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带给人乐趣,印刷版或电子版的书都可以带来这份喜悦,关键在于阅读者是否用心思量和判断书刊的内容,以及明白作者的用词、字里行间的伏笔,从而促进各方交流意见及论辩。
例如阅读《梵蒂冈电台》网站上载的教宗方济各每天的弥撒讲道,他常透过生活实例,指出教会需要度简朴生活。他也经常不按讲道辞即兴发表言论,其幽默言词叫读者津津乐道。
日前香港七一的新闻成了国际注目的讯息,全球都在阅读香港发生的事,对于几十万市民在台风吹袭的酷热天气下,仍然冒着狂风暴雨坚持游行,表达出对普选及改善民生的诉求,此举受到不少人的称许。不过,来自内地《环球时报》的评论,却认为“七一游行已经成为香港社会的新传统节目之一”,更以“撒娇”来形容港人的诉求。撒娇含有幼稚、被宠坏之意,该评论非常不尊重香港市民,贬低港人这份争取普选的决心。
事实上,香港的市民是在忍无可忍下,挺起胸膛冒雨游行的。
游行是表达言论自由的方式之一,而出版书刊是另一种的表达方式。七月下旬香港书展将至,届时自有各方作者为港人推介他们对当前局势、民主民生、文化等状况的新书,这又自成另一类表达言论自由的方式。
阅读的乐趣,在于思考、分析及判断。最近一则报导,谓近年公立图书馆的借书率下降了,然而图书馆的开支却不断增加。
从观察所得,公共图书馆内的亲子、儿童读物、爱情小说、烹饪、旅游、健美等消闲书籍深受欢迎,至于管理、金融投资类别亦读者众多;惟严肃论述和思考的书刊却鲜有人借阅。此等消闲逸趣的阅读层次,对整体文化的提升,还需要更大努力。
今天使用互联网、电子书日益普及。可惜,图书馆的使用者多数不知道电子书的使用方法,错失了扩阔阅读领域的机会。而图书馆内的佛学、命理相学书籍包罗万有;探讨基督宗教的书亦不少,不过大多来自基督教出版社。其实,天主教会每年不乏新书──灵修生活、生命教育、伦理、教理等书籍的出版,惜未见于图书馆内,也许教会需要更加主动向图书馆推介天主教的书籍,包括中英文及其他语文的书籍,让不同族裔的市民都可以接触属灵的读物。
教会有团体推广文字福传,图书馆是一个可以接触教外人士的领域,也许可以考虑在这方面扩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