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探讨基督宗教与实践社会工作关系的座谈会上,有讲者表示社会工作应有信仰介入的幅度,工作员亦可将自己的价值带进受助个案中。
前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教授阮新邦,及两位有实践经验的前线社会工作者裘雪珍及周凤萍,于九月六日在《公教报》会议室探讨有关主题。出席者还有“堂区关社支援小组——天主教社工筹备小组”成员李静敏,树仁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李洁文及社会学系助理教授贺玉英。
座谈会上,阮新邦先问在座两位工作者:“遇困难时基督信仰如何帮助?又作为基督信徒(包括天主教及基督教)工作者,对社会工作有何取态,宗教所要求对教义的持守又如何影响工作?另外,基督宗教与社会工作可有契合或冲突?社会工作主要面对痛苦,这会否有助理解基督宗教描述的受苦处境?”
天主教徒裘雪珍青年时期曾想当修女,其后成为社工亦因相信这是实践信仰的工作。在基督教机构负责儿童住宿服务的裘表示,一般工作中她很少以宗教介入。她不讳言其社工技巧随着经验有所增长,惟信仰方面,她发觉上班时根本“没有带耶稣”,是自足的,有时整个介入面更没有宗教部份。
她说问题也出现在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工作过程中,你会学到很多处理案例的模式;但到最后,内在的你会有一种干枯、疏离的感觉:一方面是对工作的疏离,另一面是同自己的疏离。”
她回忆一次帮助小孩的经验所承受的个人无力感,令她反省作为社工,有些事非自己所能全权掌管,其终极指向应是天主。“我帮助一位两岁小孩找住宿服务,但小孩的情绪很不稳定”,我知道最终结果可能要送他进大型住宿服务。当她在人的力量寻不到出路时,她向天主祈求,最后竟找到一家庭能跨越所有难题收留这小孩,“我当时的感觉是,这个结果完全不可能。我亦体会到工作时尽力便可,不须认为自己是一切希望。”
从事医务社会服务的社工周凤萍是基督教徒,她说工作上所接触的个案,令她“在苦难中看到神的同在”,她希望她所做的能“荣神益人”。她认为基督宗教与社会工作相仿的地方就是两者都以帮助人为大前题,“都是为人带离苦难”;而她会因应个别例子决定是否将信仰带到个案中去帮助受助者。她又以为,当没有基督信仰在背后,这份工作也许因为繁重的工作量,而令工作员跌入“惟有尽力而为,如流水账般去回应人的诉求”的范畴中。
阮新邦从学术方面探讨基督教信仰及社工的关系,“现代宗教信仰有去神性化趋势,尽量不讲超性、超自然的事。”
他认为,有些时候,社会工作到最后需要真正做到放手并不容易。他举例非洲的爱滋病肆虐,但天主教却不鼓励用避孕套去预防爱滋病。“而是要求你进一步去倚赖天主。”他说,这为现今基督宗教是一大难题,因很多人会认为宗教亦该因应社会的步伐。
然而他以为“倚赖神并不因世代变迁而转变”。社会工作者介入个案时所遇上的苦难往往是肉体或精神上的苦难。他以卡谬的书《瘟疫》阐述灾难有时可能是天主的安排,惟社会工作者投入帮助受助者时,想要解决受助者的肉身痛苦。阮新邦了解,任何人,包括社会工作者当面对人世困苦时,会无形中将此肉身痛苦放得较高。
他在稍后的工作坊中会阐释出,为何社会工作不能当纯技术工作去处理;他也不认同很多社会工作理论所要求工作员不要将自己的价值介入其实务中,也不认为案主价值自决是不可或缺的最高原则。阮新邦提出一个强烈的价值介入的社会工作观念,认为社会工作者的道德素养愈高,其社会工作能力会愈强。他再指出,从天主教的角度看,在迈向天国的旅途中,社会工作者在助人之时,也同时是在自助。这亦是他在座谈会中一再强调痛苦不应拘于肉体的原因。
现职于教区劳工牧民中心的李静敏深信,社工这专业是天主的召叫。“做社工很开心,当别人在痛苦时我们可拥抱他。作为基督徒社工,我们更可以祈祷使帮助的效能增加,将所有交托于天主。”
她提及“天主教社工筹备小组”的活动经验时指出,若社会工作辅以灵修,一方面能帮助社工临在别人的痛苦张力中,另方面却让自己置于有如涌泉、与天主连接的意识、醒察及祈祷中,等待天主与我们说话、沟通。(邹)
- 由慈源主办、公教报协办的工作坊“天主教取向的社会工作实践”将于十月举办。工作坊会对下述三个主题作深入的探讨:社会工作是道德实践;天主教视野下的人性阴暗面及痛苦本质;及社会工作实践的个人灵修基础。工作坊由阮新邦主讲,旨在以天主教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方向,强调工作员与受助者的互动关系,以信仰角度指出在迈向天国的旅途中,社会工作者在助人的同时,自己也因此而自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