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教廷和越南之间的关系近年有所进展,很多人都愿意相信,这可以成为改善中国跟梵蒂冈对话和相互理解的一个模式。可真的这么简单吗?
任何人只要在这两个国家花上数天,都会惊讶于两地的街道、建筑物和农田的差异。事实上,有形的事实是重要的!而这应该是第一个线索显示两国深层次的不同。
在越南,大多数的建筑物相对较小,但甚富色彩和典雅。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文化的影响,当地的居民亦非常努力打理自己的房产,以及展示出他们的个人品味。
在中国,城市和乡郊都由灰色所支配,就算遍布各现代化城市里的崭新豪华高塔,都是清一色、只有非常细微差别的灰色,以宣示同质化如何仍成为国家的核心价值。公家机构的大楼亦不能成为例外,以强调国家和房地产之间的和谐。
这个简单的事实引领观察家明白到,公民身分和社会和谐在这两个亚洲国家是如何的完全不一样。只得佛教的根源和同为共产主义国家的名称,不足以显示两地是相同的。
如果我们查阅历史,同样能注意到越南和中国之间的明显差别。越南曾重复不断被殖民统治;相对于中国只是部分时间曾被殖民。越南一直沿着海岸线不断迁移;相反,中国人宣称有五千年的稳定。即使有关共产主义的梦,各有不同的建构。越南抓住机会对抗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而中国觉得拯救帝国传统的最佳方法,是“一个权力中心、一个政治团体、一个家”。
此外,两个人民面对政治迫害反应截然不同。越南人不会跟自己的土地结合,当国家背弃他们时,会选择坐船逃走。然而,中国人大多数宁愿吃祖先的土地所出产的庄稼;就算在大跃进时期,他们亦宁愿选择死在自己的土地上,亦不会像十年后的越南人那样,逃离自己的祖国。
人们互相连结的方法;一个民族产生自己国家的途径;公民愿意分享产业、土地和财富的理想……所有这些因素都带出一个国家的独特性。每个平衡点都对建筑、房屋、景观,甚至政治环境和民族主义有直接的影响。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了解和尊重这个国家,人们就不能期望避开跟中国进行一个有耐性兼长期的对话。每次对话我们都要作出极大的努力去聆听我们接触的那伙伴。然后,可以把越南当成一个有趣的个案呈现给中国官员。当然我们不可能假装,越南是中国将会或应该跟随的一个模式,因为中国不仅仅是“又一个”共产主义国家而已。
最后,教廷与中国自开始以来的对话确实极其复杂,逾三个世纪后仍似乎没有改善。这提醒我们今天的对话如此困难,并不单单是因为现在中国的共产主义本质。我们若真的想去解决问题,以及服务中国的基督徒和其他国民,我们还需要挖掘得更深,甚至可能要改变我们自己。
__________
撰文:陈立邦(Michel Chambon),法籍天主教神学家,现于美国波士顿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他目前在中国对本地基督徒进行一年的田野考察。
【完】天亚社英文新闻:
China and Vietnam: both communist but differ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