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为《梅瑟五书》中第一部书名,除应参阅梅瑟五书条外,亦应参阅创世纪前十一章的问题、创造、创世六日工程、乐园、亚当、原罪、洪水、巴贝耳、原祖父母等条,此处只简短地介绍一下本书的(一)名称,(二)主题与内容,(三)结构,(四)作者,(五)历史性,(六)主要神学思想。
一、名称:
《创世纪》一名,译自希腊《七十贤士译本》,犹太人习用每书的首字以名全书,与我国诗经的篇名,如《关睢》之取自「关关睢鸠」,《葛覃》之取自「葛之覃兮」相同。七十贤士译《圣经》时,始取每书内容大意译成今名,按希伯来《圣经》,本书原名Bereshith,即太初之意,今依希腊文译为《创世纪》,因为本书所记载的,是有关世界的创造,人类的由来,以及以色列民族的起源。马相伯先生译为《生民纪》,注释为:「记天地之初,以引起生民也」。
二、主题与内容:
《创世纪》,顾名思义,是记述世界的创造,尤其人类的由来和以色列民族的起源。世界的创造,尤其人类的创造,其目标是归向于创造者-天主,以接受他的启示,并向他举行敬礼。天主由万民中特选了一个家族,即亚巴郎与其后裔,目的亦即是要这一家族保存与发展最初的启示与真宗教,藉以准备《出谷纪》中所记的西乃山的隆重启示,所以本书中所记的史事,绝不是以科学的论点,或近代史学家的方法来记述,而是本着宗教的观点,来说明天主参与人类历史行动的计划,来记述人类救赎史的开端,在这救赎史中,依照天主的计划,以色列民族在万民中占着最主要的角色,因此,作者也只着重于这个民族的历史。
本书的内容,很明显地分为前、后两编:前编(1-11章)是救赎史的前导,说明天主是整个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是全人类历史的领导者;并指示以色列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救赎史正式展开的第一幕,为天主召选亚巴郎(12章),救赎史的结束,即是《默示录》所记的主的再来(默22:20)。
作者在前编中,先记述天地的创造(1章),以展开天主向外所行的爱的工程的序幕,为全人类,尤其为以色列民族奠定了唯一神论的基础,为以民神权政体作了一项确切的准备;继而作者叙述:虽然原祖父母叛了主命,惹下了滔天大祸(2,3章),后继的人也多半背弃了天主,如兄弟自相残杀(4章)如洪水和巴贝耳塔时代的人(6-11章),但因为人是按天主的肖像造成的,天主的慈爱绝不愿将全人类完全拋弃,所以在后编内(12-50章),作者便记述天主怎样主动地拣选了一位信仰坚定,服从听命的人-亚巴郎,怎样向他起誓,立他为一个新民族的始祖,即将来要成为天主选民的民族始祖,许下因他和他的后裔,天下万民将要获得祝福(22:18),由他的后裔中要生出一位「应得权杖,万民都要归顺他」(49:10),并使「救恩达于地极的后裔」(依49:6;参阅创3:15)。天主特选以色列民族,即是,要这一民族将此「救恩的喜讯」传到天涯地角。《创世纪》即是记述这一救赎史的起端,直叙至若瑟时代,以民逐渐形成一个民族为止,为作天主以大能的手臂拯救以民出离埃及的前奏,以预示将来天主所要完成的更大的救赎。
三、结构:
由本书的内容看来,本书的结构颇形严密,在叙事上具有一种精密的计划,前编概论世界和人类的创造,直到亚巴郎被召的历史;后编则记述天主对这特选的家族予以特殊的照顾与引导,直到在埃及形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由本书外表的形式看来,很容易见到十次「Toledoth」一词,按此字的意义,原有「族谱」、「后裔」、「来历」、「小史」等意义,见2:4;5:1;6:9;10:1;11:10;11:27;25:12;25:19;36:1;37:2。在作者的心目中,可能是有意将本书分为十个段落,每编包括五个:
1. 「创造天地的来历」中所记的(2:4),是最初人类的历史;
2. 「亚当后裔的族谱」中所记的(5:1),是记述亚当的后裔,至诺厄为止;
3. 「诺厄的小史」中所记的(6:9),是洪水灭世之事;
