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多月前一个主日,笔者如常到教堂参与弥撒,神父也如常地讲道,讲道的内容也如常地叫教友们要尽好本份,参与主日弥撒,要知道在很多其他地方,由于种种原因,教友们就是很想到教堂去,却是非常困难或甚至不可能的。笔者听后,也如常地淡然处之,但当时是万万想不到,讲道中所说的情况竟在数日后呈现眼前!
一个巧合的机缘,笔者参加了在斯里兰卡举行的亚太区的正义和平工作者网络会议,得到当地教会的接待,到了北部临海的一个村庄进行探访。这个村庄原址在海边,面向印度洋,渔产丰富,背后是农田,土地肥沃。村民都是渔民或农户,一百五十年来在纯朴、宁静中生活。村民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们在十八世纪齐心合力建成的圣堂就是他们的中心,是当地的地标,是一群老实人世代相传的骄傲。
可惜好景不常,八十年代后期内战爆发,北部成了主战场,村民被迫于一九九O年被撤离,之后过着流离失所,四处为家的生活。二OO二年停火协议后,村民陆续返回村庄,家园早成废墟,在教会和一些团体的协助下村民再次在这片土地上重建家园。几年后村庄逐渐恢复过来,但武装冲突却再度发生。二OO七年九月政府军进驻村庄,命令村民立刻迁离,村民在亳无准备下被逼离去,家当全都留下。
村民离去后,村庄成了军方基地。村民希望能重回故地,当地教会也积极协助,多番争取,都不得要领。二OO九年内战结束,政府拒绝交还土地,更打算把村庄改建为海军基地,据称是为国防之用。在当地教会和村民多次交涉后,情况并无多大改善,经过漫长的争取:包括抗议、集会、请愿信和谈判后,政府终在二O一二年给予村民一片邻近原村庄但却是树林的土地作为补偿。在这一片荒野中,当时村民只能在树下栖身,政府却一点援助也没有,后来在教会的协助下,村民才能用木材和布搭起帐蓬来居住,但一切基本设施都异常缺乏,村民更要担忧大象和蚊虫的侵扰。
当笔者来到这片树林探访时,已经是一年多之后了,帐蓬已成了茅草棚屋,但生活仍然艰难,无电缺水,全村只有两口水井,厨房厕所更是奢侈的愿望。由于耕地不足,离海岸也远,更缺少运输工具,谋生极不容易。与村民会面时,看到的是忧伤和疲累的面容。坐下交谈时,满以为听到的是对生活环境的投诉或抱怨谋生的困难,但村民表示最关注的是圣堂离他们太远了,因为现在圣堂处于海军基地内,到圣堂要走好几公里的路,而且山路崎岖又没有交通工具,老人家实在敖不过去。更重要的是圣堂由军方管理,开放时间由军方指定,进去都受监管,想宁静详和地在圣堂祈祷实非易事。但在这些饱受折腾的日子里,信仰就是他们最大的支持了。
以当地的政治环境,一群无权无势的农民和渔夫,凭什么可以六年来锲而不舍,坚持诉求?赖以支持的就是圣堂,就是教会,就是天主所代表的公义。六年的路,是无法想像的艰苦,但离去前看着他们坚毅的眼神,相信他们仍要走下去,希望前面的路上不会太孤单吧!
参考书目: Perera, K. 2013. (Eds), Sky No Roof, Mannar Diocese of the Catholic Church, Sri Lanka
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 www.hkjp.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