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亚社.台北讯】一生从事拯救街头游荡的男、女青少年的台湾修女三月廿七日呼吁台湾父母们,不以“问题”去看待家中异常的儿女,而是相信每个生命都蕴藏着极大潜能帮助抗拒逆境,以积极态度去面对成长中的诸多关卡。
天主教善牧基金会执行长汤静莲修女表示,在激发青少年复原力的各种方式中,耐心的陪伴、与孩子一起度过人生困境,一直是相当重要的“温暖招牌”。
汤修女是在三月廿七日宣布廿七日展开的第三届“善牧复原力节”系列活动时作出上述感言。
她解释,复原力也就是“生命韧性”,它一直是善牧会的重要辅导概念,多年来也不断推行。在一九九六联合国瑞典“第一届反对儿童商业化性剥削世界大会”上,善牧会在“台湾经验”报告里,即以“复原力”一词来说明此理念。
“善牧复原力节”今年的首个活动,是由四位善牧资深青少年服务的社工,将多年来陪伴青少年的心得集结成书,于廿七及廿八日举办两场《百栏无惧─青少年社工之四口联谈》新书发表座谈会。
座谈会除了社工的分享,更邀请曾接受服务的青少年“回娘家”,与社工精彩对谈,也让民众能贴近他们的想法。另外,社工也将以多年复原力的辅导概念,为民众于事先及现场想询问的与青少年相处的相关问题,进行建议。
接着,三月三十日下午至四月五日晚间,善牧会在光点台北二楼展览回廊举办“嘘~秘密─少年影像图文展”。这场图文展是由善牧芦洲少年服务中心所服务的青少年,在社工带领下以底片相机拍出,并以文字书写出自己的生命故事。
在记者会中,汤修女偕同善牧社工率先响应,在宣示仪式中在衣服贴上“相信复原力,我挺青少年”的标志贴纸。
标志的设计理念是,许多青少年就像红、蓝、绿三原色,三种颜色等量相加可以变成白色,象征每个孩子根本都是单纯,然而它们也可以调出各种颜色,象征只要给予机会和爱,孩子未来都能发展出不同的可能性。
宣示内容包含“不贴标签、给予友善、尊重陪伴”,善牧社工表示,这群孩子常被当做坏孩子,但从实务经验中发现并非如此,希望大众能做到“不贴标签”。
“给予友善”则是呼吁大人更友善对待这群孩子,试着去欣赏他们的优点,不要带着异样眼光,看到青少年群聚就会认为在做坏事,甚至报警,而友善态度及空间都是孩子们所需要的。
至于“尊重陪伴”,则提醒家长、老师或相关工作者,用尊重代替责备,花多一些心力陪伴他们,时间久了绝对可以看到孩子们身上的复原力。
汤修女表示,善牧基金会从一九八七年收容安置不幸少女,而后从自愿从事性交易的少女中发现,台湾青少年价值观的扭曲及家庭问题是造成性交易情况增多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始了街头青少年、危机儿少及高风险青少年的服务工作。
善牧会于九六年接受台北市政府委托办理“万华少年服务中心”(现为“西区少年服务中心”),并于街头、学校及社区展开各种危机儿童与少年辅导;又于五年前接受新北市政府委托办理的“芦洲少年福利服务中心”,为新北市首个青少年服务中心。
二零一三年,善牧会举办首届“复原力节”,帮助更多的家长、老师在陪伴儿童或青少年时,更能加入“复原力”的概念服务。
汤修女指出,善牧社工花长时间与少年朋友建立关系、耐性陪伴,这个角色也可说是“诱发者”,诱发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的复原力。
她解释,“诱发”也可以说是带领,帮助青少年在以下几个面向:一、帮助他们增加选择、拓展视野;二、帮助找寻自我,发现自己的能力;三、提升对未来生活的预备;四、培养自决的经验与能力;五、接受自我选择并为结果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