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与中国:对话、本地化与责任国际研讨会在香港举行。
【天亚社.香港讯】四个海内外学术团体在香港合办国际研讨会,探讨天主教与中国的对话、本地化与责任。
研讨会于十一月六至八日举行,由香港原道交流学会、意大利利玛窦研究中心、德国华裔学志研究所及德国中国中心合办,约有五十位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海外的学者、神父、修女和教友参加。
原道交流学会会长蔡惠民神父对天亚社说,举办这个研讨会的目的是希望国内外以至教内外的学者能聚首一堂,就基督信仰在中国本地化的路向或遇到的问题一起交换意见。
这位圣神修院神哲学院校长指出,内地有一些学者对基督宗教研究很有兴趣和心得,“但在内地的情况,他们跟教会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不多,我们希望在香港或其他地方提供平台,可以让不同意见的人士一起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何光沪发表论文探讨,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和军事上的第二强国,但十几亿人民及其政府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在这样的对照下,“这世界史上最庞大的人群组成的国家,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国家目标’”?
他指出,还在迅速发展的基督宗教已经是当代中国第二大宗教,其信众的组织程度和“入世”倾向,以及社会政治观念适应时代变化、影响世界历史的程度都远胜表面位居第一的佛教。
此外,基督宗教与东西南北、古今中外的世俗国家和世俗政权打交道已有两千年经验,其社会政治观点以及从其角度对此问题的思考,对中国社会和政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何氏认为,从基督宗教角度对当代中国的“国家目标”进行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利玛窦研究中心副主任靖保路神父则从德宗教哲学家韦尔特(Bernhard Welte)的思想,看中国人文社会的转型。他指出,在世界上任何新的文化精神的酝酿中,宗教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正如梁漱溟所言:“中国则自古宗教不足”。
这位原道交流学会研究员认为,在中国新文化精神的设计中,基督宗教应该与其他的宗教团体及各种积极的精神与正能量一起,以其普世性胸怀,积极入世的超越精神,慷慨承担的责任心而积极地参与其中。
湖北大学政治系教授康志杰以乡村教会为例证,谈及中国天主教如何走上自养的道路。她说,在欧洲中世纪教会除了什一税,还有自动的捐献及遗赠,不仅维持神职人员的生活和敬礼的花费,还包括公共救济事业和教育经费,但“中国的情况就不同了,天主教会传入之后,主要以外援的形式维持其生存与发展”。
她指出,然而,教会为了让更多人皈依天主,以物质利益为手段,吸引下层老百姓信教,这就是教会历史中的“吃教”现象。但“吃教”给教会带来负面影响,为了提升教信徒的素质,教会开始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入教者进行宗教培育,二是加强经济方面的建设,使教会走自养的道路。
她续说,乡村教会为了摆脱“吃教”的阴影,他们开始“以田养民,以租养堂”等经济模式运作,逐渐脱离西方教会的资助,增强自养意识,提高自养能力,促使教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有与会的大陆神父对天亚社说,研讨会一方面能推动参加者一起反省教会在中国的发展,“回顾一些经验,帮助我们面对今天的困难和问题,另外也透过专家给大家新的意见和观点,这是很大的收获”。
他指出,现在中国教会的问题分外在和内在:外在是国家的宗教政策对国内教会很大的限制,有很多地方跟信仰不大相融;内在则是每个教区情况不一,教会内部的团结、如何领导和带领教友,提高他们信仰的素质、传教等都是很大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