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江商学院新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民营企业8月份的经营状况指数与上月相比明显下滑,是四年来最差的表现。那么,为什么中国的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此不佳?
据报道,“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经济状况指数”从上月的55.6下滑至8月的49.8,达到四年内的最低水平。
用于衡量该指数的分指数,包括企业销售前瞻指数、企业利润前瞻指数、企业融资环境指数和企业库存前瞻指数全部出现下滑。
原《经济学周报》副主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王军涛表示,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上述指数下降的原因。
“整个经济上的需求减少之后,进入市场的厂家太多就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得到更少的机会。第二就是成本推动,例如劳动力成本。其实就是当市场的份额下降、生产的要素成本上升的趋势下都可能导致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这几个前提不好就说明有些企业会倒闭,在竞争中退出。客观分析就是,如果国企和这些企业有类似的困境,那么整个国家的经济都会跟着下滑。”
王军涛补充说 中国的“国进民退”机制导致民企无法拥有与国企一样的优势,造成这两种企业在运营状况上的较大差距。
“国企在一些国家领域中处于垄断地位。也就是说只要这个领域的经济活动还在,他(国企)就不会倒。民企就是在政府开放并且竞争激烈的领域。市场或个指标不好对于民企来说是生死存亡的问题。另外,国企如果遇到困难的话,国家会采取特殊政策去扶持他(国企)。比如,亏损也继续给他贷款。民企的待遇就不一样,如果市场不好就拿不到贷款,拿不到贷款就没有办法办下去。”
另外,长江商学院在报告中特别提到,“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经济状况指数”中,企 业用工成本前瞻指数和总成本前瞻指数不降反增,反映出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不是周期性的成本压力而是结构性的成本压力。
独立经济学者、高地智库研究员秦伟平对此解释说:“整体的社会运营成本在提升。结构性的上升很多是输入性通胀引起的。随着人民币不稳定,美中贸易中阴影很大。成本上涨后最终传递给市场的终端——消费者。而当消费者看到产品价格上升就会打消购买欲,减少支出,对企业的销售产生很大的影响。企业很容易陷入一种困境。 ”
秦伟平强调,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非常不好,投资者的信心也大受打击。面对成本上升、消费萎缩,中国企业在未来三至五年里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在此情况下,他向中国企业提出几点建议。
“这种时候千万不要麻木地投资;更不要去扩大投资;也不要放弃自己熟悉的行业,进入新行业以寻找生存机会。尽可能地采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措施。比如加强研发创新,严格控制成本,尽量精减一些岗位去保存生存的能力。”
中国经济的下行似乎与北京官方的特色治理方式有着极大的关系,当局很多的经济政策都带有紧缩效果。其中,大量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P2P平台)倒闭或老板跑路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记者:韩洁 责编:申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