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划 哀歌(Book of Lamentations)
    哀歌(BookofLamentations,LamentationesseuThreni)

    《圣经》上为哀悼耶京于公元前五八七年失陷敌手的悲惨事迹,有一个集子,称之谓《哀歌》。《哀歌》这本小书是由五篇诗歌所组成,希伯来人以其第一词「厄卡」(Ekah)为名,意即「怎么」?亦称为「克诺特」(Qinoth),意即我们所称的哀歌。《希腊译本》及《拉丁通行本》亦皆以此为名。

    本书在原文上的位置,是属于杂集,为五卷经中的第三部,置于《卢》及《训》之间,是每年「阿布」月九日斋期,应公开诵读的一本书,用以记念耶京的毁灭。《七十贤士》译本则将之列入《先知书》中,位于巴路克及耶肋米亚先知的书信之间。《拉丁通行本》却将它放在《耶书》之后及《巴路克》之前。

    这五篇诗歌除了是为追悼犹大王国及其京都耶路撒冷惨遭灭亡之外,亦有其宗教的意义在。作者以真挚的宗教热诚,承认耶京的灭亡是出于上主正义的惩罚,因为百姓执迷不悟,犯罪得罪了天主。诗篇中充满忏悔认罪的情愫,哀求上主仁慈的眷顾,希望重新与天主和好,耶京重获自由、繁荣、昌盛。

    一、内容:

    本书没有按照历史次第的时间编排,祇是随着心灵的感发,诗歌的意境,把耶京惨状的要点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它的内容不外是:

    1. 第一篇:描述耶京被劫,以民充军以后的空虚凄凉,死气沉沉的景象。

    2. 第二篇:述说圣京被人破坏的情形:她的城墙、宫殿、堡垒、房舍,甚至上主的祭坛,尽形被人捣毁焚烧,百姓吓的目瞪口呆,哭泣悲伤。

    3. 第三篇:痛悼百姓在劫后余生所处的悲惨环境,同时承认这一切是来自天上慈父之手,乃是为了百姓的益处,故此劝勉百姓回头迁善。

    4. 第四篇:追述以民近来的厄运,尤其是当敌人破城而入时,百姓的慌张失措,东避西藏的情形。连国王漆德克雅虽已逃出城外,仍不免陷入敌手。

    5. 第五篇:向上主诉苦,陈述敌人极尽凶狠之能事,来折磨难为上主的百姓。最后,哀求上主尽速结束自己的义怒,免除百姓的灾难。

    二、文体:

    前四篇是依照希伯来文字母排列的《哀歌》,第一、二、四篇完全按照字母的数目,每一字母占一节,所以皆以二十二节成篇。第三篇亦是按字母排列的诗文,但是有六十六节,每三节占一字母(三乘二十二等于六十六)。第五篇实际上并不是依照希伯来文字母而排列,虽然它外表上也祇有二十二节。与其说它是一篇哀歌,毋宁说是一篇哀祷;《拉丁通行本》即以此为本篇的题名:「耶肋米亚先知的祈祷」。

    三、作者:

    本书在原文版本上并无提名,《七十贤士译本》亦未见提及作者为谁,祇是在书首加上一句小引,注明本书是耶肋米亚先知的作品。于是《拉丁通行本》将这句外加的小注,正式作为本书的标题:《耶肋米亚先知的哀歌》。此后不少公教的教父及古代的学者基于这个标题,以及《编下》35:25所说的「耶肋米亚作歌哀悼约史雅……」一语,认为此处所说的哀歌即是指本书而言。但这种说法读者亦可看得出来是非常勉强的,盖二者所说及所哀悼的对象是回然不同的,是以现今的学者对本书的作者问题仍在争辩不休,看来亦将是无法获得解决的难题。但是仅就《七十贤士译本》所加添的小注来说--耶肋米亚先知的哀歌--应是事出有因的;至少我们应当承认公元前很久以来,在犹太民间就有这种传说,咸认先知是本书的作者。

    目前大多数的学者皆认为,这本小书是由不同作者的作品汇集而成,并非出于一人之手。第二及第四篇的作者,似乎曾亲眼目睹耶京的灭亡,于是事后笔之于书,是为本书两篇最好及最早的作品。至于这位作者是谁,则不可知。我们以为很可能就是先知本人,因为敌军破城之后,全城百姓均遭大难,祇有先知受到拿步高国王盛情优待。第一篇的词藻虽不太华丽,但神学思想较第二篇者为深,按成篇的时代应在第二篇之后,盖它所描写的耶京已是劫后余生的景象,故应出于另一作者的手笔。第三篇的作者又应是另一人,此人看来受过不少的敌人的磨难,以及鉴于本国同胞的充军丧亡,心灵上受了莫大的创伤,是比前者更晚的作品。第五篇的作者当然又是另一人,也是按时代最晚的一篇哀祷。不过上述一切皆是学者不能证实的假设,读者可完全自由跟随或放弃,与天主的默感是毫无关系的。

    《哀歌》具有非常崇高的宗教思想,它使国破家亡,离乡背井,几乎陷于绝望中的劫后余生,重新振作,力图复兴。作者怀着坚固的信仰和依恃的心情,劝勉百姓,令他们明瞭上主惩罚的目的,而真心悔改,归向天主,耐心等待天主的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