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随着中国向世界开放,但这个共产主义国家和天主教之间的关系仍然棘手。
然而,一些观察家从圣母大学的活动注意到有缓和迹象。这所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州的院校,是一所以信仰传统作为其核心的大学。它在北京有个国际合作中心,为学生提供暑期课程及长达一年的交流,这也是近年成立的亚洲研究中心之所在地。
圣母大学已经与中国一些院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包括与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合办“非牟利管理硕士双学位课程”。其下一个最宏大的目标是:“认真讨论”关于偕同中国浙江大学海宁国际学院成立博雅书院的事宜。
如此热情的欢迎天主教大学,似乎与中国天主教的近代历史形成了对比。
自一九四九年的革命,内地的天主教大学或是被迫兼并,或是不得不迁到境外。
对圣母大学的进展,副校长兼国际化副教务长尼古拉.恩特里金(Nicholas Entrikin)归功于校友和其他支持者把大门打开,使得圣母大学能与主流的中国大学形成紧密关系。
与教育部门漫长的讨论,是用来强调圣母大学的课程非常多元化,例如商业、科学和工程,亦包括教授伦理道德。
恩特里金博士说,虽然天主教社会训导与北京政府的政策来自截然不同的根源,这是个例子去显示社会训导可如何与中国重视教育的社会效率与道德人格发展并存。
他又提到圣母大学的天主教传统:“我们一旦成名,而我们的课程质素亦众所周知时,这成为了我们的某种优势。”
不过,他承认博雅书院的计划是“令人关注的商议”,尤其是当展开课程内容的讨论时。
在这个计划尚未正式达成协议,恩特里金说,为圣母大学而言,界限是清晰的。
“我们不会隐瞒天主教的身分,但同时也意识到这是个不同的文化,有其自身的传统。我们需要在不失去对自身的认识下,尽可能灵活协调。”
圣母大学在中国的目标及其远景,是透过形成学院伙伴和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到其美国的南本德校区,拓展它的全球领域。
成立于一八四二年的圣母大学是全美排名前二十名的私立大学。在二零一三至一四学年,全校有近一万二千名学生,其中八千多名为本科生,并在二十个国家为学生设有五十个项目。目前,该校的捐赠基金资产总额约为四百五十五亿元人民币,位列全美大学第十二名,天主教大学之中的第一名。
它从耶路撒冷到伦敦,再到传统天主教的地方,诸如罗马和都柏林,共有六个国际中心。这些中心为圣母大学提供机会给学生到国外学习和教职员互相合作。
圣母大学并非要在世界各地提供建立跨国课程的学位。恩特里金博士阐明,他不想为了高质素的学士课程费用而“削弱”大学的声誉。
他说:“于我而言,伙伴关系帮助人们更好理解圣母大学和其特色,以及我认为它对高等教育提供的独特和非常正面的东西。”
【完】来源:《Times Higher Education》,天亚社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