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划 友弟德传(Book of Judith, Liber Judith)
    《友弟德传》在《《旧约》》里与《艾斯德尔传》、《多俾亚传》同列于史书内。如只从书名来看,属名人传记类;但若考诸本书内容,史事的成分,则又有很大的疑难,是以本书可称为《旧约》里一部独树一帜,而带有传奇性的名人传记。今分四点将本书简介如下:

    一、内容:

    从本书内容来看,显然分前后两部:前一部1:1-7:32,是记述亚述王拿步高大败玛待王阿法撒得后(1:7-16),又下令给他的最高统帅敖罗斐乃,命他领兵西征(2:1-13),一路所向无敌,直达以色列境内(2:14-6:21),将一座位于山口的名叫拜突里雅的城,予以围困迫使居民投降(7:1-32)。后一部8:1-16:25,是叙述天主怎样藉一名叫友弟德的寡妇,也即本书的主角,解了拜城的围,使以色列子民大获胜利。先述友弟德家世,及她有意解救拜城之志愿(8:1-36)。她在实行她的计划之前,先祈求天主授助(9:1-14),后深入敌境(10:1-23),计杀敖罗斐乃(11:1-13:10),胜利回城后,以民乘胜追击敌人,大获胜利(13:10-15:14)。最后记述友弟德的凯歌及以民大事庆祝(16:1-20),友弟德的晚年及逝世(16:21-25)。

    二、经文:

    本书的原文,几乎一致公认,当是希伯来文,或最低限度为阿剌美文,决非希腊文,只可惜原文早已遗失,而现作为本书蓝本的,则为希腊文。但从希腊文的用字与结构方面来看,仍可看出当是出自希伯来文的译本,而其他较古老的译文,如叙利亚、亚美尼亚、古拉丁等译文,都是依照希腊译文译出。《拉丁通行本》的译文,出自圣热罗尼莫。据圣人自己说,只在一夜之间,已经将全书译竣。圣人的译文是以一种阿剌美文作蓝本,而这阿剌美文也并非原文,而极可能是一种依照原文采较自由式的译文,而圣人又将它多少予以浓缩,是以《拉丁通行本》较现有的希腊文约少五分之一。

    三、历史性:

    对本书最棘手的问题,可说是历史性问题,即本书所谈是否属于史事。因本书一开始就说:「拿步高在尼尼微大城为亚述王第十二年,那时阿法撒得在厄克巴塔纳为玛待王」,而且本书先后提及拿步高这一名字,不下二十次。但根据古史文献来看,在亚述各王朝内,根本没有一位君王名叫拿步高的。其次自亚述建都尼尼微以来,从未曾与玛待人交战过。相反尼尼微城在公元前六一二年上,为玛待王基雅撒勒斯同巴比伦王纳波颇拉撒尔所灭。又按本书4:3;5:18,19;8:17-20各节所载,本书的事情发生在以民由充军地归来之后。以民归国时,约在公元前五三八年前后,其时尼尼微早已化为瓦砾。只凭上述所提数点,则本书的历史性,实在无法立足,因而历代解经学者提出了不少意见,为解决这一难题,不过直至目前,一个真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而又为人人所乐意接纳的学说,尚未之见。因而我们也只略提一二学说,以供读者参考而已。

    1. 寓意说:根据这一学说,本书所述,并非史事,而只是采用了历史体的形式,来激励以民,每当遇到强敌入侵时,要一心倚恃上主,上主必会予以救援。是以本书人名地名,都属虚构,这由本书主角友弟德与她所解救的城拜突里雅二名字可以看出:友弟德按希伯来文乃犹太人女性化的名词,「即犹太女人」。且全《圣经》里,除创26:34厄撒乌的妻子赫特人叫作友狄特外,再无叫这名字的人。同样拜突里雅按希伯来文,意即「雅威的贞女」。全部《圣经》里除本书外,再找不到有这样一名字的地方,而这一名字,颇使人联想到熙雍和耶京所有的称号:「熙雍的贞女,耶路撒冷女子」(列下19:21;依37:22;哀2:13),或指全以民的「以色列处女」的称号(亚5:2;耶31:4)。这样拿步高、尼尼微等人名地名,也是作者随意取来作一陪衬而已。故不必硬性考究拿步高究几时在尼尼微作过君王,因这样的考究,只是徒劳而不会有结果的。这一学说,固然轻而易举地将问题解答了,但由于彻底否认本书的历史性,故不为大多数学者所接纳。

    2. 隐名说:根据这一学说的意见,本书所述,乃实有其事的历史记述,只是为了当时所有特殊缘故,作者姑隐真人的姓名,而代之以犹太人尽知,而事实上曾灭亡了犹大国的拿步高。同时在叙事时,采用了较自由的记事文笔,藉以民不同时代的史事,汇集一齐,来叙述天主如何拯救一心依恃他的百姓。本书主角友弟德虽有化名之嫌,但既记有她的家系祖谱,似乎不能否认真有其人。作者着书的主要用意,是为激励以民不拘遇到任何急难的事,仍要一心依恃上主,而非为写一狭意的史书,是以有关史事发生的时地,已非作者所斤斤计较的了。对这一说,虽仍不乏无以自圆其说的难题,但因不否认本书所述,是以史事为根据,故此比较地来说,较前一说更为可取。

    四、作者、年代与正经性:

    本书作者为谁,这又是一无法解答的问题。既不知作者为谁,对本书成书的年代,自然也无法作一肯定的答覆。不过从本书的原文,既公认是希伯来文,则作者当为一犹太人,殆无疑意。又从本书内容来看,除本书明说,是在由充军地归来之后(4:3;5:19),而当时人民对圣殿、祭坛、司祭、宗教礼仪,非常热诚,与德训篇所述互相辉映,因此可以推知,本书最早不会超过公元前二世纪,而比较近乎事实的年代,是在公元前二世纪末,或一世纪初。关于本书的正经性,因本书不见于犹太人的《圣经》书目中,因而基督教以本书为伪经。但我公教学者则称为次经。虽称为次经,但不否认本书的正经性。相反由教会伊始,除少数几人,包括圣热罗尼莫对本书的正经性有过怀疑外,其他教父、学者、希颇公会议(三九三年),迦太基第三、第四公会议(三九七年及四一九年),无不根据宗徒传授,以《希腊七十贤士译本》为蓝本,一致认可本书的正经性,即以本书为在天主默感下所写的《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