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划以上 饥荒(Famine, Fames)
    在以民和与它有关民族的历史上,饥荒是屡见不鲜的,格外以埃及为最。饥荒的原因不外是天旱不雨,尼罗河的泛滥太多或太少;或者是因用兵过度,致使田园荒废之故。

    《圣经》上第一次提到饥荒是在圣祖时代(创12:10;41:30;42:19;卢1:1,2),大抵是由于天旱。其后在厄里亚及厄里叟的时代,亦曾因干旱而成灾(列上18:2;列下6:24;7:12)。有时这种饥荒应归咎于战争(申28:49-51)。在旷野中的以民多次尝到了饥荒之滋味(申25:18;咏107:4-9),作战的士兵亦然(民8:4,5;撒上21:7;撒下17:19)。

    《圣经》上不只简单地提出这些饥荒的史事,更进一步地加以解释,指出饥荒多次是上主对不忠百姓的惩罚(申28:47,48;32:13-15)。先知们的警戒也以此为主题(耶19:9;25:10;哀2:20;5:10;则4;见列下6:26-29)。饥荒使百姓受苦受辱,使其因此而反省自励,善尽宗教的义务(申8:3;则12:17-20)。无辜而受饥饿、苦辱、压迫的人,将得到上主的扶持,高贵自恃的富人却要受到压迫(撒上2:5;咏81:11;107:36-42;146:7;依49:13;65:13;则34:29;36:29)。是以正义虔诚的人应饱饫饥饿的穷人,这是宗教热诚的真正表现(依32:6,7;58:6,10;则18:7,16;约22:7;24:4;箴25:21;多1:17;4:16)。最后,在《旧约》中「饥饿」亦有其象征的意义,比如寻求上主的饥渴,寻求智慧的饥渴等(亚8:11;箴9:5;德24:29)。

    在《新约》中记述「饥饿」有许多与《旧约》相同的地方(路1:53)。除此之外,《新约》很露骨地描述饥饿的效果:耶稣四十昼夜严斋之后,魔鬼以饼来诱惑他,使他放弃他默西亚的工程(玛4:2-4;路4:2-4)。旷野中的饥民,获得耶稣的饱饫之后,却不愿接受耶稣圣体圣事的道理(若6:26)。严重的饥饿迫使败子回头(路15:14-20)。

    耶稣在山中圣训中称颂饥饿:「饥渴慕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得饱饫」(玛5:6);「你们现今饥饿的是有福的,因为你们将得饱饫」(路6:21),二处的意义不外是,虔诚的穷人,因无依无靠,只有投奔于上主,上主将要使他们获得现世的助佑及来世的福乐。那些自恃自足不再依靠上主的人,是当时的法利塞人,是那位竟日花天酒地的富翁,是那位糊涂的富人,是那个迷于酒色的败子(路12:15-21;15:13;16:19;18:2等)。

    耶稣自己同他的门徒不只一次尝受过饥饿的痛苦(玛14:14-21),故此他也会原谅安息日搓麦穗充饿的门徒(玛12:1-8)。世界末日公审判时的赏罚准绳之一,就是人是否曾给与饥饿的人吃的(玛25:35-37)。耶稣并教导人向天主求日用之粮(玛6:11;路11:3)。

    圣保禄亦有过不少次挨饿的经验(格后11:27;斐4:11-13),深知它的难堪及难忍。它甚至可以使人远离基督的爱情(罗5:3;8:35),故此厉声责斥那些举行主宴圣餐时,只知自饱自肥的富人(格前11:21,22,34)。在来世的幸福中,再无饥渴之苦(默7:16,17;21:4),因为天主自己要满足人的一切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