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评论

黎恩灏:新一代的身份认同

时间:2014-12-05  来源:香港《公教报》  作者:黎恩灏 点击:

中大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在二○一四年十一月十日,公布今年港人身份认同和对国家认同感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仅8.9%受访市民自认“中国人”,打破二○一二年创下的12.6%低位;反观自认“香港人”的受访市民,由二○○八年最低的16.8%,今年跳升至26.8%。若结合选择“香港人”或“香港人,但都是中国人”,即以港人身份优先的比率,则较前年的65.2%升至68.8%。若以年龄划分,仅4.3%的八十后(三十四岁或以下)自认“中国人”;认同港人身份优先的八十后,比率高达82.6%。
 
近年,“香港人”身份认同的上升,以及对“中国人”身份认同的下降,其原因和中港两地的交互发展有重大关系。从民众层面来分析,近两三年大陆旅客和本地人因自由行政策而引申的空间和文化冲突,激发了中港两地民众的对立,亦令本土主义在港得以发芽。从政治格局层面去看,每当中国政府试图透过港府的政策建立香港人的国民身份认同,从而对政权的政治效忠(例如二○○三年国家安全条例争议和二○一二年德育及国民教育科争议)时,往往引来社会强烈反弹,最终在大型群众运动施压下迫使政府草草收场。换言之,中国政府要香港“人心回归”,但采用的方法却往往最不得人心,更使香港人,尤其青年人的国族认同感下降。
 
中国政府对港形势的误判并非偶然,而是一直以来对港政策偏狭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在大陆掌政后,对香港“长期打算,充份利用”,仅将香港视为中国在冷战格局下的战略棋子;在过渡期至今,中国政府一直强调香港为经济城市,同时以大量政治工程试图将香港“非政治化”。这些政治工程,一或利诱(例如CEPA和自由行),一或推动民族主义(例如上述的国民教育,以及最近将“雨伞运动”描绘成外国势力控制的颜色革命等)。然而,雨伞运动正好揭示了新一代的香港人一方面不认同政权的民族观,也不在意中国对香港的所谓“经济好处”;这些经济好处,反而是激发港人身份认同的催化剂。特区政府最近将青年追求民主普选归咎于其物质生活问题,不单将问题错置,更无疑是火上加油。学联在大专生罢课提出“命运自主”,正反映了年青一代的香港人不甘日后的经济和政治生活,沦为中国大陆政经附庸;面对拒绝真普选的政权,只会更抗拒香港和中国大陆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融合。
 
中国政府愈是强硬(例如坚持“831”人大决议),就愈可能增加新一代以至下一代香港人对国家的离心力。就如台湾的反服贸争议,重新激发台湾的本土意识,承传到年青一代,更被视为令主张两岸更紧密合作的国民党在最近“九合一”县市选举惨败的关键因素。短期内,如中国在普选问题上坚持强硬态度,那么新一代的香港人将更难与中国建立互信,遑论国族认同;从长远看,如中国依然故我,继续推动惹人反感的民族主义工程,只会令“人心回归”成为镜花水月。

上一篇:人若无信仰 宣誓又如何下一篇:愿祢的国离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河北保定非官方教会十名神父被带走和“失联”
河北保定非官方教会十
当局要求教会禁未成年人进堂,否则不让开堂及接管孤儿院
当局要求教会禁未成年
闽东教区郭主教被驱逐出主教府,露宿街头;多位神父和老人家也无家可归
闽东教区郭主教被驱逐
以「独立」压制中国教会,同时欢呼中梵协议
以「独立」压制中国教
郭希锦主教:情愿被打压也不加入爱国会
郭希锦主教:情愿被打压
天津教区李思德主教逝世
天津教区李思德主教逝
教宗周三公开接见:合一并不消除合法的多样性
教宗周三公开接见:合一
宣化教区崔泰助理主教及副主教再次被政府人员带走
宣化教区崔泰助理主教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