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亚社.台湾新北市讯】天主教传进台湾逾一百五十年后,“传教士汉学”的新兴学术研究终于开展,并受到教廷重视,而昔日西方传教士的记载和通讯信函内容的可信度引起历史和宗教学者的注视。
在“第一届传教士汉学国际会议”上,天主教辅仁大学学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方中教授在其论文报告时,认为外籍传教士书写的可信度高,并以一九零零年四月涞水事件驳斥有些学者认定的叙述,因具有募款性质,往往夸大不实的说法。
这次会议主题“传教士对认识中国与台湾的贡献”,于一月三日假辅仁大学举行,由辅大华裔学志汉学研究中心、德国奥古斯丁华裔学志研究院和台湾国家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合办。
在题为〈传教士书写的可信度─以义和团时期的文献观察〉的报告中,陈方中指出,当时中国大陆政府档案,官方书写的可信度是最低的,这是基于一种自我保护及官官相护的心理,他们的叙述经过对比后可以发现,有时颠倒是非,或是常见大事化小的。
不过,他也表示,西方传教士或外国教友的通信,确实也存在一些细微差异,主要是书写目的和对象不同。但大致上而言,传教士的书写与其他资料相比时都有足够的可信度。
辅大华裔学志汉学研究中心主任黄渼婷指出,祇有欧洲称谓汉学,在美国是中国研究,亚洲则称儒学。而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教授费乐仁(Lauren Pfister)则表示,十九世纪欧洲才有汉学研究,大都是曾经来过中国的传教士开始,他们去中国前没有学术研究的背景,后来才有通晓汉学的传教士回到欧洲讲授汉学。
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潘凤娟教授在〈翻孔子、译孝道:近代传教士的经典翻译与欧美汉学的反思〉论文报告指出,传教士汉学与专业汉学是重叠的,从十六世纪欧陆汉学之初创开始,延伸至当代。有时以传教士身分展现,有时以学者专家身分呈现。
她表示,时至今日,传教士仍继续参与汉学工作,不同是华裔身分的传教士汉学者数量逐渐提升,传教士汉学家不必然是外国籍研究者。
辅大全人教育课程中心任教的刘得兴在〈基督与祖灵的相遇:传教士在原住民地区的传扬福音与本地化教会的建立〉论文里指出,天主教传教士于十七世纪首次传入台湾原住民部落。他们第二度向原住民传教已是一九五零年代的事。
这位原住民学者指出,教会在原住民地区于六零年代兴盛,主要是传教士对原住民传统文化抱着宽容、尊重和认同态度,礼仪中加入原住民传统仪式外,更在本地化政策下学习他们的语言,把福音和圣歌用拉丁拼音及日文拼音方式翻译,达到燃起学习原住民语言的功效。
他说,教会目前在部落传教衰落的原因,包括台湾经济快速发展下,原住民青年纷纷到都市谋职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宗教逐渐失去吸引力;以及政府强化汉文化下,取代原住民思维,尤其是神哲学培育方向是儒家思想与基督信仰的融合,导致原住民神职人员以汉语和中国文化传扬福音。
在会议开幕时,教廷万民福音部秘书长韩大辉总主教告诉三十多位学者及研究生,十五、六世纪西方传教士来华因语言学习不易,几乎都必须与汉学有着互相依存关系,对当时中国产生巨大影响。他期待台湾学术界开始重视传教士汉学的研究,未来能有硕大成果。
辅大校长江汉声表示,传教士汉学研究是最近十年来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辅大愿意成为这个平台,作为发扬这项新学术的交流与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