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香港筲箕湾的圣十字架堂本年庆祝建堂一百周年,教徒指堂区见证东区百年来的发展;堂区由接济穷人开始,到今天致力福传,并透过不同方式实践关社使命。
圣十字架堂位于圣十字径一号,于一九一四年光荣十字架庆节祝圣启用,其所在街名“圣十字径”也是因着圣十字架堂得名。
五十年代加入圣十字架堂的信徒黄建霖说,昔日不少教徒为领取救济品而奉教,堂区团体经过多年培育与成长,成员视堂区为家,亦把福音带给邻里。
黄建霖一月十三日对本报说,早年筲箕湾的山坡建满石屋、寮屋、木屋及铁皮屋,他说:“当时居民生活贫苦,不少都是从内地来港,儿童没有读书机会。许多家庭到圣堂排队领取面条和奶粉,故被称为‘面粉教友’,当中不少后来成为堂区的热心教友”。
一九五六年,就读中三的黄建霖负责校内的辅祭会,同时亦在堂区担任辅祭,后来成立公教青年会及其他青年善会,他指善会“凝聚青年在堂区成长。”
经历多位本堂神父,黄建霖印象最深刻是六十年代的黄景贤神父为青年善会带来新力军。黄神父任内致力发展主日学,吸引不少区内已领洗的青少年到堂区接受培育,从中团结青年教友侍奉教会;每天黄昏,黄神父邀请区内有需要儿童一起晚膳。“当时我协助他每晚举行饭局,令许多营养不足的孩童得以温饱。”他说。
此举除了令贫苦家庭得到适切援助外,他们亦能从中认识信仰,让堂区与社区关系更密切。随着香港经济日趋繁荣,该区陆续兴建大型屋苑,八十年代起,陆续有信徒自发在屋苑组织信友联会,定期研经及分享信仰。
该堂成立了“建堂一百周年筹备小组”,以“堂区是我家”为主题,举办多项活动庆祝百年堂庆,筹备小组成员黄建霖期望堂区日后延续家的精神。
圣十字架堂的牧民范围由筲箕湾至太古城,堂区除圣十字架堂外,亦包括太古城弥撒中心及慈幼弥撒中心。
该堂主任司铎刘德光一月二十日说,期望信徒展现“堂区是我家”的精神,就如一月十九日的颈巾送暖行动,逾八十位信徒义工为区内长者送上颈巾,正正发挥这种精神。他指堂庆活动亦具备个人灵修、关社及福传等元素。
此外,刘神父称该区居民邻舍关系良好,信友联会早已稳定发展;青年方面,他期望青年能更投入堂区,让青年牧民更进一步。
渔港寮屋变为大厦
教友数目持续增长
筲箕湾昔日海边为渔港,山边是木屋区。圣十字架堂牧民议会会长梁兆新一月七日称,早年该区填海建屋令居民人数大增,木屋和寮屋早已变成高楼大厦,他说近八年来,堂区定期举办街头福传,迎接新邻居;堂区教徒人数及善会数目均持续增长。
他指慕道人数随着新家庭迁入该区而增长,堂区遂把主日学对象扩展至学前儿童;每年亦有逾一百位成年人领洗,不少新教友更加入圣母军和歌咏团等,近十年间,善会、信徒团体及信友联会增添逾十个,目前总数超过七十个。“加入善会是新教友持续培育信仰的重要元素,促进堂区发展。”他说。
梁兆新说,近年不少教徒意识到福传及关社的重要,故堂区由二〇一一年起,先后设立关社组、福传组及康乐组。关社工作方面,他说在去年的码头工人工潮事件中,未必每个人都明白工人的难处,故此他们积极把关社信息带到堂区内。
年幼已随家人参与圣十字架堂的青年信徒陈芷盈说,堂区有如家庭一般,“每次回到圣堂,身边大部分教友也认识,感觉很亲切。”
陈芷盈念中学时加入辅祭会,及后参与青年会、总铎区的青年团体等,现时是该堂慕道班导师。她一月二十一日说,现时堂区的青年聚会已没有往日般热闹,而维系堂区,则需要青年愿意投入,以及他们愿意承担领袖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