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翰又称洗者若翰,拉丁文称「Ioannes」。第四《福音》作者若望,拉丁文亦称「Ioannes」,是以基督教将二人统译作约翰。天主教会为了分别二人,将第四《福音》作者译作若望,将这位洗者译作若翰。
从《路加《福音》我们知道若翰的父亲名叫匝加利亚,母亲叫依撒伯尔,是在他们二人老年时,天主赐给他们的儿子(若翰按希伯来文即是「天主的恩赐」之意),而且是由天使报知他们将会怀孕生子,同时并告知他们,若翰将负有特殊的使命,作默西亚的前驱,因而他自幼淡酒浓酒都不喝,而且还在母胎中就要充满圣神(路1:11-20)。当他出生后,第八天受割损时,由他的父亲匝加利亚给他起名叫若翰(路1:59;63)。当时匝加利亚由于由衷的喜乐,曾吟咏了一首诗歌,来赞美感谢天主的仁慈,同时也预言了他这新生的婴儿,一如天使已给他报告过的,日后将负的,是为默西亚前驱的使命(路1:76)。据一古老的传说,若翰的故乡是在耶京西,距耶京约七公里的艾殷卡陵(AinKarim)。至于圣若望在他《福音》的序言里,也曾论及若翰,他说:「曾有一人,是由天主派遣来的,名叫若翰,这人来是为作证,是为光作证,为使众人藉他而信,他不是那光,只是为给那光作证」(若1:6-8)。若望的话和路加所记述的,可说意义完全相同,二位圣史以不同的言词,将若翰的由来以及使命,都清楚的写出来了。
若翰怎样进行他的使命呢?当耶稣快要出来传教时,如谷1:4所说:「若翰便在旷野出现,宣讲悔改的洗礼,为得罪之赦」。关于若翰所讲的道理见玛3:7-12,若翰不祇给他人宣讲悔改的道理,而他自己先以身作则,度着刻苦的生活,如圣史所说:「他穿的是骆驼毛衣,腰间束着皮带,吃的是飞蝗野蜜」(玛3:4),是以日后耶稣他曾以若翰所度的刻苦生活,以讽刺当时权贵所度的奢侈生活(玛11:8)。若翰除讲道外,第二便是给人付洗,这也正是他得名「洗者」的来由。若翰施洗不祇在一个地方,按若1:28施洗的地方是在约但对岸的伯达尼;但在若3:23又提及另一地名,即临近撒林的艾农。听若翰的讲劝及受若翰洗礼的,包括有各级的人:有普通百姓,有军人(路3:14),甚至有法利塞党人和撒杜塞党人(玛3:7),连耶稣自己也挤身人群中受若翰的洗礼,但若翰一眼认出耶稣不是平凡人,而正是他应该为他作证的那位,是以若翰初不愿给耶稣付洗,但在耶稣邀请下,他才依耶稣的话,给耶稣付洗(玛3:14,15)。在他给耶稣付洗后,便乘机当着群众为耶稣作证,说他自己不是默西亚,在他们中间站着的,而他们不认识的那位才是默西亚,而且若翰说,连给他解鞋带也不配(若1:19-28;玛3:11)。之后,按若1:35即耶稣受洗后第二天,若翰把耶稣介绍给他的两个门徒,使他的门徒跟随了耶稣。这两个门徒,一个是西满伯多禄的哥哥安德肋,另一人即若望自己。若翰除了上述以讲道付洗为耶稣作证外,末后更以他的性命为正道与真理作证,即以严词指责当时在犹太的最高权威黑落德分封侯的婚姻不当,有违道德,因而被那淫荡的女人乘机所杀(玛14:1-12),是以若翰被耶稣誉为「妇女所生的人中,没有一位比若翰更大的」(玛11:11)。
此外,若翰曾收聚门徒,并教导他们禁食与祈祷(路11:1;5:33;玛9:14),但是否成为一个固定的社团,《福音》上未有记述。但在保禄传教,经过厄弗所时,曾遇到了一些只认识若翰洗礼的人(宗19:1-4),由此可见若翰的讲劝,一直到教会初兴时,仍有他的影响力。至于若翰在生时更不必说,无怪当那淫荡的黑落德听到耶稣的名声,心里感到不安,还以为他所砍头的若翰由死中复活了(玛14:1-2)。
末后,由于近年在死海傍谷木兰文献的发现,不少学者便进行研究,若翰与谷木兰团体是否有关,从一方面看,若翰的苦身克己生活,与谷木兰团体生活确有相似处;但另一方面,若翰的生活,至少在他执行他身为默西亚前驱任务时,他并不属于谷木兰团体,是以充其量可说若翰当他在旷野度独修生活时,可能受过谷木兰团体生活的熏陶,尤其第四《福音》作者若望,他在跟随耶稣前,原是若翰的弟子,在他的《福音》内,特别强调光与黑暗的对照,也许即受了他第一个老师若翰受自谷木兰团体教育的影响。不过是否确实,至今尚未能下一决定性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