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划 埃及(Egypt, Aegyptus)
    埃及是位于非洲东北部的一个极古的国家。

    一、地名:

    中外交通常用的「埃及Aegyptus」一名,原来是诺夫(门非斯)城的古名,「仆塔Ptah神之家」的希腊文音译。古时,埃及人用本国语称其国为「黑地」(指尼罗河岸的肥沃土地),或「双城」(指上下埃及)。在《旧约》原文内,多用「米兹辣殷」来指埃及(创10:6;思高译本大半将「米兹辣殷」译作「埃及」),但在诗文内,亦称此国为含(咏78:51;105:23,27)和辣哈布(依30:7;51:9;咏87:4),上埃及亦称帕特洛斯(依11:11;耶44:1;创10:14;编上1:12)。现代的埃及人、阿剌伯人和犹太人仍称此国为米兹黎。

    二、地区:

    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东以阿剌伯沙漠为界,西与利比亚沙漠为邻,北起地中海,南延伸至阿算(古时的色威乃城,则29:10;30:6),而与厄提约丕雅(古时的雇士),连界。自古以来,即将全国境域分为上下埃及。埃及的富庶,完全有赖于尼罗河每年定期的汜滥,以灌溉土地,使土地肥沃。若一年没有汜滥,则为荒歉之年(创41)。为灌溉高处的田地,埃及全国自古有人造的一种运河系统(则31:4;申11:10),使埃及的出产丰饶(创41:47,出16:3;户11:5)。

    三、居民:

    根据《圣经》所载,埃及原先的居民,属于含的后裔(创10:6),多半从事农业,厌恶一切放羊的人(创46:34);还有渔夫(依19:8;则29:5)和织亚麻布的工人(依19:9;则27:7;箴7:16)。由《圣经》也可以证明古埃及是个文化发达的国家,因为多次提到埃及的很多城市(依19:11-13;耶43:8;44:1;46:14;则30:6,14-18),又提及一些文明高尚的阶级,例如司祭(创41:45;47:22)、贤士(创41:8;出7:11;依19:11)、医生(创50:2)等,和武备精良的军队(出14:7)。

    四、历史:

    埃及的史前时代,及其古文化之来源,至今还未能完全探究明白,不过,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埃及已有高深的文明,这是可以确证的事。

    今日的历史学者,根据埃及古时的玛乃托(Manetho)历史家编的「埃及史书」(公元前二五○年左右),将埃及的历史,分为三十朝代,或分为三个主要时代:古王朝时代(三至六朝),约由二七○○年至二二○○年;中王朝时代(十二至十三朝),约由二○○○年至一七七五年;新王朝时代(十八至二十朝),约由一五七○年至一○八五年。古王朝时代及中王朝时代以后,还有两个衰落的时代,即所谓中间时代。

    古王朝时代,是埃及的全盛时期,象形文字早已发明,在上下埃及建造的金字塔,即为此期文明的最大左证。当时的国都,是在下埃及的门非斯(诺夫)城。

    大约二二○○年到二○○○年的中间时代,是埃及的大乱时期;中王朝时代,则为升平盛世,此期从文学方面看来,可说是埃及国的黄金时代。当时疏通尼罗河流,筑河道,建堰堤,开水道,以备按时灌溉田亩之需。在外交政策上,埃及此时向南北伸展其势力范围;也许就在此时期,亚巴郎曾来到埃及,在那里住了一个时期(创12:10-20)。

    第十八世纪,埃及国势又趋衰弱,希克索斯异族(见希克索斯[王朝]条),由北方大举侵犯,霸占了下埃及约二百年之久(第二个中间时代,约从一七七○年至一五七○年。)希克索斯王朝的中央重镇,大概是在客纳罕地。按照大多数《圣经》学者的意见,雅各伯(以色列)全家,即在此时期,来到埃及,侨居在尼罗河东北部的哥笙地区(创46:28,34;47:6-17)。若瑟当时贵为埃及总理大臣(创41:40-45)。

    第十六世纪,上埃及有些邦君群起叛变,将异族希克索斯的统治推翻,建立本国新王朝(底比斯朝)。此新王朝,将埃及国的势力,先扩张至客纳罕,然后到幼发拉的河,如此巴力斯坦和叙利亚,尽入埃及版图。

    晚近在这些地区,挖掘出土的古迹,尤其是其中许多刻有金龟(蜣螂)形象的宝石和印章戒指,皆证明埃及文化当时在北方异族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埃及本国内更发现当时的国王,在其所立凯旋碑上,刻有占领地区巴力斯坦城市的名字。此外,在阿玛尔纳城的王宫里,也发现了数百通函件(第十四世纪)。这些函件刻在瓦片上,是埃及王与近东的王子,以及巴力斯坦许多诸侯之间的往来书信。

    降至第十四世纪,埃及在近东的势力,日趋式微。北方有赫特帝国兴起。在巴力斯坦则有培肋舍特人,他们将埃及人赶出境外。

    新王朝时代的第十九王朝,与《圣经》的历史特别有关系。根据现代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出谷纪记载的史事,就在这时发生。由于北方民族的迫近和危险,埃及国王怕住在哥笙的以民与那些民族合作,为此开始压迫以民。同时为防备侵袭,就强迫以民作奴隶苦工,建筑要塞,例如辣默色斯和丕通两座北部城市即是(出1:8-14)。

