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在专上教育方面可算独特,跟大部分已发展及发展中国家比较,它有逾八成高中生是入读牟利的私立大学。
另一独特之处,就是唯数不少的世俗大学都把宗教列作常规学科。美国哈佛大学可从中向这些菲律宾大学借镜。
哈佛大学比菲律宾圣多玛斯大学祇相差廿五年历史,起初也是作为培育基督宗教牧者的基地。事实上,它的旗舰课程正是其神学院授课的一个神学科目。
莉萨.米勒(Lisa Miller)于去年二月十一日号的《新闻周刊》发表以〈哈佛大学的信仰危机〉为题的文章指出,哈佛大学在一八四三年正式采纳“真理”为学校的格言,在此前的格言是“为基督及教会”。
讽刺的是,学院一些世俗人士施以巨大压力,推翻了把宗教加入核心课程的动议。
米勒写到:“究竟在课程中教授多少关于宗教这问题,在二零零六年课程改革讨论中曾引发激烈争论。”
普立兹新闻奖得主、英语教授路易·梅南(Louis Menand)联同小部分同僚负责检讨核心课程,要求大学生需在“理智及信仰”范畴中修读最少一个课程。这样他们将有机会探讨与宗教有关的重大课题,如智能设计、伊斯兰教及美国宗教史。
进化心理学家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带头反对加入宗教学科。他坚持哈佛教育最初的目标是通过理性探索追寻真理,而宗教在当中并无任何位置。
为哈佛学生而言,不幸地反宗教动议在辩论中胜出。
【完】来源:《CathNews Phil》,天亚社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