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亚社.香港讯】为回应教宗方济各有关环保的通谕,香港教区已成立小组跟进,有教友希望小组能带领他们关注本地议题。
这是教区第二次对教宗五月发表的《愿祢受赞颂》通谕作出回应。与此同时,至少有两个教会团体发起九月一日祈祷和守斋活动,以响应教宗钦定的“照料受造界祈祷日”,期望国际峰会能结出具约束力的协议。
多年来致力推动环保的“天主教绿识传人”率先于七月十九日举办研讨会,回应教宗的这份生态通谕。香港教区汤汉枢机在会上向逾二百位出席者宣布成立研习小组,推广通谕。
研习小组由夏志诚辅理主教担任主席。在八月廿六日举行了第两次会议,计划出版导读小册子,以浅白文字和问答方式向教友讲解通谕内容,提升他们对环保的意识。
然而,基于社会和教会过往对环保议题不大重视,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教会人士担心研习小组纯粹只是研读文件,未能协助教友作出具体实践。
绿识传人秘书孔庆玲指出,香港的社会和教会过去就环保的讨论不多。在他们这个教友团体于一九九七年成立初期,到堂区与教友讨论环保话题,他们都不感兴趣。“香港教会近年才提及生态神学,比台湾教会迟了一些。”
不过,随着环保议题在社会上普及,教友的关注意识也提高了,她发现他们现在对这个题目很有共鸣,惟想不到该做什么。
孔庆玲也指出本地教会在环保上面对的困难,例如教会建筑物老旧,要提高它们的能源效能相当复杂,“要重建的话花很多钱,重新装修也花时间设计,还不知道是否可行”。
夏主教对天亚社解释:“小组并非以学术的角度研读这份通谕,而是透过深入了解文件的内容,带出当中的精神,让教友学习和实践。”
此外,研习小组也计划推广“每周一素食”行动。夏主教说:“有人提议在周五素食,配合教会以往守斋的传统,但为免令人误会恢复这项规定,还是由教友自行决定。”
青年教友刘耀琮期望通谕研习小组能关注本地议题。他对天亚社说:“气候变化、南北两极冰块溶化等全球议题,为一般香港教友而言,或会太遥远和不切身。”
这位香港中文大学环境科学系学生指出,香港近年有不少具争议的环保议题,例如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香港国际机场第三条跑道等大型基建对生态的破坏,还有垃圾处理、电力市场发展等都关乎环境公义,值得教友关注。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二零一零年于争议声中在立法会通过,这项工程影响新界多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包括破坏农地,拆毁菜园村;隧道挖掘使地下水流失,导致村井干枯;勘探工程使拥有全球稀少候鸟的米埔湿地受到破坏。
此外,港珠澳大桥工程和计划兴建的机场三跑也破坏中华白海豚的栖息海域,使它们无家可归。
刘耀琮认为,教区小组除了在堂区推动教友讨论新通谕和相关议题,也可以举办体验工作坊,例如“到堆填区和厨余中心察访,了解香港如何处理垃圾,反省自己日常生活习惯,减少制造垃圾”。
固体废物处理也是夏主教认为最迫切的环境议题之一。他指出香港人的即弃文化与此息息相关,“很多人只顾自己的需要而买东西,又制造很多垃圾,没有意识到背后的环保和正义”。故此,他鼓励堂区教友聚餐时,自备可重用的餐具,减少使用即弃用品,免得制造过多垃圾。
他认同教会需要在环保方面有政策倡导的工作,向政府提交意见,故此,他也邀请了教区正义和平委员会的成员加入研习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