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意谓「(天主)扩展了百姓」,是以民分南北国后的第一位南国犹大的君王,继父撒罗满为王,其母名叫纳阿玛,是阿孟人(列上11:43;14:21,31;编上3:10;编下9:31;12:31;玛1:7),在位凡十七年(公元前九三一~九一二年)。在他继位之始,国家便一分为二,这件惨痛的事迹,不能完全归咎于他。盖以民在建立君主政体之前,已渡过了数百年的各个支派各自为政的小集团生活,没有全国统一的政权。支派彼此之间的联系,几乎只限于宗教关系,而这种习惯已久的生活传统,是很难一时改变过来的,就连建立丰功伟业的达味,以及智慧过人的撒罗满,也只不过是以软硬兼施的手段,勉强将整个民族联合在一起。但是撒罗满的大兴土木,暴征苛捐,又不顾及各支派的传统地区观念,硬性地划定了全国的区域,已造成了民间一种非常不满的情绪,这是南北势将分裂的基本原因,勒哈贝罕的登极执政,只是分裂的导火线而已。
勒哈贝罕是一个缺少智谋的人,又喜听谄言(列上12:8;编下10:8;13:7),他登极之初,即径赴北部的古代宗教中心地舍根,在那里召集了北部的各支派,商讨国家大计。此行之目的,当然不外是为自我宣传地,来作一番安抚人心的工作,但结果适得其反。聚集的北方百姓,一致要求他,将父王的苛捐政策取消,但他却以蛮横无理的态度,对待了百姓,于是百姓南北分裂的趋势,乃成了事实(列上12:1,7,9-11;编下10:1,9-11)。勒哈贝罕打发阿多兰去平息民愤,却被百姓以石头砸死(列上12:18;编下10:18;此人亦名阿多尼兰,见列上4:6)。国王见大势已去,乃急忙上车,逃回了耶京,至此只剩下了南方的犹大及本雅明支派仍忠信于他,而北方的十个支派拣选了雅洛贝罕作自己的国王。南北对峙的局面于是开始,互不相让,实有大战一触即发之势,幸赖先知或谓「天主的人」舍玛雅从中周旋,才免于难(列上12:21-24;编下11:1-4),但边界的冲突及南北人民间彼此的仇恨,则无法消除(列上14:30;15:6;编下12:15)。
不久之后,埃及王史沙克,可能是乘圣地多事之秋,也可能是由于他的友人,北国君王雅洛贝罕的邀请(见列上11:40),大举出兵侵入犹大。这次的突袭,《圣经》上虽少有记载(列上14:25-26),但按埃及文件的记载,规模却是相当巨大的,不只是整个圣地,就连培肋舍特地及约但河东部地区,也受到了他的侵害。可能就是在受到了这次的教训之后,勒哈贝罕开始在边界上建筑防御工事(编下12:5-12),共建有北方的堡垒一个,东方四个,东南方四个,南方三个,东北方三个,由上述堡垒的所在地,可以看出南国犹大的国土,已被缩到很小。
在宗教方面来说,分裂后的最初几年,南国的宗教热诚是高涨的,盖当时一切忠于雅威宗教的司祭和肋未人,都相继逃来犹大,不祇为了避难,而且也为了宗教之故(编下11:13-17)。但分裂之后的勒哈贝罕,自己却在一心从事外务,准备保国御敌的工作,而渐渐放弃了其宗教上的责任,致使宗教上的纯洁,大大受到损失,许多邪神淫污的敬礼,传入犹大国内,是以他本人受到《圣经》上严厉责斥(列上14:22-24;编下12:14)。他死后被葬于达味城中,与列祖同眠(列上14:31),他的儿子阿彼雅继位为王(列下14:31;编下1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