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教闻

河北:第四届 “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

时间:2014-11-23  来源:信德网  作者: 点击:

 2014年11月18—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香港原道文化交流会主办, 信德文化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 “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影响”研讨会在石家庄太行国宾馆举行,是次研讨会围绕“社会变迁中的宗教研究与宗教教育”进行了七场主题演讲。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近代史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原道文化交流学会、北京天主教与文化研究所、河北信德文化研究所,香港圣神修院神哲学院、北京教区修院、上海佘山修院、陕西修院、河北修院、基督新教、中央统战部、香港中联办、河北省政协、河北省民宗厅等50多位各界人士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研讨会。   
    “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影响”系列研讨会是 从2010年开始的,由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和香港原道文化交流会及有识之士联合推动发起,旨在集合不同的宗教研究学者,共同探讨基督教在当代中国可以发挥怎样的积极作用,向有关的宗教管理部门建言献策。第一届在北京,后两届分别在澳门和香港举办,本届选在河北石家庄举办。
    信德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士江神父主持了开幕式。
    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慧林教授在致辞中谈到,中国已经同几个最主要的国家和地区签订了人文交流机制,发展中外世界关系的三大支柱是政治互信、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政治互信和经贸往来当中的很多问题最后其实都落实于文化,而文化的差异、文化的冲突、文化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只能通过文化的方式得以解决。甚至可以说越是有差异、越是有不同的看法、越是有问题,才越是需要深层的对话。他指出,“这也是人大参与和推动这一论坛的基本初衷。希望每一届的研讨都能更加深入,听到各个方面的真知灼见。”
    作为主办方之一的香港原道文化学会的蔡惠民神父指出:“第一届在杨慧林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人民大学举行,当时主要参加的是学者,大家觉得这个交流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也非常的有用。但是要探讨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问题,如果没有中国基督宗教的参与,或者说听不到中国基督宗教的声音,显得美中不足,所以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和在澳门举行的第三届,慢慢地加入很多教会的声音,也加入一些宗教管理部门的官员的声音,让更多的人在这个平台上坦诚地交流。今年第四届,很高兴看到来参加的朋友越来越多,探讨的题目也越来越根本。这一届的主题是宗教研究和宗教教育,如果一个宗教没有扎实的宗教研究,没有一个系统的宗教教育在背后,是没有办法提高大家在社会中的服务和贡献。”
    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教授在致辞中,特别谈到政界、学界、教界共聚一处研讨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针对本届的主题他表示:“有必要探讨什么样的宗教研究及其成果是我们需要争取的?这种研究能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宗教教育在今天我们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大陆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能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此外,河北师范大学戴建兵副校长,河北民宗厅丁辉副厅长在开幕式上先后代表学界和政界致辞欢迎大家与会。
    研讨会期间,卓新平教授进行了《中国基督教研究的回顾、现状及展望》的主旨演讲,他以改革初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90代后、世纪之交及未来五个时间段,对有关中国基督教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条理清晰的梳理,对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权威的分析引发与会者的极大共鸣。虽然当前社会上对基督宗教及基督宗教研究的质疑之声增多,但他表示:“中国的基督宗教研究在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应该说是基础良好、潜力巨大,信心需增,希望仍存。”
    在宗教教育主题方面,蔡惠民神父《北橘南枳?──神学教育当地语系化的回顾及反思》,以香港圣神修院近90年的神学培育,谈如何努力植根中国土壤,从多方面进行本地化的尝试;中国内地首位圣经女博士戎利娜修女的《扎根中国文化,放眼全球──探索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从中国天主教会在发展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神学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对神学教育本地化的路径进行了反思;香港夏其龙神父等的《天主教神学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报告》,把天主教神学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分为利玛窦时期开始的、鸦片战争之后的以及1970年至今的三个时期,分析了神学教育各方面的转变及发展方向;香港周守仁神父的《耶稣会教育——开放、卓越、全人教育、为人和与人同行》,从有着400年的教育经验的耶稣会教育入手,对如何坚守教育的要旨以培养德智体群美灵全面发展的整全的人进行了剖析。
    在关注中国基督教研究的回顾、现状及展望、香港和大陆的神学研究与神学教育以及全人教育等案例的同时,研讨会也关注了中国地方教会的发展需要及面对的挑战。
    中国天主教神学委员会副主任谭立铸博士的《中国教会的自身建设及其面临的挑战》,立足中国天主教会现状,从奥迹的教会、福传的教会、服务的教会、组织的教会、属灵的教会五个层面,对教会的现状和挑战进行了客观的剖析,提出要向内用力,将目光转向自身,不等不靠,积极进行教会自身建设的工作,因自身的改变而改变。
    信德文化研究所张士江神父回顾了半个多世以来政教双方在逐渐了解及理解对方的基础上,走向了接触、对话、交谈、合作的历史。他以父母及子女的关系来比喻双方及中国地方教会的关系,无论发生什么,作为子女的总要爱父母和理解父母,为父母排忧解难,维护家庭和谐,为家庭幸福做贡献。今日中国教会要勇于走出历史阴影,抛开历史包袱,积极面向未来,学习包容,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身素质,树立新形象,积极回应变迁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发挥基督信仰净化社会风气和提升社会伦理道德的作用,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贡献中国社会。他又以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新型中美关系(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例,呼吁共建和谐、成熟、健康的政教关系,为实现中国梦和亚洲梦及世界和平贡献教会的一份微薄力量。
  研讨会期间,针对演讲主题内容,回应环节精彩纷呈,讨论环节气氛热烈。
    杨慧林教授为研讨会做了总结发言,他说,学术研究方面的问题,大家认同宗教学可以更多地和人文学相关研究融在一起,这也给宗教学打开一片新的天地,同时也让宗教学能在整个人文学领域(如国学)发挥极大的作用。神学教育的本地化,必然涉及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本地化、处境化,其实是一个整个的普遍的文化上的问题。香港学者发言中提到的全人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精神、教育理念,和中国大陆这么多年来讲的素质教育有很多关联。很多学者都提到应该用中国的资源进入基督宗教的研究,研究本地化的神学教育或者本地化的基督教神学,传教士汉学是一个通路,一个大的资源库,有必要作一个比较深入的追踪研究。

 

 

上一篇:中国 - 邯郸教区天主葡园迎来十位新园丁下一篇:浙江:温州教区龙港天主堂举行耶稣基督普世君王节弥撒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河北保定非官方教会十名神父被带走和“失联”
河北保定非官方教会十
当局要求教会禁未成年人进堂,否则不让开堂及接管孤儿院
当局要求教会禁未成年
闽东教区郭主教被驱逐出主教府,露宿街头;多位神父和老人家也无家可归
闽东教区郭主教被驱逐
以「独立」压制中国教会,同时欢呼中梵协议
以「独立」压制中国教
郭希锦主教:情愿被打压也不加入爱国会
郭希锦主教:情愿被打压
天津教区李思德主教逝世
天津教区李思德主教逝
教宗周三公开接见:合一并不消除合法的多样性
教宗周三公开接见:合一
宣化教区崔泰助理主教及副主教再次被政府人员带走
宣化教区崔泰助理主教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