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亚社.台湾新北市讯】你听过台湾天主教会正在进行“抢救文坛新秀”的文艺营吗?你可曾参加过“新世代青年文学高峰会”?
第十届“抢救文坛新秀”文艺营一月三十日在天主教辅仁大学开幕,为期三天里研读名著和分享心得,课程有“小说的八百万种死法”、“五本让人恨之入骨的小说”、“没有一扇门通往温暖的夏天”、“我是唯一逃出来向你报信的人”、“十年找一个信字”、“万事万物阅读法”、“小说和你想的不一样”等。
由耕莘文教基金会主办、耕莘青年写作会策划执行的文艺营,重要的课程是长达三小时的“新世代文坛青年高峰会议”,由十二位昔日学员而今日巳是著名作家参加座谈。
文艺营执行长许荣哲告诉天亚社,学员必须研读五本文学著名作品,分别是余华的《活着》、芙兰纳莉.欧康纳(Flannery O’Connor)的《好人难遇》、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的《爱情的尽头》、雪莉.杰克森(Shirley Jackson)的《乐透》、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的《告诉女人我们要出门》、《所有东西都站在他身上》及《新手》等三篇。
开幕典礼里,写作会八十岁会长陆达诚神父告诉新学员,明年是写作会五十周金庆,他自一九七六年接掌至今也有卅九年,每年他都跟着学员“旁听”老师们讲课,也就开始写作,至今也有散文书籍出刊。
这位法国巴黎大学哲学博士勉励学员加入耕莘写作青年行列,因为这是温暖的写作窝,大家都以文学为最爱,前辈教导后辈,这期文艺营教师里就有第一届学员担任。
被学员称为“陆爸”的耶稣会士陆神父指出,学员更传承了美籍张志宏神父六六年创办写作会时的无私精神,师生之间都在“耕莘暖窝”感受到这种精神,这是与其他单位举办的文艺活动和社团最大不同。
耕莘青年写作会现为台湾历史最悠久的文学社团之一,以培养青年写作人才、提倡文学研究风气,开阔人生境界与视野为目的。
耕莘文教基金会代理执行长陈伟茵解释,文艺营不仅这是台湾天主教会唯一的文学活动,而且文宣对象是为大学和高中学校,今年就邮寄了五百多封公函给大学文学相关学系和高中,加上在社交媒体不断嚗光,参加人数超过一百五十人。
她说,过去参加人数曾有高达二百人,但老师们发现,人太多不易达到教学目标,学习效果稍差,于是往后保持在一百五十人上下。
在辅大任教的陆神父向天亚社介绍,耶稣会创办的耕莘文教院自一九六六年开始每年举办暑期写作班,随着社会转变,文学思潮的流动,大学生学习文学喜好,由为期两月的英美文学为主、约五十位学员的小班,扩大至百余人、缩短至一个月的整天综合班,学习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和报道文学的写作。
接着,台湾解严,官方和民间写作班兴起,写作班再转型为三天两夜的周末营,老师年龄降低,课程变化而活泼,竟年年爆满。到了一九九零年,耕莘文教院创设文教基金会,把写作会并入,财务获得稳固,但写作活动仍旧独立作业,成为培育台湾文学青年作家摇篮。
他们的文学活动多元化,曾举办“高中生文学铁人营”、“两岸作家创作坊”、“华人唯一女性文学奖‘叶红女性诗奖’”、“文学推广研习系列课程”等。
半世纪里,学员持续创作并成为当代名作家者,继有沈清松、蒋勋、傅佩荣、高大鹏、白灵、夏婉云、罗任玲、庄华堂、叶红、王幼华、林黛嫚、罗位育、邱妙津、成英姝、骆以军、方群、陈谦、凌明玉、许荣哲、许正平、李仪婷等。
进入廿一世纪,学员几乎每年在台湾各大文学奖里不断得奖,包括台北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林荣三文学奖、紫荆文学奖、全国台湾文艺营创作奖、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余光中散文奖、台积电文学奖等。
除了文字上的滋养,陆神父指出,有些学员参加写作班,接触了教会,自愿加入慕道班,研习福音后受洗,其中有些学员更获得圣召,成为修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