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宗教的社会功能得到拓展,宗教文化成为国家外交的重要因素和可资利用的有效资源,宗教外交也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国家外交的新形态。当前,我国宗教外交取得了明显成果。但我国宗教外交起步晚、底子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宗教外交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国家外交如何有效利用宗教资源、中国宗教如何应对全球化发展成为外交新形态,这是我们面临的研究课题。
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宗教外交成果显著,同时面临考验
宗教具有跨国性特征,因而宗教被纳入到国际政治关系格局中。全球化背景下,外交正成为获得普遍理解的重要手段,宗教也逐渐成为主权政治外交的有效推动力量和黏合剂,成为政治外交的重要辅助手段。
东南亚地区历来是中国外交战略实施的重点地区。东南亚对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关系以及紧密的文化联系,其中华人华侨的宗教信仰无疑是中国在东南亚展开宗教外交的重要社会基础和有效实施途径。
东南亚为中国展开宗教外交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从数量上看,到二零零七年,东南亚华侨华人总数约三千三百四十八点六万,包括约二百五十多万的新移民及其眷属,约占东南亚总人口的百份之六,约占全球四千五百四十三万华侨华人总数的百份之七十三点五。其中新加坡的华人占全国总人口百份之七十八以上,马来西亚华人占全国总人口百份之三十。东南亚的华侨华人为居住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东南亚华人华侨在融入当地社会的同时,仍然保持与祖籍国交往,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推动居住国与我国的友好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文化形态分布来看,东南亚华人华侨宗教信仰主要集中在民间信仰、道教和佛教信仰这三种中国传统宗教形态,而且华人华侨在宗教信仰上基本保持着与中国紧密的联系,这客观上为开展中国与东南亚宗教交往提供了条件。海外华人华侨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政治上分别隶属于各自国家,但是在血缘、文化方面却保持着与中国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在情感和文化上渴望能够保持与中国的联系,通过宗教文化交往,这种渴望能够得到提升,同时为构建东南亚华人华侨与中国的良性关系打好基础。
东南亚华人华侨传统宗教的分布为中国在东南亚展开宗教外交提供了有效途径。在东南亚分布广泛的华人华侨宗教信仰普遍是当年华人华侨移民从中国带到东南亚地区的。传统宗教成为东南亚华人华侨生存的重要精神资源,这一文化习惯也促成了中国跟东南亚的文化联系。首先,分布广泛的华人华侨宗教信仰成为中国在海外开展宗教外交的深厚社会基础。其次,中国与东南亚从古至今是友好邻居,这成为中国在东南亚开展宗教外交的历史条件。在中国与东南亚各个方面的交往中,文化交往频繁和深入,其中宗教交往更为深远。我们应该继续充分发挥宗教交往的优势,宗教外交战略也应被提到重要的位置。
新世纪以来,我国与东南亚外交整体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我国正处于综合国力快速上升期,作为近邻的东南亚国家普遍深感中国的崛起对东南亚地区战略格局造成的现实压力感,因此,我国与该地区双边关系将进入敏感磨合期和发展的机遇期,我国与东南亚的宗教外交面临着多种现实问题的考验。
这就需要我国构建包括宗教外交战略在内的系统的外交战略体系。
当前我国的宗教外交战略日趋完善,并形成运作机制
首先,对外宗教交往日趋频繁,为中国外交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这正是宗教外交在中国外交领域话语增加的重要基础。近些年,中国国内宗教比较活跃,五大宗教与民间宗教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下得到发展,国内宗教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国与中国的宗教联系。
其次,中外宗教交往比以往更为多样和广泛,宗教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格局。二零一一年,国际道教论坛在中国南岳衡山举行,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五百余位嘉宾齐聚湖南衡阳,以道教文化为中心,进行不同思想、不同维度的沟通和交流。世界佛教论坛由中国内地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佛教界发起于二零零五年,其宗旨是为世界佛教徒搭建一个交流、合作、对话的高层次平台,为中华佛教界提供一个宽阔的、大有作为的舞台,为海峡两岸佛教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逐渐形成的这些国际宗教交流机制客观上为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加强中国与世界宗教交往提供了平台。
最后,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亦是民族复兴的过程。我们很难设想没有文化支撑的、单一的经济能够走出去,也很难设想缺乏宗教背景和价值观基础的传统文化能够走出去。宗教作为超越阶层、种族、性别和文化的精神力量,历来是国际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无疑能为中国开展公共外交提供有力依托,为打造多维的立体外交体系提供保障。
将国内宗教发展、对外宗教交流与传统外交三者相协调,正在逐渐成为中国和平发展以及民族复兴进程中极需面对的外交战略问题。应该指出的是,宗教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渠道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比如中国传统宗教影响一般被局限在东南亚,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极其有限。如何在其他地区利用宗教资源进行有效外交,需要更多的智慧与探索。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利用包括宗教资源在内的文化资源开展对外交往的战略是确定的,也是国际外交的必然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
撰文:李栋材
【完】来源:《中国民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