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本文刊出时我们已经进入兔年的春节了,在此向各位主内的兄弟姊妹拜个年,祝大家天恩常在,主泽流长。对中国人而言,农历新年意义深长,是一家团聚,善气洋洋,充满甜蜜温馨的节日,作为基督徒,希望在这笑意盈盈的日子里,也不要忘记我们中间弱小的一群。“但愿自认为基督门徒者,聆听衪的唿声:‘因为我饥,你们给我吃,我渴,你们给我喝,我作客,你们收留我,我没有衣服,你们给我穿,我病,你们看顾我,我在监,你们来探望我’。自己的弟兄仍然沉溺在穷苦中、无知的被害者、祸患的牺牲者,对于他们不幸的命运,任何人不能无动于衷的,教友的心,该如基督的心,同情这些痛苦:‘我怜悯这群众’。”(《民族发展》通谕74)
可惜的是,时至今日,很多教友仍觉得关心社会与信仰之间是两不相干的事。“流行的行事准则是一分为二:在属于世俗和今世的一面,应将信仰隔绝于外;在属于来世的救赎的一面,则不应启迪与引导现世的事物。”(《百年》通谕5)上述的是百多年前教宗良十三世时代教友们的观感,无奈的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普遍存在。
今年正藉教区的教友年,同时也是《新事》通谕一百二十周年,正好提醒我们教友的社会使命。作为耶稣的追随者,信众们应该身体力行,传扬福音,而“与贫苦人站在一起”正是教会一贯的立场,“传授和推广教会的社会训导,是完全符合教会的传道使命,亦是基督信息的重要部份,事关社会教义指出了基督信息在社会中的直接后果,并把针对公义所作的日常努力与奋斗理解成‘为救主基督作证’”。(《百年》通谕5)
在香港我们眼看贫富悬殊日益严重,也不是所有人都无动于衷的。做点慈善、捐些余钱,也是经常的事。“人类社会一天天更显得分成两个阶级。第一个阶级,人数虽少,实际上却能丰盛的享受近代发明所供给的一切安乐。第二个阶级包含劳苦大众,组成这一阶级的人都被可怕的贫困所摧压,虽竭力挣扎,仍不能摆脱束缚着他们的桎梏。……他们以为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经济法则之结果,因此,他们觉得欲救济不幸的贫民,唯一的手段就只有慈善事业,欲补偿这种公开不公道情形,亦只有倚仗慈善事业。这种不公道情形,不仅为人容忍,有时却竟由立法者来认可。”(《四十年》通谕3)即如现今香港政府仍推出关爱基金一般。问题的核心是我们崇拜市场,认为两厢情愿的协议就是公平的。“但如此一来,劳动力成了市场上自由买卖的一种商品,价格不受养妻活儿所需多少的影响……更甚者,工人都无从肯定‘自己作为商品’能否售出,永远受失业的阴影所威胁”(《百年》通谕4)“如若各方的条件太不平等,则他们的同意便不足保证契约的公平。”(《民族发展》通谕59)所以单从慈善和施与的角度不能改善贫富的差距,其实“市场受制于所谓的交换公义原则……教会的社会训导一直强调:分配公义与社会公义对市场经济也是重要的”(《在真理中实践爱德》通谕35)“经济活动不能单靠推行市场逻辑,去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经济活动应以追求公益为目标,……从前我们或可设想:先让经济生产出财富,然后再把分配财富的责任交给政治。今日这一切比较因难了,……为此,一开始就应该遵守公义的守则,即在经济活动开始之时、而不是在它已完成后或者与之互不关连地进行。”(《在真理中实践爱德》通谕36,37)
所以,要关爱我们兄弟中弱小的一群,不能单靠慈善或政府派糖,是要我们在一切经济活动一开始时,例如雇佣、消费等,都按公义的原则来进行。
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 http://www.hkjp.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