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别人,才能够丰富自己”
——专访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马英林
在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庆祝成立20周年之际,8月16日,中华文化学院统战教研部副教授王珍就天主教中国化等问题,专访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马英林。
“将教会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
中华文化学院:世界三大宗教在向不同国家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都面临着怎样与其国情和文化相结合的问题。您认为天主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中有什么好的经验?
马英林:景教碑记载: 传教士早在唐朝贞观年间来到中国。 碑文“随方设教、密济群生”, “法流十道、寺满百城”,客观地描述了当时他们的传教方法、传教策略以及传教成果。在传教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当时的传教士来到中国,吸收接纳中国的传统和文化,能够按照当时的习俗文化表达信仰。随方设教、密济群生就是不仅是用言语传教,更是一种行动,用爱、用慈善来关怀社会、关注人群、服务人群,这样才有了法流十道、寺满百城这样非常好的传教成果,这是景教。
天主教正式传入中国是在1294年的元朝时期,当时意大利的传教士蒙高维诺来到北京,在这里建立了北京教区。他在来到中国后的几十年间一直在努力传播信仰,他翻译经书,讲解要理,培训教友,并取得一定的成功。但随着元朝灭亡,这一段的历史也就淹没了。总结其失败的原因,在于他只是将宗教信仰传播于蒙古族上层,没有更深入地在汉族地区,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传教。
天主教再次传播是到了明末清初,就是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来到中国。这是摸索阶段、改革阶段。他们在中国是住在寺庙里,穿着僧服,这是中国社会出家人的样子。利玛窦认为为了融入上层社会,必须大胆改革,因此改穿儒服,与士大夫阶层交往。这就是非常重要的传教策略。
中华文化学院:就是用合适的方式更好地融入社会主流,和社会主流相接触、互动交流交融?
马英林:早期的传教士圣保禄宗徒 “为一切人成为一切”的圣训,成为所有传教士的基本遵循。也就是说我们应该适应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方。
利玛窦主动适应中国文化,改变传统的传教策略,采取了尊重中国文化、融入中国社会的策略,才使福音在中国得到较好的传播。因此“利玛窦规矩(模式)”也成了后世传教士的重要参考。
我认为天主教传入中国的这几段历史所给予我们的深刻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当代人记取,并激励我们将教会福传事业同中国的社会文化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够确保教会行稳致远,健康发展。
中华文化学院:说到“为一切人成为一切”,中国古人也有一句话,“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就是把自己交给一切,然后再成为这一切。
马英林:是的。宗教信仰就是要服务人群、服务大众,给人类带来真正的福祉。
中华文化学院:天主教在中国传入的历史较长,经验也颇为丰富。对中国天主教的本土化和中国化过程,你有怎样的期待?
马英林:我期待我们的教会能够更紧密地同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结合,得到更多同胞的认同,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所有基督徒都能信仰坚定,热爱祖国,忠于国家和民族,成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中华文化学院:好像康熙帝曾说过:没有不忠不孝的神。中国传统讲天人合一,天听自我民听。要理解上天的意志,就要倾听百姓的呼声,看百姓的需要。
马英林:是的,任何一个宗教都是宣讲爱,大爱,博爱的精神。你最至亲至爱至敬的人你都不爱,你还会爱别的人吗?当前来讲,我们要走的中国化道路,就是把我们教会的前途命运、教会的发展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整体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世界和平。这既是所有同胞共同的理想愿望也是基督徒在世的光荣使命。
“中国化,就要体现中国文化、中国精神”
中华文化学院:目前天主教在中国本土化中国化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马英林:我们这几年一直在推动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国情,从2010年开始搞了一系列的神学论坛,举办了4期天主教本土化中国化论坛。目前在教内形成一个共识,我们传播福音就要适应中国的国情,适应中国的文化,走教会中国化的道路,与社会更好地适应,宣传推动更多的神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不仅从认识上提高,并能够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这样才能使教会发展得更好。
在第三届天主教基督信仰和中国文化论坛上,我们邀请了中国五大宗教的领袖出席,希望能从不同宗教的经验当中学习怎样适应这个道路。那是我们第一次尝试把宗教领袖、学者请来与天主教的学者和主教们一起研究,我们感到很受用。我们每个人都有圣善的心灵,都有美好的愿望,都有神圣的职责,就是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在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下,大家是一致的,都在用自己的智慧和自己本宗教的智慧达到共同的目标。我们可以相互欣赏、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对话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宗教人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应当有责任引领这个世界的朝流。
中华文化学院:朝着一个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殊途同归的方向去走。不同的文化进行交流尤其是各种不同的宗教坐在一起进行交流,互融互鉴,这样一种文化现象,可能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卓越的文化现象。
马英林:中国化,就要体现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我们有理由也有信心,创造自己的信念,为整个世界提供中国的方案,创造美好的世界。
“学会欣赏别人,才能够丰富自己”
中华文化学院:在天主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如何通过借鉴其他宗教中国化的经验来规避已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马英林:说到宗教中国化自然会提到佛教的成功经验。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也走了很多弯路,但最后它成为这个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为我们文化的一种符号。我非常欣赏佛教的这一点,我自己也喜欢到寺院去看看我们的佛教建筑,甚至流连忘返。我认为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历史与成就。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别人,这样才能够丰富自己。
中华文化学院:能具体讲讲借鉴了什么样的经验吗?
