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梓地图
圣言会福若瑟神父(Josef Freinademetz,1852—1908)宣圣周年之际,盐光保育中心举办庆祝活动,由八月至十二月每月于盐田梓奉献弥撒,并邀请圣言会士及教徒主持活动,分享这条“公教村”的历史和信仰意义。
圣言会传教士今起至十二月每月轮流奉献弥撒,“盐光保育中心”亦会举办生态灵修默想、灵修与户外写生、生态环保新苦路,以及太极灵修四顶活动,让教徒藉着岛上的大自然环境加深灵性修养。圣福若瑟神父一八七九至一八八○年在西贡传教,包括服务盐田梓村。
岛上的福神父圣像
圣言会香港区会长田雅超神父(J. Areechira)最近对本报说,圣福若瑟神父是会内第一位海外传教士,对该会会士意义重大。田神父期望信徒透过上述活动体会福神父对传教和服务中国的热诚。
田雅超神父说,福神父到中国山东服务前先逗留香港一段短时间,盐田梓保留了有关历史;每逢有海外圣言会会士及友人来港,他都会带客人到盐田梓朝圣以认识福神父。
主持灵修与户外写生的冯仕宗终身执事说,他期望参加者在欣赏宗教与大自然景观期间,透过绘画去整合对大自然的欣赏与信仰得着,提升灵性修养;而圣人和村民留下的故事能够成为丰富题材。
岛上宗教建筑旧址
研习西洋画与国画的冯仕宗执事说“这次活动不是纯粹写生”,而是以绘画表达信仰感悟以进入灵修。他指岛上保存了前人留下的房屋、文物、盐田等,参加者在绘画中单是“美化”仍未足够,需要让当中的信仰精神进入作品,才能提升到灵修层次。
主持生态灵修默想及苦路的区纪复对本报说,盐田梓远离繁嚣都市,能帮助教徒在静观中亲近基督,寻找喜乐。
若瑟神父彩绘玻璃
信徒区纪复早年在台湾创办“盐寮净土”推广简朴生活,近年他常在盐田梓与参加者度简朴生活,并实践生态灵修。
他说大自然环境帮助人进入默观当中,亲近基督,有如“仰望天际灵性通”。
- 主办单位将于十一月十八日(周二)下午二时半至五时半于盐田梓举办太极灵修,查询报名27916226/感恩祭则于十一月廿九日及十二月廿七日下午三时岛上圣堂举行。
盐田梓每年五月庆祝圣若瑟瞻礼
宗教团体办导赏活动 向社区介绍信仰文化
(本报特稿)近年本地宗教团体尝试采用更多途径让公众认识宗教,包括举办导赏活动,从文化和历史等角度介绍宗教建筑。
香港道教联合会成员近期举办道教历史及文化公众导赏团,道联会成员啬色园、圆玄学院和蓬瀛仙馆于秋季举办导赏活动,蓬瀛仙馆署理助理总裁(道教文化)陈敬阳早前对本报说,他们用现代的语言去解释宗教与文化如何在社会中发展。
陈敬阳指道教植根于传统中国文化,无论是经典或仪式均使用文言文,仪式和修行中又用上很多比喻,对于今日一般人来说并不容易理解。“我们现在的工作有点像‘翻译’,把古代的东西用现代的说话介绍。”他说:“蓬瀛仙馆属道教传真龙门派,介绍时会借用金庸笔下的丘处机这道教传真派人物去帮助公众认识道教,即借助大众所认识的标记。”
这位“八十后”青年道长说,道观不只是礼拜场所,更有点像道教和中国文化的博物馆,每处设计都有其心思,而比蓬瀛仙馆较有特色的是元辰殿,它根据北京白云观及古代经卷而设计。
陈氏说,蓬瀛仙馆一直为学校和宗教团体提供导赏服务,合作单位包括中文大学“和而不同”计划;圣神修院神哲学院亦时有学生到访。
天主教方面,西贡“盐田梓”则透过宗教、文化及生态导赏与朝圣,让非信徒从大自然和宁静当中,认识信仰并在灵性上成长。协调岛上保育事宜的“盐光保育中心”董事会主席陈子良说,近年生态气候问题日益迫切,岛上资源是让非信徒培养环保心与心灵价值的切入点。
陈子良称,中心与中文大学和教育学院的心灵教育项目合作,让在学校负责心灵教育的老师到岛上灵修。他又表示,每月平均有二千多人到岛上朝圣或参与盐田等生态项目,这客家公教村的村民会返回盐田梓参与保育工作及主保瞻礼,成为岛上活文化的见证,让参观公众体会到基督信仰与客家文化的契合,以及岛上的简朴生活,而非纯粹静态地参观博物馆。
位于将军澳的圣安德肋堂亦设有导赏服务,该堂牧职修女莫慧宜对本报说,堂区导赏能让参加者分享圣堂建筑内涵,但要向公众呈现宗教思想,则有赖教徒长远在社区以至于整个社会的见证。
母佑会莫慧宜修女说,非信徒来访者主要是公教学校学生及慕道者,圣堂二○○六年祝圣初期,朝圣者众,导赏团成员多达数十人,现在由三至四位教徒轮流导赏。
她指该天国盛宴壁画亦有时被人误会是描述最后晚餐。“不过最重要的仍是做好福传与培育本务,才能把堂区特色和信仰带给人们。”她说。
《按图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