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亚社.香港讯】当局人员附和国家领导人的「地摊经济」号召,扶持地摊小贩在山东省青岛天主教堂前设立自由市场。有神父认为这反映当局不尊重宗教。
六月六日,有网红在媒体上发出一条短片,介绍在青岛圣弥格尔主教座堂门前的地摊卖买。他指出以前是不可以在这里摆摊的,但现在每天人流量多达十几万,并在片尾写着「青岛天主教堂,可以摆摊卖东西了」。
青岛教友陈玛利亚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以前,主教座堂门前的广场也有小贩摆卖,不过只是零星几档,「就是拎个兜子或者篮子,随时能跑的那种,因为之前不允许摆摊」。但就在六月初,广场上突然就多了很多摊档,都是卖一些饰品、小玩具之类的。
她续说:「经过询问得知是街道办和城管允许的,是响应国家总理李克强的『地摊经济』号召。」
六月一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自此,「地摊经济」一词风靡全国,各地政府纷纷响应,划分区域允许摆摊卖货。
这些商贩对陈玛利亚说,他们会向城管缴纳一定的费用,作为摆摊费,但他们没有透露具体给当局人员多少费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说,主教座堂门前的广场原属于青岛教区教产的一部分,但在改革开放后,政府却没有把那一块归还给教会,及后划分为公共用地,建设了一个广场。现在广场成为自由市场,并没有征得教区同意,当局也没给教区任何资金。
陈玛利亚对此表示忧虑,怕会干扰教会的正常活动。「那么多人,一个乱糟糟的市场,并且距离教堂那么近,肯定会影响弥撒圣事。教堂里做弥撒,门外叫卖着,真的太令人难以接受。」
青岛教区一位不具名的神父对此也表示,这个自由市场的设立显然是有悖于教会信仰的,他解释,耶稣曾说过:「经上记载:『我的殿宇,应称为祈祷之所。』你们竟把它做成了贼窝。」就是这个意思。
他认为政府选择在教堂门前设立自由市场,是个错误的做法,并且质疑他们的态度,「我想政府并非不知道将这个市场放到教堂门口是不恰当的,但他们依然这样做,说明他们根本不尊重宗教,在他们眼里,宗教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或者说他们对宗教是不屑一顾。」
另一位本地教友马保禄也持反对意见,并且指出:「疫情期间不让教堂开放,现在准备开放又限制人数,但对外面自由市场上的人数却没有限制,任由人摆摊买卖,只与教堂隔着一个铁栅栏,这显然是对教会不公。」
他坦言不可能不担心,并说政府说教会活动属于人员密集,不利于疫情控制,但就在教堂外设立自由市场,没有人数限制,当局人员不是自打嘴巴吗?
他强调:「直到现在,青岛的宗教场所依然不能对外开放,而在教堂外却开设自由市场,这真是莫大的讽刺。真不知道政府部门是怎么想的,难道说一个能够控制人数的教堂都不如一个自由开放的市场有助于疫情控制吗?」
日前,北京丰台区确诊了两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一名患者就于五月廿九日到过青岛,在六月二日返回北京。
不过有报导称,青岛市疾控部门专家研判排除该患者在青岛感染的可能,并称按照流行病学调查规范,青岛不需要追查密切接触者。但青岛市民对此依然表示恐惧。
河南郑州居民张明曾到过青岛旅游,对主教座堂印象深刻,「那个教堂确实很大很宏伟,但那次去我却没有进去,因为进教堂要钱」。
张明所说的「要钱」是指主教座堂对进入的游客收取门票。「我对进教堂要收费很不理解,有些地方顶多是教堂门关着进不去,还从来没遇到过要钱的,感觉这个跟我印象中的天主教不一样,反跟寺庙一样,太俗了。」
他对在主教座堂门前设自由市场不感到出奇,「那么一个俗气的教堂,门口摆摊卖货很正常,我以后肯定是不会再去那里。我一直认为信仰是纯粹的,没想到那次去了青岛以后,让我对天主教信仰另有看法」。
山东社会观察家徐厚家也表示,在教堂前设自由市场是当地政府附和国家总理提出「地摊经济」的举措。他担忧地方政府这样盲目执行上级任务,既不利于疫情防控,也会造成教会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下面的政府部门,除了看上级脸色行事之外,根本就没有创新及服务大众意识,所以做出在教堂门前广场设立自由市场的事来。」
【完】天亚社英文新闻: Cathedral loses land as China pushes small businesses https://www.ucanews.com/…/cathedral-loses-land-as-chi…/88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