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名,意思是「天主的住所」,是客纳罕的一座城(苏8:17),原名路次(创28:19;35:6),在耶京之北十八公里处,是耶京通往舍根的必经之地,也是圣地南北交通的枢纽,在哈依之西,史罗之南(创12:8;民21:19),现已无人居住,祇秃山一座,还有一座古塔并周围的扁桃树作为纪念。但自这座海拔八八一公尺的山岗上,瞭望四周,的确是景色宜人,别有一番风味。
它的重要性是宗教上的,因为是在圣地献于上主的第一座圣所。亚巴郎甫进圣地,即在此为上主建立了一座祭坛(创12:8),自埃及返来后亦然(创13:3)。但贝特耳名之来源却是来自雅各伯,即当他去阿兰时(创28:10-22),途经此地,在梦中天主显现给他,他醒来后,将他睡觉的枕石立起,作为天主显现的纪念。在石头上倒上油——是《圣经》上第一次的傅油行为——给那地方起名叫贝特耳(天主的住所),并许下永远祇忠于上主;若天主保护他有吃有穿及平安回家,将在此为上主盖一座圣所,并将十分之一的财物献于上主(创28:10-22)。上主又在此第二次显现给他,许下将使他成为一强大的民族,将他的名字改为以色列(创35:14,15),以纪念上主的显示。
除了贝特耳是上主在客纳罕的第一座圣所外,它也是全以民历史上社会、政治、宗教的中心,仅次于耶京。它是圣祖们游牧生活的出发点及归宿(创12:8;13:3,4)。在此地亚巴郎同罗特,将客纳罕瓜分为二(创35:8)。黎贝加的乳母德波辣葬于此地附近(创35:8)。虽然它同哈依城联盟,仍被若苏厄所占领(苏8:9-17;12:9-16)。是厄弗辣因及本雅明支派的边界城(苏16:1,2;18:13),被分配给本雅明支派(苏18:22),但真正克服它的却是厄弗辣因人(民1:22-26)。德波辣民长坐在辣玛及贝特耳之间的一棵棕树下审判以色列子民(民4:5)。约柜曾暂留此地,以民来此地向上主请示(民20:18,26,27;21:2),撒慕尔亦每年一度来此听审(撒上7:16)。
以民分南北朝之后,雅洛贝罕在此建立金牛犊像,以同耶京分庭抗礼,作宗教政治上之争(列上12:28,29),并建立祭台及拣选司祭(列上12:32,33)。某先知曾预言过祭台要毁灭(列上13:1-3),金牛犊将被亚述人抢去作战利品(欧10:6)。犹大王阿彼雅占领贝特耳(编下13:19)。后来在撒玛黎雅京都的邪神敬礼占了优势,自此贝特耳渐衰(列上16:13)。曾有先知学校设立于此,厄里亚及厄里叟即此校之学生(列下2:2,3,23),一些孩童因讥笑厄里叟而被上主降罚(列下2:23,24)。先知们攻击贝特耳不遗余力(亚3:14;4:4;5:6;7:13;欧10:5,6,15;耶48:13)。充军后本雅明人在此重整家园(厄上2:28;厄下7:32)。公元前一六○年巴基德在此筑防御工事,抵抗犹大(加上9:50),罗马大将在犹太战事时将之占领。
考古家曾先后于一九二八~一九三四~一九五四在此发掘考察,发现远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已有人在此居住,及公元前五八六年被巴比伦人破坏的遗迹,波斯人将之重建,而在希腊帝国时代,一切最为发达。
二、是圣地南方的一座城,为若苏厄占领(苏12:16)。达味将一部份战利品送往此城(列上30:27)。它在《圣经》上有不同的名字,贝突耳或贝突厄耳(苏19:4;编上4:30)。
三、圣地的一座山城。见撒上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