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刚被文化局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苦难善耶稣(又名大耶稣)圣像出游,今年于2月17及18日(农历正月初二及初三)举行。适逢农历新年假期,来自全球各地的信友与访澳游客,目睹出游盛况。
原本安放圣像的岗顶圣奥斯定堂前年因天花倒塌,现时仍正进行维修,出游路线仍需更改,以板樟堂前地的玫瑰圣母堂作首日起点。今年邀请到刘伟杰神父和柴浩东神父,分别为中文及葡文礼仪作讲道。
刘神父在首日的讲道中,将耶稣基督的响应与自我奉献,与《创世纪》记载作对比:「亚当厄娃因为违背了命令;主耶稣则说『主啊!不要按我的意愿,但按祢的意愿去成就』……主耶稣基督以新亚当的身份,谦虚地承行主旨,并扭转了自太初以来所发生的恶行。」神父又道出,耶稣在山园恳切祈祷时,他的汗如同血珠一样滴在地上,就如《创世纪》中阿伯尔的血滴到地上一样,但阿伯尔的血比不上主耶稣的血,因为耶稣的血,一滴足已拯救全世界:「但他为了向我们展示出他那无限的爱心,他以最彻底的方式去拯救我们,就是在十字架上倾流所有的宝血。」
图片:Jasmin Yiu
刘神父续指,现时的教会礼仪中,只有两个地方会让教友真正「俯首贴地」的祈祷:「第一个是我们朝拜圣体、唱《皇皇圣体》,于第一节第二段中——我们俯首至钦祟——当时尽管我们已经跪下,神父和教友们都会叩首致敬;而这句原文的意思,则是指『鼻子也要贴地』。」他又称,第二个「俯首贴地」的祈祷时刻,并非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只有擢升神父、执事、主教,或修士、修女等发大愿时,才会五体投地俯伏于地上,而这动作亦是效法耶稣在山园祈祷时的状态。
神父又借耶稣山园祈祷,强调祈祷的重要性:「主耶稣在牺牲自我时,决定以祈祷的方式去准备。基督徒若不祈祷的话,根本不是基督徒。」而祈祷的最佳方式,就是像耶稣一般,俯首至地,屈膝祈祷:「我们要首先承认我们低微的出处,俯首至地,知道我们由哪里来,才会知道我们将往哪里去……并在祈祷时,想起耶稣的血汗不应被白费,因为我们都要培养祈祷的精神」,因为定时、定量的祈祷,就是能让我们灵魂坚固的食粮、与主一起复活的良方。
而第二天的出游,则由主教座堂作起点,途经玫瑰圣母堂、葡国领事馆、公教中心、南湾大马路、大堂斜巷、罗结地巷,再返回玫瑰圣母堂。出游前继续由刘伟杰神父讲道。
刘神父再次以「俯首贴地」祈祷作开始,再称耶稣以这祈祷的姿态去准备救赎的工程,同时亦亲吻着土地:「亲吻那一块来自尘土、创造我们肉驱的那块土地……第一个亲吻动作,就是天父创世时,用泥土创造亚当厄娃的肉驱后,嘘气、亲吻。他亲『醒』了我们,亲『生』了我们;这就是宇宙间第一个亲吻。」
而教会在庆祝耶稣诞生时,人类有机会亲吻降生成人的天主:来自东方的三王,以感激之心亲吻耶稣;曾被要求以石头砸死的罪妇;玛利亚玛达肋纳以油抹耶稣的脚,并亲吻他的脚;还有耶稣的门徒犹达斯的亲吻。然而,神父问道:「不知你是以犹达斯的身份去亲吻耶稣?还是以玛利亚玛达肋纳的身份去亲吻耶稣?我们生命中有否作了出卖耶稣的身份?」神父在总结时表示,我们对天主的爱永远不足够,最后并以一篇向耶稣苦像的祷文结束整个默想。
苦难善耶稣敬礼与出游追溯到中世纪,以纪念耶稣基督受审判后到埋葬的苦路。当十字军抵达耶路撒冷圣地、也是耶稣受难和被钉死之地时,便开始这敬礼。到了十六世纪,教会已确定14处苦路,但在不同地方仍以七至39处苦路作敬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