与之建交就越发重要,因为这样就可以给教徒们提供更大的帮助。如果梵蒂冈对日本的主动表示不作出答复,那天主教会的布道就要遭难。他还认为这样做可以使教会处于较有利的地位,以便帮助在日本人手中的同盟国战俘。他完全否认接受日本(外交)代表是由于轴心国的压力,并宣称梵蒂冈决不能拒绝对教会宗教利益带来如此好处的这类建议。梵蒂冈接受任何一国政府的(外交)代表,决不意味着赞同该政府的政策。马廖尼枢机主教还强调,梵蒂冈完全是从保护天主教徒的利益出发而作出这一决定的,它不受任何一种政治考虑的驱策,梵蒂冈绝不拒绝任何一个愿意同梵蒂冈建交的国家提出的建交要求。(Anthony Rhodes:The Vatican in the Age of the Dictators(1922-1945),P.309.)
梵蒂冈的政策准则是永远不拒绝任何一个政府提出派外交代表的要求,于是双方开始进行谈判。1941年12月当日本发起对美国的攻击时,谈判仍在进行。在几小时之内,对太平洋的控制权易了手;日本在2个月内占领了马来亚、菲律宾、关岛、香港、婆罗洲、苏门答腊、爪哇和新加坡。大约1800万天主教徒成了日本帝国的新臣民,其中1100万天主教徒在菲律宾群岛,400万在印度支那和暹罗,300万在中国。日本半官方杂志《时代》宣称日本将对其军队所征服地区的天主教徒给予充分的保护,声称他同梵蒂冈的关系将随着大东亚共荣圈里的建议性工作的进展不可避免地日益紧密广泛。(A.A.Pol II Akten Repetorium,P.0027日本。另参见1942年12月28日《罗马观察家报》发表的耶稣会神父德利亚(d Elia)的文章。)正是在这过程中,日本与梵蒂冈之间加强了外交接触,因为在这非常时期,得到梵蒂冈的承认,将会给日本增添许多政治资本,当然对日本政府十分有利。
过了十天,即1月30日,宗座驻东京代表派奥鲁·马雷拉(Paolo Marellar)受到日本外相的接见,稍后他便收到了会谈的备忘录并将其译成意大利文发往梵蒂冈。电文如下:
“日本政府考虑到国际形势,认为加强现有的与梵蒂冈之间的友好关系对双方都有利,因此希望派遣一名特使前往圣座处。(日本)政府要求最尊敬的大主教阁下立即将此意愿转达给梵蒂冈,以了解圣座对接受日本特使的看法。”(Pius XII and Second World War:According to the Archives of the Vatican.By Pierre Blet;Tr.By Lawrence J.Johnson.English tr.1999,by Paulist Press,Inc.P.127.)
XX强:可惜现在没有宗教裁判所了,若有宗教裁判所老方会被判异端,交给当局受火刑。
天主教日常冷笑话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