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日,献县教区李连贵主教与台湾新竹教区荣休主教刘献堂主教偕教区18位神父一位六品修士及衡水教区两位神父和修女们一起与陵上寺及其附近村庄教友共同庆祝陵上寺建堂二十周年。约有一千教友参加。另外除本村乐队外,又有临村赵林庵及敦庄乐队前来祝贺。
献县陵上寺隆重庆祝建堂二十周年庆典:1993—2013
献县陵上寺教会简史
河北省献县河城街镇陵上寺位于石黄高速公路(141公里处)南侧,县城东15公里处。这里自古物丰民安,村风纯正。随着近年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更是远近闻名。全村1200多人,教友770多名。他们思想传统,信仰虔诚。
据献县教区发展史记载:
650年,帝敕令诸州,各建景寺。“法疏十道”,波斯教士在献县这里已经传教,建教堂。
1275年马可波罗来华,在其《游记》中记载:河间府城内有一座景教大教堂。
元朝1294年(至元31年)时,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孟高维诺(Joannes de monte Corvino)将天主教传入中国,建立了中国唯一的天主教教区——汗八里(今北京)教区,并任首任主教。据历史记载,在1313年孟高维诺任北京总主教时,献县已开始有了教友。但随着元朝灭亡,天主教的传教事业也停止了。
明朝的1582年,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Ricci)等人再次把天主教传入中国。1598年9月和1600年7月利玛窦神父两次由南京沿大运河北上天津,沿途传教,经过吴桥、东光、泊头等广大地区,重新播撒了福音的火种。
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利玛窦神父到达并定居北京,开始在北京周围地区传教。以后住在北京的外国传教士轮流前往河间、献县一带传教。
1631年,龙华民神父奉旨和汤若望神父修治历法,他的传教地点,除北京外,屡次沿着北京通往南京的御路,经过任丘、河间、献县、阜城、景州等处。在龙华民神父的奔走下,献县教友的数目逐渐增多。
据相关史料记载,本村李卜后人第三四代(即李学闵及其父)在220年(约十八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接受了信仰。后来其他李姓、廖姓、田姓、卢姓等教友先后信教。
1864年,信昌元、李连壁教友曾助天主教会从盂兰寺住持沙正手中购得云台山及周围沃田二顷余(215亩)。(李连壁,字润玺,李学闵之孙,良医李杰三之子。时与同善堂田宝华<字辉堂>为陵上寺村董。任陵上寺教会会长。其三子李登华颇负盛名,民国四年,曾任广西龙州县知事)。
1866年3月耶稣会巴黎省前会长戴元英神父巡视江南后抵达献县。3月8日圣周三戴神父祝圣了主教座堂,圣周六抵达陵上寺,为50位望教友领洗,为2人付坚振,并指示在陵上寺建协助传教的男子师范学校。
1866年夏的一场大水,陵上寺学校被破坏。
1867年天主教会在陵上寺建贞女学校,开始招收贞女培训,首批贞女30人。1873年该校迁入张庄总堂称女子师范学校(女传道员学校),俗称仁慈堂。
1886年徐波理神父(法籍耶稣会士,1828年1月28日生)在陵上寺成立传道员学校。
到同治年间陵上寺的信众已初具规模。
庚子年(1900年)义和团盛起,到处都竖起拳场。庚子年七月二十日,陈泽霖率清兵攻破景州朱家河村,圣任德芬与圣汤爱玲神父及3000余名教友殉道。
时有乡谚云:“打了郭(献县南郭庄),撒了饭(河间范加圪垯),三陵寺(即陵上寺的前称)上站一站。”这句话从侧面说出了陵上寺教会在当时的影响。
早在光绪二年二月,捻匪犯境,民多筑寨自卫,西方传教士也非常关注华北社会的寨堡景观。明恩簿记述曰:这里的乡村差不多就是一个微型的城市,外面有类似于城墙的土圩(wei )子。陵上寺经由信昌元和同善堂倡议,环村修起土圩子,外掘深沟,以防捻匪的进犯。这为阻挡庚子年义和团的进犯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庚子年6月18日,义和团攻克陵上寺东十余公里的肖留信村,死伤不少教友。次日其村教友投奔陵上寺,同时也有其它村庄的教友数百之众前来。据泊头惠庄唐鸿书(幼岁补博士弟子员,岁贡生。为地方董事)所撰李连壁墓表云:光绪庚子,拳匪之乱,教民奔依连璧数百人,连璧以兵法部勒之,使就范。会捉拳匪数人至,众欲杀之。连璧见皆幼童,力阻,乃纵之。及外国兵至,连璧又护持城东诸村,使不困于需索。
据老人相传,当时所建圣堂为扇形教堂。只可惜,有关当时教堂的图片文字记述,已无可考。
庚子之乱平息后,有法国籍鲍神父担任本堂。鲍神父在民国三年(1914 年)主持建造了一座新教堂并奉圣若瑟为主保。教堂占地5.3亩(其中有信昌元田地及廖福增、廖福宁、廖福惠、廖福旺宅基地),为哥特式建筑,古朴典雅,巍峨壮观。特别是由神父自欧洲运来的大钟,其音质清脆,数里可闻。可惜这一宏伟建筑在十年浩劫中(1967年)被毁,铜钟也不翼而飞。教友的宗教活动也被迫停止。
民国十五年(1926年),国民军挺入河北,所过之处一片萧条。途经本村,本堂法国神父丁鸣盛,与国民军交涉,国军有所顾忌,故未对本村及四乡加以骚扰,绕村而过。事后惊魂归壳的乡党群议联名为丁神父敬颂万民伞,同时为教堂送匾:拯救一方,惠济群黎。上款:颂丁翁大司铎盛德;下款:民国十五年旧历三月下瀚敬立。挂于神父居室。
开放后,因为没有教堂,教友们聚集在教友家祈祷,参与弥撒。
1980年,全体教友齐心协力,收回原教产,把生产队的房屋经过简单装修,就成为了宗教政策开放后的简易教堂,自此教友们有了集体祈祷的场所。
1982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友数量的增多,简易的教堂已不能适应人们的需要。全体教友自己动手,在原址上建起了比较宽敞的圣堂。
1991年,由于所建圣堂出现裂缝,堂内空间小,容纳不了日益增多的教友。时任本堂李中原神父多方奔走,筹集资金,决定重建新堂。1992年春节后,全体教友一齐动手清理危旧的教堂。1993年 3月建成了庄严神圣、宏伟的天主圣殿。
2009年,时任本堂郭宠林神父和会长商议,由教友集资,重新装修了圣堂。
2013年5月1日,圣若瑟劳工主保瞻礼日,隆重举行了建堂二十周年庆典。
准备迎接主教
迎接主教
陵上寺忠义乐队
抬圣若瑟像游行
新成立的献县敦庄乐队
献县赵林庵乐队
田校长代表全村教友向圣若瑟献辞
参礼的刘献堂主教
本村歌咏团
主教授予读经员圣经
庆典主持人
李景文大会长致辞并回顾本村历史
本堂李仪来神父致辞
主教讲道
奉献代表全村教友的心
本村生产的产品及出产的特产:献县金丝小枣
奉献木匠工具和建堂二十周年纪念册
庆典后主教与神父合影
庆典后主教与敦庄乐队合影
主教与陵上寺会长合影
主教与修女合影
主教与赵林庵乐队合影
主教与本村“忠义”乐队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