4. 「诺厄的儿子的后裔」中所记的「10:1」,是万民的名单;
5. 「闪的后裔」中所记的(10:10),是记述闪的后裔,至亚巴郎为止;
6. 「特辣黑的后裔」中所记的(11:27),是亚巴郎的史事;
7. 「依市玛耳的后裔」中所记的(25:12),是记述依市玛耳的十二个儿子;
8. 「依撒格的历史」中所记的(25:19),是依撒格,尤其是厄撒乌和雅各伯的历史;
9. 「厄撒乌的后裔」中所记的(36:1),是记述厄东民族的起源与其有关文献;
10. 「雅各伯的小史」中所记的(37:2),是记述雅各伯,尤其是若瑟与犹大的历史。
作者如此编排,一方面是要使叙事部分前后衔接,另一方面,是要使本书的叙述,愈限于以色列祖先的嫡系子孙,即天主所召选的子孙内,如10:1后,诺厄的一切后裔,除闪族外,便都置之不顾;25:12后,依市玛耳的后裔亦予以排除;36:1后,厄撒乌与其后裔亦都不予记载,只记述雅各伯与其后裔的史事,因为这一家族,将成为天主的选民,以负起保存与发展天主启示与真宗教的使命。
四、作者:
关于本书的作者问题,详见梅瑟五书作者。按犹太人的传授,以及圣教会历代一脉相传的主张,皆认为梅瑟为本书的作者,或按近代人的思想,更好称之为编者,因为本书所记,无论是前编或后编,均为梅瑟之前许多世纪的史事,这些史事或者早已有人写过,或者有些保存于家族的口传之中,梅瑟只不过采用了当时所能搜集到的资料,依照自己原有的目标与计划,加以提练整编而己。当然梅瑟不会将过去的历史,完全收入他的着作内,在梅瑟收入的记述之外,民间必定尚存有不少的传说,后人为了珍存这些传说或文献,便取来编入梅瑟的纪录中,因此本书遂增添了不少的篇幅,而有了重复或时间上有矛盾的地方,并且其中亦可能有些后人的注释窜入了经文,或古语改为新语,古地名改为新地名等等现象,如12:6;13:7;14:17;36:9-43等处。虽然如此,梅瑟仍不失为本书的作者或编者。
五、历史性:
本书既是以宗教的观点,来叙述人类的起源与救赎史的开端,那末,绝不能以近代的史学眼光或以科学的论点来评断本书,更何况关于宇宙的创造与人类的起源,是属于史前史的,无论是考古学或历史学以及人类科学所无法证实的。关于本书的历史性,应分两点来讨论:本书的前编(1-11),因属于史前史或太古史,内中有特殊的问题应详加讨论,为此,请参阅创世纪前十一章条,至于后编圣祖史的历史性问题(12-50),实比前者较为容易证明,因为近百余年来,经过了考古学家不断的努力与研究,将近东的古代文化使之复生,使我们清楚知道了近东凡与以色列子民有关的民族,在公元前两三千年的社会情况、文化背景、风俗人情、法律制度等等状况。如果将这些铁的事实与创的记述作一细心的比较,便可看出二者完全相合,无怪乎学者们都一致公认:《圣经》的记述与古代巴比伦或埃及的文件所记载的,无论是在风土人情,社会制度方面,或在描述某时某地的文化程度方面,是如此的吻合,实在会令人称奇。见A.Mallon:LesHebreuxenEgypte,1967.
六、主要神学思想:
全部《圣经》既是神学的根源与基础,那末,本书在神学上的价值自可不言而喻。今就其荦荦大者简介如下:
1. 宇宙间的一切万物,连人类在内,皆出于永远存在的唯一天主的全能,一切皆是好的;
2. 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造成的,所以为万物之灵;
3. 女人虽出于男人,但并非男人的附属,二人应相辅相成,藉以在生理、心理、道德上彼此满全,所以婚姻制度是出于天主,并应是一夫一妻制;
4. 自然界的灾祸与道德界的罪恶进入了世界,是由于原祖的叛命,因此,破坏了一切的平衡与原始的幸福,罪恶是由魔鬼引诱而来的,因而出生了死亡。
5. 人虽陷于罪恶,但天主主动地应许了救援;最后战胜罪恶的仍属于人类;
6. 人犯罪后远离了天主,天主不能不施以惩罚,以洪水灭世,但其目的为叫人类走向归向天主的路;
7. 天主在诺厄身上,尤其在被召的亚巴郎和其后裔的身上所表现的特殊照顾,是为准备默西亚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