    大概在辣默色斯第二为王时,(约在一三○○~一二三○),梅瑟将以色列子民救出埃及。不久以后,西部的利比亚使埃及大受威胁,因此,后期的国王更为衰弱,既不能统一本国政治,更无力阻挠以民占领巴力斯坦(约在一二○○年)。

    在后期的历史中(一○八五~三三二),埃及再没有恢复以前的势力,虽在利比亚人史沙克为王时(约在九四○~九二○),上下埃及又统一起来,但为时甚暂。史沙克也曾企图使埃及势力伸展至巴力斯坦,曾进袭了犹大,攻陷了耶路撒冷(列上14:25,26),但亚述帝国此时已在巴力斯坦扩张其统治权力,埃及已无法抵抗。七一五年,厄提约丕雅王朝统治了整个埃及。但为期不久。六七一年,亚述王厄撒哈冬征服了埃及北部,复于六六三年,侵掠了南部,将底比斯京都毁灭。在亚述王的支持下,埃及的新王朝兴起,仆撒美提科因而恢复了国内的自由(六六三~六○九)。继其王位的乃苛王(六○九~五九三),出兵北征,一面决意援助亚述军,与新兴的巴比伦作战,一面力图重征巴力斯坦。犹大王约史雅因而出兵抵御阵亡(列下23:29,30;编下35:20-24)。不过,乃苛已来不及援救亚述,因他的军队已被巴比伦大军大败于加革米士(六○五),他只得离开巴力斯坦(耶46)。

    当曷斐辣为王时(五八八~五六九),又出兵北上,欲阻止巴比伦军进占耶京,但为巴比伦军击溃,须急速撤兵回国(耶37:5-11)。巴比伦王拿布高在五八七年毁灭了耶路撒冷,占领整个巴力斯坦后,犹大的一部份遗民逃入了埃及(列下25:26;耶42-44)。

    五二五年,波斯王坎拜栖兹战胜了埃及,使埃及成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三三二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复得胜波斯,占领埃及,建立了亚历山大里亚城(三三一年),作为他的王国在埃及的中心重镇。

    亚历山大死后,(三二三年),埃及属拉哥(亦称仆托肋米)王朝管辖。在此时代的前百年内,埃及中兴,再统治犹大地区,仆托肋米一世使许多犹太人移居埃及。根据传说,仆托肋米二世,命其国内的犹太人,将《旧约》《圣经》译为希腊文(见《七十贤士译本》条)。

    公元前二○○年左右,埃及势力又趋衰弱。叙利亚王安提约古三世(二二三~一八七),战败埃及军队,使犹大地区属叙利亚管辖(一九八年)后,复企图统治埃及,但为新起的罗马帝国所阻止。纪元前三○年,屋大维征服埃及,使之成为罗马行省。

    在埃及,尤其在亚历山大里亚城既有许多犹太侨民(宗2:10;6:9),故基督教徒早就在那里开始宣讲《福音》。根据传说,是马尔谷在亚历山大里亚城建立了教会。

    五、宗教:

    自古以来,埃及人是虔心拜神的民族,他们的宗教很复杂,并无系统。他们在许多自然物或动物内,崇拜一种神性的能力。超越其他诸神之上的,是称为「辣」的太阳神(耶43:13)。此神又分为上升的,正午的,没落的太阳神。敬拜太阳神的中心,是翁城(希腊人后称之为厄里约颇里坡,创41:45,50;43:13;46:20;则30:17)。

    《圣经》上提及的埃及的其他神祇:一是阿孟神(耶46:25),即土地生产力的神,在诺(底比斯)城受恭敬;一是在诺夫(门非斯)城受崇拜的「牛神」--阿丕斯(耶46:15),称他为「牛神」,因为埃及人以为他化身在公牛内显现。埃及实乃拥有许多「神明」、「偶像」和各种「神庙」的地方(依19:3;耶43:12;则30:13),这为以色列人,不无危险。

    埃及人的宗教观念,一是多神的崇拜,二是对人身故之后长存生活的信念。按照他们的信仰,在人死后,不但灵魂要继续生活,即身体亦复如此。为此,他们特别操心,用各种珍贵香料保存人的尸体,使它不至于腐烂(参见创50:2,3,25,26关于死在埃及的雅各伯和若瑟的记载)。我国对已故祖宗表示的崇奉和供献祭物的古老风俗,与埃及人对于死者所表现的虔敬,多少有些相似。

    六、文化:

    埃及是一个世界文明发源之地。纪元前三○○○年左右创造的建筑物(金字塔和庙宇),雕刻或绘画的艺术品,应用的装饰品等,都证明当时埃及的文化已卓然发达。

    那时,在埃及也已发明了象形文字,与我国六书之一的象形文字近似,既象形,又表出意义和字音。象形文字后来被司祭们加以简化,成为「僧侣文字」,最后成为民众通用的「通俗文字」。至于文具,笔通常是用芦苇制的,纸是用蒲草造的。

    由古埃及传下的文学作品,例如史书、小说、诗文等等很多,其中与《圣经》特别有关系的,是论智慧的文学(箴22:17-23:11似采用了埃及哲人阿门摩培所编的「训诲篇」)。

    见希克索斯[王朝]、出谷纪、波斯、亚历山大里亚、拉哥、色娄苛一世、罗马、《七十贤士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