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北江监狱日前发生越狱事件,虽然越狱者李孟军已于前天落网,但此事背后,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事实上,韶关越狱之所以引起舆论强烈关注,是因为在这宗越狱事件发生前不久,黑龙江哈尔滨刚刚发生重大越狱案。当时,越狱者高玉伦脱逃多达10日,才被捉拿归案。如今,在较短时间内,再次发生重刑犯越狱事件,公众的社会安全感必然大打折扣。人们有理由担忧:关押罪犯尤其是重刑犯的监狱,还是我们当初所想像的那般固若金汤吗?
客观地说,韶关越狱事件发生后,当地的应急处置比较迅速,及时通过电视、网上等向市民发布悬赏通告,越狱事件得到良好控制。但事实是,舆论的反应非常强烈,当局有必要解答,在这些“百密一疏”的个案背后,究竟只是纯属一种意外,还是隐含着监狱管理层面的共同问题?
纵合内地传媒报道,逃犯为现刑期为19年的重刑犯;逃犯是在车间劳动时利用消防通道,撬开安全门,在生产区和生活区交界的围墙搭人梯逃脱;监狱废旧危楼没及时拆除,遮挡哨兵执勤视线;事发时生产车间并没有监控。将这些资讯拼图之后不难得出推测,逃犯应该至少利用了某处漏洞,包括了对重刑犯监管的松懈、设施上的缺陷、执勤上的空白。
体系腐败难根除隐患
有消息称,广东省的监狱系统以不到全国百分之六的警力,却监管全国十二分之一以上的囚犯,既然早知有警力偏弱的问题,为什么不能未雨绸缪呢?回过头说,假如人员、设施都配齐到位了,是否就足以避免越狱案的发生呢?
按理说,在哈尔滨发生越狱案之后,各地监狱部门想必已引以为戒、加强管理。然而,即便是吸取了某个越狱案的教训之后,另一所监狱依然还会发生越狱。就如同一个有很多漏洞的水桶,堵住了这又冲破了另一处。监狱安全说到底是一个由设施、人员、制度、管理等共同构成的完整体系,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带来整个体系安全性的坍塌。而一旦体系中出现腐败,单靠技术的进步和加强警力带来的威慑,是难以根除隐患的。监狱安全根本上取决于体系中不存在任何一处短板,尤其不能在自身出现腐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