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评论

对话是一种生活方式

时间:2014-12-19  来源:香港《公教报》  作者: 点击:

持续了七十九天的占领运动终以清场落幕。此刻,支持与反对运动的局外人、有心人,以及对政府不满的批评声音,亦不断呼吁示威团体与政府对话。

雨伞运动早期声势浩大,但成果看似不大。政府总是说,如果学生不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对话并没有用。

社会上许多声音争相唿吁双方展开对话以寻求出路,似认为对话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然本能。但实际上,对话跟大部分事物一样,都是经过教育与实践而成的产物。

一如民主本身,“对话”并非一个概念,反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既然雨伞运动揭示了对话的必要,社会也就应当认真地反省,到底香港教育制度有没有尽力教导人何谓对话,以及怎样实践?

显而易见,教育制度教授的是在任何社会、架构组织及功能方面都极度需要的辩论技巧;然而,辩论技巧性质上讲求的是唇枪舌剑、互相对质,通常是要分出胜负,而且往往出现后见之明。

不同的是,对话首要营造一个安全而尊重的环境,让人能够坦率提出问题,互相聆听,且以彼此理解的态度去设想对方观点并给予回应。

对话并非修补严重分歧的论坛,而是一条道路,以让彼此了解对方为目标。

第一篇文献佐证的神学对话出自《宗徒大事录》(第十五章),当中记载了非犹太人是否必须行犹太人割损礼才可领洗的分歧意见。早期教会领袖在过程中保持缄默,聆听双方的看法;他们在讨论之前提出问题澄清而非威吓对方,随后才进行辩论且作出尽量广泛的诠释,并要求各方达成共识。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推动所有人学习,务求促进合作,以及开辟一条向前迈进的道路。

这历程与辩论过程无关,参与其中是一种要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技巧,而不是某种与生俱来的东西,亦与一般社会的习俗和磨练得来的沟通技巧无关。

雨伞运动背后有一清晰目标,就是追求真正民主,但假若我们以为达到这目标,就能完全满足数十万以各种方式参与这场运动的人的动机,那未免太肤浅粗疏。

毫无疑问,民生议题、社会流动、房屋以及种种涌现的问题,都是促使人们参与或支持雨伞运动的主因;要是政府当初愿意与占领市民对话而非辩论,那么,政府起码能够弄清楚香港市民深切关注的事情。

这总比行政长官梁振英发表警方会使用武力清场的讲话更有建设性,也比畅顺的路面交通更具教化价值。

上一篇:爱是抗争的原动力下一篇:许仕仁案反映制度有漏洞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河北保定非官方教会十名神父被带走和“失联”
河北保定非官方教会十
当局要求教会禁未成年人进堂,否则不让开堂及接管孤儿院
当局要求教会禁未成年
闽东教区郭主教被驱逐出主教府,露宿街头;多位神父和老人家也无家可归
闽东教区郭主教被驱逐
以「独立」压制中国教会,同时欢呼中梵协议
以「独立」压制中国教
郭希锦主教:情愿被打压也不加入爱国会
郭希锦主教:情愿被打压
天津教区李思德主教逝世
天津教区李思德主教逝
教宗周三公开接见:合一并不消除合法的多样性
教宗周三公开接见:合一
宣化教区崔泰助理主教及副主教再次被政府人员带走
宣化教区崔泰助理主教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