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菲律宾宿雾圣体大会是自一八八一年在法国里尔(Lille)举行的第一届以来,第四个在亚洲举行的大会。当年法国的圣体大会是小型活动,只让当地人参加。随后,从历届大会中凝聚了动力,至一八九三年成为国际圣体大会,首次在欧洲以外的耶路撒冷举行。
一九一○年,圣体大会移师北美洲加拿大蒙特利尔;一九二八年,前赴澳洲悉尼。亚洲到一九三七年才有机会由菲律宾马尼拉主办;随后,亚洲教会又等待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才轮到印度孟买;之后又相隔了差不多的时间,至一九八九年由南韩首尔获得了主办的机会。
正如所有圣体大会一样,宿雾有其特别之处,因为当地人民经历过大地震和史上超强台风引发的土崩后,仍在努力重建家园中。圣体大会筹备工作是复原过程的精髓所在,也是医治许多创伤的重要元素。
圣体大会在菲律宾虽能振奋人心,但国际上却俨如一个严格保守的秘密。在筹备期间,大会几乎引不起天主教媒体记者报导的兴趣,可能是事件本身根本难以引起非公教媒体的注意。
圣体大会是亚洲的大型天主教活动,虽然香港教区派出代表团参加,但为香港众多菲律宾人士主持弥撒的神父们却不太留意此项活动。这次圣体大会的外国参加者人数不多,竟不及五十一年前印度圣体大会外国参加者的一半人数,不要忘记,当时价格相宜的机票还未普及。
纵然如此,是次圣体大会确是别开生面。大会准备了连串活动让与会者反省深深扎根于他们文化中的信仰,以及天主如何通过人民的习俗和传统说话。活动极为出色,足以激发任何背景人士的想像力,并且展示出教会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面,也就是大部份国家正在努力应对的议题──本地化。
二十年来为两任教宗在世界多个地方构思极富想像力礼仪的宗座国际圣体大会委员会主席马里尼总主教(Piero Marini)强调本地化尤其重要,并提出严峻警告:“礼仪若不本地化便会消失。”
与总主教看法相近的美国洛杉矶总教区巴伦主教(Robert Barron)说,如今的教会近乎力不从心。他指出,基督徒蒙召融入天主的救世故事,而不是创造一个合自己心意的故事;圣体圣事的礼仪正正发挥这重要作用,它是让人们能积极参与这救世故事的首个地方。巴伦主教提醒:“如果教会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去述说这个故事,人们就会慢慢流失,转而追求轻松、自我创造的哲学思想。这是真实的挑战……我们需要果敢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