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亚社.香港讯】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将于二月一日生效,赋予基层社区更细分管理控制宗教事务。学者认为信徒需提高维权意识,加强法律知识,以法治法。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神学院院长邢福增接受天亚社访问时说,条例仍未正式生效,现阶段只能采取观望态度。不过以他所知,目前中国当局正开始针对个别地方像温州,调查当地的家庭教会,以登记参与人数、活动情况等各资料。
华北教友保禄也对天亚社说,在今年一月初,也有公安部门向教友询问教会对条例的反应,「他们(当局)怕有其他不良反应,所以现在开始询问」。他坦言,大家对条例没有反应,「虽然开会学习条例,但大家都在睡觉」。
邢福增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增强法治化工作,故修订条例让当局「出师有名」,「日后有任何事,就以法律指控你不守法,宗教也没有特权」。
中国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国家宗教事务局于去年九月七日在官网发布《宗教事务条例》,于今年二月一日起实施。
在接近一万字的修订条例,包括原有的七个章节:「总则」、「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宗教财产」、「法律责任」、「附则」,以及新增的两章节:「宗教院校」及「宗教活动」。是次新修订条例由原有共四十八条增加至七十七条。
邢福增说,现在有了条例,清楚具体写明,「若日后有任何事发生,就指控你违规,这样便可抓人,所谓的依法治国,就是用条例管理」。
然而,他指出,管理宗教事务部门的权力明显扩大,条例提及「各级」的次数明显增多,赋予基层社区、街道委员会管理宗教的权力,这更细分管理控制宗教事务,整个修订是「管理控制大于保障」。
条例未实施已开始加强控制
虽然条例仍未生效,当局在不少地方给宗教人士及官员开办研习班,又有地方政府已经提早配合政策,赶在条例生效前「执行」。
华东教友若望对天亚社说,在去年圣诞节,当局已经派人到教堂要求他们低调进行教会活动。而若望自己也观察到,一些商场原在圣诞节前摆放了圣誔老人等装饰,但最后节日还未到,商场已把装饰拆除。
据他向商场了解,有政府部门人员要求他们这样做,「虽然圣誔老人不是宗教物件,而新宗教条例亦未实施,但圣诞节带有西方宗教色彩,所以当局也一并严防」。
若望担心新宗教条例出炉后,当局针对宗教的措施将会收得更紧,不过他相信文革不会回来,「只是政府监管的范围会愈来愈广,教会的生存空间却愈来愈窄」。
曾有神父致电陜西省与河南省某县市的宗教局查询,局长和副局长都透露出类似统一口径的信息,上级不让下面乱说话,并禁止他们向基督教和天主教宗教人员回说「圣诞快乐」、「节日快乐」等词语。
目前状况反映未来的危机
除了不让购物商场摆设装饰外,地方政府也下达通知学校和政府部门机构,严禁大学生在校内庆祝圣诞活动、未成年人到宗教场所参与礼仪,和党员信教。
邢福增表示,大学生、未成年人、党员都是当局关注的对象,并一直针对主日学,不准办夏令会,未来可能还会加强青少年、未成年人事工的干预。
不过,他认为当局「不会走回头路,消灭宗教,但却会不断加强控制,把宗教放在中国订的秩序框架内,受其牢牢地控制」。
他又指出,当局可能会让某些地方教会顺利地发展,以作样版楷模,证明宗教政策可行。他解释,因为当局明白到难以消灭家庭教会,故采取些措施进行分化。
参加境外宗教交流、培训随时犯法
邢福增指出,条例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是境外宗教交流和培训,也有机会触犯条例。「目前学术定位仍可以,但纯宗教是否也可以呢?」他表示,组织者有可能会被指违反法规,「但谁是组织者,若教会数十人去,是否教会的牧师成了组织者呢?」他强调,这些都没有明确写明如何执行。
他不讳言,条例带有恐吓成份,因为不可能全部监管,但当局却全写出来,「就看你够不够胆去挑战」。
民众信众可怎样做?
邢福增呼吁,现在大陆的维权意识高了,故要加强民众对法律的知识,即使当局本身不守法,但仍要「用法律来跟他争拗」。他以拆十字架为例,维权律师都用法律跟当局争辩。
另外,针对家庭教会,他指出条例容许临时宗教场地申请,但内容细节仍要细阅,因为会否用这些细节来作控制,仍是要关注的地方。
他又指出,以往以为「公开」教会举办宗教活动较为方便,但「现在变成地上教会都受很多控制」,家庭教会的空间相反大了很多,尽管后者是不合法。
他解释:「部份家庭教会和地下教会是政府默许的,只要不被政府视为打击对象,有很多自己的空间。」
不过他强调,「现在视乎当局会如何执法」,他认为当局是希望把中间灰色的教会转往红色多些,不过他坦言这不是容易的事。
他提醒:「地下转为地上,步入体制后回不了头。但要考虑清楚,因为会否初时政府给很多空间,但会否像香港的一国两制这样,后来加强控制着你。到时却不能回头。家庭教会很流动,但一旦登记了就不能走,当你不想失去某些东西时,就迫于无奈要跟政府合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