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亚社.香港讯】内蒙古巴盟教区和河北省一些地方教会分别为教会奉献的先贤或殉道圣人,举行纪念活动,愿教友效法圣人的精神。
内蒙古巴盟教区修缮三盛公天主堂的地窨子,即地下墓穴,为在中国服务过的七位圣母圣心会传教士的遗骸,举行重新迁入墓穴的安葬仪式。
巴盟教区杜江主教对天亚社说,原本教区有十六位圣母圣心会传教士的遗骸,但在文化大革命时,被红卫兵挖出来,遗弃在沙漠中。
他续说,教会在一九九二、九三年时找回九位传教士的遗骸,但有七位未能寻回。而该九位传教士有主教和神父,其中两位是殉道者,其余七位是病逝的。而该两位殉道者的遗骸已于九二年已迁往下营子天主堂。
二零一六年,杜主教到过三盛公堂探访,看到地窨子还未修缮,遂由教区和堂区出资,进行彻底修缮。之后于今年七月廿八日,把已寻回的七具传教士遗骸进行重新安葬,礼仪由杜主教主持。
杜主教介绍,根据教会的传统习惯,凡是教区主教,去世后一般都要安放在主教座堂的地窨子中,而该堂曾是西南蒙古教区的主教府,也是后来宁夏教区的主教府,同时又是今日巴盟教区的主教府,所以这里作为传教士遗骸的安息之所。
不过该地窨子不但存放主教的遗体,也存放神父们的遗体。杜主教解释,这是因为感恩这些中外传教士的默默无私的付出和辛勤的耕耘,「这次重新安放传教士的遗骸也是希望他们为教区转祷,也让教友以他们为榜样,为教会无私付出,为主作证」。
除了巴盟教区外,还有其他地方教会为纪念教会先贤而举行活动。
据《信德网》报道,圣老楞佐曾在河北省的威县鱼台堂区公开显过圣蹟,八月十日是该圣人的瞻礼,堂区在当日也举行隆重庆祝典礼。
参加教友先从游行开始;走进教堂大院后向院内的圣老楞佐圣像上香,愿教友效法圣人的精神;随后开始了隆重的弥撒及圣体降福。
弥撒由徐保成神父主祭,廿三位神父共祭,七百余位教友参礼,很多在外打工的教友,赶回来参加瞻礼,这也是多年的传统。
光绪廿六年七月,有仇教匪徒围攻鱼台,足足有一个多月,教友甚为恐惧。教友每日虔敬祈祷,把一切交托于主。八月十日,会长集合教众,手持刀枪棍棒农具等物,破门而出,与匪徒对抗。当时,有教友看见无数白衣人在教堂顶部,脊上有持经书者往来。当日正值圣老愣佐纪念日,大家认为是天主派遣圣人救教会于危难。
为感念主之救恩,本堂司铎把事件汇报给主教。后获教宗批准并发圣谕。谕言:「兹日为全区特大节日,遇期全体圣职人员,风雨无阻。世代念主救恩。」
另外,据《信仰通讯社》报道,六月廿三、廿四日,北京后八家堂区教友们到河北省衡水教区景县朱家河朝圣地朝圣,求殉道圣人们为中国教会合一转祷。
在朝圣途中,教友们在本堂司铎带领下,一边祈祷,一边颂唸玫瑰经,感恩「先人们为了坚守信仰为主殉道」,也希望教友以殉道者为榜样,在生活中常能活出基督的精神。
教友们在抵达朱家河朝圣地后,缅怀追思殉道先辈。他们又参与弥撒,及与当地神长教友交流分享信德感受。随后,他们又参观主教府、教区博物馆并瞻仰圣人遗髑。
朱家河朝圣地位于河北省景县朱家河村。这里因殉道者为信仰牺牲而闻名。百年来,众多教友来到这里朝圣、祈祷,深切缅怀法国耶稣会士圣任德芬(Léon-Ignace Mangin)神父、圣汤爱玲(Paul Denn)神父和圣妇朱吴玛丽等殉道者。
一九零零年,两位传教士为了保护数千名妇孺将他们收容在圣堂里。当仇教者的炮火对准圣堂时,正在主持弥撒圣祭的任德芬神父手握十字架,在祭台上赦免了跪在堂内的众人。
歹徒冲进圣堂后,为了保护正在送圣体的任神父,圣妇吴玛丽挺身而出权充人盾挡在神父前,当场被刺死。随后,义和团火烧了圣堂,传教士和教友们全部殉道。
二零零零年,先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隆重列任德芬神父及五十五位朱家河殉道同伴为普世教会的圣人。
然而,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能自由地为先贤举行纪念活动。
同为河北省的邯郸教区永年堂区洞儿头天主堂于今年五月三日,为圣人武文印雕像举行揭幕礼,但最终却被当局要求拆掉,教区也就变通一下,把圣像临时挪开。
圣人武文印也是圣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二零零零年十月一日宣圣的一百二十位中华殉道圣人之一。
有教区人士对天亚社说,「有关部门说是政治问题」,必须拆除,不过他相信终有一日,圣人像可重新公开竖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