马英林:你看我们天主教爱国会的办公楼,就坐落在北京什刹海的恭王府内。我们装修这个房子的时候,在保留原来建筑风格的同时也注入了一些中国文化的元素,比如你一进来就能看到走廊里面的牌匾,还有墙上的字画,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元素。
对于天主教会的建筑艺术,我们也特别提倡体现中国元素,比如我的主教座堂内部装修的时候,就特别运用了中堂的样式,这在欧洲是很少有的。康熙皇帝曾经给北京西什库教堂赠送的牌匾被复制下来挂在上面,上面写着“万有真源”。在过去,前辈们努力地做出了很多同中国的民族和文化结合得很好的例子,建了很多中国式的教堂,比如说我们在云南大理的教堂、贵州的教堂都有琉璃镶嵌的中国式牌坊,这在很多教堂都能够看到。在教会建筑、教会艺术创作各方面把中国元素融合进来,让我们的同胞更易于接受、喜闻乐见,进而更愿意了解和接触教会。
中华文化学院:自我革新与探索是艰难的过程,需要承担这个时代所要求的变化。您刚才提到佛教中国化的成功经验,佛教由小乘到大乘的转化可能是佛教中国化一个非常显著的方面。小乘佛教以自度自利为主,大乘佛教是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甚至是无我利他。这种“利他”、“为公”的精神可以说是佛教中国化中积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当一种文化从一个土壤移植到另一个土壤的时候,它会有一种不同的表达,这样才能更好地成就自己也成就别人,或者是通过成就别人来成就自己。
马英林:对。其实在天主教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信众的组成有很大的变化,人们对信仰的实践也随着时代而改变。过去更强调自我祈祷和完善,强调自己同天主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放,人们思想越来越活跃,不仅积极地参与教会的祈祷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教会参与社会服务、社区建设等社会活动。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也带来教会对社会的关注,教会也愈发开放,成立了很多社会团体,让扶贫济困、服务社会等内容都融入进来。这就是一种可喜的变化。
中华文化学院:在天主教中国化的过程中,除了成立社会团体为他人服务,还有哪些方面?
马英林:今年在天主教“一会一团”九届一次会议的时候,我们研究通过了推进教会中国化的五年规划。大家都共同地认识到首先要提高政治认识。我们不仅是响应政府号召,更重要的是从自身发展的需要,走适应的道路,更多地吸收民族文化的涵养,来帮助教会发展。
“中华文化的培训让大家感到不虚此行”
中华文化学院:您在中央社院上过课,对课程设计有什么建议?您对于天主教人才培养尤其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有什么建议?
马英林:感谢中央社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培训机会,能够在这样的平台上围绕一个主题、多个方面开展交流,让大家开阔了眼界,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去思考自己的工作。我认为中央社院的课程,对于每个宗教来讲都会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在实践方面我们也希望社院能够有一些系统性介绍中国文化理论的课程。总之,社院的培训在宗教界内受到广泛的赞誉,大家都感到不虚此行。我衷心祝愿中央社院能够取得更好的成就。
中华文化学院:希望我们共同努力,用我们信念的热情和行动,彼此祝福,也祝福我们共同的民族、祖国和世界!
附:马英林简历
马英林,1965年出生,男,汉族,河北南宫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和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院长、云南昆明教区主教。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马主教信德坚定、虔诚热心,为人谦和友善,工作兢兢业业。曾长期负责修院圣召培育工作,对教区管理和牧灵福传工作也有一定经验,深受神长教友修生修女的拥戴和信任。 |